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太監趙

著名太監趙

發布時間: 2021-01-24 00:14:08

Ⅰ 太監趙篙是什麼朝代

秦朝

趙高(?-前207),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版說並非宦官)。趙高本為權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後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1] 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2

Ⅱ 「十大太監」是那十位

1、趙高——摧毀大秦帝國的蛀蟲,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 ,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

2、張讓——東漢禍國亂政的「十常侍」之首,張讓(?—189年9月24日),東漢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

3、高力士——與主子一同浮沉的「老奴」,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 ,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孫。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為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4、魚朝恩——因亂立功得志猖狂的監軍使,唐朝的擅權宦官。瀘州瀘川(今四川瀘縣)人。唐玄宗時入宮當太監。安史之亂發生後,隨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頗得信用,歷任三宮檢責使、左監門衛將軍,主管內侍省,統率神策軍。最後被宰相元載設計縊死。魚朝恩的出現大大加強了宦官的實力,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專權局面埋下了伏筆。

5、童貫——北宋「六賊」中的「媼相」,童貫(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

6、鄭和——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1371年? - 1433年[1]), 回族,本姓馬,世稱「三保太監」 (又作「三寶太監」 ),雲南昆陽州(今晉寧昆陽街道)人。中國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7、王振——首開明代專權惡例的大宦官,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縣),略通經書,滿腹經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是太難了些。於是便自閹入宮。史稱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王振善於伺察人意。王振入宮後,宣宗皇帝也很喜歡他,便任他為東宮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後,掌司禮監,以防備大臣罔上為由,勸皇帝以重典治理。

8、劉瑾——擅權亂政的「立地皇帝」,劉瑾(1451—1510),陝西興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改姓劉,凈身入宮當了宦官。弘治年間犯罪被赦免後侍奉朱厚照,以進獻飛禽走獸來博取明武宗的歡心,得以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被時人稱為「八虎」之首。

9、魏忠賢——猜忌陰毒的「九千歲」,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漢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宮後改姓名叫李進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回原姓,皇帝賜名為魏忠賢。

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10、李蓮英——慈禧太後的「大總管」,李蓮英,漢族,1848年出生,原名李進喜,咸豐五年凈身為太監,翌年入宮。同治六年,受封二總管。慈禧太後賜名連英,俗作蓮英。

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陪伴慈禧太後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亦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後為「老佛爺」的人。宣統元年61歲時,為慈禧守孝百日後隱退。宣統三年卒,享年63歲。

(2)著名太監趙擴展閱讀:

關於太監的起源,中國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據專家考證,甲骨文中已有相關的記載,歷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

生理的變態必然導致心理的變態,在那被賈元春稱為「見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監們肆意發泄著他們變態的性慾、權力欲、貪欲。僅以貪污而論,據明人趙士錦在《甲申記事》中載,明末李自成進京前,偌大一個明帝國的國庫存銀竟不到四千兩!而魏忠賢被抄時,居然抄出白銀千萬兩,珍寶無算,以致崇禎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監們:「將我祖宗積蓄貯庫傳國異寶金銀等,明比盜竊一空。」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十大宦官

Ⅲ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太監

十大著名太監:趙高、張讓、高力士、李輔國、蔡倫、王振、魏忠賢、劉瑾、鄭和、李蓮英。


趙高 :(?-前207年),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 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拓展資料:

太監(tài jiàn)原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現指古代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又稱宦官、閹人、寺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明朝開始又叫年紀大的太監為伴伴。

