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中國著名青銅器

中國著名青銅器

發布時間: 2021-01-24 12:41:17

⑴ 中國青銅器的特點都有哪些啊

中國青銅器四大特點
第一、中國青銅器數量大,種類繁多。究竟中國有多少件青銅器物,這是誰也無法統計的數字。正因為數量大,中國青銅器的品種也極其豐富,不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禮器,還有車馬器、農具、工具及各類生活用具等一應器物。眾多的青銅器皿,造型生動、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數量大、品種繁的中國青銅器無疑增加了鑒定的難度,這是中國青銅器的特點之一。
第二、中國青銅器分布地區廣,且質量上乘。中國青銅器出土較為集中的地區是中原,但它的分布范圍遠遠超出中原地區,東北、西北、巴蜀、嶺南甚至西藏及東海漁島上都發現有青銅器。
第三、器物銘文可以說是中國青銅器最大的特點。世界各地古青銅器絕大多數沒有銘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銅器或鑄有很短的銘文。中國古銅器有銘文者僅出土的就達一萬余件,且名文長篇巨制不少。這些銘文字體具有很高的書法欣賞價值。這些銘文也是鑒定中最難把握的一環。
第四、以容器為主的中國青銅器也在世界青銅文化中獨樹一幟。中國以鑄造難度較大、紋飾復雜的容器為主。這些容器,尤其鼎,是為國家重器。其寓意深奧、內涵豐富,與政治糾纏在一起的神秘性始終是鑒定家及藏家們感興趣的問題。

⑵ 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有哪些

天亡簋,西周初期青銅器。
德方鼎,西周早期青銅器。
宜侯夨(cè)簋(guǐ),內西周早期青銅器。
小盂鼎容,西周早期青銅器。
何尊,西周早期青銅器
虢季子白盤,西周晩期青銅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
散氏盤,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
兮甲盤,也稱兮田盤、兮伯盤或兮伯吉父盤,西周晩期青銅器。

⑶ 中國古代三大著名的青銅鼎

中國古代三大著名的青銅鼎分別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毛公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司母戊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一片農地中出土,因其鼎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物,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銘文32行499字,乃現存最長的銘文。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館。

(3)中國著名青銅器擴展閱讀

四羊方尊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2000年5月,中國歷史博物館首次遴選館藏青銅器十大頂級國寶,四羊方尊位列其中。2013年08月19日,四羊方尊被確定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名單。出土的同類青銅器有人面方鼎等。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喜歡吃各種食物的神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徑47厘米,重34.5千克,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為直耳,半球腹,足為獸蹄形,矮短而莊重有力,鼎的口沿還裝飾有環帶狀的重環紋。整個造型渾厚凝重,飾紋簡潔古雅樸素,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轉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⑷ 青銅器最著名的是中國的什麼和什麼

最著名的青銅器是中國的後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後母戊鼎(一稱司母戊鼎),全稱為後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⑸ 中國古代青銅器有哪些(簡介)

1.工具:如小刀、鑽、錐、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製作的,造型十分簡單。

工具

2.農具:斧、鏟、魚鉤等。

3.兵器:較多如戈用於鉤殺。弓形器、盔、獸頭刀、雕脊刀等)

4.飲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園鼎、還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飲食器。

5.酒器:爵——銅制帶足帶把的酒杯,三條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

6.梳妝用具:有盥、洗手洗臉的用具。銅鏡現存最有價值的銅鏡是976年河南安陽出土的周代的婦好墓里的四面銅鏡,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兩件,小型一件。鏡面為弓形,背面有花紋。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數量較少。

7.車馬器:即車上的裝飾品,如銅鈴、符。符就是符節,當時派遣使者或調兵時用作憑證的東西。刻上文字,分成兩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給外任官員或出征將帥。

8.璽印:就是印章,鑄或刻在銅材料上,是權利的象徵。

9.樂器:塤,古代吹奏樂器,

酒杯
象紅薯一樣,中間有眼。又如編鍾,編鍾是西周中後期以後出現的,這時的編鍾以三枚為一組。目前最早的編鍾是陝西寶雞茹家莊所出,共三件,大小相次。以後在陝西長安也發現了三件西周的編鍾。在陝西扶風縣還發現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的編鍾,春秋時期的編鍾,由周末的八枚發展為九枚。戰國時期的編種,其音域,表達能力都超過春秋。最傑出的代表是楚國一個縣候叫曾乙候擁有的楚國編鍾。在曾乙候墓中發現了65枚編鍾,其音域達五個八度,十二個半音。這套編鍾的音階俱全,可與現代樂器媲美!

