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著名景點照片
❶ 法國巴黎著名景點有什麼呢
法國巴黎著名景點可以去巴黎鐵塔和普羅旺斯啊,很漂亮的呢。我上次是跟眾信的團去的法國巴黎玩,我們那會還去了戛納和尼斯那邊,特別的好呢
❷ 法國巴黎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法國巴黎的旅遊景點還是比較多的。
最著名的有法國的埃菲爾鐵塔。
還有前一段時間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
另外還有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也是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❸ 法國巴黎有哪些著名景點
盧浮宮,埃菲爾鐵塔,協和廣場,凱旋門,香榭里舍大街,巴黎聖母院,市政廳,凡爾賽宮
❹ 法國巴黎有哪些著名景點門票是多少
法國巴黎著名景點有: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凱旋門、香榭麗舍、巴黎博物館、埃菲爾鐵塔等。景點門票價格隨淡季旺季的改變而上下浮動,大部分經典景點都包含在通票內,因此建議買通票,票價:二日票:30歐元;四日票:45歐元;六日票:60歐元,必須是連續的2/4/6天。
❺ 以下的圖片分別是法國巴黎的什麼景點!謝謝
1.比利時國王來阿爾貝一世的雕塑源(Albert I of Belgium),在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附近的林蔭道上
2.美國教堂(American Church in Paris,簡稱ACP)
3.塞納河上的榮軍院橋(Pont des Invalides)
❻ 巴黎著名風景
全部景點:
裁判所附屬監獄和司法大樓
索邦大學
盧森堡公園
先賢祠
艾菲爾鐵塔
王宮
杜爾利公園
香榭麗舍大街
大、小王宮
凱旋門
榮軍院
亞力山大三世大橋
巴黎歌劇院
巴黎市政廳
凡爾賽宮
楓丹白露宮
巴黎的教堂
巴黎聖母院
馬得蘭教堂
聖心教堂
蒙馬特教堂
巴黎的廣場
協和廣場
妥卡德羅廣場
旺達姆廣場
戴高樂廣場
小丘廣場
夏得樂廣場
巴士底廣場
浮日廣場
巴黎的街區
拉丁區
奧得翁街區
幕芙達街
聖日爾曼區
蒙巴納斯區
蒙馬特區
皮卡爾紅燈區
雷阿樂集市中心
馬萊老區
維萊特新園區
貝爾西新區
拉德芳斯區
巴黎的博物館
盧浮宮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
羅丹博物館
夏樂宮
蓬皮杜文化中心
阿拉伯世界博物館
巴黎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卡爾那瓦博物館
畢加索博物館
克盧尼國立中世紀博物館
巴黎經典25景點
第一站 奧貝爾街 13,RUE AUBER 巴黎春天百貨公司,老佛爺百貨公司兩個百貨公司均為巴黎歷史悠久,商品豐富,以經營中高檔商品為主的百貨公司。持歐盟護照之外的遊客購買超過一定額定的可享受13%的商品退稅。
第二站 歌劇院 - 九月四日街 OPERA-QUATR SEPTEMBRE 巴黎歌劇院:建於 1862- 1873年,由夏爾.加尼埃設計,故稱加尼埃歌劇院。是拿破倫三世時期最典型的建築,位於巴黎的繁華街區,建築精美,雕塑華麗,內部裝飾富麗堂皇。現主要演出芭蕾舞。在歌劇院廣場拍照後,沿和平大街可進入旺多姆廣場。旺多姆廣場:路易十四末期的建築藝術傑作,廣場中央矗立的圓柱是為紀念拿破倫在奧斯特里茲戰役建立的戰功,它和四周的古建築一起構成旺多姆廣場在巴黎眾多廣場中最為典雅的氛圍。目前為巴黎豪華商業中心。
第三站 王宮一法蘭西喜劇院 PALAI ROYAL-COMEDIE FANCAISE 王宮:原為路易十四宮廷所在地。自他搬入凡爾賽後,此地移作它用。現為法國憲法委員會,法國文化部所在地,院內有皇家花園和布坑樁柱現代雕塑作品。宮殿左側為法蘭西喜劇院。王宮廣場上經常有年輕人表演溜旱冰之矯建身手,是一熱鬧街區。街區附近為旅遊商業區,除外幣兌換處和旅遊紀念品商店之外,還有提供中文服務的 BENLUX香水免稅店,名牌西服廉售店CISEAUD『ARGENT等。
第四站 盧浮宮,杜勒里公園 MUSEE DU LOUVRE, JARDIN DES TUILAIES 盧浮宮:原為始建於12世紀末的河防堡壘建築,後經歷代國王補充擴建,成為法國王宮,法國大革命時期改為博物館,拿破倫時期館藏更加擴大,經過20世紀80 年代改建後,盧浮宮成為世界最大最壯麗的藝術寶庫。館藏品年代上至史前藝術,下至18世紀末,包括古代東方藝術,古埃及藝術,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藝術,
無論雕塑,繪畫珍寶和工藝品均為世界藝術的精品。其中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鵰像,達芬奇的蒙納麗莎等絕世之作堪稱鎮館之寶。盧浮宮庭院內有美籍華人貝律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建於拿破倫時代的卡魯征爾凱旋門和由昔日皇家花園改建的杜勒里噴泉雕塑公園。