和太監一起生活的宮人叫對食。

Ⅳ 中國歷史上出了那些牛逼的太監

列10個,對其他答案全都是很奇怪,沒有蔡和、鄭和,只有說禍國的。還有魏忠賢,個人覺得他貪、奸、賤,但是忠國,明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他懂得徵收工商稅,而士大夫集團(東林黨)則為自己利益想取消工商稅加重農稅,誰更壞,不知道。
嫪毐
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卻也有煩心事:太後趙姬與宮中宦官嫪毐私通並且有兩個私生子。嫪毐被封為長信侯,到了最後心更大了,居然想謀反,當然被秦始皇以鐵血手腕鎮壓。不過太監(雖然是個假的)做到他這個份上也算是千古第一人,後不見來者了。
趙高
看來秦始皇命中犯太監,嫪毐的事情已經是讓列國笑話了好久,他沒想到自己創下的偌大江山居然會毀在趙高一個太監手上。秦始皇命喪沙丘,趙高和丞相李斯偽造詔書賜死了公子扶蘇,擁立胡亥為帝,後來又鏟除了當時的幫手後來的政敵李斯,獨攬大權,一手遮天,直接導致了秦末起義,使得強大的秦帝國到二世就分離崩析
蔡倫
蔡倫的人品確實不怎麼好,他為討好竇太後,迫害宋貴人,又陷害梁貴人。而且他改進和推進造紙術也不是為了什麼發明創造,初衷也只是為了討好鄧太後。但這無礙於他對人類歷史做出的巨大貢獻,憑造紙術足以讓他千古留名
曹騰
他的名氣和光環其實和他自己本身沒有太大關系,他之所以能夠笑傲群監是因為他有個好孫子曹操。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追封他為高皇帝。曹騰也因此成為歷史唯一一位被追封為皇帝的太監。
宗愛
熟悉他的可能不多,但要說到歷史上最兇猛的太監,他肯定榜上有名。他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宦官和權臣,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王的宦官。第一個封王這個還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他的兇猛在於他是唯一弒殺兩位皇帝的宦官。(英明神武的太武帝拓跋燾居然是被他弒殺的,太武帝的兒子拓拔余繼位沒多久也被他殺了)
高力士
高力士在唐玄宗時權傾朝野,玄宗對他非常信任,皇子公主們見到他都要稱他一聲「阿翁」,李林甫,楊國忠雖然擅權,但是在他面前也有恭恭敬敬,爭相巴結。
他的偌大名氣還和李白有關,「楊貴妃磨墨、高力士捧靴」的故事流傳太廣,高力士想不出名都難。其實高力士相對於他的同行和後輩們算是很好的一位太監了,他不專權,只是有點貪財。
仇士良
唐朝厲害的太監不少,比仇士良有名的也有,之所以把他列入榜單,實在是因為他是太監中的理論學家,他的人生感悟「慎勿使天子讀書、親近儒生,彼見前代興亡,必知憂懼,則吾輩疏斥矣。」說得實在是有道理!仇士良自己本身也很厲害,歷經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一生殺二王一妃四宰相。文宗時的「甘露之變」如果不是他見機得快,太監實力在文宗時估計會受到相當大的打擊
鄭和
一生七下h,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比西方所謂的「地理大發現」還要早上幾十年。而且,鄭和七下西洋傳播文明的方式是和平和文明的,這和西方血腥的方式大大不同。
魏忠賢
這位也實在是大大的有名,敢在皇帝還在的時候就稱呼「九千九百歲」的他也是唯一的一個。他在明熹宗時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大臣「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明朝擅權專政的太監不少,但是能和他比肩的也就劉瑾勉強夠格,當然比他還是要差不少。
李蓮英
清末同時也是清朝最有權勢最有名的太監,只不過他的名氣大部分來自慈禧太後。

Ⅳ 歷史上有比較出名的太監姓趙的嗎

不就趙高嗎?趙高就是特別有名的一個太監,胡亥身邊的

Ⅵ 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太監

1、魏忠賢(朱明王朝,1568—1627年)
原本一流氓惡棍,雖目不識丁卻深諳拍馬權術。入宮不久得老太監王安提拔,又與皇孫奶娘打得火熱。與混蛋皇帝萬曆的親密接觸更是讓他地位權勢與日懼增,萬曆48年,年逾半百的魏閹開始飛黃騰達。朱由校即位後便恩將仇報謀害恩人王安,僅如此還不足以讓他高居惡心太監之首。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私植黨羽才是魏閹無以倫比的罪惡。身為閹黨,他不僅慫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納妾,搶奪民女,令無數家庭生死離別。直到另一個混蛋皇帝朱由檢把他收拾。

