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著名的
⑴ 著名越劇唱段是什麼
有很多啊,「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十八相送」,「我家有個小九妹」,「琴心」,「金玉良緣」,「葬花」,「焚搞」等等
⑵ 有名的越劇都有什麼啊
1、《西廂記》
越劇《西廂記》,有人稱其為越劇四大經典劇目之一,是上海越劇院保留劇目之一,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經典劇目。該劇是根據元人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改編而成,講述唐貞元間書生張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發生愛情的故事。
該劇以歌頌鶯鶯和張珙的純真愛情和掙脫封建禮教桎梏的反抗精神為主,台詞保持原著的文學特色,典雅清麗。
⑶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哪些
越劇抄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蘭(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張桂鳳(張派)、陸錦花(陸派)、畢春芳(畢派)、張雲霞(張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風(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劇十姐妹 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四大老生 張桂鳳、徐天紅、商芳臣、吳小樓
浙江越劇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陳佩卿(浙江陳派創始人)、金寶花、陳書君(越劇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樓(浙南小范瑞娟)
⑷ 越劇著名演員是誰
1、曹銀娣 女,一級演員。
上海市人,1939年8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演員訓練班(後改為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工花旦。
2、陳雪萍,國家一級演員,浙江桐廬人,1963年出生。
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廬越劇團學藝,1985年師承范瑞娟,學唱范派。主演《桐江雨》、《春江月》等。1985年和1986年在戲曲藝術片《綉花女傳奇》和《桐花淚》中分別飾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龍。1993年主演《濁浪驚魂》,獲省第五屆戲劇節青年演員一等獎。
3、傅幸文 女,國家二級演員,工戚派花旦。
浙江 鄞縣人。母親是越劇戚派創始人戚雅仙,父親是越劇編劇傅駿,幼小受家庭熏陶而愛上文藝。
4、洪瑛,生於1962年。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攻旦角,師承王(文娟)派。浙江省戲劇家協會會員。17歲高中畢業,工作一年後進嵊泗越劇團學藝。1982年參加全省「小百花」會演後被選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省戲曲「明星獎」等。現為浙江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省劇協會員。她的唱腔抒情動聽婉約自如、韻味醇厚、纏綿感人。表演朴實自然、細膩傳神、不溫不火,絲毫不見做作,真正彰顯了實力派演員的風采。
5、周雲娟,人名,同名人士有浙江越劇團著名旦角,1952年12月28日出生。
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浙江省劇協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浙江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三屆文化部「文華獎」獲得者。
93年度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浙江省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代表大會代表成員、浙江越劇團副團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⑸ 越劇八大流派是哪些著名小生多的是哪些
