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有誰
Ⅰ 中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畫家:晏濟元、張仃、程十發、陳佩秋、黃永玉、方增先、劉文西、崔振寬、曾宓范、曾石齊、楊延文、張桂銘、吳山明、林墉、賈又福、何水法、龍瑞、何家英、盧禹舜。
新京津畫派:崔子范、孫其峰、孫克綱、張憑、張步、劉伯舒、張立辰、徐希杜、滋齡、王迎春、楊力舟、劉大為、王鏞聶、鷗勇力、馮遠、王明明、田黎明、史國良、陳平新。
海上水墨畫派:賀友直、林曦明、顏梅華、韓敏、劉旦宅、韓伍、陳家泠、戴敦邦、胡振郎、龔繼先、韓天衡、楊正新、毛國倫、蕭海春、韓碩、盧輔聖、施大畏、馬小娟、邊平、山何曦。
新浙派:王伯敏、顧生岳、洪世清、舒傳曦、孔仲起、盧坤峰、吳永良、童中燾、劉國輝、姜寶林、卓鶴君、張衛民、葉文夫、陳向迅、池沙鴻、尉曉榕、王贊、何加林、張捷、鄭力。
新金陵畫派:吳養木、張繼馨、喻繼、高盧星、堂孫君、良劉、懋善、楊明義、方駿、趙緒成、賀成、朱道平、劉二剛、宋玉麟、吳冠南、常進、楊春華、朱新建、徐樂樂、范揚、江宏偉。
嶺東畫派:楊之光、林墉、方楚雄、林豐俗、許欽松、 李東偉、劉昌潮、王蘭若、陳望、謝種松、杜應強、陳政明、陳延、蔡寶烈、詹偉明、許川如、王璜生、陳孝能、 李達人、楊培江。
嶺南畫派: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盧傳遠、陳金章、伍嘉陵、何永祥、黃楨祥。
Ⅱ 著名的畫家有哪些人
1、張大千,出生於1899年,四川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他是20世紀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他走遍世界各地,被譽為「東方之筆」。代表作有《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園雅集》。
2、徐悲鴻,出生於1895年,江蘇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他善於畫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尤其善於畫奔馬。代表作有《愚公移山圖》、《八駿圖》、《負傷之獅》、《田橫五百士》。
3、齊白石,出生於1864年,安徽人,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 ,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善於畫花鳥、走獸、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
4、達·芬奇,出生於1452年,義大利人,畫家、科學家。達·芬奇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他最出名的代表作是《蒙娜麗莎》,這幅畫代表了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畫中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5、克勞德·莫奈,出生於1840年,法國人,印象派畫家。他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代表作有《日出·印象》、《盧昂大教堂》、《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睡蓮》、《乾草堆》。
Ⅲ 當代著名書畫家有哪些人
1,范曾
范曾,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2,黃永玉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3,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順,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代表畫作有《灕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4,許麟廬
許麟廬,又名德麟,山東煙台蓬萊人,1916年10月19日生。國畫家、書法家、書畫鑒賞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5,吳冠中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Ⅳ 古代的著名畫家都有哪些人
1.顧愷之(348年— 409年)
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傑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
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
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
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3.閻立本(約601年—673年)
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唐代政治家、畫家。
隋朝,閻立本官至朝散大夫、將作少監。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閻立本繼任兄長閻立德為將作大匠,同年由將作大匠遷升為工部尚書。總章元年(668年)擢升為右相,封博陵縣男。當時姜恪以戰功擢任左相,因而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說。
4.李唐(1066—1150)
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盪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
5.趙孟頫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4)著名畫家有誰擴展閱讀
顧愷之特點
擅詩詞文賦,尤精繪畫。擅肖像、歷史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題材。畫人物主張傳神,重視點睛,認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注意描繪生理細節,表現人物神情,畫裴楷像,頰上添三毫,頓覺神采煥發。善於利用環境描繪來表現人物的志趣風度。畫謝鯤像於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其畫人物衣紋用高古游絲描,線條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暢。
Ⅳ 世界著名畫家都有誰
吳道子是中國的畫聖
呵呵其他的你在一些搜索網上都可以搜到.
我給你詳細介紹一下他吧
吳道子(約686~760前後)唐代畫家。又名道玄,畫史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詔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
作,據載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時。
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其山水畫有變革之功,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蒓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作畫線條簡練,「筆才一二,象已應焉」,有「疏體」之稱。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贊他的藝術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好理於豪放之外」。
吳道子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
Ⅵ 中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黃賓虹、陸儼少、劉海粟、吳昌碩、何海霞、林風眠、黃胄、劉奎齡、劉繼卣、錢松岩、李可染、吳冠中、潘天壽、關山月、石魯
Ⅶ 世界十大著名畫家分別是誰
米開朗基羅、達·芬奇、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塞尚、莫奈、凡·高、畢加索、達利
Ⅷ 我國著名的畫家有哪些
1,張擇端,北宋著名畫家,代表作《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在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尚存爭議)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2,顧愷之,東晉著名畫家,代表作《洛神賦圖》。
顧愷之(348年— 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傑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
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才高藝絕,勤於創作,作品有很多,但真跡都已失傳。《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是現存的最要的兩種摹本。《洛神賦圖》充分體現了顧愷之在刻劃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意境方面的才能。 今有宋代摹本5種。畫卷為絹本,設色,長572厘米,高27厘米。
3,唐寅,明代著名畫家。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
唐寅28歲時中南直隸鄉試第一,次年入京應戰會試。因弘治十二年科舉案受牽連入獄被貶為吏,突發變故讓唐寅喪失進取心,從此游盪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4,鄭板橋,清代著名畫家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5,張大千,現代著名畫家。
四川內江人,1899年5月10日出生。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
張大千對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大千才力、學養過人,於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無所不擅,特別是在山水畫方面具有特殊的貢獻:他和當時許多畫家擔負起對清初盛行的正統派復興的責任,也就是繼承了唐、宋、元畫家的傳統,使得自乾隆之後衰弱的正統派得到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