2、趙高(秦朝,?—前207)
秦代宦官,權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趙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與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謀,秘不發喪,篡改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更為書賜長子扶蘇和蒙恬死。胡亥還至咸陽,立為二世皇帝,趙高任郎中令,常居宮中參與決策。他指使胡亥更為法律,誅戮宗室、大臣,且專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劉邦攻下武關,趙高與其婿閻樂等人密謀,乘二世在望夷宮齋戒之機,詐詔發兵圍宮,逼二世自殺,企圖篡位自立。因左右百官不從,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九月,趙高被子嬰用計殺於齋宮,夷三族。

3、王振(豬明王朝)
史學家稱朱明王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本來是一個失敗的教書先生,卻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幸,開始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為何物的他,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結果是皇帝做了俘虜,自己搭上了性命。肢解殘殺劉球為本朝最駭人聽聞的慘案。

4、劉瑾(朱明王朝,約1452—1510年)
少年自閹入宮,依附劉姓宦官混入乾清宮。自從他服侍的花花惡少朱厚照當上皇帝,劉閹開始使盡渾身招數,慫恿混蛋皇帝吃喝嫖賭,厭倦朝事。劉得以結黨營私,權傾朝野,將反對他的53位大臣一網打盡,製造了「奸黨冤案」。此後還發明一種套在官吏頸上的刑具——枷,許多大臣被重達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篡黨奪權陰謀敗露後,混蛋皇帝朱厚照發飆,將其碎屍。

5、李蓮英(清,1848—1912)
從1856入宮-1908出宮,李蓮英在清廷52年。是西太後最貼心的太監。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系。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對主子奴才嘴臉,對同類卻兇狠殘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置諸侯於腦後,視軍機大臣為等閑,文武百官多數對其奉承。

6、張讓(東漢,?—189)

張讓(?-189),東漢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列侯等職。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趙忠等殺進。不久袁紹捕殺宦官時投河自盡。

7、李輔國(唐,704—762)
李輔國唐宦官,本名靜忠,後賜名李護國,再改名為李輔國。他相貌醜陋,看上去有些虛弱,粗通簿書記錄,俸奉大宦官高力士。四十多歲時,高力士才讓他主管閑廄賬務。他由於管的馬喂得肥壯,所以被推薦給皇太子到東宮辦事。他曾矯詔將太上皇(玄宗)逐出原來的住所,又殺張皇後,擁立代宗。代宗尊其為「尚父」,加司空兼中書令。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對代宗說:「大家但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分。」不久罷職,代宗派人將其刺死。

8、童貫(北宋,1054—1126)
童貫,北宋宦官,「六賊」之一。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今屬河南)人。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為「六賊」之一。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欽宗即位,被處死。《宋史》列為「奸臣」。

9、安德海(清 ,?—1869)
清末宦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自宮入宦,人稱「小安子」。同治初,因受慈禧太後寵幸,漸干國政。同治八年,1869年,秋,奉慈禧太後命往南方采辦宮中用物。乘樓船緣運河南下,張揚跋扈,招權納賄。被山東巡撫丁寶禎以「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拘捕上奏,隨即誅於濟南(一說恭親王奕昕密囑咐丁寶禎乘機誅之)。

10、高力士(唐,684年—762年)
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在唐玄宗管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唐玄宗平定韋後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終於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他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內出現的糾紛。開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審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小事由其處理,大事才交呈玄宗栽決,玄宗甚謂「力士當上,我寢則穩」。當時朝上,連李林甫和楊國忠都爭相巴結高力士,而諸王公主更稱高力士為阿翁,甚至連太子都要喊他一聲二兄,駙馬們都稱他阿爺,此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並不如他的徒子徒孫那般專權,而是擅權,但肅宗時,高力士被彈劾流放至巫州,一代宦官從此自雲頂掉入地獄。按律高力士本該斬,但顧及高力士對玄宗的忠心,於是將他流放。寶應年間玄宗駕崩,始終渴望回宮的高力士雖被赦還,但卻因此而悲痛絕食7日終亡,年73歲,遵先皇遺詔陪葬泰陵。

Ⅶ 明朝太監趙正詳細資料

生性正直的世襲錦衣衛趙正武功高強、智勇兼備,與朱大典及張震被皇上賜名「版錦衣三劍俠」。因目睹權民間之慘況,決心為民請命。偶然結識內閣首輔葉向高之女兒葉敏,二人暗生情愫。皇上突然因怪病駕崩,太子幸得葉向高輔助順利登基,趙正也擢升為錦衣衛指揮使

