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琵琶著名曲子

琵琶著名曲子

發布時間: 2021-01-19 17:02:45

① 琵琶有哪些著名的曲子

江南三月、新翻羽調綠腰、草原小姐妹、謂水情、陽春白雪、霸王卸甲、寒鴉戲水、梅花三弄等。下載地址,網路什麼只要輸入就可以了。

② 中國琵琶的名曲內容

十面埋伏

這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斗場景的琵琶音樂。

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明代王猷定《湯琵琶傳》中,記有被時人稱為「湯琵琶」的湯應曾彈奏《楚漢》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從這段描述可看出,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早在16世紀之前,此曲已在民間流傳。

《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自公元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

《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凡十三段;

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

《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③ 世界十大 琵琶曲 都是什麼

琵琶十大名曲:

1《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傳統琵琶大套文曲,樂曲通過描寫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對故國家園的思念,抒發了一種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調婉轉細膩,纏綿惆悵。在彈奏上充分發揮左手推、拉、吟、揉及擻音、帶起等技法,在虛音、實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錯配合中,運用彈、挑、泛等單音與拉、推、輪指等連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顯委婉柔美,表現出「聲聲掩抑聲聲思」的情緒,表達了古代婦女受壓抑的內心痛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又名《潯陽夜月》、《潯陽琵琶》或《潯陽曲》,《夕陽簫鼓》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緻優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樂曲以鼓聲、簫聲起始,主題富於江南水鄉情調,其後各段運用擴展、緊縮、移易音區和換頭合尾等變奏手法和水波聲、槳櫓聲等擬聲樂匯以豐富樂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寧的情調,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盪漾於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盪月,槳櫓添聲……

3《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稱曲中經典。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垓下決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面。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優秀代表作。在傳統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於描繪優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而武曲則結構精緻綿密,旋律層次分明,情緒激烈雄壯,節奏復雜多變,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於表現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氣勢雄偉激昂,風格旖旎壯美,藝術形象生動鮮明,是古典音樂的瑰寶。

4《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這首曲子取材與《十面埋伏》一樣,也是描述垓下之戰,同樣是採用章回式結構,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所以樂曲高昂,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所以樂曲沉悶悲壯。傳說虞姬在項羽聽到楚歌聲而自為詩後和曰:「漢失已落地,四面楚聲中,大王意氣盡,賤妄何聊生!」蘇軾也曾做詩:「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蒼皇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京戲《霸王別姬》名聞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會帶給你更深刻的感受。

5《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華彥鈞創作的一首琵琶獨奏曲,樂曲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此曲經楊蔭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並記譜才得以保存下來。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瀏查證,道家中並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

6《昭君出塞》

琵琶獨奏曲《昭君出塞》由華彥鈞傳譜。樂曲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無限感慨。 我國音樂歷史上有不少描寫昭君出塞的樂曲,尤其是凡提到琵琶,大多和昭君出塞的故事聯系在一起。在《一素子琵琶譜》中新調6首之一,為《昭君出塞》,註明通《石上流泉》,而《月映西湖》,注又名《出塞》;華秋蘋《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的浙江陳牧夫派琵琶曲目中有《昭君怨》,後來李芳園在《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出現了描寫昭君出塞故事的套曲《塞上曲》。但是,華彥鈞傳譜的這一曲,均與此不同。據華彥鈞自己說,此曲是由他父親華雪梅傳授的。但是,我們從該曲的旋律音調,可以發現有類似廣東音樂「乙反線」的特徵,似乎有作者所處年代廣為流傳的廣東音樂曲《昭君怨》的因素。此曲有作者自己琵琶曲上的一些特點,例如,與《大浪淘沙》相似的樂曲結構、旋律節奏音型和演奏手法等。在表現的情感上,仍表現出作者的豁達氣度,而絕無那種閨怨

