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著名寺院
❶ 泰國有很多寺廟,為什麼不能隨便在那裡許願
因為近些年隨著各國政策的開放,並且對旅遊業大力支持,所以我們很多人都走出國門去往國外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而泰國則成了我們許多人首選地之一。因為泰國的國情開放和不一樣的民族風情吸引著許多中國遊客前往,並且他還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
而之所以在泰國不能許願,說是因為泰國拜佛非常有講究,不同的佛代表的含義不同,祭拜的方式也會有不同,那麼在泰國拜佛不能輕易許願,許了願就一定要回來還願,並且一定要說清楚,還願的方式和時間不能誇下海口,或者是食言,否則是會倒霉的。
❷ 曼谷有哪些著名的寺廟
問題:春節抄想泰國旅襲游,曼谷那邊有哪些名的寺廟?想去拜拜,祈福!哪個寺廟最漂亮?可以多照些相像回來!回答: 泰國是一個宗教地位很高的國度,全國共有大小寺廟3萬多座,僅曼谷就有佛寺400多座,因此曼谷又有寺廟之城的美譽。 1、曼谷的著名寺廟: 大皇宮,其中最著名的是玉佛寺 開放時間:8:30-15:30 票價:250泰銖,包含玉佛寺和威瑪曼宮殿兩處的參觀門票和導游圖。進寺不能穿著暴露(入口處可以免費租衣褲,但要留下護照或信用卡) 卧佛寺(菩提寺) 鄭王廟(黎明寺) 金山寺 虎廟 2、普吉的著名寺廟: ChalongTemple、 PraTongTemple(金佛寺)、 PraNahngSahngTemple 3、清邁的著名寺廟: 齋里鑾寺 素貼寺 昌挽寺
❸ 泰國寺廟僧人最多的在哪
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
❹ 泰國最大寺廟卧佛寺,為什麼有不少中國式的宗教雕像
始建於1793年的卧佛寺,就在人氣爆棚的大皇宮、玉佛寺旁邊,然而這里相比大皇宮里的喧鬧來說可就安靜多了。卧佛寺除了歷史最為悠久,還是全泰國最大的廟宇,擁有曼谷最大的卧佛和最多的佛像以及佛塔,有著"塔林"之稱。
卧佛寺內最著名的巨大卧佛,整個佛身長46米,高15米,全身貼滿金箔,光芒四射。整個佛像非常之大,幾乎占據了全部佛殿的空間,想要拍到完整的佛像也極其不易。卧佛的兩只腳掌相疊,足底裝飾著由貝殼鑲嵌而成的一百零八個佛像圖案,十分精美。
❺ 泰國寺廟位置
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市,屬泰北,也是泰國歷史上蘭納泰(Lanna thai)王朝的首都。與粘膩濕熱的曼谷相比,清邁顯得格外舒爽宜人,以美麗的山光水色吸引著外來旅遊者。早些年由於交通不便,崇山峻嶺隔絕了與外的聯絡,使許多的文化傳統與民間工藝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
她的文化色彩和藝術氣息,很受觀光客喜愛,遊客如織,很家居悠閑享受的樣子。也是進一步探訪金三角和山地民族的大本營。
這幾座寺院都不要門票,還讓拍照,真是太好了。我在去「因塔農」山的路上,不小心把先前拍的PP全給刪掉了,因感冒也沒來得及上手提電腦,心情那個失落那個沮喪呀,就別提了。
這是後來要離開清邁的那個早晨,我坐上「TU—TU」車去匆匆補拍的,跟先前的第一感覺沒法比了,只可安慰一下心情吧。
一。清邁寺(Wat Chiang Man)
是清邁最古老的寺院,1296年由門拉易(Mengrai)國王在建都時修建,這里曾是他的寢宮。
正殿里有兩座珍稀佛像,一座是水晶的,一座是大理石的。
後院里,還有一座底部用15頭大象包圍的方形佛塔。
