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著名的古跡
① 古印度的遺址或文物有什麼
阿旃復陀(Ajanta)石窟,位於制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東北388公里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共有29個佛教石窟,是從公元前2世紀到7世紀(650年)的石窟作品。石窟的建築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內有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美繪畫和雕刻,也有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古印度藝術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築、雕刻、繪畫三種藝術結合的範例,被譽為世界藝術精萃之一。據說唐玄奘到印度時曾拜訪過這里。
桑吉佛教建築群,距離博帕爾約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著平原。古跡由一組佛教建築群構成,包括巨石石柱、宮殿、廟宇和寺院。這些建築的歷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它們都不同程度的保存下來。在12世紀前這里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現存的最古老的佛教聖地,198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築藝術的重要遺跡。這些高達15米的石柱,最重的達50噸左右,除奔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頭外,最著名的是薩爾納茲大石柱,其柱頭的四個背對背蹲踞著的獅子,栩栩如生,雄勁有力,象徵著帝王的權威。
② 印度尼西亞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巴厘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位於爪哇以東, 是小巽達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此島面積5500 平方公里, 島上名勝古跡眾多, 自然風景美麗如畫, 人們用」詩一般的情調, 畫一般的美麗」來形容巴厘島的景色, 因而素有」詩之島」的美稱。
三色湖周圍群山環抱, 重巒疊嶂, 奇石矗立, 林木蔥蘢, 繁花爭艷.不遠處銀白色的瀑布, 從陡峭的山崖直瀉而下, 蜿蜒曲折的河流在深山幽谷里靜靜地流著, 淙淙作響.站在山巔遠眺, 小河、密林、湖水盡收眼底, 一座座灰色的茅屋, 就象碧海上的點點漁帆.三色湖的岸邊綠樹成行, 淺水處蘆葦叢生, 有成群的天鵝嬉遊在其間.湖中水生植物繁茂, 游魚種類很多.在三色湖周圍地區, 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在克利穆圖火山腳下, 有一對青年戀人發誓要結成夫妻, 但遭到雙方父母的反對.他們來到充滿神秘色彩的三色湖畔, 投入到呈艷紅色的湖水中, 雙雙身亡.因此, 現在當地居民每逢佳節都將豐盛的祭品投到湖裡, 祈求天神保佑那對青年戀人.三色湖紅、綠、青相鄰, 霧雲景迥異的獨特天然奇景, 成為印尼著名旅遊勝地.
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婆羅浮屠。婆羅浮屠佛幹革命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佛塔之一,為世界聞名的石刻藝術寶庫,素以「印尼的金字塔」之稱
克蘭比坦王宮(Krambitan)保留傳統建築古樸的風格,加上有村民精湛的民俗樂器演奏,是個頗值得都市人一探究竟的小村落。佔地約2萬平方米的王宮是克蘭比坦村最古老的建築物,目前,王宮開放一部分供民眾參觀,因為王宮內現今仍有王室家族居住在里頭,所以這里雖然距離塔巴南只有10分鍾車程,但是沒有比摩(Bemo)可搭乘,你必須專承包車前往,不然就得參加旅遊團,但是在當地的旅遊團來說,這個旅遊景點的收費較高,最少要湊滿15人才開車,因為王宮招待一次遊客必須動員上百人,也因為如此,到此游覽不會有吵吵擾擾的遊客一大群一大群出現在皇宮內。如果你有興趣前來,請務必向當地旅行社詢問並預約。
多巴湖之奇還在於它擁有一個美麗的湖心島--薩莫西島。站在湖心島高高的山峰上極目眺望,湖面上碧波盪漾,藍天與綠水連成一片,你會覺得自己彷彿已被融於這種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頗有渾然忘我之感。 更令人心醉的是多巴湖的夜色。當皓月冉冉升起之時,銀色的月光撒在湖面上,遠方朦朧的峰巒融在茫茫的月色里,眼前是一片墨綠色的世界,除了湖面上星星般閃爍著的點點漁家燈火,一切彷彿都安謐地睡著了,顯得那樣寧靜,神秘莫測。
③ 印度什麼是著名的名勝古跡
印度最著名的名勝古跡就是泰姬陵。
④ 印度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風景]印度十大奇觀: 泰姬陵 ,馬哈巴利普蘭巨型浮雕 ,錫克教大金廟,耆那教巨型內石雕像 ,阿旃容陀石窟,哈勒比德-貝魯爾寺廟群,顧特卜塔 ,太陽神廟 ,耶奧拉石窟 ,卡傑拉霍寺廟群。
要具體介紹嗎?很多!
