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街道
A. 紐約有哪些著名街道
華爾街 百老匯
帝國大廈 聯合國大樓
自由女神像 克萊斯勒大廈
洛克菲勒中心 世界貿易中心
B. 英國境內有名的街道有哪些
我在倫敦,所以可以給幾天這里的著名街道:
OXFORD STREET
REGENT STREET
BOND STREET
NEW BOND STREET
上面都是購物街。
HARLEY STREET - 因牙醫以及整形醫生知名,
PARK LANE - 從名字可以大概猜出,是海德公園旁邊的一條林蔭大道,南北向,
ABBEY ROAD - BEATLES錄音室所在地,
PORTOBELLO ROAD - 著名的波托貝洛路古董市場在附近,路沒有名氣,集市有名。
KESINGTIN HIGH STEET - 肯辛頓高街,也是購物時尚街,
此外還有THE MALL(白金漢宮正門出來那條街),STRAND(戲院和商業街)也是非常有名的街道,都在倫敦市中心。
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也有幾條有名的街道:
THREADNEEDLE STREET 針線街,一提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說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
BISHOPSGATE, 主教大街, CANNON STREET, CHEAPSIDE, 這幾條街道兩邊銀行和金融機構林立。CHANCERY LANE,一條很窄的街,高等法院、律師公會和法律事務所集中地。
最後一個FLEET STREET艦隊街,以前的報社街。
C.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條街道
紐約第五街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
倫敦牛津街
D. 世界著名街道有哪些 德國的 法國的 英國的 中國的 美國的
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
英國的唐寧街,是首相的官邸.
澳大利亞悉尼皮特街是著名商業街.
紐約第五街是世界著名的商業街.
香港銅鑼灣.
漢城市明洞大街.
蒙特利爾地下城.
莫斯科市阿爾巴特大街.
柏林庫達姆大街.
東京都新宿大街.
上海的南京街,北京的長安街什麼的
貌似你這是大號掙分題,我這醬油了,愛采不採吧
E. 第五大道」是美國那個城市的著名街道
第五大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
第五大道(Fifth Avenue),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南起華盛頓廣場公園,北抵第138街。由於第五大道位於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東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這條街道為界而加以東西的稱呼。(例如第五大道以西的十街就稱為西十街)。
第五大道上景點眾多,由南至北有帝國大廈、紐約公共圖書館、洛克菲勒中心、聖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園等。此外,由於中央公園附近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術館、所羅門·古根海姆美術館、庫珀·休伊特設計博物館等著名的美術博物館等,因此被稱為「藝術館道」。
在60街到34街之間的第五大道,則被稱為「夢之街」,因這里聚集了許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是高級購物街區。據英國一家咨詢公司對全球45個國家所做的年度調查顯示,第五大道仍是全球租金最為昂貴的零售業場所。第五大道商鋪的年租金可超過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 。
(5)世界著名街道擴展閱讀:
周邊設施:
帝國大廈、紐約公共圖書館、第61街附近的PIERRE酒店、第59街上的PLAZA酒店都位於中央公園周邊。面向南方,有TIFFANY,GUCCI這樣的名店。這些經典名店之間還有PULITZER噴泉,ROCKEFELLER中心和聖PATRCK'S大教堂。
自1907年第五大街協會成立以來,100年以來始終堅持高標准,使第五大道始終站在成功的頂峰。包攬眾多貨品齊全、受人喜愛的商店是第五大道的一個特色。
據英國一家咨詢公司對全球45個國家所做的年度調查顯示,第五大道仍是全球租金最貴的零售業場所。第五大道商鋪的年租金可超過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1平方米=10.764平方英尺)。
第五大道也是紐約市民舉行慶祝活動的傳統途徑路線,在夏季的星期日是禁止汽車通行的步行街。
F. 澳大利亞有哪幾條著名街道(街道名)
截止2020年,澳大利亞有一條著名街道,是悉尼皮特街。
在世界上有公認的五大頂尖名牌的超聖地和著名的街道,分別是紐約市的第五街、巴黎香榭的麗舍大道、倫敦的牛津街、香港的銅鑼灣以及澳大利亞的悉尼皮特街。
在澳大利亞的悉尼皮特街,雲集著很多的品位人士用來出席各種社交場所的頂尖名牌,並且無論是款式還是品種類別都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因此每天都吸引著很多愛好名牌的消費者前去選購。
(6)世界著名街道擴展閱讀:
2019年,專業的數據公司對世界上名牌匯集的商業街做了一項調查,列出了全球租金最貴的前五條商業街。紐約第五街的商鋪以年租金每平方米7.4萬元人民幣名列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每平方米年租金5.9萬元人民幣。香港的銅鑼灣以每平方米4.4萬元人民幣列第三位,倫敦的牛津街、澳大利亞的悉尼皮特街緊隨其後。
