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隊有哪些著名球員教練是誰
⑴ 歷屆的世界盃得主主教練
1930年世界盃
冠軍隊:烏拉圭 主教練:阿爾貝托·蘇皮西
阿爾貝托·蘇皮西生於1889年11月20日,其資料已很難找到了。只知道他是在1930年4月——在第一屆世界盃舉行前的一個月出任了烏拉圭主教練,並率領了球隊奪得了首屆世界盃冠軍。在當時,235陣型非常流行,蘇皮西作為烏拉圭的主教練不僅訓練嚴格、方法獨特,更是在球隊中確立了核心球員,採取了圍繞核心球員進行比賽的戰術,以更充分發揮隊員的作用。最終,烏拉圭隊的核心戰術取得了巨大成功。1981年6月21日阿爾貝托·蘇皮西帶著第一屆世界冠軍教頭的榮譽告別了人世……
1934年、1938年世界盃
冠軍隊:義大利 主教練:維多利奧·波佐
義大利一共獲得過三次世界盃,而其中的兩次都是由維多利奧·波佐率領下獲得的。可以說他使義大利真正確立了足球強國的地位。
維多利奧·波佐曾效力於尤文圖斯隊和都靈隊,但沒多久他就退出了比賽,先後到法國、瑞士和英國攻讀外貿經濟專業。學成回國後,當了一名體育記者。由於他對足球的見解獨到,文章在足球圈內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不久就被推選為都靈足協秘書長。隨後波佐力排眾議,將都靈幾支球隊合並後到尤文圖斯隊,並親自出任第一任教練。在他的指導下,尤文圖斯稱雄義大利足壇多年。
1912年6月,年僅26歲的波佐就被義大利足協任命為國家隊的主教練。1929年末,波佐再次被聘為國家隊教練。當時義大利每當有重大的國際比賽,就把隊員集中起來進行封閉式訓練,不讓隊員與外界聯系,不能探親會友。波佐對此很有意見,怒斥這是「殘忍、無知和違反生理現象的做法」。於是他上任之後,縮斷了國家隊集訓的時間,允許隊員定期回家與家人團聚,允許已婚隊員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他的這一改革受到了隊員們的歡迎,不但沒有影響訓練和比賽,反而提高了國家隊的訓練質量和比賽成績。
不過另一方面,波佐對訓練要求也相當嚴格,能號令如山,不允許任何人違背他的要求;同時他知人善任,根據自己的戰術思想選擇隊員。而在戰術上,波佐對當時流行的WM打法進行了改進,結合義大利足球的特點強調穩固防守、控制中場、快速進攻。他特別強調從兩翼發動進攻,將對方密集在中路的防守力量吸引開來,為自己破門得分創造機會。靠著這一打法,波佐率國家隊在1934年和1938年的世界盃賽上兩次折桂。
波佐通曉五國語言,從1929~1939年的10年間,波佐率領義大利國家隊先後與27個國家的球隊進行過77場比賽,取得了53勝16平8負的好成績。除奪得兩屆世界盃冠軍外,還於1936年獲得過一次奧運會冠軍,兩次世界大學生錦標賽冠軍和三次歐洲國際杯賽冠軍。
1950年
冠軍隊:烏拉圭 主教練:胡安·洛佩斯
生於1909年的胡安·洛佩斯接任烏拉圭國家隊主教練時剛滿41歲,他的任務只有一個,奪得戰後恢復的在巴西舉行的第一次世界盃冠軍。
與他的前任不同,洛佩斯的教練特點是在充分發揮球員的長處的同時,通過整體布陣設防和重視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來最終取得勝利。另外,他與傳統的南美教練不同,他非常重視隊員的身體素質,烏拉圭球員比其他南美國家球員要強壯也兇悍得多。最終,他沒有令烏拉圭足協失望。在最後的決賽中,在巴西隊占據主場之利且先入一球的情況下,洛佩斯沉著冷靜,指揮隊伍頑強反擊,最終以2:1的比分奪得已被巴西人抱在懷里的雷米特杯,令全世界為之驚嘆。洛佩斯更是成為烏拉圭人的驕傲。
1954年
冠軍隊:聯邦德國 主教練:澤普·赫貝格
赫貝格在足壇有「老狐狸」的之稱,這主要是由於其頗具戰略頭腦,善於以假象迷惑對手,指揮作戰詭計多端。其最成功的戰例就是1954上世界盃。
1938年世界盃德國隊在1/8決賽被瑞士淘汰後,赫貝格接掌了球隊。在第五屆世界盃的小組賽上,自知不是匈牙利隊的對手,盡遣替補隊員上場且全部打亂各隊員的位置;而匈牙利隊全班主力人馬上場,結果當然是西德隊以3:8敗北,使所有的隊伍均以為西德隊不堪一擊。但隨後,西德隊連克土耳其、南斯拉夫、奧地利,最後的決賽正好是對匈牙利隊。匈牙利在進入決賽時,連續淘汰兩支強大的南美洲對手巴西和烏拉圭隊,已是疲憊不堪,而赫貝格率養精蓄銳的西德戰將大打防守反擊,在匈牙利隊2:0領先的情況下利用對手體力不支,越戰越勇,終於3:2反敗為勝,擊敗了被稱為不可戰勝的匈牙利隊而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這是世界盃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也是赫貝格的經典傑作,被稱為伯爾尼奇跡。
赫貝格在獲得德國隊歷史上第一個世界盃冠軍後,又執教了10年,在1964年6月7日帶隊4比1擊敗芬蘭後,離開國家隊。1954年的勝利,使戰後重建的西德人民備受鼓舞,標志著德國足球走到了世界足壇的最前沿,赫貝格也成了西德的民族英雄和綠茵場上的驕傲。
1958年
冠軍隊:巴西 主教練:維森特·費奧拉
維森特·費奧拉是巴西足球的一代宗師,他是巴西足球在國際足壇不朽形象的締造者。
1958年世界盃,他率領巴西奪得了冠軍,為巴西足球歷經磨難之後找到了通向輝煌的道路。同時他還發掘、造就了世界足壇的兩顆巨星——貝利和加林查。更重要的是,他是「424」陣型的創始人,是世界足球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締造者。他開創的「424」陣型,改變了匈牙利「334」陣型的頭重腳輕、重攻輕守的缺點,同時又比「WM」陣型更強調進攻。雖然隨著足球發展,在日益強調攻守平衡和中場控制的過程中,「424」陣型現在已基本被淘汰。但是,現代足球強調分工、戰術紀律、整體攻防的特點在這一陣型上已初步得到了體現。
1962年
冠軍隊:巴西 主教練:埃莫雷·莫雷拉
1962年智利世界盃前兩個月,費奧拉突然病倒,莫雷拉從而接過帥印,成為了巴西隊的新教頭。而巴西隊的衛冕成功,也使莫雷拉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角色。
