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著名將領
⑴ 魏國名將名人
魏:曹操字孟德,樂進字文謙,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讓,夏侯淵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達,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劉曄字子揚,滿寵字伯寧,呂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於禁字文則,許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張遼字文遠,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達,陳登字元龍,張郃字雋乂,許攸字子遠,賈詡字文和,司馬懿字仲達,文聘字仲業,蔣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龐德字令明,楊修字德祖,陳群字長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劉馥字元穎,張既字德容,傅干字彥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紀字季行,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濟,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雙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權,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惠字稚權,夏侯和字義權,曹芳字蘭卿,何晏字平叔,鄧颺字玄茂,李勝字公昭,丁謐字彥靜,畢軌字昭先,桓範字元則,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曹髦字彥士,曹奐字景明,毋丘儉字仲恭,賈充字公閭,諸葛誕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疇字子泰,韓遂字文約,馬鈞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楊阜字義山,秦朗字元明,華歆字子魚,山濤字巨源,王朗字景興,曹純字子和,韓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衛瓘字伯玉,王凌字彥雲,文欽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階字伯緒,陳泰字玄伯,陳矯字季弼,徐宣字寶堅,田豫字國讓,牽招字子經,徐邈字景山,胡質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輿,胡奮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陽士,常林字伯槐,楊俊字季才,杜襲字子緒,趙儼字伯然,裴潛字文行,鍾毓字稚叔,王觀字偉台,王肅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劉劭字孔才,劉放字子棄,劉勛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義舉,史渙字公劉,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望字子初,司馬孚字叔達,任峻字伯達,劉馥字元穎,孫禮字德達,孫觀字仲台,孫資字彥龍,社預字元凱,邴原字根矩,吳質字季重,應劭字仲遠,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張特字子產,張緝字敬仲,陳騫字休淵,金禕字德偉,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趙昂字偉章, 荀惲字長倩,荀顗字景倩,郗慮字鴻豫,姜敘字伯奕,婁圭字子伯,賈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蔣濟字子通,傅嘏字蘭石,裴秀字季彥,曹沖字倉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昇平,衛覬字伯儒,劉廙字恭嗣,閻溫字伯儉,閻行字彥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龍,杜畿字伯侯,梁習字子虞,溫恢字曼基,袁渙字曜卿,張範字公儀,國淵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寧字幼安
