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的日出

著名的日出

發布時間: 2021-01-23 23:47:15

A. 描寫你見過的日出景象

有一天,天蒙蒙亮,我乘船往浙江走,橫過的是我國著名的太湖的一角版。東邊的天空顯出權了紅霞,接著太陽露出了一點紅來。在湖面一層薄薄的霧氣中,時現時沒,就象在跳動一樣。於是雲彩變成了色彩斑瀾的一片,在血紅的朝陽中,湖岸路上的一切,真是千姿百態啊!

早上起來,打開窗戶,太陽剛升上了一尺高,我如看見了天宮的一角:太陽就像個妖妍美女的面部,而雲彩就是裹在她身上色彩斑斕的霓裳,在那裡翩翩起舞,那千姿百態的舞姿,令人沉醉啊!我以為醒在那夢里的天宮!

B. 著名油畫《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誰

(1840—1926)是法國著名畫家。15歲時就以畫漫畫而出名。後來,他認識了青年畫家歐回仁·布丹,在布丹地影答響下,他逐漸了解了千變萬化地大自然是最好地繪畫題材,於是他放棄了漫畫。1859年,他到巴黎學畫。1874年,他同其他二十多位法國畫家一起組成了一個「無名畫家協會」,在巴黎舉行一個畫展,引起了很大轟動。其中,莫奈地畫《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矚目。這幅畫表現了在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地早晨,透過晨霧觀看太陽初升地瞬間印象。在晨羲地籠罩下,天空和海水都呈現出一種橙黃和淡紫地色彩。海上和岸邊地景物模糊不清:三隻小船由近及遠,似沉似現,海面平靜,水浪輕搖,小船似乎在緩緩地前進,船上地人物依稀可見;遠處地吊車、工廠地煙囪,隱隱約約,迷漫在霧氣之中,融化在太陽初升時朦朧光色里,生動地表現了日出時地情景。有一位評論家在看了畫展後,寫了一篇文章,借這幅畫地題目大加嘲諷,說莫奈等畫家是一群「印象主義者」。不料,「印象派」這個名稱從此在畫壇上確立,《日出·印象》成了這一畫派地標志。

C. 描寫日出的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李白《游泰山.其四》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劉叉《偶書》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李欣 《望秦川》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張蠙《登單於台》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趙匡胤《詠初日》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李白《游泰山.其四》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劉叉《偶書》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李欣 《望秦川》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張蠙《登單於台》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趙匡胤《詠初日》

朝陽燃燒著晨霧,一片金光。林叢里,經霜耐寒的松樹、柏樹,還有冬青樹濕潤的禿枝和暗綠色的葉子閃耀出春天一樣煥發的生命。給陽光一烘曬,晨霧降落下來,滲透到泥土裡,到處冒起陣陣濕氣。
王西彥《春回地暖》

黎明的霞光卻漸漸顯出了紫藍青綠諸色。初升的太陽透露出第一顆微粒。從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紅;也未見過這鮮紅如此之鮮。一剎間火球騰空;凝眸處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變萬化;空間射下百道光柱……
徐遲《黃山記》

太陽——不像炎熱的旱天時那樣火辣辣的,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暗紫色的,卻明朗而發出可愛的光芒——從細長的黑雲底下靜靜地浮出來,清爽地照耀著,沉浸在它的淡紫色的霧氣中。舒展著的雲的上面的細邊,發出像小蛇一般的閃光;其光彩類似煉過的銀子……但又迸出動搖不定的光線來,——於是愉快地、庄嚴地、飛也似地升起那偉大的發光體來。
(俄)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太陽因為有霧氣的關系,顯得不同尋常,好像一個人,有五官,能感覺;想要把它表現得恰當,總得用男性代名詞才成。他現在的面目既是那樣,再加上一片大地上連一個人影兒都沒有,這就立刻叫我們明白了古代崇拜太陽的緣故。……這個光芒四射的物體簡直就是一個活東西,有金黃的頭發,有和藹的目光,神采煥發,彷彿上帝,正在年富力強的當兒,看著下麵包羅萬象的世界,覺得那兒滿是有趣味的事物。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海上日出

天空變成了淺藍色,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兒擴大了它的范圍,加強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陽要從那天際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裡就出現了太陽的一小半,紅是紅得很,卻沒有光亮。這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步一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來,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發痛,同時附近的雲也著了光彩。
巴金《海上的日出》