鄭王廟(wat arun),泰國王家寺廟之一。通稱鄭王寺,又名黎明寺。位於湄南河右岸的吞武里。始建於大城王朝,當時名皇冠寺,後改稱昌寺。
周圍是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而美麗的塔群。這些實心寶塔四面凹位都塑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面到塔頂,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飾。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佛像造形生動,雕工頗為精細。此外,寺內還有佛殿、佛堂、內有佛足印的四方殿、佛塔、王冠形尖頂的門樓、佛亭、6米高的巨魔雕塑、迴廊、假山以及中國石像等。大塔內有階梯供遊客攀爬。在塔上,可以極目眺望湄南河對岸的曼谷市景。
鄭王廟(wat arun),泰國王家寺廟之一。通稱鄭王寺,又名黎明寺。位於湄南河右岸的吞武里。始建於大城王朝,當時名皇冠寺,後改稱昌寺。
周圍是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而美麗的塔群。這些實心寶塔四面凹位都塑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面到塔頂,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飾。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佛像造形生動,雕工頗為精細。此外,寺內還有佛殿、佛堂、內有佛足印的四方殿、佛塔、王冠形尖頂的門樓、佛亭、6米高的巨魔雕塑、迴廊、假山以及中國石像等。大塔內有階梯供遊客攀爬。在塔上,可以極目眺望湄南河對岸的曼谷市景。
金佛寺,又稱黃金佛寺,是泰國華人對該寺的稱呼,位於華南蓬火車站西南面的唐人街,曼谷火車總站附近,為泰國著名寺廟,泰國三大國寶之一。據說這座寺院由三位華人集資建成,故又稱三華寺或三友寺。
據說佛寺所在地本來頗為荒涼,後來華人逐漸聚居。他們把扔在荒山上的一個無人肯要的佛像雇車搬了回來,搬運時,佛像可拆卸成9節。幾經周折,運抵寺廟後,佛身有一塊鐵殼掉下,露出裡面金光閃閃的金佛像身。把所有鐵殼敲掉後,金光閃亮的完整佛身露了出來,因此名聞全國,後定名該寺為金佛寺。
卧佛寺位於大皇宮隔壁的卧佛寺又稱菩提寺,卧佛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廟,也是全泰國最大的廟宇。這座從艾尤塔雅時代留下的古寺很受卻克里節基王朝皇帝的喜愛,1793年拉瑪一世下令重建卧佛寺,於1801年完成,不過13年的光景,拉瑪三世時又下令重修,把大雄寶殿、方位殿及講經樓都拆了重建,再加蓋兩座塔及卧佛殿,花了17年才完成,拉瑪四世時再添一座塔,便持續這個狀態到現在。
娜娜【「鬼妻廟」位於曼谷的On Nut區,廟內放滿了鬼妻的畫像,以及她曾穿過的多套裙裝,加上傢具齊全,儼如真人的住家一般。當你走進鬼妻廟,會看見一個女人抱嬰孩,全身貼滿祈福的金箔,雖然她的儀容有點恐怖,但聽過故事的人,都對她萌生一點憐惜之情。
鬼妻故事 凄美動人
深愛丈夫的鬼妻,不忍當兵的丈夫知道她難產身亡的消息,於是靈魂化作軀體痴痴地等丈夫回家,她千方百計不讓丈夫知道真相,不惜將周遭想告密的人殺死,所幸後來得到高僧感化成仙。
據悉,當地人將鬼妻視為神,除了求健康、求生子、求姻緣,還會求財。來到鬼妻廟,不妨先買一些衣服、香水等日用品,再買小蘭花、香燭等,虔誠地參拜一番。不過,花心的男人最好不要亂闖鬼妻廟,因為痴情的鬼妻最憎恨男人花心!
很多泰國人對娜娜廟很尊敬
這里是求財. 求子. 求健康. 求感情.