還有很多沒字的,如典韋等,至於官位,你自己找本三國志看看吧,這么多人不得累死。
⑵ 魏國的將領有那些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有著名的五子良將,張遼(文遠),張郃(俊艾),徐晃(公明),樂進(文謙),於禁(文則)。
⑶ 魏國有哪些將軍
魏:曹操字孟德,樂進字文謙,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讓,夏侯淵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達,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劉曄字子揚,滿寵字伯寧,呂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於禁字文則,許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張遼字文遠,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達,陳登字元龍,張郃字雋乂,許攸字子遠,賈詡字文和,司馬懿字仲達,文聘字仲業,蔣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龐德字令明,楊修字德祖,陳群字長文,曹休字文烈,傅巽字公悌,劉馥字元穎,張既字德容,傅干字彥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紀字季行,丁儀字正禮,丁廙字敬禮,曹睿字元仲,夏侯茂字子休,郭淮字伯濟,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王雙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權,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惠字稚權,夏侯和字義權,曹芳字蘭卿,何晏字平叔,鄧颺字玄茂,李勝字公昭,丁謐字彥靜,畢軌字昭先,桓範字元則,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曹髦字彥士,曹奐字景明,毋丘儉字仲恭,賈充字公閭,諸葛誕字公休,羊祜字叔子,田疇字子泰,韓遂字文約,馬鈞字德衡,曹爽字昭伯,楊阜字義山,秦朗字元明,華歆字子魚,山濤字巨源,王朗字景興,曹純字子和,韓浩字元嗣,夏侯尚字伯仁,夏侯玄字太初,衛瓘字伯玉,王凌字彥雲,文欽字仲若,毋丘甸字子邦,桓階字伯緒,陳泰字玄伯,陳矯字季弼,徐宣字寶堅,田豫字國讓,牽招字子經,徐邈字景山,胡質字文德,王昶字文舒,郭奕字伯益,王基字伯輿,胡奮字玄威,胡烈字玄武,和洽字陽士,常林字伯槐,楊俊字季才,杜襲字子緒,趙儼字伯然,裴潛字文行,鍾毓字稚叔,王觀字偉台,王肅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祥字休徵,劉劭字孔才,劉放字子棄,劉勛字子台,尹奉字次曾,申耽字義舉,史渙字公劉,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望字子初,司馬孚字叔達,任峻字伯達,劉馥字元穎,孫禮字德達,孫觀字仲台,孫資字彥龍,社預字元凱,邴原字根矩,吳質字季重,應劭字仲遠,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張特字子產,張緝字敬仲,陳騫字休淵,金禕字德偉,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趙昂字偉章,
荀惲字長倩,荀顗字景倩,郗慮字鴻豫,姜敘字伯奕,婁圭字子伯,賈逵字梁道,夏侯茂字子林,徐璆字孟玉,高柔字文惠,曹宇字彭祖,曹昂字子修,董昭字公仁,蔣濟字子通,傅嘏字蘭石,裴秀字季彥,曹沖字倉舒,崔林字德儒,高堂隆字昇平,衛覬字伯儒,劉廙字恭嗣,閻溫字伯儉,閻行字彥明,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龍,杜畿字伯侯,梁習字子虞,溫恢字曼基,袁渙字曜卿,張範字公儀,國淵字子尼,王修字叔治,管寧字幼安
還有很多沒字的,如典韋等,至於官位,你自己找本三國志看看吧,這么多人不得累死。
⑷ 魏國武將排名
第1名:典韋(兵器:鑌鐵雙戟,座駕:黃膘馬)