這時東方水天極處,染上一片橙紅色,一會染成桔紅色,一會又暗下去,暗成淺灰色。就在這片淺灰色里,慢慢烘出一個半圓形的淺紅色輪光,輪光下面骨突地冒出半邊鮮紅鮮紅的太陽,越冒越高,轉眼跳出水面,於是一輪又紅又大的太陽穩穩當當擱在海面上。
楊朔《黃海日出處》

好幾天來,一直陰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現在,天空像綳緊的淡藍色綢緞,清澈明亮地籠罩在海洋和陸地上。嫣紅與金黃的透明雲彩,簇擁著它。一輪旭日,庄嚴地從水波漣漣、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顫抖和臉紅起來似的……這一天就是這樣開始的。
(德)托馬斯·曼《托尼奧·克勒格爾》

湖上日出

縹緲峰下一聲雞鳴,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陽驚醒後,還來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桔黃的、玫瑰紅的各種耀眼的光彩,飛快輻射到高空的雲層上。一霎間,湖山的上空,陡然鋪展了萬道霞光。耀花眼的雲雀,從香樟樹上飛起,像陀螺樣打轉轉,往朝霞萬里的高空飛旋。在沙灘邊和岩石下宿夜的鴛鴦、野鴨,也沖開朝霞,成群成陣的向湖心深水處飛去。
艾煊《碧螺春訊》

鄱陽湖日出

早晨,你坐上旅遊車,到含鄱口遊玩,如果天氣好,還可以看見鄱陽湖上的日出。水天相連的地平線上,由淡青變為淡黃色,漸漸又由淡黃變為緋紅、深紅、金紅,緊接著金光四射,躍出一輪紅艷艷的朝陽!霎時間,整個鄱陽湖顯得生機勃勃,碧藍的湖面上金波閃爍,白帆點點。再看看含鄱口左邊高聳雲霄的五老峰和右邊陡峭的犁頭尖山,啊,百里鄱陽湖一齊被收攬在這兩山夾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陳祖芬《廬山》

阿里山日出

等著,等著,天色由黎明的魚肚白色,逐漸成淡藍色。大家全神貫注的凝視對面的山峰,中央山脈的頂峰亮了,接著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輪的旭日躍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圓、全圓,剎時萬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陽光普照大地,又是嶄新的一天!
鮑曉暉《阿里山今昔》

天柱山日出

我們借著月光,踏著米白色的石級,穿過飛龍澗,登上丹砂峰,來到觀日亭。觀日亭約十來平方米,小而雅緻,圓柱石欄,四角飛檐。但觀日出最佳位置還是那塊聳起的方形石岩。觀日亭中已聚集著不少觀眾,那方形石岩上人們或坐,或站,都翹首東望。
前方除幾座低矮的峰巒外,是一處一望無際的開闊地。導游說:這是皖水、潛水的會合處,天邊那略呈弧形的是長江。此時,東方欲曉,曙光漸現,微暉稍露,天際恰似一片白蒙蒙的魚肚色。低處幾座峰巒,影影綽綽,撲朔迷離,猶如一個技藝絕群的剪紙大師,信手剪出的張張剪影。導游指著一座山影說:「你看,那是前不久遊客發現的卧佛,你們上海報紙發過消息的!」
正說著,只聽得遠處有人歡呼,回頭望去,原來身後高山上,還有觀日出的遊客,他們居高臨下,先看到日出勝景了。待我掉首前望,果然東方泛出朝霞,剎那間,天宇變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瑰麗世界,花絮似的雲霞閃爍著金紅的光彩,恍如一條碩大無比、滿身金鱗的大鯉魚,橫卧在天際。緊接著,金光噴射,人群齊聲歡呼,但見一輪火球冉冉升起,一時間,萬道金光,驅雲散霧,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紅,那憩息的卧佛,也彷彿蘇醒了,只見他容光煥發,紅光滿面。掉首望去,身後高聳的天柱峰,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疊疊的峰巒間,鑲起了道道銀邊,閃爍得如同金蛇狂舞……
新的一天開始了。
朱亞夫《天柱山觀日出》

黃山日出

我們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約半個鍾頭,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輝映著朝霞,賽似剛從高爐里傾瀉出來的鋼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張開眼睛直視。過了一會兒,紅日冉冉上升,光照雲海,五彩紛披,燦若錦綉。那時恰好有一股勁的山風吹來,雲煙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雲海中時隱時現,瞬息萬變,猶如織錦上面的裝飾圖案,每幅都換一個樣式。這樣的景色霞光,我們就是在彩色圖片和彩色電影中也很難看得到的。
黃秋耘《黃山秋行》