越劇有名的八大流派是:尹派(尹桂芳)、袁派(袁雪芬)、 范派(范瑞娟)、傅派(傅全香)、徐派(徐玉蘭)、王派(王文娟)、畢派(畢春芳)、戚派(戚雅仙)。越劇著名小生有:陳佩卿、金寶花、陳書君、尉少秋、王少樓5位越劇名伶。這五位大小生又稱浙江小生。
越劇流派包括劇目、唱、念、做等各種藝術因素,集中體現在所塑造的典型藝術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獨創性最強,特點最突出,影響也最大,因此人們稱之為流派唱腔。
越劇的流派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大部分組成,在曲調的組織上,各派通過旋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在演唱方法上則通過發聲、音色以及潤腔裝飾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韻味美。 然而,唱腔雖然重要,流派卻並非僅指唱腔,更包含舞台表演藝術等多重內容。
(5)越劇著名的擴展閱讀:
越劇流派演化
1964年,浙江的戲曲音樂專家——賀仁忠,蘆炳容,周大風,陳獻玉等,根據浙江著名演員自己獨有的,又明顯區於「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風格,對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劇流派。即陳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寶花派、高愛娟派。以及周大風創立的,浙派越劇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調。
其後,王文娟、張雲霞、呂瑞英、金采風、陸錦花、畢春芳、張桂鳳等具有個性色彩的唱腔紛紛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後繼者的模仿和越劇愛好者的傳唱。
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來上海演出時,上海的《舞台與觀眾》周報,在2月24日發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將來滬」一文中,對以上7位演員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內和報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稱。
越劇流派一向有所爭議,有觀點認為浙江陳、毛、金、高及周大風創立的男調並不能成派,亦有觀點認為周寶奎,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屠笑飛、張小巧、孟莉英、金艷芳等人,雖有特色風格唱腔,但還未達成流派的火候。
流派不是僵死的,它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的流動、不斷的發展,這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每個流派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劇目中有不同的特色,每個真正的藝術家都不會滿足於一時的成就,不會因為自己的流派得到公認而放棄藝術上的新的追求。
如袁派在四十年代多悲腔,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頭、梁祝哭靈、一縷麻哭夫就是其代表作,解放後在《西廂記》、《祥林嫂》中則有新的創造;二是流派在發展中,會衍化出新的流派,如戚派、呂派、金派、張派都是從袁派中衍化出來的,它們又各具特點,這樣生生不息,才有活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劇流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越劇五大小生
⑹ 越劇有那些著名劇目
1、越劇《紅樓夢》
越劇《紅樓夢》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故事改編,劇本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1958年首次公演,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和王文娟主演。越劇《紅樓夢》是越劇舞台上一座極難逾越的藝術高峰、也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筆寶貴財富。
2、越劇《孟麗君》
越劇《孟麗君》是越劇中的經典,這部越劇孟麗君情結曲折,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越劇孟麗君被許多流派進行過演藝,使得越劇孟麗君成為了越劇常演曲目 吏部尚書孟士元之女麗君才貌雙全,國丈劉捷之子劉奎壁與元帥皇甫敬之子皇甫少華皆慕名提親。