第五站 新橋一奧爾非勒碼頭 PONT NEUF - QUAI DESORFEVRES 新橋雖謂新橋,卻為塞納河上所有橋梁中最為古老的橋、橋上有法國國王亨利四世騎馬銅像,古時橋面曾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它連接島和賽納河西岸市區,附近有城島之端綠地花園, CONCIERGERIE 城堡, SAINT CHAPELLE 教堂,錢幣博物館等景點。下到橋下島端綠地花園,於依依楊柳下看賽納河悄然分流,百航爭流,兩岸風光實為賞心悅目之快事。
第六站 巴黎聖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建於 1163- 1330年,是法國哥特式建築藝術的典範,巴黎教區大主教的坐堂教堂,維克多.雨果的同名作品使其更加名震遐爾,因為拿破倫在此舉行加冕典禮等重大歷史事件,巴黎聖母院成為法國歷史的見證。現今的教堂是十九世紀修繕過的,20世紀90年代又經過清洗,聖母院廣場上有法國公路原點標志,聖母院對面是巴黎市警察局。
第七站 小橋 PETIT PONT 巴黎聖母院門前右側的小橋把城島和拉丁區連接在一起,拉丁區是巴黎市內最古老的文化區和住宅區之一,13世紀時,學校里使用拉丁文教學,故得此名。如今,雖然許多學校院所前往市外,但是教學研究機構仍然比較集中,人文傳統依然濃厚,所以拉丁區深得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喜愛,街區里餐館咖啡館眾多,氣氛熱鬧,河岸上有著名的舊書攤,從中可以披沙撿金。
第八站 盧森堡公園 JARDIN DE LUXMBOURG 盧森堡公園也是法國參議院所在地,著名的盧森堡宮就座落在公園之內,盧森堡宮建於1615年,原是法王亨利四世遺孀瑪麗.德.美第奇天後的寢官,近200 年來,它一直以法國重要的政治舞台和立法機構所在地而聞名,拿破倫曾在此創立參議院,並宣告法蘭西帝國的誕生,圍繞盧森堡宮而成的公園以水池,林木,雕塑,草地和林木中涌道形成獨特的浪漫氣質,節假日里市民在公園里散步,水池邊讀書。
第九站 聖 一 日爾曼街 SAINT GERMAIN 聖一日爾曼街德波雷區位於賽納河左岸,以聖日曼教堂為中心,是巴黎古老浪漫街區之-。聖日曼教堂是巴黎教堂中最古老的教堂,專為供奉聖十字架的殘片而建。教堂內雕刻作品稚古樸,是古代羅馬人的作品,周圍街道狹窄古舊,現多辟為店鋪,畫廊,書店等。沿主要街道開設的酒巴,咖啡館,尤其露天咖啡館更是別具情調。
第十站 奧荷賽博物館 MUSEE D'ORSAY 奧荷賽博物館原是奧荷賽火車站,為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而於1900年7月14日而建,奧荷賽火車站也是最早實現電氣化的巴黎火車站, 1977年法國政府決定將其改為博物館,內部改造由義大利建築師蓋.奧朗第完成。展品主要來自盧浮宮原收藏品,作品年代為1848-1914年之間,可謂盧浮宮的延續,法國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及梵高的作品有專門展室。
第十一站 協和廣場 PLACE CONCORDE 協和廣場建於1757-1779年,最初是為法國路易十五而建,雕像被推翻,原址立起斷頭台,廣場亦更名為大革命廣場,在革掉 1170餘人(包括路易十世夫婦,丹東,羅蘭夫人,羅波斯庇爾,聖一朱斯特等人)之後, 1795年改稱為協和廣場,1836-1840年對廣場進行改造,而成現在的規模。
第十二站 香榭麗舍,克蒙雷梭 CHAMPS-ELYSEES, CLEMENCEAU 大宮和小宮以及美麗的亞歷山大三世橋都是為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建造的,除傳統石材外,建築材料廣泛使用了當時較新的鋼鐵和玻璃等,構成了那個時代造型完美的建築,今天,大官小宮主要承辦各種美術藝術歷史文物等專題展覽,亞歷山大三世橋被稱為賽納河上最美麗的橋,是為紀念法國和俄國人民的傳統友誼而應當時的訪法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建議而於19世紀末建立的,在此街區漫步,可體會巴黎浪漫典雅的情調。
第十三站 拉堡埃奇街一香榭麗舍大街 LIA BOETIE- CHAMPS 香謝麗舍大街的此段街區是整條大街最繁華的一段,銀行,車行,航空公司,商廊鱗次櫛比,與香謝麗舍大街交叉的蒙泰涅大街名店林立,是瀏覽櫥窗,購物散步的好去處。法國安賽爾旅行社就位於此街區31-33號,205房間,客人游覽至此可上樓休息飲水旅遊咨詢等。
第十四站 喬治五世大街 GEORGE V 香謝麗舍大街此段有巴黎著名的麗都夜總會,馬路對面是巴黎旅遊觀光局,可提供旅遊咨訊等。喬治五世大街11號是中國大使館本部所在地,對面是同樣著名的瘋馬夜總會,該段的精華當然是高大雄偉的凱旋門。