莫雷拉是一位體育教師,同時在心理學上也很有研究,這對其教練工作尤其是指揮大腕雲集的巴西隊有很大的幫助。雖然有人說,莫雷拉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而占據世界足壇重要一席的,但實際上,他的工作還是有目共睹的。在比賽中,他充分發揮了老隊員的作用,激發了那些冠軍隊員的鬥志,並帶動了年輕球員,最終成功地捍衛了巴西足球的榮耀,率巴西隊衛冕成功。而他對國際足球的貢獻遠不止如此:莫雷拉在其前任費奧拉創造的「424」陣型基礎上加以改革,減少了一名前鋒,增加了一名中場,形成了現在仍然被一些頂級球隊沿用的「433」陣型。這種陣型攻守更為平衡,分工更為明確,對中場的控制也更強,因此經過了40多年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1966年
冠軍隊:英格蘭 主教練:阿爾夫·拉姆齊
阿爾夫·拉姆齊是率領英格蘭隊開創輝煌的先驅,在世人面前改變了「屢戰屢敗」的「足球王國」的形象。
1955年,阿爾夫·拉姆齊出任伊普斯維奇隊主教練,一年後,伊普斯維奇隊一舉奪得丙級聯賽冠軍,不久以後便升入甲級。1961到1962賽季,他們奪得了甲級聯賽的桂冠,憑此闖入了第二年的歐洲冠軍杯。1963到1964賽季,拉姆齊離開了伊普斯維奇隊轉而執教英格蘭隊,於是伊普斯維奇隊重新返回了乙級行列。
1963年拉姆齊接任英格蘭國家隊主教練後,正式在大賽中採用了「442」陣式,放棄了傳統的兩邊鋒打法,採取以守為主,伺機反擊的戰術,並於1966年世界盃上以4:2的戰績勇克西德隊贏得了世界盃冠軍。因其取得英格蘭首次世界盃冠軍也是至今惟一的一次冠軍的驕人成績,英國女王伊麗沙白授予他爵士頭銜。雖然時至今日,不少人對他的防守反擊的打法及粗暴治軍的風格還頗有微詞和異議,而他在世界大賽中首創的「442」陣型至今已有了許多不同變化,但「442」仍是被採用最多的打法,而他為英格蘭足球帶來的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
1970年
冠軍隊:巴西 主教練:馬里奧·扎加洛
誰是巴西五奪世界盃的最大功臣?也許一百個人的一百種說法,但是無論是誰,都不應該忘記這樣一個人——馬里奧·扎加洛。
扎加洛曾作為巴西國家隊主力前鋒為巴西隊1958、1962年兩奪世界盃立下了汗馬功勞。退役後,扎加洛擔任了巴西隊的主教練,他沒學過教練理論,更不懂如何帶一個隊,但足協認為只有他能夠帶領巴西國家隊前進。果然,扎加洛不負眾望,在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他率領巴西隊戰勝義大利隊,使巴西第三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並永久佔有「雷米特」杯。扎加洛善解人意、處事冷靜、為人穩重、思維敏捷。在出任巴西隊主教練後,扎加洛總結前輩的經驗,結合當時巴西隊的實際,強調身體素質的訓練,堅持攻勢足球,力主運動員的主動性,依靠隊員的個人技巧與良好意識去發揮作用。他的戰術思想獲得成功後,使攻勢足球再度領導世界潮流,並使巴西成為世界上名符其實的「足球王國」。而他也成為了第一個作為隊員和教練都得過世界盃的傳奇人物。
在那之後,一直到現在,扎加洛仍在為巴西足球辛苦勞著。1994年巴西再次奪得世界盃時,他是巴西國家隊的教練成員;1998年巴西由於羅納爾多意外病倒,「僅」獲得亞軍時,他是主教練;2002年世界巴西再度問鼎之際,他仍在為巴西隊工作……他為巴西足球的輝煌傾盡了心力,在我眼裡,他是巴西足球五冠王最大的功臣……
1974年
冠軍隊:聯邦德國 主教練:赫爾穆特·紹恩
出生於1915年的紹恩年輕時曾是一名優秀的前鋒,16次代表德國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入17球,後因膝部受傷而從事教練工作。14年的國家隊教練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66年第8屆世界盃亞軍、1970年第9屆世界盃第三名、1972年歐洲杯冠軍、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冠軍、1976年歐洲杯亞軍,這些成就,在德國足球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然而與這些成績相比,紹恩對於德國足球貢獻更大的是培養了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諸如穆勒、貝肯鮑爾和魯梅尼格等世界著名球星,均是他的得意弟子。而對於世界足球來說,紹恩創造的「自由人」戰術與荷蘭人一起創造的「全攻全守」打法被譽為足球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開創了足球史的新紀元。
紹恩曾說過:「足球運動最重要的決定性的部分是技術。」。他首創「1333」陣式,嚴密控制中場,以「自由人」為核心,可守可攻,全隊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特別是自由人的後插上進攻,令人防不勝防。這種步步緊逼、層層設防、層層攻擊的打法,令世界足壇耳目一新,他與荷蘭人同時推出的這種「全攻全守」打法成為世界足球發展的里程碑。
在紹恩的字典里,提前放棄便意味著失敗。1978年,聯邦德國隊沒能將大力神杯繼續留在自己的手中,紹恩隨後離開了國家隊主教練的崗位,但他的信條卻伴隨著德國足球的發展流傳至今。1996年2月23日,81歲的紹恩悄離人世,但就在這一年的夏天,紹恩曾經的得意弟子,1974年世界盃冠軍隊主力後衛貝爾蒂·福格茨率領著德國戰車在現在足球故鄉英格蘭勇奪歐洲杯冠軍……
1978年
冠軍隊:阿根廷 主教練:塞薩爾·路易斯·梅諾蒂
出生於1938年的梅諾蒂曾是阿根廷著名的俱樂部博卡青年隊的前鋒,並曾在巴西桑托斯隊與貝利一起踢過球,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過29場比賽。1974年世界盃賽上阿根廷再次失利,梅諾蒂臨危受命,並在他的帶領下,阿根廷人終於在1978年第11屆世界盃上首奪世界盃冠軍。
