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歐洲著名民歌

歐洲著名民歌

發布時間: 2021-01-17 03:37:06

⑴ 蘇格蘭民歌資料


  1. 如果你是想初步了解都不太需要分愛爾蘭蘇格蘭,直接聽英國的凱爾特就行如果你要進一步了解的話我覺的匿名的兩個人說的最好,我對他們的回答再解讀一下我認為蘇格蘭與愛爾蘭在高地民歌上有一巨大特點,就是婉轉的旋律與平淡而透著濃的化不開切頗具穿透力的深情,這種特徵甚至刨除了歌詞都能聽的出來,而蘇格蘭與愛爾蘭音樂人在表達重點上分別為旋律的婉轉和平淡而舒適,具體你要根據同一首歌蘇格蘭歌手和愛爾蘭歌手在唱的時候的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判別,可以否定我的觀點,我在凱爾特音樂入門的老師就否定這個答案。Rachel Walker - Braighe Loch Iall,蘇格蘭名曲之一,表達了離別之情,我最愛的歌曲,蘇格蘭民歌中那種平淡卻透著濃的化不開的深情被表達的淋漓盡致。也是這首歌讓我深深陷入了凱爾特音樂的大坑,至今未爬出來。



2. Rachel Walker - Braighe Loch Iall,蘇格蘭名曲之一,表達了離別之情,我最愛的歌曲,蘇格蘭民歌中那種平淡卻透著濃的化不開的深情被表達的淋漓盡致。也是這首歌讓我深深陷入了凱爾特音樂的大坑,至今未爬出來


蘇格蘭早期居民克爾特人是一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克爾特族的彈唱詩人使用的就是一種可以攜帶的豎琴。他們是古代的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人民喜唱的勞動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都有古老說唱的痕跡。

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揚民族文化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著稱於歐洲。十七世紀,愛爾蘭人民曾經巧妙地利用豎琴進行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斗爭。十八世紀,隨著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的高漲和愛爾蘭民族文化的復興,不僅古老的豎琴比賽大會得到了恢復,而且西歐大陸音樂在愛爾蘭生根、開花、結果,放出異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展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

今天,愛爾蘭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嘔心瀝血的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是於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的;1814�1816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比肖邦大三十歲的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肖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旋律優美、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愛爾蘭民歌、民謠蜚聲世界。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作詞的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為喜愛的一首歌曲。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愛爾蘭那樣,每年舉行那麼多盛況空前的音樂節。這許多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簡直成了愛爾蘭人民生活中的大事。聖派周克節是愛爾蘭的一個宗教節日,紀念四世紀給愛爾蘭帶來拉丁文明和羅馬文化的富有傳奇、冒險性的「布教使徒」派屈克。每逢這個節日,除了在都柏林古老的聖派屈克大教堂舉行盛大的宗教慶典以外,還在斯蒂芬斯·格陵公園里舉行歌舞表演,盛裝的少女在風笛的伴奏下跳起傳統的土風舞,觀眾與表演者往往打成一片。

音樂聖都:都柏林的故事

要探索愛爾蘭音樂,不能不首先瀏覽愛爾蘭民族以及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知是遠古時代的哪一年,一種撥弦樂器———豎琴在愛爾蘭誕生了。豎琴形狀像滿弦的弓,據說它的發明是有感於箭發弓鳴,而豎琴被撥動時發出的聲音也確實如箭出弓弦時般干凈、單純,只是少了刺耳的銳利破空聲。豎琴的發明使愛爾蘭有了堪與蘇格蘭風笛媲美的民族樂器,它很快成為愛爾蘭的象徵:愛爾蘭國徽的圖案是豎琴;街上許多建築物的門首上都有豎琴浮雕;甚至在美國的俚語里,愛爾蘭人就叫做「豎琴」。