7《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亦名《陽春古曲》,簡稱《陽春》,是一首廣泛流傳的優秀琵琶古曲。質朴而豐富的音樂語言,表現了人們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對大自然充滿無限感情的精神氣質。全曲呈現出一種明亮的色調,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而具有推動力的節奏,描繪了萬物生機,春意盎然的景象。聽來使人感覺耳目一新,成為一首雅俗共賞的優秀傳統樂曲。

8《草原小姐妹》

琵琶協奏曲,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創作於1973年,1977年中央樂團首演。由劉德海琵琶獨奏,管弦樂隊協奏,開創了琵琶協奏曲之先河。樂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女龍梅、玉榮為保護集體羊群與暴風雪搏鬥的事跡,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

9《海青拿天鵝》

據說《海青拿天鵝》是現今所知,流傳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海青拿鶴》於元代出現,是一首專為琵琶創作的獨奏曲。海青拿鶴:又名《海青拿天鵝》,元代時出現的專為琵琶創作的獨奏曲。北京智化寺有清康熙三十三年的抄本《放海青》、《拿鵝》兩曲。1814年榮齋編《弦索備考》亦有《海青》一曲,均為合奏譜。現存琵琶獨奏樂譜最早見於華秋萍的《琵琶譜》。此曲題材取自於北方游牧民族狩獵生活,海青又名海東青,是北方狩獵民族飼養的一種專門捕獵動物的猛禽,當時的契丹王室常攜海青外出圍獵,故此曲可能是在契丹民族或女真族的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加工編創而成。

10《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是一首有著濃郁生活氣息的極其抒情的樂曲,它彷彿是用音樂來描述山野風情的畫卷。 《彝族舞曲》是王惠然創作於1960年的一首琵琶獨奏曲,取材於雲南彝族《海菜腔》、《煙盒舞》。樂曲以優美抒情的旋律,粗獷強悍的節奏,生動地描繪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風光,男女青年們熱情舞蹈的歡樂場面。此曲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並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深受眾多音樂家喜愛,被改編成古箏、三弦、揚琴、阮獨奏曲及管弦樂曲。殷飈將它改編成吉它獨奏曲,1987年參加在珠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吉它藝術節中得到國內外的高度贊揚,成為一首在吉它界中頗有影響的吉它名曲。

④ 琵琶有什麼好聽的曲子

琵琶曲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林海、紅梅贊、竹舞等,這些都是比較好聽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是一首漢族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斗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又稱《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西岸輕輕得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原先名叫《夕陽簫鼓》。這個曲名最早見於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樂考證》一書中,被列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類。樂譜最早見於鞠士林的傳抄琵琶譜及1875年吳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樂社團將它改編成一首民樂合奏曲,並根絕此樂曲詩情畫意的內容,給它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此曲音樂意境優美,樂曲結構嚴密。它的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採用同一樂句出現。聽起來十分和諧。在民間音樂中,這種手法叫"換頭合尾",能從格格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表現的內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們遵循中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為每段加了一個小標題。這些標題是: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唉乃歸舟和尾聲。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樸、典雅、節奏比較平穩、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構思非常巧妙,隨著音樂主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現實了大自然景色的變換無窮。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激動人心。這段音樂描繪小船向歸途劃去時歡樂的聲浪響徹江面,達到了情緒的頂峰。隨後音樂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復到平靜、輕柔的意境之中,然後便轉入尾聲。
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好象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中。
琵琶(英文名"Lute"),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這種樂器總是附著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觸人體相異。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⑤ 琵琶的琵琶十大名曲

琵琶十大名曲:

一、《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傳統琵琶大套文曲,樂曲通過描寫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哀怨悲切之情。

二、《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稱曲中經典。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垓下決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面。

三、《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這首曲子取材與《十面埋伏》一樣,也是描述垓下之戰,同樣是採用章回式結構,但立意不同。主角是項羽,所以樂曲沉悶悲壯。