10食具有:鼎九鼎八簋(煮或盛放魚肉用,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煮飯),匜盂(盛水或盛飯的器皿),簋(gui,音軌) 銅器銘文作「毀」,相當於現在的大碗,盛飯用。簠(fu, 音甫) 古書里寫作「胡」或「瑚」。盛食物用,盨(xu, 音須) 盛黍,稷,稻,粱用。敦(i,音對) 豆 盛肉醬一類食物用的。爵(jiu, 音決) 飲酒器。蒸鍋:甗(yan,音演) 相當於現在的蒸鍋。

11酒具:角飲酒器、斝(jia,音甲) 溫酒器、觚(gu,音姑) 飲酒器、觶(,音志) 飲酒器、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飲酒器、尊盛酒器、卣(you,音有) 盛酒器、盉(he,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方彝盛酒器、勺取酒器、壺盛酒或盛水器。盤盛水或承接水

⑹ 中國最著名的青銅器有哪些

最著名的有兩個: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⑺ 在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青銅器呢

著名的青銅器有一批,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但要說最著名的青銅器,當屬「何尊」。它憑什麼最著名呢?因為他是現有文物中最早發現有「中國」兩個字的物品。

何尊是什麼?

何尊,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它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何尊於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今寶雞市陳倉區)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還有其他文獻如《逸周書·度邑解》中的記載,均能與銘文對應。

至此,何尊成了中國最早記錄「中國」二字的文物。

何尊還出現了最早的「德」字。

在何尊之前的考古器物上,「德」字都是沒有心的。何尊之後的銘文,表示道德的有「心」,這也從一個方面證明周王朝以德治國的理念。

中國」兩個字,首次出現在何尊銘文中,這是中國人應該記住的一件大事。

何尊,已經成了鎮國之寶,最著名的青銅器這個稱號,它當之無愧。

⑻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著名的青銅器時代是指歷史上的哪一時期

青銅抄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范圍內的編年范圍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有學者把中國青銅時代從商周至戰國劃分為鼎盛期、頹敗期、中興期、衰落期 4 個階段。也有學者將這一時期劃分為殷商前期、殷商後期、西周期、東周前期、東周後期 5個階段 。中國各地的青銅文化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區類型。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早期。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為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

⑼ 在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青銅器

最著名的青銅器之一是司母戊鼎。

國寶「司母戊鼎」背後的故事

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上都學過「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現存是現存中國青銅時代體量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銅器。系當時武丁之子祭祀生母所鑄。司母戊鼎鼎高133cm,口長110cm,口寬78cm,重832公斤。(註:現有將其稱為後母戊鼎的,為方便瀏覽,本文仍稱其為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我國的國寶之一,它歷經日據時代和國民黨政府,經過無數波折,終於留存至新中國,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內。

但司母戊鼎的名字在2011年之後逐漸改為後母戊鼎,2011年3月6日央視《新聞30分》節目中第一次使用後母戊鼎名稱,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央視後來也公開回應質疑。原來,考古界早就公認後母戊鼎的叫法了。因為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出後母辛鼎,對比發現後母辛鼎的形制、紋飾和銘文的風格均和後母戊鼎一致,而歷史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一個王後,專家由此斷定出土後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後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這樣反推,「司」就應當是「後」的意思了。

⑽ 最著名的青銅器是中國的什麼和什麼

司母戊鼎是中國抄商代後期(約公元襲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後母戊」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只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復制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鑄。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