第十五站 戴高樂廣場 CHARLES DE GUALL-ETOILE 凱旋門建於1806-1836之間,是拿破倫為紀念法國的歷史光榮和自己在奧斯特里茲建立的蓋世軍功而模仿古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建造的,凱旋門高50米,寬40米,厚22米,門身上刻有386位跟隨拿破倫遠征的將軍的名字,門面上裝飾有大型浮雕,其中面向香謝麗舍大街的右側浮雕「馬賽曲」(亦稱遠征),最負盛名,出自雕刻原呂德之手,是藝術史上經典之作,通過地下通道可到達凱旋門下,可參觀為紀念一戰陣亡將士而建的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在凱旋門上可環視星型廣場向外放射狀展開的12條大街。
第十六站 特羅卡迪羅廣場 TROCADERO 特羅卡迪羅廣場是賽納河右岸的一處高地,1937年建造的夏佑宮是兩次世界大站之間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今為人類博物館,電影資料觀和海洋博物館,位於夏佑宮兩樓之間的平台在 1889年法國大革命 20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密特朗總統命名為人權廣場,也是觀賞埃菲爾鐵塔雄姿和拍照留念的最佳地點
第十七站 埃菲爾鐵塔 LA TOUR EIFFEL 埃菲爾鐵塔建於 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和當時舉辦的萬國博覽會而建,塔高320米(加天線),塔重7000多噸,可乘電梯直達塔頂,俯瞰巴黎全景,天氣晴朗時,目及70公里遠,法國工程師埃菲爾在建築史上首創使用鋼鐵和鋼筋混凝土材料建成如此龐然大物,是法國建造史上的奇跡,但鐵塔落成後受到保守人士攻擊,被認為破壞巴黎傳統景觀,險被拆掉,今天現已成為巴黎城標建築,是參觀人數最多的一處景觀。
第十八站 榮軍院 LES INVALIDES 榮軍院建於 1679年,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安置退伍傷殘軍人而建的醫療休養場所,故名「榮譽軍人院」或「傷殘軍人院」,現仍由法國軍方行政部門所佔用,主建築內安放拿破倫棺橔,院內存放法國軍隊歷次戰役繳獲的大炮,戰利品,今天榮軍院主要功能為軍事博物館,館內方形院落「迎賓院「是迎接外國元首訪法時舉行歡迎儀式的地方。
第十九站 榮軍院廣場 ESPLANADEDE SINVALIDES 榮軍院廣場寬敞明麗,綠草茵茵,賽納河上亞力山大三世橋金色雕塑生輝,榮軍院建築古樸庄嚴,廣場四周建築韻律整齊,構成了榮軍院廣場開闊開朗的大國氣派,遊人可在廣場上漫步休息.在橋上倘佯。
第二十站 協和廣場一國王街 CONCORDE-ROYAL 通往協和廣場的國正街與聖奧瑙雷名店一條街相交,故名店林立,是巴黎高檔服裝店的集中區,往往名流紳士出入頻繁,值得一看,這一帶古建築集中,除法國總統愛麗舍宮外,還有馬德蘭大教堂,克里戎國賓館,海軍部等。
第二十一站 馬德蘭大教堂 MADELEINE 馬德蘭大教堂始建於 1764年,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大革命結束後方才完工, 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神廟式的教堂,其外形壯觀,但內部過於簡朴。
第二十二站 馬雷戴爾伯街區 MALESHERBES 馬雷戴爾伯街區也是商業區,沿馬德蘭教堂右側展開,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辦事處設在此處,此站也是連接綠色旅遊觀光線的交換點。
第二十三站 聖心教堂,紅磨坊 SACRE-COEUR MOULIN ROUGE 聖心教堂為拜占庭式的淺白色教堂,3個圓頂穹區在陽光下爍爍生輝,滿目映白,不由使人驚嘆,建造此教堂是為了鼓舞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時期情緒低落的巴黎市民。離此不遠.有聞名的紅磨坊夜總會。
第二十四站 蓬皮杜文化中心 CENThth G POMPIDOU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里的工程尚未完工,其實,這里的外觀原本就是那樣奇特,紅蘭色圓柱,外側螺旋式的扶梯和樓梯,內側裸露的天花板與管線,令人初次看上去,以為是倉庫。
第二十五站 浮日廣場 LA PLACE DES VOGES 此地為瑪萊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該廣場6號是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故居。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❼ 巴黎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1、盧浮宮(Louvre)