豎琴是由凱爾特人發明的。愛爾蘭早期居民凱爾特人是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他們在勞動中創作了大量歌曲,如紡織歌曲、磨谷歌曲、捕魚歌曲等等,並且還有專門的彈唱詩人,他們用豎琴歌唱生活,是古代專業音樂詩歌藝術大師。今天愛爾蘭的許多民歌中還能找到那時的影子。

凱爾特人對音樂的熱愛從此一脈傳承,而愛爾蘭民族跌宕起伏的歷史又不斷為愛爾蘭音樂添加靈感。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享譽歐洲大陸。他們舉辦的豎琴大賽一時成為歐洲愛樂人心目中的盛典。此後愛爾蘭被英格蘭統治,這項賽事也一時停辦。直到十八世紀,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高漲,愛爾蘭民族文化全面復興,不僅豎琴大賽得到恢復,西歐大陸的音樂也在愛爾蘭放出異彩,從那時起,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開始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音樂中心———民歌與戲劇在愛爾蘭結出絢麗之花。

愛爾蘭民歌對歐洲音樂的影響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兩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比他小三十歲的肖邦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十八世紀都柏林詩人湯麥斯·摩爾為民歌《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花》作詞:「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還在孤獨地開放,所有它可愛的伴侶都已凋謝死亡。再沒有鮮花陪伴,映照它緋紅臉龐,與它一同嘆息悲傷」。當全世界都沉浸在這首歌傷感的意境中時,愛爾蘭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樂王國里不可動搖的地位。看看如今的愛爾蘭吧,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像它那樣每年舉辦如此之多的國際性、民族性的音樂節:每年一次的科克國際合唱與民間舞蹈節;在愛爾蘭東南城市韋克斯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古典歌劇節;南部城市沃特福德每年舉行一次的國際輕歌劇節;都柏林每年都會舉行規模盛大的國際歌劇節、國際風琴節……

而戲劇在都柏林更是璀璨無比,愛爾蘭被稱作「戲劇之邦」,都柏林則是歐洲的「劇都」。早在1637年,都柏林就有了劇院。但是它上演的全部是英國征服者的劇目。1742年,歷史上最重要的戲劇之一、德國作曲家亨德爾經典作品、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在都柏林首演,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十八世紀,都柏林雄辯的政治家、議員理查德·謝立丹創作了幾部出色的喜劇,其中最著名的是諷刺、挖苦都柏林人愛饒舌的《造謠學校》。十九世紀,資產階級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在都柏林出生。他的傑出劇作《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和用法語創作的劇本《莎樂美》是歐洲劇壇上膾炙人口的作品。1856年,在都柏林出生了十九世紀文壇上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爾蘭文豪肖伯納,他對戲劇藝術的偉大貢獻為「劇都」作了最好的注腳。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都柏林阿貝劇院為中心,愛爾蘭的戲劇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從這時起,都柏林成為歐洲的「劇都」,每年要舉辦各種形式的戲劇節。盡管戲劇是以對話為載體的藝術,但音樂在戲劇中的作用以及戲劇藝術對音樂的推動是互相的,由戲劇的繁榮可見音樂的昌盛。音樂與戲劇造就了都柏林,而都柏林的藝術氛圍又不斷提升愛爾蘭人的藝術水準,如此才能使愛爾蘭音樂不至靈感枯竭,長久不衰。

風笛與豎琴:天作之合

中國聽眾普遍接受悠揚的蘇格蘭風笛聲,是在看電影《泰坦尼克號》時被影片主題曲中凄婉的風笛聲所感動;而更早的一部有蘇格蘭風笛出現的電影《勇敢的心》,那時還沒有被國內大多數觀眾知曉。在《勇敢的心》中,風笛聲對電影場面的渲染更為突出,在瑟瑟風中傳遞的風笛成為戰斗中獵獵飄揚的旗幟。《勇敢的心》所講述的故事,與歷史大抵吻合。13世紀,在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統治的同時,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以及附近地區已經在英格蘭控制之下。戰爭的殘酷一面除外,文化得到交流卻是不爭的事實。風笛實際出自古羅馬,被許多民族吹奏過,當時英格蘭就正流行風笛,只是後來因為蘇格蘭風笛太過有名,風笛才被看成蘇格蘭的民族樂器。從那時起,風笛也被大量使用在愛爾蘭民樂之中。