戰績:和人爭吵,用拳腳殺10多人;殺人提頭逛於鬧市區,幾百人無人敢近其身邊;在山林溪澗追逐老虎;大風中十幾人撐不住的大旗,他一個人輕松搞踮;3個回合刺死何儀的副元帥;單挑許楮,從上午直殺到黃昏,兩人不分勝負。典韋曾經數次救曹操,第一次,當曹操被呂布麾下四將圍困不得脫,典韋五步內擲短戟,例無虛發,立殺十數名騎兵,使敵人不敢靠近,然後驟馬挺戟殺退四將,救出曹操。在濮陽大戰中,典韋數進數出,先後殺敗高順,侯成,第二次把曹操從亂軍救出。第三次宛城一戰更是驚天泣地。
第2名:許楮
戰績:用飛石砸人例無虛發;雙手抓住2條牛尾巴,拖著2條牛倒行100多步;1個回合生擒何儀;大戰典韋幾個時辰不分勝負;2個回合斬掉李封;單挑呂布20回合(然後變成群毆);突襲斬李氏兄弟;大戰徐晃50回合;3個回合斬張先;和徐晃雙戰關羽被殺退;大戰高覽(單挑被混戰打斷);一戰斬掉袁紹10多將;大戰趙雲30回合;突襲斬尹楷;大戰馬超230回合;殺敗楊任、楊昂;
第3名:張遼
戰績:戰平夏侯敦;殺敗呂虔(回合數不詳);2次被文丑射中;戰張合40-50回合不分勝負;突襲斬蔣奇;3個回合殺敗沮鎬,用弓箭追射死;斬殺蹋頓;射中黃蓋;大戰太史慈70-80回合,後太史慈借故逃回;指揮兵丁設計射死太史慈;戰凌統50回合不分勝負,東吳恐凌統有失而鳴金;
第4名:夏侯敦
戰績:名門之後,14歲開始殺人;十數回合敗給呂布;數回合刺死徐榮;戰張遼(回合數不詳,估計是不分勝負,因為呂布因此不得不生氣地親自出馬);大戰呂布(因為下雨,戰斗被打斷);3個回合殺死橋蕤;40-50回合殺敗高順;突襲刺死曹性;戰關羽10回合後被迫回馬,(含有誘敵成分,但如果他能搞定關羽就不用那麼麻煩誘敵了),再戰關羽10多回合(單挑被曹操的將令打斷);活擒耿紀、韋晃;
第5名:龐德(兵器:刀 座駕:白馬)
戰績:突襲斬鍾進;一刀砍死曹永;車輪戰張合、夏侯淵、徐晃、許楮不敗;殺退魏延;大戰關平30回合;大戰關羽150回合,虛使拖刀,實則箭射中關羽;
第6名:徐晃(兵器:宣花斧 座駕:驊騮馬)
戰績:一個回合斬崔勇;一個回合斬李樂;大戰許楮50回合;20回合敗給顏良(導致曹營無人敢再出馬);和許楮雙戰關羽被殺退;敵不住文丑(回合數不詳);殺敗韓猛(回合數不詳);走馬擒審配;數合斬彭安;大戰關羽80回合(西蜀鳴金);
第7名:曹彰
戰績:3個回合殺敗劉封;不數回合一戟刺死吳蘭;
第8名:曹洪
戰績:殺退呂布的兵卒,救駕一次;大戰截天夜叉何曼40-50回合,然後用拖刀計砍死何曼;斬殺袁譚;戰馬超40-50回合刀法散亂,第2次救駕;3回合斬任夔;
第9名:張合
戰績:戰張遼40-50回合不分勝負;30回合敗給趙雲;20回合被馬超殺敗;殺死楊昂;刺死雷銅;
第10名:夏侯淵
戰績:斬掉龔都;被張飛殺退;3個回合斬昌奇;戰楊任30回合後詐敗用拖刀計斬之;生擒陳式;第11名:王雙(兵器:大刀 3個流星錘 座駕 千里征腕馬,)
戰績:3回合斬謝雄;3回合斬龔起;錘打傷張嶷;
第12名:文聘
戰績:戰平魏延;
第13名:曹仁
戰績:殺敗徐盛;和牛金聯手殺敗蔣欽;
第14名:鄧艾
戰績:一刀砍死葛雍;大戰文鴦50回合;大戰姜維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第15名:樂進
戰績:斗臧霸30回合不分勝負;和於禁雙戰呂布抵擋不住,敗回;一箭射死成廉;射翻郭圖倒入護城河溝淹死;戰凌統50回合不分勝負,被甘寧射中;
第16名:高覽
戰績:大戰許楮(單挑被混戰打斷),3個回合斬掉劉辟;被趙雲突襲刺死;
第17名:於禁
戰績:數回合敗給張飛;和樂進雙戰呂布抵擋不住,敗回;8、9回合敗給馬超;
第18名:李典
戰績:突襲生擒黃劭;10多回被趙雲殺敗;射死宋謙;斬殺戈定;
第19名:曹休
戰績:射翻凌統;
第20名:郝昭
第21名:徐質
戰績:數合殺敗廖化;數合殺敗張翼;
第22名:鄧忠第23名:郭淮第24名:毋丘儉第25名:陳泰第26名:孫禮第27名:呂虔:戰績:一箭射死薛蘭;第28名:毛階第29名:司馬師
[B]特別說明:[/B]
第一, [B]A。張遼和夏侯敦[/B]交過手,不分勝負,那個時候,夏侯兩隻眼睛。我的意思是健康的夏侯是絕對的第三,但獨眼龍另當別論。張遼曾先後與關羽、夏侯敦、太史慈這樣的高手交手,不分勝負。大戰凌統、張合這樣的次高手。夏侯敦雖然公認很強,但他除了曾單挑高順(相當於張合或者魏延)這樣的次高手50回合,沒有和真正高手好好地殺過一場。
防箭是張遼的弱點;40-50回合戰平張合是他的污點,但當時那麼大的場面:官渡之戰,為了避免挫動軍威,一般的將領都會採取比較保守的打法,首先試探進攻,看看對方的槍路,畢竟張合是袁紹手下第一勇將(此時顏良文丑已經掛掉)。張合有了這么一次展示槍法機會,曹操佩服張合的槍法,說明包括張遼在內所有曹營將領在此以前都不了解張合,張合的槍法被人們熟悉以後,在以後的戰斗中他再也沒有這么出彩!