⑤ 印度有什麼名勝古跡
泰姬陵阿姆利則金廟
琥珀堡
蓮花廟
總統府—莫卧兒花園
天文台-疆塔爾曼塔爾
德里皇宮
吉祥天女-納拉亞那廟
阿育王柱
胡馬雍陵
泰姬陵
埃洛拉石窟廟宇
印度門
⑥ 印度名勝古跡的作者簡介
王樹英,男,1938年生,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專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後擴大屬為亞太所),專門從事印度歷史。文化研究,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魯大學進修與研究,回國後又多次赴印度各地考察和講學。先後發表有關印度的各種著作:《印度文化與民俗》、《印度神話傳說》、《宗教與印度社會》、《印中文化關系》(印地文版)、《中印關系及其文化交流》(英文版)、《南亞印度教文化》、《世界民族與文化》(印度卷)、《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等。
⑦ 印度有哪些文物古跡
泰姬陵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稱為人間建築的奇跡。它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亞穆納河南岸,從印度首都新德里乘火車3小時可到達。
莫卧兒王朝皇帝沙傑汗的愛妃蒙泰吉·馬哈爾嬌艷美麗,才華過人,在隨同沙傑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時年39歲。為紀念與之形影不離的愛妃,沙傑汗征調2萬多名民工建造了這座陵墓。
泰姬陵始建於1632年,到年才完工,工期長達22年之久。陵區南北長580米,寬305米,中間是一個美麗的正方形花園。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盡頭是陵墓。陵墓全部用潔白的大理石砌成,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無比聖潔的倒影。陵墓的平台是紅砂石,與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鮮明的色調對比。陵墓中央覆蓋著一個直徑達17米的穹窿,高聳而又飽滿,以天空為背景,構成壯美凈潔的輪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達41米的尖塔。陵墓兩側的配套建築為清真寺,式樣完全相同。墓雕為地下穹形宮殿,白色大理石牆上鑲嵌著寶石。
泰姬陵宏偉瑰麗。凌晨或傍晚是觀賞泰姬陵的最佳時刻,此時的泰姬陵顯現出無與倫比的純潔、靜穆和優美。
馬哈巴利普蘭巨型浮雕
馬哈巴利普蘭城又稱為「七寺城」,是印度東南泰米爾納德邦的旅遊勝地,瀕臨孟加拉灣,早在七世紀就成為印度教的活動中心。這里有許多5-8世紀的名勝古跡,最著名的是馬哈巴利普蘭浮雕。馬哈巴利普蘭浮雕鑿刻在海邊兩塊高達60米的巨岩上,講的是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的《摩柯婆羅多》中的英雄阿朱那的故事。有形象生動的神靈、魔鬼和動物的圖像100多幅。此外,與巨型浮雕相距不遠的海岸廟也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地方。
錫克教大金廟
在錫克教的活動中心阿姆利則市,可以看到錫克教的最大寺廟——大金廟(因這座寺廟的頂和門戶鎦金而得此名)。阿姆利則市是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邊境城市,同巴基斯坦接壤。大金廟是15世紀由錫克教第五代宗師阿爾瓊創建,後遭洗劫毀廢,幾經重建修復。1830年重修時,用了100公斤黃金。錫克教信奉一神,但不為神畫像,也不為神塑身;錫克教不設專職神職人員,凡成年人,不分男女都可以主持禮拜。錫克教的寺廟一般有四個門,分別朝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意味著錫克教的大門向來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開。無論白天黑夜,任何時間都可以去大金廟參觀,而且從不收費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位於印度南方的卡納塔克邦,是一尊高達17米的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大雄的石雕像。這座巨型石雕像是印度雕刻家、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濕塔米內的傑作。雕刻於10世紀統治南印度的恆加王朝時期。從下面到達大雄雕像腳下,需要攀登600餘級石階。耆那教是與印度教、佛教同時興起的古老宗教,教徒雖然不多,影響卻很大。耆那教的經典以和平主義為基礎,反對傷害眾生,主張苦行主義。耆那教徒每12年在大雄雕像前舉行一次大典,下一次大典將在2005年舉行。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位於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縣阿旃陀村的瓦古爾納河谷,是在離谷底76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的一處佛教廟宇,四周風景如畫。
阿旃陀石窟自公元前1世紀開始建造,到公元7世紀才完工,工期長達700餘年。30個石窟高低錯落,綿延550米,環抱成新月形,俯瞰清流翠谷。石窟內有石雕佛像和壁畫。大量現存壁畫的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還有一些反映的是笈多王朝的宮廷生活。