Ⅷ 歷史上有比較出名的太監姓趙的嗎

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太監_
1、魏忠賢(朱明王朝,1568—1627年)
原本一流氓惡棍,雖目不識丁卻深諳拍馬權術。入宮不久得老太監王安提拔,又與皇孫奶娘打得火熱。與混蛋皇帝萬曆的親密接觸更是讓他地位權勢與日懼增,萬曆48年,年逾半百的魏閹開始飛黃騰達。朱由校即位後便恩將仇報謀害恩人王安,僅如此還不足以讓他高居惡心太監之首。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私植黨羽才是魏閹無以倫比的罪惡。身為閹黨,他不僅慫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納妾,搶奪民女,令無數家庭生死離別。直到另一個混蛋皇帝朱由檢把他收拾。
惡心指數:100(流氓惡棍禍國殃民的集大成者,當之無愧的惡心之首)

2、趙高(秦朝,?—前207)
秦代宦官,權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趙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與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謀,秘不發喪,篡改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更為書賜長子扶蘇和蒙恬死。胡亥還至咸陽,立為二世皇帝,趙高任郎中令,常居宮中參與決策。他指使胡亥更為法律,誅戮宗室、大臣,且專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劉邦攻下武關,趙高與其婿閻樂等人密謀,乘二世在望夷宮齋戒之機,詐詔發兵圍宮,逼二世自殺,企圖篡位自立。因左右百官不從,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九月,趙高被子嬰用計殺於齋宮,夷三族。
惡心指數:99(本可與魏閹並列,因比魏有文化,所以退居榜眼)

3、王振(豬明王朝)
史學家稱朱明王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本來是一個失敗的教書先生,卻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幸,開始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為何物的他,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結果是皇帝做了俘虜,自己搭上了性命。肢解殘殺劉球為本朝最駭人聽聞的慘案。
惡心指數:98(知名度和影響力均在前兩者之後,不過因為開了朱明王朝太監專權的先河,而且開了文官在太監面前搖尾的先河,應居第三)

4、劉瑾(朱明王朝,約1452—1510年)
少年自閹入宮,依附劉姓宦官混入乾清宮。自從他服侍的花花惡少朱厚照當上皇帝,劉閹開始使盡渾身招數,慫恿混蛋皇帝吃喝嫖賭,厭倦朝事。劉得以結黨營私,權傾朝野,將反對他的53位大臣一網打盡,製造了「奸黨冤案」。此後還發明一種套在官吏頸上的刑具——枷,許多大臣被重達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篡黨奪權陰謀敗露後,混蛋皇帝朱厚照發飆,將其碎屍。
惡心指數:97(情商高於智商,成功度顯然不及前三者)
5、李蓮英(清,1848—1912)
從1856入宮-1908出宮,李蓮英在清廷52年。是西太後最貼心的太監。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系。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對主子奴才嘴臉,對同類卻兇狠殘暴,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置諸侯於腦後,視軍機大臣為等閑,文武百官多數對其奉承。
惡心指數:96(為數不多的善始善終的太監,極為成功的政客。)
6、張讓(東漢,?—189)

張讓(?-189),東漢宦官,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歷為小黃門、中常侍、列侯等職。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趙忠等殺進。不久袁紹捕殺宦官時投河自盡。
惡心指數:95(東漢宦官典型,十惡不赦,本應位居前五,因袁紹出場縮短了他禍國殃民的時間,只好屈居第六)

7、李輔國(唐,704—762)
李輔國唐宦官,本名靜忠,後賜名李護國,再改名為李輔國。他相貌醜陋,看上去有些虛弱,粗通簿書記錄,俸奉大宦官高力士。四十多歲時,高力士才讓他主管閑廄賬務。他由於管的馬喂得肥壯,所以被推薦給皇太子到東宮辦事。他曾矯詔將太上皇(玄宗)逐出原來的住所,又殺張皇後,擁立代宗。代宗尊其為「尚父」,加司空兼中書令。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對代宗說:「大家但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分。」不久罷職,代宗派人將其刺死。
惡心指數:94(趙高之後唯一當上宰相的太監,中國歷史上也有且僅有這兩個太監宰相,一生忙碌)
8、童貫(北宋,1054—1126)
童貫,北宋宦官,「六賊」之一。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今屬河南)人。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為「六賊」之一。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欽宗即位,被處死。《宋史》列為「奸臣」。
惡心指數:93(有點小品位的太監)