從樂器結構上分析,風笛是由一根吹管和一個風袋構成的。吹笛者換氣時只需用手擠壓風袋,笛聲就不會中斷。此外還有三根木製的單音管(古老的風笛只有兩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調音管奏出旋律時,單音管會發出持續不斷的泛音。風笛只能吹出9個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B調,而且音量無法改變。由於風笛指法很難掌握,並且極難調音。因此很難吹奏。今天的風笛已漸漸現代化了,出現了無需擠壓風袋的電子風笛,電子風笛能發出8至9個8度音,音域比傳統的風笛寬廣得多。風笛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泛音,有了這種連續不斷的降B調低音,風笛手再吹出旋律時,每個音符就都有了一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體後悠揚高亢,令人神魂顛倒。

而提起豎琴,就會令人聯想起在愛琴海邊的女神。當豎琴手端坐琴前,雙手撫琴如行雲流水般飛舞撥動琴弦時,其形態姿勢之優美,確如落在凡間的精靈。豎琴有不同的分類,會根據國家和地域的差別在結構上有所差異。愛爾蘭豎琴又稱凱爾特豎琴,它有一個三角形的外框,約90厘米高,55厘米寬,沒有踏板,不同長度的琴弦發出的音符也不相同,並且音色優美清亮,宛如水珠落盤。演奏者通過手指對琴弦的擠壓來改變琴弦的固有音符,而傳統的愛爾蘭豎琴是用手指甲彈奏的。傳說假如一個演奏者的演奏使聽者感到苦惱,他的指甲就會斷裂。愛爾蘭豎琴的音域很寬,泛音表現同樣出色,這就使愛爾蘭豎琴在演奏時猶如瀑布飛流直下,流暢而又緩急分明。在加上它獨特的清音,豎琴對於愛爾蘭民樂特點的最終形成起到關鍵作用。風笛與豎琴一旦合作,樂器對曲意的表達便更為豐富,能夠充沛地表達各種情緒,在優美的基調上引起聽眾的共鳴。

除了風笛與豎琴,愛爾蘭民樂里還使用了其他一些樂器,比如愛爾蘭特有的「錫哨」。錫哨是一種十分簡易的笛狀物。它被廣泛運用在民間音樂中,同時也是一件十分普及的玩具。錫哨一個相當有特點的效果就是它的顫音,這種顫音是用手指在錫哨口的顫動而產生的。在愛爾蘭傳統音樂中,常常可以聽到錫哨那種尖嘯聲。此外,到了現代,很多經典的管弦樂器也開始出現在愛爾蘭音樂中,甚至木吉他也常被使用。但不管樂器的選擇有什麼變化,愛爾蘭民樂、民歌中最大的特點卻不曾改變:音樂清澈見底,每首曲子中使用的樂器種類並不多,而主旋律往往是由豎琴與風笛來演奏。當聽眾專注聆聽優美的愛爾蘭音樂時,往往可以看到愛爾蘭獨特的風景畫:高山綠地上,微風拂面,驚濤拍打著山腳下嶙峋的巨石,溪流卻已在山上森林裡跳躍出輕快的聲調。風笛演繹情緒、豎琴描寫美景,樂聲遠播,愛爾蘭民族堅強、浪漫的一面也就在這綺麗的景色中表露無遺。

愛爾蘭民歌與民樂,都是在純樂器演奏中形成的優秀音樂。由於風笛和豎琴的地域性,愛爾蘭的純音樂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性。從藝術角度而言,民族性的就是世界性的。但如果愛爾蘭音樂只在純音樂上表現卓越,難免有曲高和寡之時。愛爾蘭音樂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還擁有一批在流行音樂領域依然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藝人,他們與風笛、豎琴一起,為愛爾蘭音樂爭得榮耀。