士元左右為難,決定比箭招親,少華獲勝。皇甫敬戰事失利被俘,劉捷借機誣陷其叛變,並請成宗皇帝將麗君賜與奎壁為妻。皇帝聽信讒言准奏。皇甫夫人讓少華逃走,自己與女長華進京請罪,為衛勇娥所救。麗君留書請乳娘之女映雪代嫁,女扮男裝逃走。
3、越劇《則天皇帝》
楊谷中1981年編劇。取材於《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及熊德基《論武則天》(197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文娟飾演武則天。寫唐高宗的嬪妃武昭儀,掐死親生嬰兒,嫁禍於王皇後,計奪正宮之位。又欲加害親生子——皇位的繼承人太子賢,以奪取皇位。
武後的所作所為,引起太子賢、程賢妃、大臣裴炎和上官儀等人的憂慮和不滿。唐高宗亦有所察覺,經密議,決心下詔廢後,以除隱患。誰知消息泄漏,正當上官儀草「廢後詔」時,武後趕到,上官儀遭囚。太子賢被貶後,舉兵討武。
4、越劇《忠魂曲》
越劇現代劇。薛允璜、薛寶根、張森興於1977年編劇。寫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楊開慧遵照毛委員指示,帶領兒子岸英與保姆孫嫂留居東鄉板倉,堅持地下斗爭,因被密探發現一起被捕。楊開慧在敵人酷刑面前堅貞不屈,不幸犧牲。上海越劇院1977年10月首演於中國劇場。
5、越劇《西園記》
《西園記》,越劇古裝戲。庄志1980年根據明吳炳所作的同名傳奇及貝庚改編的昆劇本改寫。中國明末傳奇作品。吳炳著。西園記》描寫細膩,藝術構思巧妙,以真假誤會、人鬼錯認的手法推動劇情發展,起伏跌宕,錯落有致,適合舞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改編上演,並攝成影片。
⑺ 有哪些有名的越劇
著名的越劇很多,版本也多。給你推薦一些原版的,市面上買的到,視頻網站上搜的到的。只有錄音的就不贅述了。
越劇電影:《相思樹》(原雪聲劇團:袁雪芬、魏鳳娟、陳金蓮、張茵等主演)
《碧玉簪》(上海越劇院一團:金采風、陳少春、周寶奎、姚水娟、錢妙花、魏鳳娟等主演)
《情探》(上海越劇院:傅全香、陸錦花、吳小樓、張桂鳳等主演)此劇80年代有舞台實況
《梁山伯與祝英台》(原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袁雪芬、范瑞娟、張桂鳳、呂瑞英、金艷芳等主演)
《紅樓夢》(上海越劇院二團:徐玉蘭、王文娟、孟莉英、金采風、呂瑞英、徐天紅、周寶奎等主演)
《追魚》(上海越劇院二團:徐玉蘭、王文娟、錢妙花、陳蘭芳、周寶奎、徐慧琴、鄭忠梅等主演)
《柳毅傳書》(南京市越劇團: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張玉琴等主演)
《五女拜壽》(浙江小白花越劇團:茅威濤、何賽飛、董柯娣等主演)
《雲中落綉鞋》(原天津市越劇團:筱少卿、陳佩君、刑湘麟等主演)
《毛子佩闖宮》(原武漢市越劇團,金雅樓等主演)
《王老虎搶親》(夏夢、李嬙主演,原合作越劇團戚雅仙、畢春芳等配音)
《祥林嫂》(上海越劇院:金采風、袁雪芬、史濟華、周寶奎、金艷芳等主演),此劇舞台版亦有出版,無金采風
...........
舞台藝術片、實況、越劇電視等有:
《春香傳》(上海越劇院:徐玉蘭、王文娟主演)
《孔雀東南飛》(上海越劇院:范瑞娟、傅全香、金艷芳主演)
《孔雀東南飛》(原浙江越劇院一團:陳佩卿、張茵、屠笑飛主演)
《西廂記》(上海越劇院一團:金采風、劉覺、呂瑞英、張桂鳳等主演,4集)
《打金枝》(上海越劇院:范瑞娟(另一版為徐玉蘭)、呂瑞英、張桂鳳、鄭忠梅主演)
《李娃傳》(上海越劇院:范瑞娟、傅全香、張桂鳳主演)
《沙漠王子》(虹口越劇團:尹小芳、程心如等主演)
《張羽煮海》(虹口越劇團:尹小芳、張蓓麗等主演)
《何文秀》(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尹小芳、謝秀芳主演)(富陽越劇團:陳書君主演)(上海越劇院:趙志剛主演)
《盤夫索夫》(上海越劇院:金采風、陸錦花(外景版為畢春芳))
《盤妻索妻》(原舟山地區越劇團:陸錦娟、楊孝星主演)(原建德越劇團:尉少秋主演)(福建芳華:王君安主演)
此外還有《珍珠塔》《九斤姑娘》《綵樓記》《玉蜻蜓》《孟麗君》《狸貓換太子》《雪裡小梅香》等等
⑻ 越劇有哪些有名的曲目
《梁山伯與祝英台》:有尹桂芳與戚雅仙版(芳華越劇團版)、竺水招與筱水招版(南京越劇團版)、徐玉蘭與王文娟版(上海越劇院紅樓劇團版)、袁雪芬與范瑞娟版(電影版)、范瑞娟與傅全香版(上海越劇院版)、張雲霞版(盧灣越劇團版)、戚雅仙與畢春芳版(靜安越劇團版)........
《紅樓夢》:徐玉蘭與王文娟版(電影版)、尹桂芳版
《碧玉簪》:金采風版(電影版)、竺水招版、袁雪芬版、張雲霞版....
《孟麗君》:王文娟80年代舞台版、90年代電視劇版
《盤夫索夫》:金采風與陸錦花版、徐玉蘭與金采風版、畢春芳與金采風版、徐玉蘭與王文娟版、徐玉蘭與袁雪芬版、小白玉梅版、尹桂芳與傅全香版、竺水招與筱水招版、陳佩卿與姚水娟版......