[B]B。太史慈的回馬是不是救主?樂進是不是因為張遼招架不住而間接救人?[/B]
樂進突襲孫權是因為李典看到孫權立馬在陣前,身邊僅有賈華、宋謙兩將保護,於是建議樂進上去生擒孫權,這顯然與張遼和太史慈之間勝負沒有太多直接關系,只是想擒賊先擒王,建立曠世奇功。太史慈回馬有沒有去救主?沒有,他已經蒸發掉了!正是他放棄迎戰張遼,帶來了兩個致命的後果:1.張遼順勢指揮軍馬掩殺,東吳大敗。
2.本來應該由太史慈照應的張遼,因為無人迎敵,張遼直接殺向孫權,那麼他到底是在救主,還是害主?幸虧孫權命不該絕,由大將程普殺出,救了孫權。所以太史慈根本不是什麼救主而回馬,天大的事也沒有救主重要,那麼太史慈到底在戰場上干什麼呢?
後來孫權敗回兵營,休息了老半天,和別人說了一堆話,這個時候,太史慈才進來,揭開了他在戰場上蒸發掉的內幕,原來他去見老鄉戈定,密謀里應外合擊敗曹軍。正是他和戈定商量的這一條妙計最後使東吳再次失敗,而且他本人因此把命搭上了。
第二, [B]龐德有多強?[/B]
當年跟隨馬超時,如果龐德足夠強的話,馬超就會把一些單挑的機會讓給他的。龐德車輪的張合、夏侯淵、徐晃、許楮這四個,都不好惹,問題是龐德和前面3個人每個人只戰了3、5回合,只和許楮殺了50回合。張合、夏侯淵、徐晃這些人本來就是排名在龐德後面的人,無非是證明龐德身體素質好,耐力好。真正具有參考價值的是龐德和許楮的50回合以及和年老的關羽100回合,這是沒有說服力。曹營中隨便拿一個將都可以和許楮殺50回合,比如徐晃、張合、文聘、曹洪這些人都有和許楮殺50回合的勢力。
第三, [B]決定張合和曹洪次序[/B]
的參照物主要是馬超,張合20回合就敗走,曹洪40-50回合還可以支撐,不過處於明顯的下風。馬超在戰張合前八九回合殺敗了於禁,又20回合殺敗張合,再數合次死了李通,然後再和曹洪交手,前面充其量不過40回合,以馬超的身體,是不存在戰曹洪時身體打折扣的可能。曹洪是不是因為救駕而超水平發揮呢?不是!因為同樣馬超在面對只要搞定曹洪,就可直面殺父仇人曹操的誘惑也不會保留自己的水平。
[B]決定夏侯淵、張合排名次序[/B]的就楊昂、楊任兄弟,這兩兄弟武功差不多,而且楊昂的武功可能略高於楊任,因為楊昂在軍中的地位高於楊任。楊昂遇到夏侯淵交手數合,可以從容退走,而遇上張合想突陣,卻很快地被刺死。張合刺死楊昂,比夏侯淵斬掉楊任要來得容易,是決定夏侯淵、張合排名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漢中,同樣是面對西蜀的武將,張合在形勢比夏侯淵要險惡得多的環境中能全身而退,而夏侯淵卻身首異處。
第四, [B]關於鄧忠的排名:[/B]
姜維的武功並非總是保持在一個水平, 姜維的武功的鼎盛時期應該是殺敗趙雲那個年輕氣盛的時期,拿中年的姜維和年輕氣盛的鄧忠比較兩人一生的武力最高峰,顯然欠妥。姜維和鄧艾年齡差不多。鄧忠能搞到30回合,「忠躲箭,維奪槍」,要知道鄧忠的槍都被人繳械了,這是軍人的恥辱,難怪姜維覺得讓鄧忠跑掉「可惜」!所以鄧忠不敢再出戰,可見即使是中年的姜維也能殺敗年輕氣盛的鄧忠,鄧忠的武藝可想而知,如果是平手何必鄧艾出面責怪姜維欺負他兒子?