日出

我卻看到了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突然間從墨藍色雲霞里矗起一道細細的拋物線,這線紅得透亮,閃著金光,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後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沖。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然後在幾條藍色雲霞的隙縫里閃出幾個更紅更亮的小片。開始我很驚奇,不知這是什麼?再一看,幾個小片沖破雲霞,密接起來,溶合起來,飛躍而出,原來是太陽出來了。它晶亮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機艙座里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
劉白羽《日出》

海上的日出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1927年1月 選自《海行雜記》

阿里山-日出

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
由於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
祝山觀日樓是此地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車站或沼平車站搭乘祝山觀日火車,也可以從沼平公園觀日步道牌樓拾階而上。

絕大的一輪旭日從東面江上蒙蒙地升了起來,江面上浮漾在那裡的一江朝霧,減薄了幾分濃味。澄藍的天上疏疏落落,有幾處只淡灑著數方極薄的晴雲,有的白得象新摘的棉花,有的微紅似美婦人臉上的醉酡的顏色。一縷寒風,把江心的霧網吹開,白茫茫的水面,便露顯出三兩只葉樣的漁船來。
(郁達夫:《紙幣的跳躍》 《達夫全集》第六卷55頁)

D. 我國有哪些著名的日出日落景觀點。

1.泰山

作為徒步攀爬泰山的遊客來說,夜幕中的泰山別有一番滋味,透過路途中的燈光所看到的岩石獨具魅力,沒有白日陽光燦爛下的形象,有的是視覺沖突中的怪石林立。當然,泰山頂峰觀看日出的那一剎那,感覺是自己這一輩子最難忘的。
2.華山

非常美麗!所以一定要去,晚上開始爬,從玉泉關開始登,一直到金鎖關,東峰看日出,西峰看日落,感受雲海,體驗千年古松!
3.普陀山

普陀山風景優美,沙灘、陽光、藍天、日出……確實是個值得游覽的地方。回來的時候心靈有被洗滌過的感覺,真的很純凈。
4.亞龍灣中心廣場

陽光、海水、沙灘,構成了亞龍灣一幅動人的圖畫:度假的人們在這里享受生活,坐在太陽傘下,躺在潔白的沙灘椅上,戴著遮陽鏡,輕啜著果汁、咖啡或美酒,多麼愜意、逍遙,心境也從喧鬧的城市中慢慢沉澱下來,望著藍天白雲,放鬆自己……
5.呼倫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廣褒,大漠風情,豪壯。草原明珠滿洲里,盡顯異國色調,展現異域風采,落日下愈顯雄壯的國門,黃昏中更加絢爛的套娃廣場,夜色中璀璨奪目的小城……流連忘返。
6.瀘沽湖

第二天,早早起床,只為了那傳說中的日出。當天空中第一縷陽光從山間擠出,投射在瀘沽湖面上時,我們沉醉了!湖面波光粼粼,彷彿傳說中的瑪雅寶藏浮出水面!我們又成為了追逐太陽的人!
7.北海潿洲島

特殊的地質結構形成的島嶼,既有細膩的沙灘海岸(滴水丹萍),也有堅硬的火山石海岸(五彩灘)。日出日落,潮漲潮落,讓海灘旖旎無比。
8.煙台長島

並不為許多人熟悉的地方,卻是個安靜美麗的小島。湛藍的海水,新鮮的海鮮,淳樸的人們,這里的一切自然都會給人一份愜意的感覺。盡管旅途會有些勞累,但到了這里才發現是那麼值得。傍晚漫步海邊,看著日落,再多的煩惱都會沖淡不少。
9.阿里山

阿里山真的超棒,上面有最新鮮的空氣,好喝的茶,美麗的日出,神木小火車,春天去還有美麗的櫻花可以欣賞,當然還有熱情的老闆,真的值得一去。
10.青海湖

藍色的天空,青色的湖水,雪白的雪山,漂浮的雲朵,青海湖是一個凈化心靈的地方,神聖而美麗。湖邊的藏包、瑪尼堆、經幡,無不充滿了民族氣息。沿著青藏公路疾駛,一邊是美麗的青海湖,一邊是高山草甸,真是風景無處不在。