梅諾蒂被稱為阿根廷的足球哲學大師。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足球哲學,堅決捍衛一種風格。他的足球哲學的核心是,把精妙足球技術與本能的勇敢精神相結合,強調運球、傳球技術和最大程度的發揮進攻性足球的活力。他認為他的任務就是恢復阿根廷足球強國的地位,恢復阿根廷人的自豪。
梅諾蒂的理論喚起了阿根廷人的足球自豪感,得到了阿根廷人的認同與支持。梅諾蒂招集了肯佩斯、盧克和貝爾托尼等一大批優秀隊員。他開始向全隊系統灌輸自己的理論,樹立球員的自信,頗有起色。1977年2月,梅諾蒂力排眾議,將初出茅廬的馬拉多納招進了國家隊,但出於保護年輕人以及樹立核心的目的,梅諾蒂並沒有把馬拉多納選入1978年世界盃的國家隊。梅諾蒂當時看中的足球明星是在歐洲踢球的球星肯佩斯。而最終肯佩斯不負從望,獨攬金靴和金球,梅蒂諾蒂也成為第一位帶領阿根廷隊奪冠的主教練。
1982年世界盃後,梅諾蒂從國家隊主教練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到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俱樂部執教,他把馬拉多納招到自己的旗下。可惜,年輕氣盛的馬拉多納在那裡與之決裂,並最終兩人不得不先後離開了巴薩,梅諾蒂逐漸感到心灰意冷,離開了主教練的位置,而成為了國際足聯的技術官員。
1982年
冠軍隊:義大利 教練:恩佐·貝阿爾佐特
這是義大利自二戰以後惟一的一次捧杯,「煙斗教練」貝阿爾佐特以其頗受爭議的執教風格,使義大利隊在時隔44年之後,第三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為了使義大利隊符合現代足球的要求,貝阿爾佐特對歐洲和拉美各流派的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吸取其中的精華,糅合到自己的足球思想當中,形成了一種嶄新的打法:穩固防守,快速反擊。他沒有放棄義大利防守好的傳統,甚至使之混凝土防線更加穩固,並在此基礎上加強突出了快速反擊的打法。他的打法在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上獲第四名而初見成效,但國人對他的指責聲仍不絕於耳。不過貝阿佐特仍不為外界聲音所動,終於在1982年的世界盃上結出碩果,喜捧金杯。可以說,貝阿爾佐特把「442」陣式穩固防守,快速反擊的打法煉到最高境界,使他獲得「反擊之王」的美稱。不過1984年歐洲杯及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的失利,使他結束了近10年的義大利國家隊主教練的生涯。
貝阿爾代特與很多名教練一樣,只為自己的戰術選人,而不是為隊員選戰術。有人說羅西成就了義大利,也有人說佐夫挽救了義大利,但事實上,是貝阿爾佐特的足球理念振興了義大利足球,使義大利足球重新回到了世界之巔。
1986年
冠軍隊:阿根廷 主教練: 卡洛斯·薩爾瓦多·比拉爾多
擁有執業婦科醫生資格的比拉爾多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球員,但由於酷愛足球,諳熟足球歷史,對足球技術的發展做過非常深入的研究,並對勝利有著無限渴求,使他最終成為了一個出色的主教練。
1971年比拉爾多開始執教,曾任哥倫比亞國家隊主教練。1982年由於梅諾蒂在西班牙世界盃上的失敗,足協選擇比拉爾多出任國家隊主教練。比拉爾多是一個堅定的中場論者,他認為足球比賽究其根本是中場的爭奪。進攻從中場開始,防守也從中場開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他延續了梅諾蒂的「球星戰術」並將之發揚光大,在13屆世界盃上確立了以馬拉多納為核心的戰術,並最終登上了冠軍寶座。4年後,比拉爾多依然以「球星戰術」帶隊參加第14屆世界盃,阿根廷隊在跌跌撞撞中再度闖入決賽,最後以一個有爭議的點球敗給德國隊而屈居亞軍。
比拉爾多追求的是成功,他擯棄了拉美足球的表演特色,務實地追求成功率,哪怕只贏對手一個球都行。這種指導思想在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賽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但是,為了勝利,他也發明了許多場外手段,這影響了他的聲譽。另外,做為婦科醫生出身的足球教練,比拉爾多對球員在比賽前的性生活做過研究,他認為,要使球員在場上集中精力踢球,正常的性生活必不可少。1992年他就任塞維利亞主教練,力排眾議將正陷入毒品風波的馬拉多納召入隊中,但隨後不久,馬拉多納與他的矛盾爆發,馬拉多納被球隊清洗,比拉爾多也從主教練的一線位置逐漸消失……
1990年
冠軍隊:聯邦德國 主教練:弗朗茨·貝肯鮑爾
無論是在德國足壇、歐洲足壇還是世界足壇,他都是一個傳奇,甚至超過了球王貝利,從他投身德國足壇的第一天起直到今天,他的一切都與德國現代足球運動密切相關。他就是德國足球的愷撒大帝——弗朗茨·貝肯鮑爾。
與大多數教練不同,貝肯鮑爾的球員生涯本身就是一部傳奇史,三次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世界盃冠、亞、季軍各一次,歐洲冠軍一次,歐洲冠軍杯三次,歐洲金球獎二次,西德金球獎四次,任國家隊隊長長達10年之久。 然而這些只是他足球人生輝煌的第一步!1984年6月,剛退役兩年的貝肯鮑爾在西德國家隊的低谷中拿起了球隊教鞭,由於他還沒有教練執照,便以領隊身份指揮球隊,使西德隊狀態回升,1986年,獲得墨西哥世界盃亞軍。1990年,他再次率隊參加義大利世界盃,並最終以不敗的戰績獲冠軍。隨後他激流勇退,推薦福格茨出任德國隊主教練,自己回到拜仁慕尼黑隊工作。但1994年,他再度出山,出任處於低谷中的拜仁慕尼黑隊主教練,並將該隊拉回聯賽榜首。1995年,任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主席。
而在後來,更驚奇的一幕上演了,他又為德國申辦2006年世界盃全力以赴,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一舉擊敗大熱門南非,為德國奪得了2006年世界盃主辦權!他為德國足球三線的勝利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無愧於「足球皇帝」這一稱號!