G. 香港都有哪些著名的街道
1、彌敦道
彌敦道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由尖沙咀海旁伸展至九龍半島以北的界限街,兩旁商業和住宅大廈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更逐漸成為購物區,入夜後遊人如鯽,各式霓虹招牌閃爍耀眼,令人目眩。
2、荷李活道
荷李活道有時亦稱作荷里活道,是旅客到香港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它位於香港中環至上環,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荷李活道」的名字與美國電影業的好萊塢無關,卻來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帶的冬青樹(Hollywood)。
荷李活道東端連接著蘭桂坊,而舊中區警署亦位於此街上,而在舊中區警署側中央廣場的Dragon-i酒吧,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訪港時到此消遣。連接中環與半山區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亦途經荷李活道。上環一端的荷李活道近樓梯街一段是著名廟宇荷李活道文武廟的所在地。
3、煤氣燈街
煤氣燈街,又名都爹利街,不少香港電視劇和電影都曾以這條街為場景,多以其為香港縮影來進行拍攝。煤氣燈街本身是一條小街,只有一端可以通車。此街與雪廠街連接之處,建有一條花崗石樓梯與此街相通。而石階樓梯兩旁,立有四支煤氣燈,這是全港目前僅有的四支煤氣燈。
上世紀50年代以前,煤氣燈在香港並不少見,是香港的主要照明街燈。但到了70年代,全港煤氣燈已被電燈取代,現僅剩餘此四盞,就顯得彌足珍貴了。這部分煤氣燈於1979年8月15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現在,這部分煤氣燈仍每天由傍晚6時至早上6時亮燈,作街燈照明之用。
4、廟街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街道南北走向,連接文明裡及佐敦道,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
廟街內也有不少富有香港本土特色小食的攤檔,包括海鮮、煲仔飯及各類麵食等,由於價錢大眾化,而且口碑不俗,深受居民以及外地遊客歡迎。
5、石板街
石板街的正式名稱為「砵典乍街」,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香港島中環。街道連接山上的荷李活道及山下的干諾道中,其中皇後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頗為陡直,故用石塊鋪蓋路面,並設計成一塊凹下一塊凸起,既方便行人上落,又方便雨水沿兩旁瀉走,因此人們習慣叫它做「石板街」。
香港政府在1858年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石板街已被香港古物古跡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H. 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街在哪裡
巴黎:香榭麗舍
紐約的第五大道
英國倫敦的牛津街
東京的銀座大街
加拿大多倫多央街(Yonge Street)
依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央街是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從多倫多港灣(Toronto
Harbour)開始,向北穿過多城,後以11號公路延續,一路上經過眾多的安省城鎮,並在考昆(Cochrane)鎮轉頭向西,一路小跑,最終到達安省的雨河(Rainy
River)和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加邊境處的國際瀑布,全長1896公里(1178英里)。
第一任上加拿大(Upper Canada,今日安省的前身)的省督,約翰·格拉夫·西米柯(John Graves Simcoe,1752-1806)。
其實在最初,央街甚至還不是多倫多(當時稱之為約克鎮)的一部分。城市的開創者約翰·格拉夫·西米柯(John Graves Simcoe,1752-1806),時任上加拿大(Upper Canada,今日安省的前身)的省督,開始在小鎮的北部規劃道路的建設,以防止美國的入侵。西米柯在加拿大的時間不到4年(1793-1796),後因病於1796年返回英國,這是後話。
出於戰略上的考慮,需要修築一條道路,以確保英軍進出五大湖區的北部,特別是約克港和西米柯湖(Lake
Simcoe),因為這是連接喬治灣(Georgian Bay)和五大湖上游(Upper Great
Lakes)水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道路將為駐扎在五大湖上游和約克鎮的英軍的軍事要塞之間提供一條便利通道。
英皇家御林軍(Queen's Rangers)標志
在1794年2月,大英帝國皇家御林軍(Queen's Rangers)的一個先遣隊在代理勘測指揮瓊斯(Augustus
Jones,1758-1837)的率領下,作為第一批勘探人員開始道路的標識工作。砍伐茂密的灌木林需要技術和大量的勞工,瓊斯認為在冬季更好,因為樹枝枯萎,更便於勘查。
御林軍當時修築的道路寬度為20英尺,並對道路的兩側進行了大致的規劃。同年8月,他們到達康山(Thornhill)。因時值與美軍戰局吃緊,御林軍需要抽調人手去尼亞加拉邊境,築路工程暫停。