E. <日出>是誰的作品

話劇劇本,曹禺作於1935年。四幕話劇《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日出》以鮮明的時代性和深廣的歷史內容在曹禺劇作中居於領銜地位。劇本以陳白露和方達生為中心,以陳的客廳和三等妓院寶和下處為活動場所,把社會各階層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揭露剝削制度「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本質。在藝術創作上,作者採用橫斷面的描寫,力求寫出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紀實性特點,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戲」。

【原作者】
曹禺(1910 -1996),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在清華讀書時有「小寶貝兒」的綽號。「曹禺」是他在1926年發表小說時第一次使用的筆名(他的姓氏「萬」的繁體字為一個「草字頭」和「禺」字,草字頭與「曹」諧音,故「曹禺」即「萬」)。曹禺是「文明戲的觀眾,愛美劇的業余演員,左翼劇動影響下的劇作家」(孫慶升:《曹禺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這句話,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戲劇人生。

故事梗概
交際花陳白露受銀行家潘月亭供養,整日與一群游手好閑的寄生蟲相周旋,雖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昔日的戀人方達生希圖拯救她,但她無力自拔。潘月亭投機股票失敗,陳白露債台高築,深感前途渺茫,終於服毒自殺。

主體思想
《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四幕話劇。《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爛面,控訴「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
一、劇本通過對半殖民地都是群醜的出色描繪暴露社會的黑暗糜爛。有工於心計的銀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顧八奶奶、洋奴張喬治等。這些都市群醜聚在陳白露的寓所里尋歡作樂,而又爾虞我詐,充分暴露了被金錢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繪「不足」者的被受欺凌。「小東西」被賣進妓院;小職員黃省三走投無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後自盡被救發了瘋。劇本描寫了他們的悲慘命運,也描寫了他們善良、忠厚和倔強的平性。
劇本正是通過對都市群醜和下層被侮辱被剝奪者的描寫,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半殖民地中國大都市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圖景,一方面是剝削者、「有餘者」 貪得無厭,醉生夢死;另一方面是被損害者、「不足者」備受侮辱。「有餘者」和「不足者」形成強烈對比,表達了控訴「損不足以奉有餘」的黑暗社會的主題。

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
一、《雷雨》和《日出》的發表,是中國話劇創作藝術成熟的標志。劇作戲劇沖突尖銳復雜,結構嚴謹;人物性格鮮明獨特,富有典型意義;戲劇語言個性化,且具動作性和抒情性。劇作的這些特點,是話劇創作成熟的標志。
二、促進了話劇從「案頭劇」向「劇場劇」的發展。曹禺以前,多數劇本主要以閱讀欣賞為主。曹禺的《雷雨》《日出》等劇作,具有極好的舞台效果。
三、促進了大型多幕戲劇的發展。曹禺以前,現代劇作多數為獨幕劇和中型戲劇。《雷雨》等劇作,都是大型戲劇,演出時間2、3小時,劇情比較復雜,反映的生活內容更豐富廣泛。《雷雨》《日出》以後,現代大型戲劇創作多起來了。

改編作品
故事片,根據曹禺的同名話劇劇本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85年攝制。本片於1986年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女配角獎(王馥荔),第九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演員獎(方舒)、最佳女配角獎(王馥荔),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

【編劇】曹禺、萬方
製作人員:導演:於本正 攝影:朱永德 美術:瞿然馨 作曲:徐景新

【主要演員】
方舒-陳白露 王詩槐-方達生
王夫棠-潘月亭 嚴翔-李石清
王馥荔-翠喜 劉青-小東西
沙惟-黃省三

【故事梗概】
陳白露是一個純潔的少女,因生活所迫,隻身走進大上海十里洋場,成了名噪一時的高級交際花。她終日周旋於潘月亭、張喬治等巨商富賈身旁,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舊時戀人方達生的到來,喚起陳白露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新生活的憧憬,她雖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但已無力擺脫奢侈的生活。然而,方達生的勸說,對陳白露畢竟還是有所觸動。一日,陳白露從流氓黑三手中救下一個小女孩——小東西,並認她做了乾女兒。她竭盡全力保護小東西,但小東西仍未逃出黑三的魔爪,被賣入妓院。在那裡,雖有好心的妓女翠喜照應,但小東西終因不堪凌辱,上吊自盡。陳白露和方達生聞訊趕到,見到的只是破席裹著的屍體。面對號啕痛哭的翠喜,陳白露感到恍惚和凄涼。潘月亭做投機生意,栽倒在黑社會頭目金八爺手裡破了產,陳白露的欠帳單也越積越厚。當她得知金八爺已為她付清了一切債務,她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已換了主人。從小東西和翠喜身上,陳白露看到自己的影子,她麻痹痛苦的心靈在復甦。她不願再做上流社會的玩物,在茫茫的黑夜中,陳白露靜靜地吞下安眠葯,悄然離開了人世。