因為很靈驗,所以香火很鼎盛,周圍很多商家慢慢變多 】
❻ 泰國的佛堂寺院集中在哪裡,
泰國佛教寺廟,全球著名佛教寺廟集中地,其中最為出名的佛教寺廟分別是卧佛寺、玉佛寺、大王宮、雲石寺、集拉達宮和阿南達宮六大佛教寺廟,每一座寺廟都朴實無華,但在泰國人民心中,卻因務實與親和而成為聖地。
❼ 泰國哪的寺廟 佛塔 僧人最多
曼谷,「佛教之來都」。曼谷佛教歷自史悠久,東方色彩濃厚,佛寺廟宇林立,建築精緻美觀,以金碧輝煌的大王宮、餾金溢彩的玉佛寺、庄嚴肅穆的卧佛寺、充滿神奇傳說的金佛寺、雄偉壯觀的鄭王廟最為著名。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個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簾的是巍峨的佛塔,紅頂的寺院,紅、綠、黃相間的泰式魚脊形屋頂的廟宇,充滿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煙裊裊,鍾聲悠悠,磬聲清脆動聽,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寺廟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緣,成為曼谷街頭的特有景觀。曼谷眾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為著名,被稱為泰國三大國寶。
❽ 泰國寺廟的建築特點
1、石宮建築。
公元初期、11至14世紀,柬埔寨古國其勢力曾兩度擴展到今日泰國的東北部一帶。所以留下很多用石料建築的宮殿。其造型的特色是主宮殿都有一柬埔寨吳哥寺蓮花蓓蕾形的尖頂。如呵叻府的披邁石宮、武里南府的帕依隆石宮、巴真府的薩陶高通石宮等。其中披曼石宮有「泰國吳哥寺」之稱。這類石宮一般不住人,用作供奉神、佛像。石宮以其氣勢勝人,十分壯觀。
2、佛塔建築。
泰國佛塔眾多,且造型千姿百態。如清邁府的七頂塔,塔猶如我國北京真覺寺的金剛寶座塔。喃奔府的四方塔。模仿錫蘭(今斯里蘭卡)鍾體塔的呵叻府佛骨塔。塔身似花瓶的納空帕依府的帕儂佛骨塔。叻丕府的玉米芯形的西叻德納瑪哈他巴壤塔。素叻他尼府的猜耶五頂佛骨塔等。從這些塔中既能看到泰國塔的演變;又能看到演變過程中的外來影響。泰國佛塔造型細巧、裝飾華麗。
3、宮殿建築。
泰國宮殿建築很有特色,尖尖的屋頂裝飾直刺穹蒼。如北標府的佛足亭、大城的訕丕巴叻莎殿、曼谷大王宮中的杜錫官殿等都很有代表性。屋頂是分段遁落式的,多有尖頂裝飾,十分重視三角牆的裝飾,牆面金碧輝煌、畫棟雕梁,高台基。
(8)泰國著名寺院擴展閱讀:
除了在皇家宮廷建築外,還可以在佛教的所屬物——寶塔和寺廟看到泰國的古典建築。借鑒印、中國和緬甸等國的建築藝術,泰國人民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多層屋頂、高聳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鑲嵌裝飾。
古城,被人譽為泰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建築、雕塑藝術的縮影。它佔地80多公頃,擁有景點109處,蔚為壯觀。景區內林木蔥蘢,繁花似錦,綠水環繞,景點錯落,環境優雅。這些景點中,既有亭、台、樓、閣、橋梁、寺廟、佛塔、宮殿、民居,又有人物、動物塑像;既有佛教造像,又有現實人物;既有歷史傳說,又有神話故事。
這些景點有的是將古建築原型直接遷移過來的,有的是仿造原型及所處環境重建的,有的是在原物已毀的情況下根據文獻記載重新建造的,有的則是根據原物按比例縮小的。難能可貴的是,那些按古跡仿造的東西全都修舊如舊,幾可亂真。
這些景點中,既有亭、台、樓、閣、橋梁、寺廟、佛塔、宮殿、民居,又有人物、動物塑像;既有佛教造像,又有現實人物;既有歷史傳說,又有神話故事。這些景點有的是將古建築原型直接遷移過來的,有的是仿造原型及所處環境重建的,有的是在原物已毀的情況下根據文獻記載重新建造的,有的則是根據原物按比例縮小的。難能可貴的是,那些按古跡仿造的東西全都修舊如舊,幾可亂真。