其後,另一組人馬在波瑞(William von
Berczy)的帶領下,在康山和朗斯達夫(Langstaff)之間繼續工作,但惡劣的天氣和疾病的困擾,阻止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在1796年1月,皇家御林軍的瓊斯返回,繼續開展並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在43天之後,他們終於到達西米柯湖區,這一地點就是今日的Gwillimbury。今天,如果我們從多倫多市中心駕車沿快速道DVP和404北上Gwillimbury,近乎相同的距離,也不過約一小時的車程,足以想像當時央街築路工程之艱辛。
省督西米柯以他的老朋友喬治·央爵士(Sir George
Yonge,1731-1812)命名這條道路為央街。央爵士是1791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戰時內閣的大臣。他本人曾簽署了一份文件將皇家御林軍指派為一個團,以保護新的省份。
央爵士本人從未到訪過加拿大,但他作為省督西米柯在英國故土的庄園所在地哈內敦(Honiton)區的國會議員,與省督聯系極為密切。在央爵士戰時大臣的職位期滿後,被委任為礦業部長,其後在英屬海外領地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任總督。他本人畢生熱衷於道路和建築,因而,以他的名字為央街命名實不為過。
央街與皇後街(Queen St.)十字北望。(1938年)
在十九世紀期間,央街延伸到安大略湖邊,成為商人、農民、國民軍和驛站班車乘客進出城市的主要通道。在1850年,央街在書院街(College)和布洛街(Bloor)段只有兩座大的庄園,佔地200英畝,其房屋臨街距離遠達1/4英里,使央街這部分幾乎在林中穿行。1869年,蒂莫西·伊頓(Timothy
Eaton)在央街178號開張了他的伊頓百貨公司,這一被稱為加拿大人購物革命化的行動,也吸引了其他的貿易商。在20世紀初期,央街逐漸成為多倫多最主要的購物街道。
央街東眺國王街(King St.)裝飾一新的街車慶祝維多利亞女皇登基60周年。(1897年)
央街與國王街十字北望,隱約可見CNE的條幅懸掛在空中。(1914年)
今天,央街在國王街(King)和布勞街(Bloor)之間,處處可見購物者、通勤者、扎著頭巾遊逛的年輕人和觀賞戲劇的人們,以及那些欲感受這里氣息的人們。不過,一旦離開鬧市區的中心,遊人將會發現,央街足以稱得上是加拿大的一條文化長廊,不同的區段特色迥異。登打士街(Dundas)一帶眾多商店眩耀的霓虹燈和俗氣的櫥窗展奇異地混合在一起;玫瑰谷(Rosedale)優雅精巧的古玩店;艾格靈屯大街(Eglinton,有人說,譯名太土,其實Eglinton在一開始還真是一個村莊)新潮的咖啡館;芬治大街(Finch)的高層住宅群;沿著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北上折西,央街展現出不同的個性化風采。與多倫多一樣,央街也是其他許多城鎮和村莊的主要幹道。
I. 倫敦都有哪些著名的街道
攝政街 Pegent St.——
該街道曲折曲蜒,連結牛津廣場和匹卡德利廣場。比起龐德街L的高檔名牌店來,這里更為親切。利巴提、哈姆雷茲等許多商店均具英倫風范。附近的沙威爾勞有眾多高級西裝店。
牛津街 Oxford St.——相當於南京路、王府井。
就商店的個數,及人流的多少來說,牛津街都要勝過攝政街和龐德街一籌,坐上倫敦的頭把交椅。這里有許多高級品店,但那些面向年輕人的隨意輕松風格的店鋪更為引人注目。在此,可以知曉倫敦最具普遍性的時髦感覺是怎樣的。這條街上的賽爾福利奇則是倫敦人最喜愛的百貨商場。
伯靈頓市場街 Burlington Arcade——
由新、舊兩部分組成。這里聚集了英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高級名牌店。當然,可以只逛不買。 此外,伯靈頓市場街與皇家市場街作為時髦商店的聚集地也十分有名。
唐寧街 是英國首都倫敦白廳大街的一條橫街,短而窄,是以17世紀英國外交家和理財家喬治·唐寧爵士的名字命名的。
J. 法國一著名的街道名
香榭麗舍大街(愛麗舍田園大街)(法語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城一條著名內的大街。根據法國一個容常用的說法,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愛麗舍田園大街取自希臘神話「神話中的仙景」之意,其法文是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其中CHAMPS(香)意為田園,ELYSEES(愛麗舍)之意為「極樂世界」或「樂士」因此,有人戲稱這條街是「圍牆」加「樂土」的大街,法國人則形容她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
香榭麗舍大道東起巴黎的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即戴高樂廣場),地勢西高東低,全長約1800米,寬100米,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
不太長的街道兩旁布滿了法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銀行、航空公司、電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檔飯店。從盧浮宮遠望香榭麗舍,可以通過協和廣場和凱旋門直望到巴黎郊外拉德芳斯區的新凱旋門。街道兩邊的19世紀建築,仿古式街燈,充滿新藝術感的書報亭都為這條大道平添一種巴黎特有的浪漫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