23集電視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戲劇家曹禺先生的劇作《日出》改編而成的悲劇故事。
【編劇】萬方、程式鑒
【製作人員】導演:謝飛 製片:鄭凱南
【主要演員】
徐帆-陳白露 斯琴高娃-顧八奶奶
馬躍-方達生 侯天來-李石清
李志奇-張喬治 許還山-潘月亭
尹昭德-胡四 郭寶昌-金八爺
朱琳-關老太
【故事梗概】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知識女性陳白露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與浪漫詩人許光夫私自結合,並生下可愛的女兒。然而嚴酷的生活,使詩人變得性格暴躁和女兒夭折,陳白露孤身投奔遠房親戚、前清大太監的遺孀關老太太,並做了她的乾女兒。陳白露以美貌、舞姿和歌喉在"哈斯曼"歌舞廳漸漸走紅。大豐銀行總經理潘月亭在銀行只剩下一個空殼之際仍虛張聲勢,夜夜笙歌、花天酒地,以此蒙騙客戶。他發現了舞女陳白露後,頓蒙愛意,捧紅陳白露成為「舞會皇後」和電影明星。從此,陳白露就處在潘月亭、關老太太、富孀顧八奶奶、黑社會頭子金八、妓院流氓黑三、騙財貪色的張喬治、戲子胡四、陰詐而有心計的李石清等各色社會渣滓的包圍而沉湎於醉生夢死的生活之中。詩集《日出》,成了她回憶與詩人真摯愛情唯一的紀念物。陳白露大學的初戀情人方達生為了把陳白露喚醒,走向新生而進行的一切努力均告失敗。壓在社會最底層的「小東西」,黃省三、妓女翠花等也難逃悲慘的命運。喪失了對生命和自由追求的陳白露,最終在黑暗勢力的壓力下和社會動盪中結束生命,陪伴她的,只有許光夫的《日出》詩集中的詞:「太陽升起來了,黑暗留在後面。而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

F. 描寫「日出」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日出」的古詩有:

  1. 《竹枝詞二首·其一》

  2. 《偶書》

  3. 《偶書》

  4. 《登單於台》

  5. 《詠初日》

G. 畫日出最有名的是哪位畫家

法國大畫家克勞德·莫奈 他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

H. 《日出》的作者是誰|

巴金復,1904年生,原名李芾甘,四制川省成都市人。1927年去法國留學,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滅忘》,於1929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接著又寫了續篇《新生》。1931年至1934年,「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先後問世。接著又創作了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抗日戰爭爆發後,還寫了長篇《火》、中篇《寒夜》《憩園》以及一些短篇小說、童話、散文,還翻譯了不少外國文學名著,如《父與子》《木木》等。新中國成立後,巴金積極參加文化界外事活動,曾五次赴朝,訪問法、日等國,不僅寫下了大量熱情洋溢的散文、特寫和報告文學,還在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貢獻。

巴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1978年當選為全國五屆人大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1981年又被選為中國作協主席。1982年獲義大利的「但丁國際獎」。

I. 請列舉出畫過日出的著名油畫家 不少於5個 作品名和作者

《日出。印象》 莫奈
《金日》 梵高
《我的太陽》 達利
《漁民的早餐》馬奈
《太白游俠的日出》吳冠中。
確實挺難找的。

J. 日出的作者是誰

是曹禺。
曹禺(1910-1996),中國現代傑出的戲劇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內京人》等著名作品。曹容禺祖籍湖北潛江。清宣統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於天津,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在清華讀書時有「小寶貝兒」的綽號。「曹禺」是他在1926年發表小說時第一次使用的筆名(姓氏「萬」的繁體字的「草」字頭諧音「曹」)。曹禺是 「文明戲的觀眾,愛美劇的業余演員,左翼劇動影響下的劇作家」(孫慶升:《曹禺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這句話,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戲劇人生。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劇旦角演員。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74.htm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