⑵ 黑雲雀民歌屬於歐洲音樂體系嗎

黑雲雀民歌是屬於哈薩克族民歌。是屬於中國民間特色的體系。

⑶ 100首歐美經典歌曲

1-The Beatles-yesterday

2-Rolling Stones-Satisfaction

3-Nirvana -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4-Madonna Ciccone - Like A Virgin

5-Michael Jackson- Billie Jean

6-Beatles -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7-Aretha Franklin-Respect

8-U2-With or Without You

9-The Jackson 5-I Want You Back

10-Backstreet boys-I Want It That Way

11-The Eagles-Hotel California

12-The Supremes-Where Did Our Love Go

13-GunsN『Roses-Sweet Child O' Mine,

14-The Rolling Stones-Brown Sugar

15-John Lennon-Imagine

16-Sinead O'Connor-Nothing Compares to You

17-Stevie Wonder-Superstition

18-R.E.M.-Losing My Religion

19-Madonna-Vogue

20-Bob Dylan-Like A Rolling Stone

21-Van Morrison-Brown Eyed Girl

22-Michael Jackson-Beat It

23-Roy Orbison-Oh, Pretty Woman

24-Marvin Gaye - What's Going On

25-Britney Spears - Baby One More Time

26-Fleetwood Mac - Go Your Own Way

27-Prince-When Doves Cry

28-Hanson-MMMBop

29-Queen-Bohemian Rhapsody

30-Elton John-Your Song

31-Santana Rob Thomas-Smooth

32-Otis Red-(Sittin' On) The Dock of the Bay

33-The Who-My Generation,

34-Alanis Morissette-Ironic

35-Bruce Springstein - Born to run

36-TLC-Waterfalls

37-O.P.P. - Naughty By Nature

38-David Bowie - Changes

39-Goo Goo Dolls-Iris

40-Whitney Houston [1] -I Will Always Love You

41-Creedance Clearwater Revival - Proud Mary

42-The Police-Every Breath You Take

43-Rolling Stones - Miss You

44-ABBA-Dancing Queen

45-Eric Clapton-Tears in Heaven

46-Smokey Robinson - The Tracks Of My Tears

47-Van Halen-Jump

48-Pearl Jam - Jeremy

49-Bob Dylan - Tangled Up In Blue

50-Prince-Little Red Corvette

51-The Temptations - Just My Imagination

52-Paul McCartney - Maybe I'm Amazed

53-George Michael - Faith

54-Red Hot Chili Peppers - Under The Bridge

55-N'Sync - Bye Bye Bye

56-Gloria Gaynor - I Will Survive

57-The Go Go's - Our Lips Are Sealed

58-The Wallflowers - One Headlight

59-Stevie Wonder - 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

60-Billy Joel - Just The Way You Are

61-REM - The One I Love

62-Madonna - Papa Don't Preach

63-Beatles - In My Life

64-Elton John - Bennie And The Jets

65-The Cars - Just What I Needed

66-Cyndi Lauper - Time After Time

67-Eminem - My Name Is

68-Garbage - Only Happy When It Rains

69-Depeche Mode - Just Can't Get Enough

70-Beach Boys - Good Vibrations

71-The Ramones - I Wanna Be Sedated

72-Tom Petty - Free Fallin'

73-Culture Club - Do You Really Want to Hurt Me

74-Elton John - Tiny Dancer

75-Sly and Family Stone - Hot Fun In The Summer time

76-Radiohead - Creep

77-Al Green - Lets Stay Together

78-Green Day - Longview

79-Janet Jackson - Nasty

80-LL Cool J - I Need Love

81-No Doubt - Don't Speak

82-Michael Jackson - Rock With You

83-Foreigner -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84-Oasis - Wonderwall

85-Cheap Trick - Surrender

86-Human League - Don't You Want Me

87-Pretenders - Brass In Pocket

88-Wyclef Jean - Gone Till November(acoustic)

89-Wham - Careless Whispers

90-Brandy and Monica -The Boy Is Mine

91-Blackstreet - No Diggity(Featuring Dr. Dre)