1994年
冠軍隊:巴西 主教練:卡洛斯·阿爾貝托·佩雷拉
作為巴西人,佩雷拉幾乎不會踢足球,但他卻在1998年以前是和米盧蒂諾維奇一樣曾四次率不同隊參加世界盃的教練。直到2002年米盧率中國隊參加世界盃後才打破了他們共同的紀錄。但今年,佩雷拉又卷土重來了,而且他擁有一個米盧今生都會羨慕的榮譽——世界盃冠軍。
佩雷拉曾於1982年率科威特隊、1990年率阿聯酋隊、1998年率沙特隊三支亞洲球隊進入過世界盃決賽,然而最輝煌的還是1994年率領巴西隊的經歷。1990年世界盃後,佩雷拉於1991年10月任巴西國家隊教練。其防守為主的打法,在巴西被斥為另類,在巴西國內普遍受到攻擊。但佩雷拉堅決按其方針行事,甚至在決賽階段將不習慣防守的球星隊長拉易放到了替補席上,樹立鐵漢鄧加為核心,並率隊在時隔24年後為巴西隊再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當然,作為人才濟濟的巴西主教練是相當難當的,1994世界盃後,佩雷拉曾感慨:1億巴西人,有1億個主教練!並從主教練位置上激流勇退,但是今年,他再一次擔起了為巴西衛冕的這一重任,不知道他能否延續曾有的輝煌……
1998年
冠軍隊:法國 主教練:艾梅·雅凱
法國足球早在二戰前就是世界的強隊的,半個多世紀以來也一直球星輩出,但直到1998年才第一次成為世界盃的冠軍,而這時他們的教練就是艾梅·雅凱。
與大多數名教練一樣,雅凱根據自己的戰術選擇隊員,但其過人之處在於超人的膽量。他敢於冒著全法國球迷的炮轟和媒體的集體對峙選擇自己的隊員,最典型的是他敢於將坎通納、吉諾拉這樣的大牌球星拒之門外。尤其是坎通納是當時法國隊和曼聯隊的精神領袖,但在雅凱看來,坎通納欠缺作為一隊之長的冷靜和成熟,而其他人又無法震住這個我行我素的大腕,因此經過慎重考慮,他選擇了技術出眾,心理極其穩定的齊達內作為球隊的核心。最終雅凱取得了勝利,他帶領法國隊在自己的家門口取得了世界冠軍。那些批評他的媒體也紛紛道歉,但他還是選擇了急流勇退……
自1993年12月17日雅凱擔任法國國家隊主教練起,法國國家隊53場正式比賽取得了34勝,16平,3負的佳績,之後2000年的歐洲杯奪冠的班底也正是雅凱在1998年的人馬,而主教練勒梅爾也是他一手推薦的。但隨著雅凱戰術思想的核心齊達內的老去,齊達內的法國隊時代就要結束了,但雅凱卻永遠是法國人心中的英雄。
2002年
冠軍隊:巴西 主教練:斯科拉里
與佩雷拉類似,斯科拉里球員生涯非常平淡,但執教經歷卻很輝煌,1995年率格雷米奧隊在南美解放者杯上奪冠,先後帶領國際隊、帕爾梅拉斯隊和克魯塞羅隊。他在中國比賽後說的那句「靠裁判,中國永遠進不了世界盃」依然深深地印在每一個中國球迷的腦海中。
巴西隊在聯合會杯上慘敗後,在輿論的壓力下,萊昂不得不交出了教鞭。2001年06月12日,民意測驗中得票最高的斯科拉里於危難之際接過帥印。在充滿靈氣和秀美的巴西足球中,斯科拉里無疑是個另類。綽號「大菲爾」的斯科拉里脾氣暴躁,執教風格與傳統的「巴西風格」有很大區別,他吸取了歐洲足球的精華,強調球員在場上的戰術意識和紀律性,崇尚力量和拼搶,甚至鼓勵球員們在場上犯規乃至採用殺傷戰術,這與巴西隊傳統的風格——創造性、觀賞性、藝術性和「個人英雄主義」格格不入,因此也遭到很多批評。但斯科拉里帶隊的成績有目共睹,1995年和1999年他分別率領格雷米奧和帕爾梅拉斯隊獲得南美解放者杯冠軍,在執教巴西國際隊和克魯塞羅期間成績也不俗。因此盡管斯科拉里帶巴西隊跌跌撞撞地闖入世界盃決賽圈,但他在民意測驗中仍然得到很高的支持率,他也最終不負重望,將球隊打造成一支戰鬥力旺盛的隊伍,並重新回到了世界足壇的最頂峰。
世界盃後,斯科拉里離開了巴西國家隊主教練的位置,他來到了另一個國度——葡萄牙,在率領葡萄牙歷史性地第一次進入歐洲杯決賽之後,又向著世界盃目標繼續前進……
2006年
冠軍隊:?? 主教練:??……
⑵ 阿根廷國奧隊主教練叫巴蒂斯塔,他就是阿根廷那個站神嗎
塞爾吉奧·巴蒂斯塔
[編輯本段]
姓名:Sergio Daniel Batista
昵稱:El Checho 生日:1962年9月11日
位置:中場(後腰)
身高:186cm 慣用腳:右腳
前阿根廷足球選手,現任阿根廷國奧隊的主教練,曾經是阿根廷國家隊奪得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冠軍時的主力隊員。當時在阿根廷國家隊身披2號戰袍,參加了1986年和1990年的兩屆世界盃比賽。
巴蒂斯塔是86年世界盃冠軍隊的主力後腰,位置感很好,身材高大、侵略性強,在球隊中起著重要的戰術作用。90世界盃時的巴蒂斯塔由於年齡原因,狀態已經過了高峰期,但每場都有上場機會。
1985-1990年為阿根廷國家隊效力30場。
後曾擔任阿根廷20歲以下國家青年隊主教練,現任阿根廷國奧隊主教練,將率隊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巴蒂斯塔的世界盃數據
世界盃參賽次數:2(1986 1990)
參加場次:14(4次替補)
未出場次數:0
進球數:0
紅牌:0
黃牌:0
總出場次數1225分鍾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6月2日: 阿根廷vs韓國 3:1 墨西哥奧林匹克體育場 首發
6月5日: 阿根廷vs義大利 1:1 普埃布拉庫奧特莫克體育場 首發
6月10日: 阿根廷vs保加利亞 2:0 墨西哥奧林匹克體育場 首發
6月16日: 阿根廷vs烏拉圭 1:0 普埃布拉庫奧特莫克體育場 首發
6月22日: 阿根廷 vs 英格蘭 2 :1 阿茲特克體育場 首發
6月25日: 阿根廷 vs 比利時 2 :0 阿茲特克體育場 首發
6月29日: 阿根廷 vs 德國 3 :2 阿茲特克體育場 首發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6月8日: 喀麥隆 vs 阿根廷 1 : 0 朱塞佩·梅亞扎球場 首發
6月13日: 阿根廷 vs 蘇聯 2 : 0 聖保羅球場 首發
6月18日: 阿根廷 vs 羅馬尼亞 1 : 1 聖保羅球場 首發
6月24日: 阿根廷 vs 巴西 1 : 0 阿爾卑球場 替補
6月30日: 阿根廷 vs 南斯拉夫 0 : 0(點球獲勝) 佛羅倫薩市政球場 替補
7月3日: 義大利 vs 阿根廷 1 : 1 (點球獲勝) 聖保羅球場 替補
7月8日: 德國 vs 阿根廷 1 : 0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 替補
曾經效力俱樂部:
1981-1988 Argentinos Juniors(阿根廷青年人)
1988-1990 River Plate(河床)
1991 Argentinos Juniors(阿根廷青年人)
1992-1993 Nuevo Chicago(新芝加哥)
1995-1996 日本的 Sagan Tosu隊
1997-1999 All Boys
所獲榮譽:
1984年Metropolitano championship冠軍
1985年Nacional championship冠軍
1985年南美解放者杯冠軍
1986年世界盃冠軍
1990年阿根廷甲級聯賽冠軍
教練生涯:
2000 烏拉圭的Bella Vista隊
2001-2003 Argentinos Juniors(阿根廷青年人)
2003 Talleres