《玉堂春》:戚雅仙與畢春芳
《白蛇傳》:戚雅仙與畢春芳、袁雪芬與范瑞娟.....
《血手印》:戚雅仙與畢春芳
《王老虎搶親》:戚雅仙與畢春芳
《祥林嫂》:袁雪芬舞台版、袁雪芬與金采風電影版
《春香傳》:徐玉蘭與王文娟
《珍珠塔》:陸錦花與呂瑞英版、畢春芳與傅全香版、尹桂芳版.....
《情探》:傅全香與陸錦花(電影、舞台)
《游龍飛鳳》:張雲霞
《何文秀》、《沙漠王子》、《浪盪子》、《秋海棠》、《盤妻索妻》:尹桂芳
《西廂記》:尹桂芳版、袁雪芬版、金寶花與張茵版(電影)、金采風電視版、茅威濤版.....
《五女拜壽》:浙江小白花越劇團
《柳毅傳書》、《南冠草》:竺水招、筱水招與商芳臣
知道太多也記不住!!!!!
⑼ 越劇的什麼派最有名
畢派:
畢派由畢春芳創立。畢春芳擅長演喜劇,她發聲清脆且富有彈性,音域內較寬,善於唱法的變化容來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華,袁派的表演技巧,融匯貫通自成一格。
范派:
范派由范瑞娟創立。范瑞娟戲路較寬,她的嗓音實、聲宏亮、中氣足、音域寬、演唱追求剛勁的男性美。她是[弦下腔]的創始人之一。范派的特點是樸素大方,咬字堅實,旋律起伏多變,帶男性氣質,陽剛之美。
傅派:
傅派由傅全香創立。其主要特點是唱腔俏麗多變,跌宕婉轉,富有表現力,表演充沛,細膩有神,有感人以形、動之以情的魅力。傅派是越劇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
金派:
金派由金采鳳創立。金采鳳師承袁雪芬,並吸收施銀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華,高雅得體。她擅演大家閨秀,唱腔婉轉回盪,吐字清晰,運氣自然、富於韻味。
⑽ 越劇名曲有哪些
《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
1、《賴婚記》
該劇原系浙東民間傳說,嵊縣藝人改成落地唱書的書目, 小歌班誕生的第二天,即1906年農歷三月初四,由錢景松戲班在嵊縣東王村首演,後為越劇常演劇目。1917年8月20日,男班梅朵阿順班演出於上海鏡花戲園。
2、《珍珠塔》
1961年6月上海越劇院將該劇整理成一本,首演於大眾劇場。1980年,上海越劇院攜《前見姑》一折赴香港演出。
《珍珠塔》的故事源於蘇州吳江同里,故事主人公方卿見姑,翠娥贈塔,陳王道嫁女的史實在同里源遠相傳。故同里設此景點,並稱為「珍珠塔」。整個景點現僅存陳翠娥書樓部分遺跡。
3、《雙金花》
《雙金花》,越劇傳統劇。寫書生王文龍京試中魁,出使番邦,與家鄉隔斷音訊。其妻蔡金蓮偕小叔王文虎逃荒外出,賣唱為生。富家女談金花、談銀花姐妹通過聽曲,對王文虎的身世產生同情,約其夜到花園贈銀於他。
4、《懶惰嫂》
《懶惰嫂》是批判了好吃懶做的農婦;《賴婚記》對欺貧愛富、圖賴婚姻者進行鞭撻,歌頌忠於愛情、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情操。
5、《箍桶記》
九斤過門後,遭妯娌妒嫉,憤而回娘家。後來,三叔婆豢養的貓在石家偷食被殺,趁機向石二敲榨。石二請回九斤,制服了耍潑的三叔婆。
該劇取材於浙東民間故事,唱詞、說白皆用嵊縣方言土語,充滿鄉土氣息,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特色,人物對白、比喻多次運用諧音和歇後語,妙趣橫生。九斤與三叔婆《相罵》一場,喜劇色彩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