該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於12世紀初,當時是用作防禦目的,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個金碧輝煌的王宮。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後各代皇帝延續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
2、埃菲爾鐵塔(LatourEiffel)
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志。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
3、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建成於1345年。不僅因雨果的同名小說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偉的天主教堂。《巴黎聖母院》中將其稱作「石頭交響樂」。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築物已經有兩百年歷史,是巴黎最古老、最大、建築最出色的天主教堂,在歐洲建築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愛德華凱旋門位於戴高樂廣場中央,高達50米,是巴黎的象徵之一。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外延伸著12條主要大街。它建成於1836年,是為紀念法國軍隊的光榮和勝利而建造的,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5、凡爾賽宮(Versailles)
原來是王室狩獵的地方,路易十四開始(1682年)至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王宮,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宮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御花園。凡爾賽宮位於巴黎以西20千米,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華富麗和充滿想像力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建築群總長580米,包括皇宮城堡、花園、特里亞農等。
❽ 法國巴黎有哪些著名景點
法國巴黎著名的景點有:埃菲爾鐵塔,凱旋門,
香榭麗舍大街,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盧浮宮,愛麗舍宮,楓丹白露,普羅旺斯,塞納河畔等
❾ 法國巴黎最有特色的景點是什麼啊
艾菲爾鐵塔
世界馳名的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高320米,是法國巴黎的最高建築物和游覽中心,矗立在市中心塞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鐵塔佔地約1萬平方米,塔的最頂端不到100平方米,上下寬窄懸殊,使其結構別具一格。
1884年,法國政府為了隆重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決定舉辦一個轟動全球的萬國展覽會,並修建一座與之相稱的永久性紀念建築。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設計方案被選中。艾菲爾鐵塔的金屬構架有15萬個,重達7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足見設計的合理與計算的精確。從遠處看去,它四腳立地。拔地而起,呈四方狹長金字塔形,頗似燭台。鐵塔除頂端塔樓外,分為三層,在57米、115米和276米處設有三個瞭望平台,供遊客憑欄眺望。平台上設有餐廳、商店和游藝場。第四層塔樓的平台為氣象站。通往塔頂的階梯共有1710級。登鐵塔觀光,可拾級而上,也可以乘電梯直達。
香波堡
香波堡(Chambord)是法蘭西斯一世為狩獵而建的行宮,是盧瓦爾流域最壯觀的城堡之一。香波堡布局是中世紀較為典型的古堡布局。城堡寬156米,深117米,有440間房間、365個暖爐、14個大階梯。雙舷梯是這座王宮最著名的樓梯,梯中有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據說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國王的情婦相遇而發生糾紛,無論這種說法真實與否,香波堡確曾是當年王室名流們愛情故事的發生地。香波堡興建於法蘭西斯一世時期1519年,完成於1658年路易14世時代,前後共花費了138年時間。它在布局、造型、風格裝飾上反映了法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又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成為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法國人視為值得炫耀的國寶。1981年,香波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盧浮宮