2004 Argentinos Juniors(阿根廷青年人)
2004-2005 Nueva Chicago(新芝加哥)
2007 Godoy Cruz
2007 Argentina U-20(阿根廷20歲以下國家青年隊)
2008年1月擔任阿根廷國奧隊主教練
2005-2006為魯傑里在聖洛倫索隊的助理教練。
戰神是巴蒂斯圖塔
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
[編輯本段]
位置:前鋒
身高:185厘米
出生日期:1969/02/01
體重:82公斤
曾效力俱樂部:紐維爾老伙計
博卡青年
佛羅倫薩
羅馬
國際米蘭
卡達阿爾拉揚
俱樂部:已退役
國家隊:阿根廷
詳細資料
這位在佛洛倫薩生活戰鬥了9年的阿根廷強力前鋒,佛洛倫薩球迷心中永遠的震古爍今的英雄,終於以3300萬美元身價一級世界球員最高年薪715萬美元與羅馬簽訂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合約。對於巴蒂斯圖塔的轉會,佛洛倫薩德的球迷感到了創巨痛深,無法接受,他們激憤地把它叫做「金錢的守財奴」,如同去年拉齊奧的球迷這樣痛斥維埃里!面對球迷的憤然巴蒂斯圖塔說:「我不是為了金錢而走的,我只想拿一個冠軍,這難道也有錯嗎?」也許巴蒂斯圖塔真的不只是為了那一點財帛,對於這個阿根廷的殺手來說,在義大利征戰這么多年沒有拿到一次冠軍也是其最大的遺憾,也許是羅馬隊對冠軍的渴望和卡佩羅打賭要贏得聯賽冠軍的熱忱使得他最終決定撇開佛羅倫薩,也許是俱樂部一手籌謀策劃把他送到了羅馬,但無論如何,這位為佛羅倫薩俱樂部效力9年,在269場比賽中打進了168個球的殺手,從任何角度來說都可以看成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模楷,都可以無愧於給予他極高榮譽的佛羅倫薩球迷了。
1969年2月1日出生於阿根廷聖菲省的萊孔圭斯塔小鎮。
18歲時,入選阿根廷甲級隊紐韋爾老男孩隊。
1988年,首次代表紐韋爾老男孩隊參加阿根廷聯賽。
1990年起,又效力於阿根廷博卡青年隊,並在90-91賽季阿根廷甲級聯賽中參賽29場,進球13個。
1991年,首次入選阿根廷國家隊參加美洲杯足球賽,與隊友合作,使阿根廷隊奪得該屆杯賽冠軍,他本人以進6球獲最佳得分手稱號。
從1991—1992賽季開始效力於義大利佛羅倫薩隊,並在該賽季攻入13球。
在92—93和93—94賽季義大利甲級聯賽中均為佛羅倫薩隊射入16球。
1993年,在美洲杯冠亞軍決賽中打進2球,為阿根廷隊衛冕美洲杯冠軍發揮重要作用,並入選該屆美洲杯全明星隊。
1994年,在世界盃預選賽阿根廷隊對澳大利亞隊的最後一場比賽中踢進致勝一球,使阿根廷隊打入94美國世界盃決賽圈。
1994美國世界盃,巴蒂在對希臘的比賽中大演『帽子戲法』,整屆杯賽收獲了4個進球。
在94-95賽季義大利甲級聯賽中,創下11場比賽連續攻入13球的義大利甲級聯賽連續進球紀錄。
1996年5月18日,與隊友合作,使佛羅倫薩奪得義大利杯冠軍。
1996年8月25日,為佛羅倫薩隊奪得義大利超級杯發揮關鍵作用,並包攬了本隊的2個進球。
1998年,代表阿根廷隊參加98法國世界盃賽,他個人攻入5球並在對牙買加的比賽中完成『帽子戲法』。能在兩屆世界盃上都上演『帽子戲法』,足球史上僅巴蒂一人。
1999年5月,以21個進球成為1998-99賽季義大利甲級聯賽最佳射手。
1999年10月4日,當選由義大利足協、職業足球委員會和新聞媒體共同評選的98—99賽季意甲聯賽最佳外援。
2000年5月30日,以3360萬美元身價轉會到義大利羅馬俱樂部足球隊,他的合同有效期為3年,年薪580萬美元。
00—01賽季,巴蒂為羅馬奉獻了20個聯賽進球,並在最後一輪主場3比1勝帕爾馬的比賽中奠定勝局,為羅馬獲得意甲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後一個賽季,巴蒂忽然失去了主教練卡佩羅的信任,加上新來的刺頭卡薩諾不斷挑釁,巴蒂在03年冬天毅然離開羅馬前往國際米蘭。在12場比賽中,他有兩個進球。
02年日韓世界盃,巴蒂第三次代表阿根廷出戰。在對奈及利亞的比賽中巴蒂頭槌破門打進全場唯一進球,讓自己在世界盃上的進球數達到10個。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為阿根廷進球,而6月12日對瑞典的比賽,則是巴蒂在阿根廷的絕唱。在戰平瑞典後,33歲的巴蒂在場邊流下了淚水,這是一代戰神留給世界盃最動人也是最後的回憶。
在阿根廷國家隊,巴蒂共出場78次,打進56球,超越馬拉多納成為了為國家隊進球最多的人。2005年3月14日,巴蒂正式宣布退役,戰神留下了這樣一段話:「我決定結束自己的足球生涯,我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們,是你們給了我如此成功的一個職業生涯。」
巴蒂斯圖塔的職業生涯:
效力俱樂部:紐維爾斯老男孩(1987-89)、河床(1989-1990)、博卡青年(1990-91)、佛羅倫薩(1991-2000)、羅馬(2000-02)、租借效力國際米蘭(2002)、卡達聯賽(2003-05)
個人主要榮譽:1次意甲冠軍(2001)、1次義大利杯冠軍(1996)、1次義大利超級杯冠軍(1996)、2次美洲杯冠軍(1991、93)、1次美洲杯最佳射手(1991)、1次意甲最佳射手(1995)。
國家隊:處子秀1991年6月27日,1比1巴西;最後一戰2002年6月12日世界盃1比1瑞典;共參賽78場,進56球,其中世界盃參賽12場,打進10球。
雖然巴蒂已經遠離我們的視野,但他那無與倫比的BATIGOL,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詳細資料
[編輯本段]
全名:加布里埃爾 . 奧馬爾 . 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
(註:gabriel是聖經里一個天使的名字)
妮稱 : "bati-gol" 「戰神」(最響亮的,中國人起的)
「蝙蝠俠」(batman) 「卡車」(小時候很胖)
出生日期:1969年2月1日
出生地:阿根廷北部 阿比辛尼亞
身高:185厘米
體重:73公斤
曾效力球隊:
紐維爾(阿根廷)1988—1989
河 床(阿根廷)1989
博 卡(阿根廷)1989—1991
佛羅倫薩(義大利)1991—2000
羅 馬(義大利)2000—2003
國際米蘭(義大利)2003
阿拉比(卡達)2003—2005
首次甲級賽正選上陣:1988年9月 紐維爾vs聖羅倫索1:0
首個甲級賽事進球:1988年9月 紐維爾vs聖羅倫索1:0
首次代表國家隊上陣:1991年3月27日 阿根廷vs巴西1:1
首次美洲杯上陣:1991年7月6日 阿根廷vs委內瑞拉3:0
首次意甲正選上陣:1991年9月8日 佛羅倫薩vs熱那亞3:2
首個意甲進球:1991年9月8日 佛羅倫薩vs熱那亞3:2
首次世界盃上陣:1994年6月21日 阿根廷vs 希臘4:0
首個世界盃進球:1994年6月21日 阿根廷vs 希臘4:0
首次冠軍杯上陣:1999年9月14日 佛羅倫薩vs阿森納0:0
首個冠軍杯進球:1999年9月22日佛羅倫薩vs巴塞羅納2:4
球隊榮譽 :
1991年:阿根廷聯賽冠軍(博卡青年)
1991年:美洲杯冠軍(阿根廷)