令人稱奇的是,古城竟是依泰國國土面積的形狀而建造的。從景區空中鳥瞰,景區就是一幅縮小了的泰國版圖:前面是長長的半島,後面是大片的國土。參觀者從大門進入景區,就像從泰國南端的半島登陸,游歷一周後返回大門,猶如從半島離境。而景區內的每處景點都與其所處的環境自然融合,渾然一體,這種設計頗具匠心。
❾ 泰國有眾多超越想像的奇葩寺廟,最出名的有哪幾個
說到泰國,最出名的肯定是它那眾多的寺廟,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啊。有外表霸氣的、有一本正經的,更有奇奇怪怪的奇葩寺廟等等。說到其中奇葩的寺廟,就不得不說下龍廟、白廟還有帕利瓦特廟。
帕利瓦特廟,應該有不少人都知道,這已經成為一座網紅寺廟了。為什麼呢,因為啊,它供奉的不只是天上的神佛,更有著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明星以及一些卡通等等,就比如成龍、路飛、皮卡丘……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寺廟,特色非常濃厚,同時,它最奇葩的地方,肯定就是它那供奉著的「神神佛佛」。
❿ 泰國寺廟兩旁的守護神叫什麼名字
【是萊王吧】
【泰國的國徽圖案是一隻大鵬鳥,鳥背上蹲坐著那萊王。傳說中大鵬鳥是一種帶有雙翼的神靈,那萊王是傳說中的守護神。】
偉大的芒萊王生於公元1239年,卒於1311年。在1261-1296年作為NgoenYang城,現在的泰國清盛縣第二十五位國王,在他治內於公元1296年創立了偉大的蘭納王朝(1296-1558),並成為首位蘭納王,並以清邁市為中心。
芒萊王出生在NgoenYang城,現在的泰國清盛縣。芒萊王是當時統治者寮孟和允景洪(現在雲南省景洪市)的公主UaMingChommueang的兒子。芒萊王在公元1261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繼位後,他統一了蘭納北部和寮國北部的城市,成為了第一個獨立城的國王。在芒萊王統治下的王國,通過結盟和吞並鄰國迅速向南方擴張,在1262年他創立他在角河流域新首都的清萊市。在公元1287年,芒萊王與素可泰國王蘭甘杏和帕夭王甘孟締結和平協議,共同抵禦蒙古帝國的入侵。在公元1292年,芒萊王擊敗了駭黎朋猜國(現今的喃奔府),駭黎朋猜最後一位君主--伊巴,被迫逃往喃邦。
在公元1296年,芒萊王再次移建蘭納王國的首都位於萍河西岸的清邁城。幾年後,伊巴的兒子喃邦王Boek率領大軍攻打清邁城,但是芒萊王和他的二兒子克蘭還以痛擊。在靠近喃奔的一個名叫KhuaMung的小村莊,克蘭王子駕下的大象和喃邦王Boek的坐騎進行了遭遇戰。遭遇戰中,喃邦王Boek丟失了他已經撤離的軍隊,因此,Boek在喃奔和喃邦之間的坤丹山脈中被俘獲並處死了。在芒萊王的軍隊佔領了喃邦之後,伊巴國王再次逃亡,這一次是彭世洛。
芒萊王於公元1311年在清邁逝世,他死得很戲劇性,是在清邁市的一個市場上被雷電所擊中而死。他的兒子克蘭繼承了王位,作為猜頌克蘭王成為蘭納國新一代君主。
《芒萊法典》是以泰國歷史上一位英武人物芒萊王的名字作法典之名,這是仿照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以摩奴的名字命名的方式。但摩奴只是傳說中的「人類始祖」,而芒萊卻確有其人。
芒萊王所制定的法規,當時在西雙版納也長期保有法律效力。在西雙版納一部後人匯輯整理的傣文史書中稱:「刀芒萊成人後聰慧過人,他對百官所定之訓言沿襲至今。」這里指的就是芒萊王在世時所制定的《芒萊法典》,數百年後仍為人們所遵循。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芒萊法典》在西雙版納及孟連等地保存著很多抄本,書長41公分,寬21.5公分,,全書包括好多內容,《芒萊法典》占其中21頁。與其他各種抄本相比,此一抄本主旨明確,語言古奧,文字簡略,案例較少,而且紙質陳舊,字跡古樸,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本子,具有較大的文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