香波堡(Chambord)是法蘭西斯一世為狩獵而建的行宮,是盧瓦爾流域最壯觀的城堡之一。香波堡布局是中世紀較為典型的古堡布局。城堡寬156米,深117米,有440間房間、365個暖爐、14個大階梯。雙舷梯是這座王宮最著名的樓梯,梯中有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據說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國王的情婦相遇而發生糾紛,無論這種說法真實與否,香波堡確曾是當年王室名流們愛情故事的發生地。香波堡興建於法蘭西斯一世時期1519年,完成於1658年路易14世時代,前後共花費了138年時間。它在布局、造型、風格裝飾上反映了法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又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成為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法國人視為值得炫耀的國寶。1981年,香波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聖心大教堂
建於巴黎最高的山上。教堂建於1875年,1914年正式建成,歷時39年。1919年開始使用。教堂建築風格獨特,既似羅馬式,又似拜占庭式。
鍾樓內部呈方形,有一口大鍾,叫薩瓦人鍾,重19噸,是世界著名大鍾之一。教堂有三扇拱形門。門頂兩側有兩座騎馬的雕像,一座是國王聖路易。另一座是法國的民族女英雄貞德。這里頗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蒙馬特廣場,它是巴黎最有藝術特色的地方。不知從何時開始,這里成了露天大畫室,很多年輕畫家在此寫生。
凡爾塞宮後花園
由大運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亞農宮組成的凡爾塞宮後花園,是典型的法國式園林藝術的體現。望不見盡頭的兩行古樹,腑瞰著綠色的草坪,綠色的湖水。千姿百態的大小雕像或靜立在林蔭道邊,或沐浴於噴水池中。大小花壇一畦一樣,青青的小松樹被有條理地一律剪成圓錐形,布局勻稱、有條不紊。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Versailles)位於巴黎以西二十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特有的建築群聞名於世。這座歐洲最豪華的王宮總長580米,由於是長時間陸續建成,所以整體效果較差。其整體包括城堡、花園、Trianon教堂及鏡殿(GaleriedesGlaces)等。
宮殿外觀宏偉壯觀,內部陳設及裝潢也富有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金碧輝煌,豪華非常。牆面多由五彩大理石鑲制,或用錦緞裱糊。宮室里吊著各種巨型水晶燈,瓊枝玉葉,晶瑩璀璨。主要宮殿的牆壁和天花板上布滿壁畫和天頂畫,題材主要是神話故事和國王戰績。宮殿西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風景秀麗,其中軸線長達三公里,大小道路都是筆直的,與花草、水池、噴泉、柱廊組成幾何圖案,被稱為「跑馬者的花園」。在夏季,宮內的庭園有特別的噴水表演。
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天主教堂,位於城島的中心,在歐洲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又因雨果的著名小說《巴黎聖母院》而聞名世界。巴黎聖母院1163年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共同奠基,直到1345年才建成。幾個世紀以來,它幾經戰火,破敗不堪。後經多次修復,最終成為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庄嚴、最完美、最富麗堂皇的典型傑作。
巴黎聖母院整個建築用石頭砌成,所有屋頂、塔樓、拱壁等頂端都用尖塔作裝飾,拱頂輕,空間大,在西方建築史上被譽為「由巨石構成的交響樂」,堪稱一絕。教堂形體方正,儀態庄嚴。正面朝西分三層,高69米,底層並排三座桃形大門洞,左為聖母門,右為聖安娜門,中為最後的審判。門上布滿了雕飾,描述聖經的故事。門卷上是長條壁龕,一字排著28座雕像。聖母院後殿始建於137O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築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構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架,都體現了這種動感。高低腳拱半徑達15米左右,別具一格的後殿建築不愧為歌特建築的傑出之作。