9、安德海(清 ,?—1869)
清末宦官。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自宮入宦,人稱「小安子」。同治初,因受慈禧太後寵幸,漸干國政。同治八年,1869年,秋,奉慈禧太後命往南方采辦宮中用物。乘樓船緣運河南下,張揚跋扈,招權納賄。被山東巡撫丁寶禎以「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拘捕上奏,隨即誅於濟南(一說恭親王奕昕密囑咐丁寶禎乘機誅之)。
惡心指數:92(被他迫害的人遠遠不及前面這些混蛋)

10、高力士(唐,684年—762年)
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在唐玄宗管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唐玄宗平定韋後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終於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他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內出現的糾紛。開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審閱大臣們送來的奏章,小事由其處理,大事才交呈玄宗栽決,玄宗甚謂「力士當上,我寢則穩」。當時朝上,連李林甫和楊國忠都爭相巴結高力士,而諸王公主更稱高力士為阿翁,甚至連太子都要喊他一聲二兄,駙馬們都稱他阿爺,此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並不如他的徒子徒孫那般專權,而是擅權,但肅宗時,高力士被彈劾流放至巫州,一代宦官從此自雲頂掉入地獄。按律高力士本該斬,但顧及高力士對玄宗的忠心,於是將他流放。寶應年間玄宗駕崩,始終渴望回宮的高力士雖被赦還,但卻因此而悲痛絕食7日終亡,年73歲,遵先皇遺詔陪葬泰陵。
惡心指數:70(對高力士偶覺得還是應該功過三七開)

Ⅸ 趙太監。

趙高(?—前二來○七年自),原籍趙國,是趙國王族遠支族屬。後來趙高之父犯了罪,被判處宮刑,趙高弟兄數人也一律處以宮刑,在秦國王宮做了奴隸。受到腐朽官場爾虞我詐熏陶,他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出人頭地,成為一個權傾四野的太監。為了實現這種野心,他施展察言觀色、見機行事、陽奉陰違的本領,以騙取主子的信任。秦始皇十分重視法制,趙高為了投其所好,便開始鑽研法律。不久他熟悉了許多案例。秦始皇聽說趙高能力強,精通刑獄法令,便提拔他擔任了中東府令,兼行符璽令,這樣,趙高便從太監群中搖身一變,成了掌管皇車馬和能自由出宮的官吏。秦始皇非常寵愛小兒子胡亥,趙高便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去接近、討好胡亥,很快取得了胡亥的歡心。後來,秦始皇就讓他教十八子胡亥決斷訟案,趙高心中更是有說不出的高興,每日與十八子共起居,處處依從他,既贏得了胡亥的信任,也博得了秦始皇的好感,為他後來進一步教唆、利用和控制胡亥奠定了基礎。

Ⅹ 十大著名太監

最著名的十大太監
1.魏忠賢,字完吾,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漢族,原名李進忠;

2.趙高,秦代宦官,權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

3.王振,擅政,王振專權。它使得仁宣之治在明英宗時期沒有得到延續;

4.劉瑾,陝西興平人,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凈身入宮當了太監,從此改姓劉;

5.李蓮英,在清廷52年。是西太後最貼心的太監;

6.張讓,東漢宦官,今河南禹縣人。桓帝、靈帝時,任中常侍,封列侯。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

7.李輔國,唐朝宦官,本名靜忠,後賜名李護國,再改名為李輔國。他相貌醜陋,看上去有些虛弱,粗通簿書記錄,俸奉大宦官高力士;

8.童貫,北宋宦官,六賊之一。字道夫今屬河南人;

9.安德海,清末宦官,今河北省南皮縣人。他在八九歲時凈身,進宮後在咸豐帝身邊為御前太監;

10.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他幼年時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當時女皇帝武則天的賞識。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