⑸ 魏國的武將排名
1.典韋
曹操最喜愛的武將,世稱「古之惡來」。曹操討呂布於濮陽時,典韋奮力勇戰,殺退呂布,為曹操所異。因其人忠誠謹重,自此引典韋為近侍,遷為都尉,置之於左右。後曹操於宛城時,張綉先降而復反,急迫曹操本營;典韋守著大門,殊死惡斗,殺敵甚眾,最終因寡不敵眾戰死。
2.許楮
深得曹操信任,與典韋一起統領曹操的虎衛軍。人稱「虎痴」,曾拚死保衛曹操。與馬超交戰時,單挑不分勝負。
3.張遼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於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
4.夏侯敦
太祖討呂布,敦為布將曹性射其左目,敦拔矢啖睛,殺性,兩軍無不駭然。後敦常為先鋒,殺敵破陣,沖鋒在前,立功無數。太祖病篤,敦往見之,於宮門處遇鬼驚倒,自此染病。及魏文帝踐祚,以敦為大將軍。旋之,卒。文帝為之掛孝。
5.張郃
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正是張郃在街亭擊敗了蜀國大將馬謖,挽狂瀾於既倒。
6.徐晃
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於延津率兵擊殺文丑,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斗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贊揚。
7.夏侯淵
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陳留、潁川太守。官渡之戰後,夏侯淵負責糧草補給,保證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後夏侯淵又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
8.曹仁
破袁術,曹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並陶謙將呂由,克句陽,生獲呂布將劉何,雞落山之戰戰勝袁紹軍,赤壁兵敗後,曹仁鎮守江陵與周瑜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整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魏蜀之戰擋住了關羽的進攻,攻破邵。
9.曹洪
隨曹操追襲董卓滎陽時,曹軍為董卓部將徐榮所敗,曹操失馬,曹洪捨命獻馬並救護曹操,使曹操免於厄難。後多隨軍征伐,討黃巾、張邈、呂布、袁紹,咸有功勞。
10.樂進
以膽識英烈最早投奔曹操,為帳前吏。隨軍多年,南征北戰,戰功無數,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又從擊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樂進與張遼、於禁、張郃、徐晃號為名將。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⑹ 魏國有什麼名將
武將的話有以下這些,當然每個人對名將的概念不同,我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下這些,不排除有漏掉的情況:
張遼 典韋 夏侯敦 李通
李典 樂進 於禁 夏侯淵
夏侯霸 牛金 王雙 臧霸
曹洪 文聘 曹彰 張郃
徐晃 徐晃 許褚 曹仁
臧霸 文聘 龐德 曹操(老大也算的話)
其中有五子良將: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三國魏名將。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於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主力,使敵軍十萬退卻,更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威天下,為操拜為征東將軍。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御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范。遼病篤,卒於江都,謚剛侯。卒年五十四歲。
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郃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導致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時,張郃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郃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而亡。
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原跟隨楊奉,曾保護漢獻帝東行,有功。後降於曹操,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於延津率兵擊殺文丑,於官渡率兵截燒糧草,平馬超時率先渡河,守漢中時大敗蜀將陳式,多有戰功。特別是在解樊城之圍的戰斗中,徐晃率軍長驅之入,一舉擊退蜀軍,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贊揚。魏明帝時期,徐晃病逝。