凱旋門
又稱英雄凱旋門,是法國19世紀的大型紀念碑式建築,為世界馳名的宏偉建築物。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西角,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的中央。它與艾菲爾鐵塔一樣,同為古老巴黎的時代象徵。凱旋門高488米,長445米,厚22米。設三個拱形門洞,中心拱門寬146米,高366米。
在凱旋門的內牆,刻有拿破崙取得的96個勝利戰役的浮雕以及跟隨他輾轉征戰的386個將領的名字。外牆巨型浮雕都取材於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其中最傑出的作品是刻在右側石柱上的《馬賽曲》,它是浪漫主義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浮雕的畫面是一個右手持劍的自由女戰士在振臂高呼,號召人民為保衛共和國而戰斗。牆上還有布拉蒂埃維的《盛名》、艾爾克斯維的《抵抗與和平》和考爾多維的《凱旋》等作品。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0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裡面安葬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都准時舉行一項撥旺火焰的儀式。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上端,那裡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還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博物館的頂部是一個平台,遊人從這里可以眺望巴黎市景,鳥瞰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和聖心教堂等巴黎名勝,俯視凱旋門下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12條放射狀的林蔭大道。
聖米歇爾山
被譽為"西方名勝"的聖米歇爾山位於法國諾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間,坐落在巨大沙洲中部的岩石小島上,高高聳立,依臨潮水。島的頂部是哥特式建築本篤會修道院,這個修道院是為紀念大天使聖米歇爾而建造的,在修道院周圍是一個村落。這座修道院建於11世紀到16世紀間,是非凡技藝之傑作,完美地適應了周圍獨特的自然環境。
白教堂
在驅車趕往海拔130米高的蒙馬特高地時,遠遠地就可以看到那個潔白的龐然大物,巴黎的一座著名的教堂—聖心院。在巴黎不論你從城市的哪個位置眺望巴黎的全景,你的目光都會自然地停留在這個潔白的大教堂的圓頂上。它是巴黎名勝古跡中比較年輕的一座優美建築。始建於1876年,竣工於1919年,歷時43年。
聖心院又名白教堂,只因為它通體潔白,完全的白色大理石材料建造。它是一座兼有羅馬和拜占庭式相結合的風格別致的建築。教堂的主體四周是四個小圓頂襯托著中間一個大圓頂。具有典型的東方情調。在教堂的後部,有一座重19噸的薩瓦鍾,坐落在84米高的方型鍾樓里。在由低向高延伸上去的庄嚴石階上面,有教堂的三個拱形門廊,門廊上方精雕細刻著兩位所有法國人都熟知的歷史人物:聖路易國王和聖女貞德。要知道這是法國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啊。
走進教堂,你可以跟著絡繹不絕的遊人和排著長隊的一身縞素的修女,耳邊聆聽著優美的教堂音樂,緩緩走進那巨大的地下室。裡面至少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同時做彌散。到處擺放著虔誠的教徒奉獻的小小的蠟燭燈,它們一閃一閃的照亮了整個教堂,只是那種庄嚴肅穆使不信教的我感到有點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你也可以從地下室里一直向上爬到大圓頂的頂部。在那裡俯瞰方圓數十里甚至是巴黎全城的景色。如果你想看清楚白教堂的全貌,你還要小心走過坐滿遊人的石頭台階,到達下面的聖 皮埃爾廣場。回過頭去仰望白教堂,你會發現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潔白庄嚴。在漫長的歲月里,周圍的建築早已變得古舊,而聖心院在碧藍的天空的映襯下依然聖潔如故,它白得幾乎有點刺眼,但是它的價值正在於此。白教堂在法國的歷史和藝術的長河中已經找到了它自己的位置。
別忘了,去法國一定要去看看它-夜間的古斗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