1993年:美洲杯冠軍(阿根廷)
1996年:義大利杯冠軍(佛羅倫薩)
1996年:義大利超級杯冠軍(佛羅倫薩)
2000—2001賽季:意甲聯賽冠軍(羅馬)
2001年:義大利超級杯冠軍(羅馬)
個人榮譽:
1990-1991賽季:阿根廷聯賽最佳射手(11球)
1991年:美洲杯最佳射手(6球)
1991年:南美足球先生
1994/95賽季
⑶ 世界5大球王都有誰
中國的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
球王李惠堂
「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在舊中
國,一位體壇人物能夠 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發凡。他以頑強的拼搏,
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亞洲球王」稱號。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四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
居住。由於刻苦鍛煉,使他的身體日見壯實,腳力過人。十歲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後來一起成為足壇名
將結下了「足球緣」,十七歲便成為香港南華隊的一名隊員。到二十歲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於李惠堂球
藝出眾,二十二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在上海組織樂華 足球隊,戰績顯赫。「萬
國足球賽」在上海舉行時,24歲的李惠堂被評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鋒。尤以過人射門和跌射譽冠足壇。他射門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門員反應不及而
目送球兒直飛網底。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 的首戰中,南華隊
以11比0 大勝。在此役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運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
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 倒跪在地
下。 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原作亡國奴,遂於1941年以借名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與家鄉同人
組建五 華足球隊。1942年,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比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組高手,以「航 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
定的推動作用。 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
成都、自貢等地作 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 李惠堂41歲「掛靴」退
伍,足壇生涯長達25年。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 章。曾4次代表國家
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他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 界足壇享有很
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聯邦共和國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據統計他
在足球比賽中,共射進近2000個球,他和巴西名將 里登雷克、德國球星賓德以及球王貝利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四大巨星。
球王貝利
貝利(Pele),足球上帝,「球王(O Rei)」。無論哪個名字,他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一樣的:震驚世界的超級巨星,打破記錄的足球偶像。憑借三屆FIFA世界盃™冠軍的驕人戰績,艾迪遜·阿蘭蒂斯·德·納西曼托(Ed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又名貝利,是一位不斷創新的足球天才。
每一次觸球,每一記傳球,每一回盤球,貝利總能為球迷帶來一些前所未有的鏡頭。憑借對射門良機的敏銳本能,洞察絕妙傳球的犀利目光和傳奇般的盤球技藝,貝利正是最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如果桑托斯隊在全世界諸多球迷眼前上演這一「完美游戲」的話,這主要還是歸功於他們著名的10號。
1940年10月23日,艾迪遜·阿蘭蒂斯·德·納西曼托出生於巴西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 ,在巴西是「三顆心」的意思。貝利 11 歲時就被前巴西國家隊教頭瓦爾德馬·得·布利托(Waldemar de Brito)相中,15 歲時加入桑托斯隊,而 1956年9月未滿16歲的他就在自己的首場正式比賽 —— 對陣 FC 科林斯隊(FC Corinthians)中進球。貝利傳奇就此誕生。
1958年,他第一次參加FIFA 世界盃™時才剛滿17歲。當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弱小少年以眩目的技藝將比賽帶入高潮時,整個世界為之震動了。事實上,他是憑借運動員的意志在巴西第三場比賽(對陣原蘇聯)中在先發陣容中出現的。貝利受過傷,但從治療室返回場上後,其他隊友毫無介懷,全力支持由他、加林查(Garrincha)和瓦瓦(Vava)組成的前鋒鐵三角。
馬修斯
1915年2月1日,馬修斯出生於英格蘭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和伯明翰之間的斯托克城。他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拳擊手,母親非常賢惠。父母教給馬修斯的做人原則是遵紀守法、剋制謹慎、勇於進取。他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反而對足球情有獨鍾。他14歲進入斯托克青年隊,16歲就登上了甲級聯賽的舞台.