於禁,魏國五良將之一。他最早隨鮑信起兵,後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處搶劫,被於禁追殺後就去告發於禁叛變,恰好此時張綉叛變來攻,於禁就先紮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麼不先來解釋,於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興,於是封他為益壽亭侯。後來敗呂布,破袁紹,於禁與其它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官而表現活躍。還有一次曹操厭惡朱靈並想撤掉他的兵權,就派於禁去辦,於禁手執文書僅帶數十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被遷至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包圍曹仁,於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軍而被擒,於禁投降了敵人,而他手下的龐德卻不屈被殺。後來關羽被孫權所破,於禁也就歸屬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須發皆白,面容憔悴,淚流滿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見高陵(曹操的陵墓),因為陵中畫有他屈膝降敵,龐德不屈的圖畫,所以於禁不久就羞愧發病而死,死後追謚為厲侯。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三國時曹魏名將。最早投到曹操帳下,膽勇過人,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赤壁之戰後,曹操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以當孫權。其時孫權入寇,雙方對陣,樂進忽施突襲,一騎馬一口刀,如一道電光,折賈華、宋謙之雙戟,幾乎擒得孫權。後來與吳將凌統鏖戰,得曹休之助,本可取勝,卻被吳將甘寧發箭所傷,退入軍中調治傷勢。
⑺ 魏國最厲害的五位將軍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於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1、張遼(169-222年)字文遠,本姓聶,雁門馬邑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同時也是傑出的軍事家。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曾擔任先鋒,於白狼山斬殺烏桓單於蹋頓。鎮守合肥時多次擊退孫權的進攻。222年去世,謚「剛侯」。被後世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2、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衛國人。多年來隨曹操南征北伐,屢立戰功,勇猛果敢,常為先鋒將領。後與張遼鎮守合肥。218年去世,謚「威侯」。
3、於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人。原屬鮑信,後歸曹操,為將堅毅莊重,被曹操稱贊可以比喻古代名將,襄樊之戰時被關羽擊敗後被俘投降,歸國後被羞辱至死,謚「厲侯」。
4、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軍事家,先後歷仕韓馥、袁紹,官渡之戰時歸降曹操,為將以巧變著稱,為劉備、諸葛亮所忌憚,曾一舉擊破諸葛亮的北伐。後於木門道中伏而死,謚「壯侯」。
5、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著名的軍事家,原屬楊奉,後投曹操,在漢中之戰、襄樊之戰都有突出表現,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227年死於任上,謚「壯侯」。
⑻ 魏國將軍 戰國 魏國有哪些名將
魏國的戰國名人有西門豹 ,公孫衍 , 樂羊 , 田子方等等。
西門豹(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魏國(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安邑一帶)人。魏文侯時任鄴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勛。初到鄴城 (今河北臨漳縣、河南安陽市一帶) 時,看到這里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蕭條,一片冷清,百業待興,於是立志改善現狀。後來趁河伯娶妻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隨後頒布律令,禁止巫風。教育了廣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同時,他又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在漳河開圍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實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國時期魏國的東北重鎮。
公孫衍為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和張儀是對手。公孫衍歷仕秦國、魏國、韓國。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諸國合縱抗秦。
樂羊,生卒年不詳,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樂毅先祖,戰國時期魏國將領。樂羊初為魏相翟璜門客,後因大敗中山國而成名。
田子方:姓田,名無擇,字子方,道家學者,魏國人,魏文侯的友人,溪工,拜東郭子也就是東郭順子為師,於道德學問聞名於諸侯。古代傳言,魏文侯曾慕名聘他為師,執禮甚恭。
轉
⑼ 魏國大將有哪些
魏國排名前10的武將(top 10):1 0夏侯淵(武藝略遜於其兄,但智謀不足)
0 9夏侯惇(武藝高超,但智謀不足)
0 8曹仁 (軍紀嚴明,作風硬朗的將領)
0 7張郃(曹操心腹愛將,不亞於張遼的智將,多謀善斷,立功頗多)
0 6曹洪(多次涉險救主,多立戰功。)
0 5龐德(與關羽纏斗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勇不可擋,足以自傲。曹操手下最被低估的武將。)
0 4徐晃(只引用曹操一段話即可:荊州兵圍塹鹿角數重,徐公明深入其中,竟獲全攻。孤用兵三十餘年,未敢長驅徑入敵圍。公明真膽識兼優者也!)