哈勒比德-貝魯爾寺廟群
哈勒比德和貝魯爾是位於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兩個村鎮。12世紀初,哈勒比德還是曷薩拉王朝的都城。哈勒比德-貝魯爾寺廟群是印度文明的瑰寶,寺廟里的牆上全是壁畫,但是哈勒比德寺廟的壁畫就有1萬多幅,被前來參觀的西方人稱為「印度的巴羅克」。哈勒比德歷史上曾多次遭受洗劫而逐漸衰落,貝魯爾的寺廟保存得較為完好。
顧特卜塔
顧特卜塔高聳在距新德里15公里的梅特烏里村,建於1193年。顧特卜是印度穆斯林領袖穆罕默德的得力將軍,在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
顧特卜塔有紅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底層直徑為15米,到頂部逐漸縮小為2.5米,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在顧特卜塔附近還有一些印度穆斯林的古跡。
太陽神廟
科納拉克太陽神廟石印度教的寺廟,位於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科納拉克村,瀕臨孟加拉灣。神廟建於13世紀,外形是別致的太陽神蘇利耶的戰車,有12對巨大的石雕車輪和7匹拉著戰車的石馬。寺廟內的雕飾精美細膩,造型生動。
耶奧拉石窟
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縣的耶奧拉村距阿旃陀石窟數十公里,建於9世紀至11世紀期間,是一片開鑿於峭壁上的廟宇,主要是耆那教、濕婆教和印度教的廟宇,也有幾尊雕像是佛教。耶奧拉石窟中最寶貴的是凱拉薩寺廟,即第16號石窟,屬濕婆教,石窟高達33米,長50米,開鑿於拉喜特拉庫塔王朝時期
卡傑拉霍寺廟群
卡傑拉霍寺廟群位於印度東北部,佔地21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大片,寺廟總數85座,先後建於公元950-1050年。在這個歷史時期,卡傑拉霍一帶是印度佛教中米教一派的活動中心。也許這里偏遠而免遭征服者的蹂躪,所以寺廟群中有20多座寺廟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好。
卡傑拉霍寺廟群中,絕大多數都是用堅硬的河底砂岩建成,廟內有大量精美的雕刻,是根據8世紀《愛經》的內容雕刻製成的,浮雕涉及的人物有天神、國君、士兵、樂師、舞者及眾多平民,造型栩栩如生,是印度文明的奇葩。
⑧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古城
印度的名勝古跡文明古城有泰姬陵,琥珀堡,錫克教大金廟,太陽神廟,紅堡和卡傑拉霍寺廟等等。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回,生生不息。盡管有人說,沙賈汗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種子;盡管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腳下,不知堆砌著多少人的鮮血乃至生命。但是我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時空的思戀,有生死相隨的愛情。泰姬陵依然超越著簡單的建築學意義,默默地美麗著,不為別的,只為世人心中那一點對愛情的美好嚮往。
琥珀堡位於齋浦爾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於1592年。遊客可騎大象上山參觀。由於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
⑨ 在世界上有哪些名勝古跡
在世界上的名勝古跡有萬里長城、埃菲爾鐵塔 、西藏布達拉宮、印度泰姬陵、聖彼得教堂等。
1、萬里長城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 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仝里,幫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2、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於1889年建成,得名於設計它的著名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但在經過本世紀80年代初的大修之後風采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
3、西藏布達拉宮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當初是為了迎接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4、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
5、聖彼得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diSanPietroinVaticano),又譯為梵蒂岡聖伯鐸大殿,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聖彼得墓地上修建的,於西元326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