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老窯口

著名老窯口

發布時間: 2021-01-17 08:36:45

㈠ 宋朝最有名的五大窯口分別生產的哪種瓷器

一、汝瓷屬五大名窯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專,宋時屬汝州。屬二、官窯由官府直接營建,分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才開始燒造,具體的窯址至今沒有發現。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設新窯,一個"置窯於修內司",後又在"郊壇下別立新窯"。三、哥窯與官窯類同,也有紫口鐵足,也有開片,不過至今其窯址不明。四、鈞窯主要燒造時期有說為宋、金、元,而有學者認為如今被定為宋代鈞官窯的陳設瓷為明初永樂宣德時期燒造。均窯有鈞官窯和鈞民窯之分,鈞官窯窯址在河南禹縣(時稱鈞州)。五、定窯是最早為北宋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窯場,也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燒造白瓷的窯場。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謝謝

㈡ 宋代以前有什麼窯口

您的這一個瓷器,真品是宋代的「越窯瓷執壺」,真品市場上一般喊價要超過100000元;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㈢ 是什麼窯口

這是一件甜白釉瓷器碗,屬於白釉瓷器系列,窯口是景德鎮窯口,仿製製作,收藏價值不大。甜白釉瓷器屬於明時期永樂年間的白釉瓷器,真品的價值很高。謝謝

㈣ 當代主要有那幾大窯口

曉芳窯,景德春風祥玉系列,九段燒,居和堂,小雅,京德。

㈤ 各個省份的老窯口瓷器都有哪些

我找到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纖細描述了我國瓷窯的分布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㈥ 中國古代的瓷器窯口著名的有哪些

汝窯,哥窯,鈞窯,定窯,龍泉窯,邢窯,邛窯,建窯,泉州窯等等

㈦ 河南省歷史上的著名窯口都有那些

除了非常著名的汝窯,鈞窯以外,據我所知,比較有名的還有:鞏縣窯,臨汝窯,登封窯,扒村窯,寶豐窯,魯山窯,當陽峪窯。

㈧ 宜興窯為什麼能成為現存最古老的窯口

宜興窯,在今江蘇宜興丁蜀鎮,故名。燒瓷歷史悠久,秦漢時宜興地區陶窯密布;兩晉時在均山燒青瓷,唐初在歸徑等地大量燒制,至晚唐、五代成為南方民間著名青瓷窯;宋、元時期,丁蜀與西渚一帶大規模燒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時成為當時的燒陶中心。澗眾村發現有唐代青瓷窯址。明代以紫砂器聞名於世,出現不少制紫砂壺名家,如供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等,並仿燒宋代鈞窯器物,因有"宜鈞"之稱。

在今江蘇宜興市南部的丁蜀鎮一帶,故稱為宜興窯。宜興窯從漢代始燒紅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等,其燒制陶瓷的歷史一直延續

到今天,有2000多年,故可稱是最古老的窯口。

宋代

已開始燒造

紫砂

器,明代的紫砂器聞名於世,清代是其高峰。建國後,宜興除傳統的紫砂陶、均陶有很大發展外,還恢復了青瓷生產,新創了花釉陶和精陶等產品,是我國重點陶瓷產區之一。[

【宜興窯桃式水注】

宜興窯桃式水注,明,通高11.9cm,腹徑12cm。

水注為橫卧桃形,一側以雕琢枝幹為柄,另一側的桃尖處開注口。胎質灰白,胎薄體輕。通體施仿宋鈞窯天藍釉,灰藍色釉地中密布白色、橘黃色的斑點。釉層較厚,開片細密。無款識。水注色調淡雅,造型設計巧妙,實用性與觀賞性相結合,別具匠心。宜興窯明、清時期生產的仿鈞產品俗稱「宜鈞」。宜鈞胎有白色與褐色兩種,白胎用宜興白泥製成,褐色胎用宜興紫泥製成。釉色以天青、天藍等色居多,以灰藍釉最為名貴。

【宜興窯仿古銅紋尊】

宜興窯仿古銅紋尊,明,高15.2cm,口徑15.2cm,足距15.4cm。

花囊撇口,粗長頸,短腹,圈足。頸部凸雕饕餮紋,頸兩側置對稱獸頭長鼻耳。紫砂胎,外罩乳濁的天青釉,釉汁肥厚。花囊與花插用途相類,只是口部較花插粗大,可以容納數量更多的花枝,實用雅觀。

