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建築家
❶ 中國最著名的建築家
梁思成,男,廣東省新會人,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建築教育事業。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曾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是新中國首都城市規劃工作的推動者,建國以來幾項重大設計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國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
❷ 中國著名的建築師有哪些
有人說他是狂徒,以一介華人身份,將一座晶瑩剔透的金字塔搬進了法國人版的「聖地」——盧浮權宮;有人說他堪比外交家,頂著建築師的名號,在國家元首與上流社會間遊走。他的作品每每造價驚人,引發議論無數。他被尊為「大師」,卻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理論著述。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
❸ 中國最著名的建築有哪些
❹ 中國著名建築有哪些急急急
1,東方明珠電視塔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
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❺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建築師
蘇權科,在前幾個月我們盛極一時的港珠澳大橋成功竣工,而這一個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橋就出自於蘇全科之首,而之前的安康大橋也出自他之手,我覺得如果說近期有什麼出名的兼職建築師,那肯定是蘇權科,因為他為我們中國的橋梁建設付出了特別大的貢獻。
❻ 中國著名建築名稱和特點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
建築特點
節能環保
上海中心
設計方此前就表示大樓將採用多項最新的可持續發展技術,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此次環評公示顯示,在主樓頂層計劃布置72台10千瓦的風力發電設備,對冷卻塔進行圍護以降低噪音,而綠化率將達到31.1%。
主要的技術指標包括:室內環境達標率100%;綜合節能率大於60%;有效利用建築雨污水資源,實現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於40%;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超過10%;實現綠色施工;實現建築節能減排目標。
此外,「上海中心」的造型也極大程度地滿足了節能的需要。它擺脫了高層建築傳統的外部結構框架,以旋轉、不對稱的外部立面使風載降低24%,減少大樓結構的風力負荷,節省了工程造價。同時,與傳統的直線型建築相比,「上海中心」的內部圓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減少了對能源的消耗。
電梯速度
上海中心大廈的快速電梯由三菱公司設計,負責將乘坐者送上空中大廳。這種電梯採用加壓艙設計和可以發電的轉換器,能耗減少30%。上海塔的快速電梯最大速度超過每小時40英里(約合每小時64公里)——正常情況下為這一速度的一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電梯。這座摩天樓將安裝106部電梯,其中有7部為雙層電梯。[12]
可直達119層觀光平台的快速電梯,其速度可達每秒18米,55秒可抵達上海中心119層觀光平台。如果下行,每秒速度達10米,70秒後可抵達一層。這樣的超高速觀光電梯一共有三台。[13]
建造技巧
上海中心依靠3個相互連接的系統保持直立。第一個系統是9
上海中心大廈各建築方案設計圖
上海中心大廈各建築方案設計圖
0英尺×90英尺(約合27米×27米)的鋼筋混凝土芯柱,提供垂直支撐力。第二個是鋼材料「超級柱」構成的一個環,圍繞鋼筋混凝土芯柱,通過鋼承力支架與之相連。這些鋼柱負責支撐大樓,抵禦側力。最後一個是每14層採用一個2層高的帶狀桁架,環抱整座大樓,每一個桁架帶標志著一個新區域的開始。
高空展覽
上海中心大廈除了第118層和119層作為主要觀光層開放讓遊客體驗外,大廈的125層和126層也將建觀光區,高度分別達到580米和583米。上海中心大廈還將舉辦巔峰藝術展和視聽表演。收藏家馬未都打造的觀復博物館已宣布入駐「上海中心」,「金器館」「宗教館」「中西文化交流館」「瓷器館(宋)」等在2015年大廈建成啟用後向公眾開放。台灣誠品生活也與上海中心大廈簽署了租賃意向協議。
上海中心可抵達的最高點為125—126層,設置有風阻尼器。這個神秘的空間內,可以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演奏會、藝術展示等。
上海中心大廈的觀光平台將設置紀念品商店、空中郵局等,還醞釀增設世界超高層建築史展覽等內容。
燈光展示
上海中心大廈632米高的超高層整體構思景觀燈
上海中心大廈總高度已超過500米
上海中心大廈總高度已超過500米
及主題燈光秀,除了為建築本身增光添彩,初步確定圍繞上海創新精神的主題,進行整體燈光設計。塔冠部位將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屏幕及LED點陣燈光,而大樓9大區域外牆上也在安裝燈光扣件,或臨時或永久性設置燈光造景。上海中心大廈會打造4類燈光秀,對應平時、周末、節假日以及特殊演出。還將與外灘浦東浦西建築群景觀燈呼應,定期展示地標性燈光秀。
雕塑陳列
上海少女
上海少女
2014年12月23日下午,鄧南威、柳立夫婦和觀復博物館向「上海中心」捐贈《上海少女》的儀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海少女》將陳設於上海中心一樓辦公大堂入口,成為上海中心的重要文化標志之一。[16]
《上海少女》是已故畫家、藝術家陳逸飛親自創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作品完成於2000年,是陳逸飛在其位於泰康路的雕塑創作室內製作的。《上海少女》將平面油畫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女性形象翻成立體雕塑,刻畫的是一位身姿窈窕的上海少女。少女身著的旗袍、手中的鳥籠與香扇,喚起人們對於老上海以及老上海女性的懷舊情結。[16]
鄧南威在與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商議後,覺得將陳逸飛的這件佳作安放在即將落成的上海中心大廈最好:首先,上海畢竟是《上海少女》曾有的家;再者,《上海少女》修長曼妙扭動的身姿與上海中心緩慢扭轉的外形相當吻合。
❼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建築師
1、魯班
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2、宇文愷
宇文愷(555年~612年)宇文愷,姓宇文,名愷,字安樂,祖上是鮮卑人。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陝西靖邊縣境內),後徒居長安。出生於長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出身於武將功臣世家。宇文愷是中國隋代著名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大師。
3、李春
隋代造橋匠師。李春是隋代的壹位普通工匠,由於史書缺乏記載,他的生平、籍貫及生卒年月已無法得知。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安濟橋)。李春是我國隋代著名的橋梁工匠,他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
4、李誡
李誡(公元?—1110年)字明仲,鄭州管城(今河南新鄭)人。北宋著名土木建築師。很早就做了曹州濟陰縣縣尉。哲宗元右七年(1092年)被調到東京任將作監主薄。營建了不少宮廷建築。精巧華麗者如五王邸、朱雀門、太廟等。
5、張志純
張志純(公元1220—1316年) ,字布山,號天倪子,又號布金山人,有張煉師之稱。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張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張志純 ,山河自然風光之中最成功的建築傑作之壹是泰山南天門。南天門也是這位學醫出身的全真教道士最出名的作品。
❽ 中國著名建築師都有誰
吳良鏞、張開濟、楊廷寶這三位先生等很有名。
吳良鏞,男,1922年生於南京。中國科學院專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屬中國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其先後獲得"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築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獎"以及美、法、俄等國授予的多個榮譽稱號 。
張開濟,張開濟1912年出生於上海,浙江杭州人。我國第二代著名建築師,第一批全國設計大師之一。曾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我國建築界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他曾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土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政協常委兼城建組組長、北京市科協常委等職。
楊廷寶(1901.10-1982.12),字仁輝,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著名建築學家,多次參加、主持國際交往活動,在推動建築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建築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近現代中國建築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