0 3張遼(字文遠,曹操手下第一智將,文武兼備,屢立奇功,力守合肥,固若金湯,挫敗孫權多次)
0 2許褚 (虎痴之名,威震寰宇,當世一流戰將,與馬超大戰數百會合不分勝負,立功無數,有成為三軍主將的資質。)
0 1典韋(曹操帳下頭號戰將,與呂布對攻不落下風,被曹操贊為古之惡來,為掩護曹公撤退,力保轅門不失,在雙戟被盜之下,受傷無數,挺立而死,群賊扔不敢上前,稱其為魏國第一大將,並不為過)
⑽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排名順序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排名順序:
第1名:典韋(兵器:鑌鐵雙戟,座駕:黃膘馬) 戰績:和人爭吵,用拳腳殺10多人;殺人提頭逛於鬧市區,幾百人無人敢近其身邊;在山林溪澗追逐老虎;大風中十幾人撐不住的大旗,他一個人輕松搞踮;3個回合刺死何儀的副元帥;單挑許楮,從上午直殺到黃昏,兩人不分勝負。典韋曾經數次救曹操,第一次,當曹操被呂布麾下四將圍困不得脫,典韋五步內擲短戟,例無虛發,立殺十數名騎兵,使敵人不敢*近,然後驟馬挺戟殺退四將,救出曹操。在濮陽大戰中,典韋數進數出,先後殺敗高順,侯成,把曹操從亂軍救出。宛城一戰驚天泣地。
第2名:許楮 戰績:用飛石砸人例無虛發;雙手抓住2條牛尾巴,拖著2條牛倒行100多步;1個回合生擒何儀;大戰典韋幾個時辰不分勝負;2個回合斬掉李封;單挑呂布20回合(然後變成群毆);突襲斬李氏兄弟;大戰徐晃50回合;3個回合斬張先;和徐晃雙戰關羽被殺退;大戰高覽(單挑被混戰打斷);一戰斬掉袁紹10多將;大戰趙雲30回合;突襲斬尹楷;大戰馬超230回合;殺敗楊任、楊昂;
第3名:張遼 戰績:戰平夏侯敦;殺敗呂虔(回合數不詳);2次被文丑射中;戰張合40-50回合不分勝負;突襲斬蔣奇;3個回合殺敗沮鎬,用弓箭追射死;斬殺蹋頓;射傷黃蓋;大戰太史慈70-80回合,後太史慈借故逃回;指揮兵丁設計射死太史慈;戰凌統50回合不分勝負,東吳恐凌統有失而鳴金;
第4名:夏侯敦 戰績:名門之後,14歲開始殺人;十數回合敗給呂布;數回合刺死徐榮;戰張遼(回合數不詳,估計是不分勝負,因為呂布因此不得不生氣地親自出馬);大戰呂布(因為下雨,戰斗被打斷);3個回合殺死橋蕤;40-50回合殺敗高順;突襲刺死曹性;戰關羽10回合後被迫回馬,(含有誘敵成分,但如果他能搞定關羽就不用那麼麻煩誘敵了),再戰關羽10多回合(單挑被曹操的將令打斷);活擒耿紀、韋晃;
第5名:龐德(兵器:刀 座駕:白馬) 戰績:突襲斬鍾進;一刀砍死曹永;車輪戰張合、夏侯淵、徐晃、許楮不敗;殺退魏延;大戰關平30回合;大戰關羽150回合,虛使拖刀,實則箭射中關羽;
第6名:徐晃(兵器:宣花斧 座駕:驊騮馬) 戰績:一個回合斬崔勇;一個回合斬李樂;大戰許楮50回合;20回合敗給顏良(導致曹營無人敢再出馬);和許楮雙戰關羽被殺退;敵不住文丑(回合數不詳);殺敗韓猛(回合數不詳);走馬擒審配;數合斬彭安;大戰關羽80回合(西蜀鳴金);
第7名:曹洪 戰績:殺退呂布的兵卒,救駕一次;大戰截天夜*何曼40-50回合,然後用拖刀計砍死何曼;斬死袁譚;戰馬超40-50回合刀法散亂;3回合斬任夔;
第8名:張合 戰績:戰張遼40-50回合不分勝負;30回合敗給趙雲;20回合被馬超殺敗;殺死楊昂;刺死雷銅;