【宜興窯仿鈞天藍釉蓮花式洗】

宜興窯仿鈞天藍釉蓮花式洗,明,高7.1cm,口徑19.3cm,足距10cm。

洗呈盛開的蓮花狀,底下承以三個乳凸小足。通體施天藍色釉,釉層乳濁不透明。明代宜鈞陶器的釉色較豐富。此蓮花洗為純正的天藍色。

㈨ 古代較大較出名的所有燒造瓷器的窯口

越窯、鞏縣窯、洪州窯、定窯、官窯、哥窯、邛窯、汝窯、長沙窯、南宋官窯、柴窯、吉州窯、邢窯、鈞窯、壽州窯、建窯、磁州窯、景德鎮窯、耀州窯、龍泉窯。
在歷史上享有地位的是以下幾座窯:
1、越窯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溪、寧波等地。因這一帶古屬越州,故名。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隋、初唐繼承南朝風格,生產碗、盤、盤口四系壺、四耳罐、雞頭壺等產品。盛唐以後產品精美,贏得聲譽。產品都做得很規整,一絲不苟。常將口沿做成花口、荷葉口、葵口,底部加寬,作成玉璧形、玉環形或多曲結構,十分美觀。胎體為灰胎,細膩堅致;釉為青釉,晶瑩滋潤,如玉似冰。唐朝文學家陸羽,在所著《茶經》中評價全國各地生產的茶碗,將越窯產品排在首位。許多文人還在作品中稱頌越窯瓷器,如陸龜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詞》,顧況的《茶賦》。表現出越窯青瓷的秀雅。
2、官窯
官窯起自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紀~十四世紀),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採取的形式是「官監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進貢給統治階級。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和官窯。那時,唐代在產瓷區設有司務,如唐景隆初(公元7027~70922年)褚綏為新平(景德鎮)司務,奉詔監燒獻陵祭器。宋代設監,如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2~92222283年),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到了元代則設局,以提領監陶,後改為本設總管。他們燒出的「景德年制」,「樞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別稱為「景德窯』,「樞府窯」等。
官窯之謂,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就廣義而言,是有別民窯而專為官辦的瓷窯,其產品為宮廷所壟斷。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即是一種專稱,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故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前者為北宋官窯,後者為南宋官窯。
官窯是在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涼所造,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鳳凰山下設立官窯,又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郊壇下設立的郊壇下官窯,器形較多,有直徑大過一尺的大型產品。
從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設置「浮梁磁局」,到1936年清朝覆亡,景德鎮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廠所在地,中國的官窯制度在這里延續了632年,江西景德鎮也由此擁有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景德鎮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絕流入民間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為中國目前品類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豐富的官窯遺址和「地下瓷都」。
3、鈞窯
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鈞窯在河南省禹縣,為宋五大名窯之一,亦稱「均窯」、「鈞州窯」。位於今河南禹州。因古屬鈞州,故名。以鈞瓷著稱於世,屬北方青瓷系統。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鈞窯在河南省禹縣,古代稱為鈞台,明代稱鈞州,所以命名為鈞窯,傳世不多,評價慎高。
鈞窯創始於唐代,歷經宋、金至元代,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硃砂、火紅,還有窯變。器型以碗盤為多,但以花盆最為出色。
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號數,相傳一、三、五、單數為紅色,二、四、六復數為青色,但也有人說是數字越小器型越大,只是窯工為方便辨認而作的記號罷了。
4、邢窯
唐代最著名白瓷窯場。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今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我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我國的陶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邢窯所燒白瓷,胎質細潔,色純白而極堅硬。釉色白潤,有的微微閃黃,帶些乳白色。胎與釉之間,有一層護胎釉(化妝土)。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碗多折邊,圈足厚而底平。作風樸素,不帶紋飾。前人以「皎潔如玉」比邢窯之白。
5、景德鎮窯
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瓷都,青花瓷大大發展起來,被稱為「國瓷」,同時還燒有釉上彩、鬥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種單色釉瓷。
清代時燒瓷技術大大提高,品種有青花三彩、粉彩、琺琅彩,還有各類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紋、漆、銅釉色等,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6、哥窯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紋片著稱。
7、定窯
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為五大名窯之首,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

㈩ 在古窯中福建有哪些著名的窯口

中國的話可能是景德鎮把景德鎮應該是著名的瓷器制度。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