馬修斯參加了1000多場比賽,進球1000多個。
馬修斯有"球場上的卓別林"之稱。他在場上經常上演滑稽動作,沒人防守的時候他也容易摔倒,惹來一陣笑聲,"球場上的卓別林"的雅號由此而來。他善於聲東擊西,利用嫻熟的球技和假動作誘使對方上當,迫使對方暴露意圖而自己卻不露聲色。
他特有風度,雖然經常被對方侵犯,但從不還擊,甚至不露怒氣。1965年女王伊麗莎白冊封他為爵士。他不喜歡聽恭維話,1956年當選為第一屆歐洲足球先生後,他說:"我這一生都是糊里糊塗的……不過,你們都知道,50年代還沒有這么多廣告,我只記得有一位討人喜歡的老先生專程從巴黎來到布萊克本,把'金球獎'給了我。"面對榮譽他處之泰然。
馬修斯留給後人的足球財富是盤球技術。作為一代盤球大師,他在場上經常遇到對方的侵犯,他報復的方式是提高盤球技術,用更高的球技帶球過人,躲過對方的搶鏟。球一到他的腳下,他會迅速成為一名"挑釁者",在對方後衛迎擊前盤帶過人。他直奔對方後衛時,對手總是後退或迴避,好像被他推得遠遠的。如果對手伸右腿攔截,他會向外側帶球突破;如果對手伸左腿攔截,他會從內側突破。當對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向他直奔時,他會迅速將球傳給隊友,讓對方撲個空。
馬修斯從不吃獨食,他顧全大局,教練放心,隊友也放心。每次比賽他都是場上的核心。1953年英格蘭足總杯賽的冠軍爭奪戰是馬修斯的傑作之一。當時博爾頓隊氣勢如虹,先以3∶1領先,根本不把老將馬修斯放在眼裡。但馬修斯以爐火純青的盤帶和傳球技術把對方後衛晃得頭暈眼花,不知所措。他不慌不忙地穿針引線,組織全隊頻頻發動進攻,最後以4∶3反敗為勝,成了百年絕唱。這也是他一生中奪得的惟一一個金杯。
1965年4月馬修斯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開始周遊世界,每到一國他都會言傳身教,傳授足球知識。他花了25年的時間遍游馬爾他、巴西、迦納、辛巴威、南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足跡遍及五大洲。他所到之處總是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足球理論,從不故弄玄虛。不管在足球發達的國家還是落後的國家,他都不顧年邁親自示範。非洲人曾這樣評價馬修斯:"對我們非洲人,他懷有母親對孩子般的真摯母愛--廣闊無邊、無比深沉。"他和黑人的感情之深令人難以置信。南非索韋托黑人居住區的居民親切地稱他為"白臉黑人"。
1990年,馬修斯結束周遊世界之旅回到了他的故鄉,並在斯托克附近的家中慶祝了自己的75歲生日。當地人民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但他從來沒去看過,他對人民的熱情感到不安。
2000年2月24日,馬修斯走完了自己精彩的一生,在斯托克城的家中安詳地離開了人世。伊麗莎白女王當天就給他的家人發去了唁電,表示哀悼。首相布萊爾說:"斯坦利爵士過去是,而且永遠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體育人物之一。"
前往悼唁的有足球界人士、球迷、官員,還有海外的知己。
在他去世的那個周末,英格蘭足球聯賽委員會規定所有比賽開賽前都要為馬修斯爵士默哀一分鍾。
一個世紀性的足球傳奇人物就這樣輕輕地來,悄悄地走了。
迪 斯蒂法諾
在無緣世界盃舞台的球員中,誰是最偉大的一個?答案是迪-斯蒂法諾。
1926年7月4日,阿爾弗雷德-迪-斯蒂法諾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先後效力過河床、胡拉坎、百萬富翁、巴塞羅那、皇家馬德里和西班牙人隊。很多人認為,他是世界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比貝利和馬拉多納還要出色。在皇馬的冠軍杯五連冠中,斯蒂法諾是關鍵的力量,在頭四屆決賽中,他都有進球,第五次決賽更是上演了帽子戲法,幫助皇馬7比3橫掃法蘭克福。
斯蒂法諾是一名相當全面的球員,他的位置是前鋒,但同時可以踢中場和後衛,他曾代表阿根廷國家隊參賽,在改變國籍後,又代表西班牙隊出戰,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世界盃的角逐,人們無法在世界上最重要賽事的舞台上看到他表演的身影。
普斯卡什
1927年4月2日,普斯卡什(Ferenc Puskas)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從小就展示出了非凡的足球天賦,16歲時就在父親所在的吉斯佩斯特隊踢上了比賽,18歲時,普斯卡什入選了匈牙利國家隊!在1945年8月20日同奧地利的處子秀中,他還打進1球,幫助球隊5比2大勝。
普斯卡什綽號「飛奔的少校」,因為從1948年起,他一直在匈牙利軍隊所屬的霍恩維德隊踢球。1952年,普斯卡什隨匈牙利奪取了奧運會男足金牌,1954年世界盃上,匈牙利隊是最大的奪冠熱門,大賽前該隊31場國際賽事不敗,普斯卡什的目標直指冠軍。
小組賽頭2場匈牙利打進17球,包括8比3擊敗西德,但普斯卡什被對方中衛里耶布里希踢傷,錯過了和巴西的「伯爾尼血戰」以及同烏拉圭的半決賽。決賽前,普斯卡什宣稱自己已經傷愈,但據隊友回憶,他當時腳踝仍然很沉重,動作有些遲緩。在決賽頭8分鍾里,匈牙利打進2球,普斯卡什攻入第二球,但西德人很快扳平了比分,並在下半時由拉恩超出。最後時刻,普斯卡什曾打進一球,但威爾士邊裁格里菲斯示意越位無效,匈牙利最終2比3輸掉了比賽。有人這樣評價普斯卡什和匈牙利的世界盃之旅:「他們在到來的路上征服了一切,但卻輸掉了真正關鍵的決戰」。1962年,普斯卡什第二次參加世界盃,這次是代表西班牙隊,但第一階段就遭到淘汰。
31歲加盟皇馬
1956年,匈牙利國內政變,普斯卡什等人正隨霍恩維德隊出訪西班牙,他和柯奇士等選擇逗留在西班牙,拒絕回國。1958年,31歲的普斯卡什加盟皇家馬德里,有人曾質疑花費1萬6千美元簽字費得到這個超重的胖子有什麼用,但很快普斯卡什就證明了自己。第一個賽季,他在24場中打進21球,第二年24場進25球,第三年28場進27球……從1958年到1966年,「飛奔的少校」和阿根廷人斯蒂法諾一起,組成了西班牙乃至歐洲最令人畏懼的鋒線,普斯卡什個人四奪西甲最佳射手,幫助球隊五奪聯賽冠軍。