第9名:夏侯淵 戰績:斬掉龔都;被張飛殺退;3個回合斬昌奇;戰楊任30回合後詐敗用拖刀計斬之;生擒陳式;
第10名:曹彰 戰績:3個回合殺敗劉封;不數回合一戟刺死吳蘭;
(10)魏國著名將領擴展閱讀:
三國時期,魏國功臣大排名:
第一位就是荀彧了,當時荀彧在跟著曹操混之前,就別曹操稱為是軍師張良再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並且當時不單單是曹操的軍師,更是曹操的一員武將,就是因為當時有了荀彧的加入,才讓曹操有了成為侯王的資本,並且當時荀彧還給曹操推薦了一大批的人才,有郭嘉,荀攸等等,可以說對曹操是仁至義盡,並且當時讓曹操奠定地位的挾天子令諸侯就是荀彧的意見,並且在曹操出征在外一切的後勤都交給了荀彧。是曹操能夠統一的最大功臣。
第二位就是荀攸了,也就是荀彧的大侄子,當時荀攸也是曹操的軍師,也是為曹操效力,當時荀攸還有一個姓郭的兩人一起為曹操出計策,可以說是錦上添花啊,但是當時郭嘉早早就去世了,曹操相當於少了一個翅膀一樣,荀攸的一生可以說給曹操獻上了很多的計策,比如當時最著名的活捉呂布計策就是荀攸給曹操出的,當時荀攸一度高升為曹操身邊的最高級的軍師,並且參與了所有的戰役,有著非常大的功勞,別後人評為曹操身邊的第一軍師。
第三位就是郭嘉了,當時郭嘉在曹操的身邊也是出了很多的計策,並且在官渡之戰前,曹操還沒有決定的時候,郭嘉提供的十勝十敗論讓曹操才放下心來,去和袁紹的部隊拚死一搏,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不幸的是郭嘉早早的就死了,但是卻沒有被後人所遺忘,並且還經常的把郭嘉與諸葛亮做比較,甚至還有的人說,郭嘉比諸葛亮還有聰明厲害,但是要是按照對魏國的貢獻。郭嘉只能排在了第三為了。第四位就是夏侯惇了,夏侯惇絕對是當時在曹操眾多的武將中排名第一了,並且在曹操死亡後,更是封為夏侯惇為護國大將軍,並且夏侯惇和曹操還是老鄉呢,當時在曹操剛開始拉部隊的時候,夏侯惇就一直跟隨著曹操,在當時和呂布的戰斗中,一隻眼睛被呂布所傷,後來在曹操征戰時,夏侯惇就負責鎮守著大本營,抵禦外敵,並且還經常的立下戰功,為曹操的統一三國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第五位就是曹仁了,是曹操家族裡的人,當時曹仁的鐵壁將軍可不是白當的,曹仁軍隊的防禦力在當時可是非常的厲害,為曹操征戰四方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並且之後駐守在襄樊,當時關羽帶兵功夫曹仁,怎麼都攻打不下來,才給了吳國機會,最後關羽被吳國偷襲,身首異處啊。
第六名就是張遼了,為什麼張遼是最後一位呢?因為張遼並不是在開始的時候就跟隨著曹操,是後來才跟隨著曹操混的,當時夏侯惇和曹操可是屬於親信部隊,從曹操揭竿而起夏侯惇就一直跟隨著曹操征戰嗎,張遼雖然屬於曹操部隊的五子良將,但是也是後來才跟隨曹操,但是張遼的功勞還是非常的大的,讓張遼一戰出名的就是逍遙津戰役了,當時張遼帶領800個人。攻打孫權的十萬人。這樣的氣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