四、《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華彥鈞創作的一首琵琶獨奏曲,樂曲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

五、《昭君出塞》

琵琶獨奏曲《昭君出塞》由華彥鈞傳譜。樂曲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無限感慨。

六、《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亦名《陽春古曲》,簡稱《陽春》,是一首廣泛流傳的優秀琵琶古曲。質朴而豐富的音樂語言,表現了人們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對大自然充滿無限感情的精神氣質。

七、《草原小姐妹》

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

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

八、《海青拿天鵝》

據說《海青拿天鵝》是現今所知,流傳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

九、《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是一首有著濃郁生活氣息的極其抒情的樂曲,它是用音樂來描述在晚上,男女老少圍著篝火歡樂地載歌載舞。

十、《火把節之夜》

《火把節之夜》用音樂的方式寫出了在火把節夜晚,少數民族的人們圍著篝火,激情地跳著歡快的舞蹈。樂曲時而悠揚,時而激烈。

(5)琵琶著名曲子擴展閱讀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

琵琶分為五個流派,分別為:

一、無錫派

二、平湖派

三、浦東派

四、崇明派

五、汪派

日常保養方法:

平時准備一塊擦琴布,常保持琴身琴頭品相的清潔,天熱易出手汗者,練琴完畢,務必將琴弦擦乾凈,以免生銹。

在粘面板、頭時,一般都用黃魚膠等水膠,這類膠最怕受潮,一受潮就會發生脫膠現象,脫膠之後,音量就會減弱,音色更受損害。因此,不宜置放在潮濕之處,也不能受雨水的淋濕。

平時不彈琴時,專業方法是將琴放於桌面上,琴的板面朝上,蒙一塊薄薄輕紗巾,以免落灰,相把後背處放一個小枕頭,讓琴斜躺於桌面,減輕琴頭的壓力。

⑥ 琵琶有哪些著名的曲子

對於琵琶曲來說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塞上曲》、《夕陽簫鼓》、《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大浪淘沙》、《彝族舞曲》、《昭君出塞》、《陽春白雪》、《海青拿天鵝》、《草原小姐妹》這十首是比較著名的琵琶曲子

⑦ 琵琶名曲都有哪些

至抄15世紀左右,琵琶樂器已經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及以《月兒高》、《思春》、《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琵琶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⑧ 中國琵琶十大名曲

1《十面埋伏》不用說了= =
2《霸王卸甲》這兩個武曲是肯定的
3《彝族舞曲》彈琵琶的沒有不會彈這個的
4《天鵝》劉德海作的 很有名
5《春江花月夜》民樂合奏的多
6《金蛇狂舞》比較初級的曲子但是也很有名
7《大浪淘沙》阿炳的琵琶曲
8《陽春白雪》很多版本 算是琵琶的代表了
9《草原小姐妹》這個也不用說了 非常熟悉的旋律一聽就知道的
10《月兒高》在文曲裡面最著名最有代表的曲子

其實十大名曲這樣的有太多了 琵琶曲子非常多。這是我學了10年專業總結能比較代表的就是這10首了

⑨ 琵琶是我國傳統樂器之一,有哪些比較出名的琵琶樂曲

琵琶是一種彈撥樂器,歷史十分悠久,早在秦朝時就有了,是中國經典樂器。琵琶音域廣,音色多變,其表現力極為豐富,比較出名的琵琶曲目有《塞上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昭君出塞》、《陽春白雪》、《平沙落雁》等。

《平沙落雁》也是琵琶曲中的經典曲目,它主要表現的,是一種志向的展示,將人心中的高遠志向比喻是大雁,因為大雁向來飛得高遠,所以古人十分羨慕喜歡它,常將大雁與人的心胸志向相提並論。

《陽春白雪》是一首比較積極、昂揚向上的曲目,曲調既平穩均勻,又歡快跳躍,全曲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給人一種明亮又活潑的觀感。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