歐洲冠軍杯賽場更是普斯卡什的天下,1960年,皇馬7比3擊敗法蘭克福,普斯卡什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名在冠軍杯決賽中打進4球的人。至此,皇馬從1956年到1960年連續5屆蟬聯冠軍杯,普斯卡什是其中2屆的功臣。
1962年,皇馬輸掉了同巴塞羅那的冠軍杯對決,這是一個時代終結的開始。1963年冠軍杯決賽,35歲的普斯卡什上演帽子戲法,但皇馬還是3比5輸給了本菲卡。在普斯卡什的39場歐洲賽事中,他共為皇馬打進35球,作為一名30歲以上的球員,這實在令人驚嘆。
在普斯卡什傳奇般的職業生涯中,進球數幾乎和場次持平。在匈牙利聯賽中,他參賽354場,打進357球,在皇馬,他在179場聯賽中打進154球,在匈牙利國家隊,他出場84次進83球,這個紀錄絕無僅有,即使包括貝利在內,也沒有人為國家隊打進過這么多球……有人說,普斯卡什的左腳是足球歷史上最會射門的左腳,他是歐洲足壇一個真正的傳奇
⑷ 烏拉圭隊的主教練是誰
烏拉圭國家足球隊主教練是奧斯卡·塔巴雷斯(Oscar Tabarez)
1988年~1990年、2006年~至今兩度專出任烏拉圭國家屬足球隊主教練。
塔巴雷斯第一次執教烏拉圭隊曾獲得89年美洲杯亞軍,90年義大利世界盃帶領球隊進軍16強,這也是烏拉圭20年來在世界盃最好成績。此後塔巴雷斯輾轉執教俱樂部,阿根廷數傢俱樂部都留下了他的印記,1996年他曾短暫的執教過AC米蘭,沒有獲得成功。
2005年,德國世界盃預選賽烏拉圭未能出線,足球陷入嚴重危機,烏拉圭足協因此決定再請塔巴雷斯出山挽救江河日下的天藍軍團,同時足協還讓塔巴雷斯規劃青少年國家隊梯隊建設。
塔巴雷斯風格儒雅清談,外號稱為「導師」,以善於培養年輕人著稱。06年接任國家隊後,「導師」積極提倡433進攻打法。可是作為第一項考驗的07年美洲杯的烏拉圭並不成功,雖然殺進四強,但433陣容的國家隊的表現可以以糟糕來形容,在淘汰賽階段,塔巴雷斯果斷變陣打442,並在和巴西的比賽中打出高水平。433陣型就此被掘棄。
⑸ 烏拉圭國家隊球隊的教練叫什麼
主教練:奧斯卡-塔瓦雷斯
現年70歲的老帥塔瓦雷斯依然在烏拉圭主帥的崗位上發揮他回的余熱,答這支烏拉圭隊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塔瓦雷斯的烙印,從2006年接手烏拉圭至今,塔瓦雷斯已經執教烏拉圭長達11年,率隊拿過2011年美洲杯冠軍,俄羅斯世界盃基本很可能是塔瓦雷斯執教烏拉圭的最後一屆世界盃了,烏拉圭也希望取得好成績回報這位功勛老帥
⑹ 歷屆世界盃足球賽冠軍隊的教練
第一屆世界盃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冠軍烏拉圭 主教練:阿爾伯托-蘇皮西
第二屆世界盃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冠軍義大利 主教練:維托里奧-波佐
第三屆世界盃 1938年法國世界盃 冠軍義大利 主教練:維托里奧-波佐
第四屆世界盃 1950年巴西世界盃 冠軍烏拉圭 主教練:依萬-洛佩斯
第五屆世界盃 1954年瑞士世界盃 冠軍西德 主教練:約瑟夫-赫伯格
第六屆世界盃 1958年瑞典世界盃 冠軍巴西 主教練:維琴特-費奧拉
第七屆世界盃 1962年智利世界盃 冠軍巴西 主教練:艾莫爾-莫雷拉
第八屆世界盃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冠軍英格蘭 主教練:阿爾弗雷德-拉姆塞
第九屆世界盃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冠軍巴西 主教練:馬里奧-扎加洛
第十屆世界盃 1974年西德世界盃 冠軍西德 主教練:赫爾姆特-紹恩
第十一屆世界盃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冠軍阿根廷 主教練:塞薩爾-梅諾蒂
第十二屆世界盃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冠軍義大利 主教練:恩佐-貝阿爾佐特
第十三屆世界盃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冠軍阿根廷 主教練:卡洛斯-比拉爾多
第十四屆世界盃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冠軍西德 主教練:弗朗茨-貝肯鮑爾
第十五屆世界盃 1994年美國世界盃 冠軍巴西 主教練:卡洛斯-帕雷拉
第十六屆世界盃 1998年法國世界盃 冠軍法國 主教練:艾梅-雅凱
第十七屆世界盃 2002年韓日世界盃 冠軍巴西 主教練:路易斯-斯科拉里
第十八屆世界盃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冠軍義大利 主教練:馬塞洛-里皮
⑺ 誰是烏拉圭足球隊歷史上的最強教練
胡安-洛佩斯(1908——1983年),率領烏拉圭在巴西的主場神奇的奪得了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的專冠軍,上演了那出屬著名的「馬拉卡納的打擊」。隨後帶領烏拉圭奪得1954年世界盃殿軍,五十年代烏拉圭足球的黃金時代要感謝他
⑻ 求1930年第一屆烏拉圭世界盃各隊主教練名單
阿根廷:奧抄拉扎爾和襲特拉穆托拉。智利:奧爾特(匈牙利人)。法國:考德隆。墨西哥:塞拉隆加。南斯拉夫:西莫諾維奇。巴西:羅德里格斯。玻利維亞:薩烏塞多。烏拉圭:蘇皮奇。羅馬尼亞:勒杜萊斯庫。秘魯:布魯(西班牙人)。美國:米勒(蘇格蘭人)。巴拉圭:拉古納(阿根廷人)。比利時:戈廷克。
⑼ 烏拉圭主教練是誰
姓名:塔巴雷斯塔巴雷斯
英文名:
Tabarez
生日:1947-03-03
出生地:蒙得維的亞(烏拉圭)
國籍:烏拉圭
⑽ 烏拉圭國家足球隊出過頂級主教練嗎
沒有出過,烏拉圭的教練都很一般,教出的球員也很普通,沒有太高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