92-ACDC - 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

93-Bee Gees- Stayin' Alive

94-Blink 182 - All The Small Things

95-Chic - Good Times[Longer Disco Version]

96-Def Leopard - Photograph

97-B-52's - Love Shack

98-Fine Young Cannibals - She Drives Me Crazy

99-Biz Markie - Just A Friend

100-Soft Cell - Tainted Love

《滾石》評出的最偉大的100首英文歌曲,流行音樂雜志《滾石》與MTV音樂電視聯合評選出了自1963年以來世界最偉大的一百首流行歌曲。「甲殼蟲」樂隊的經典老歌「Yesterday」(昨日)被傳唱三十七年,經久不衰,高居百佳之首

拓展資料:

《滾石》與MTV策劃本次評選活動。之所以把評選的時間范圍定在1963年至今是因為1963年「甲殼蟲」樂隊首次登陸美國演出標志著現代流行音樂時代的開始。僅僅選出代表這個時代的100首經典歌曲並非易事,五位《滾石》雜志的編輯和來自MTV的節目製作人、研究人員經過反復斟酌、仔細推敲才最終確定了這100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⑷ 歐洲國家著名的民歌有哪些

http://bbs.jy.cn/dispbbs.asp?boardid=92&ID=38065非常好聽

挪威KKV天碟 198~《 Sommerbrisen》歐洲經典民謠
01. Det Gar En Vind
02. Blaklokkevikua
03. Uti Var Hage
04. Hovedoen
05. Sommerflort
06. I Roslagens Famn Pa Den Blommande
07. Vi Skal Ikke Sova Bori Sumarnatta (Tveitt)
08. Den Forsta Gang Jag Sag
09. Visa Vid Midsommartid
11. Sjosalavals
12. Sommernatt Ved Fjorden
13. Smedens Sommarlat
14. Makeskjarsvalsen
15. Anglamark
16. Slattataja

⑸ 歐洲民歌的起源

民歌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至今。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 (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 (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結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朴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美國民歌手 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說是最早的民歌唱片錄音,所以普遍被認定是現代民歌 (FOLK)的祖師。之後 PETE SEEGER、 THE WEAVERS繼續推動這類音樂。六十年代越戰,反戰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為時代的呼聲。

民歌,人民之歌。 從古至今,無論東西南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不其然會產生一類別人類自娛、文化留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洩。 他們會以不同的形色傳遞他們的歷史、文明及熱愛,而歌謠亦是其重要之一環,而社會學或大眾俗稱之為民歌/謠。

如此類推,我便會發覺可以有中國的民歌,美國的民歌,英國、俄國、蘇格蘭、澳洲或非洲民歌等等。就像如果這幾天大家有到海運大廈天台參與德國啤酒節,大家一定到聽到不少他們以結他、手風琴等奏出的的普魯士民謠。

民歌/謠的特色,是在於其能否反影它的出處和環境、文化特色/質,而不只是在乎其使用的樂器的多少、輕重。(當然無可否認,樂器本身很多時亦能反影民歌本身的文化背境。)今天,我們活在香港,民歌音樂的文化早以支配在西方篷裙之下,我們今天說的民歌,大多數也就是西方(美國)的民歌。

美國的文化對比上說(中、英、歐洲大陸等)都比較短;在我們聽到一些美國怨曲、跳舞音樂、爵士樂曲外,在乘接中、西部人民的心靈,我們會聽到不少第二代美國本土人民的心曲,拓荒者的Country Fork Music, 好像Woody Guthrie's 『This land is my land'、 Oh Susanna、Michael, Row the Boat ashore等等,此為典形的美國民歌。而 The Weavers (Pete Seeger)、The Kingston Trio、The Highway Man等可以說我所認識的是美國民歌的先驅。

至於被稱為美國現代(六十年代稱之為現代,而我們2004年被稱為處於後現代的尾聲) 民歌之父的是 Bob Dylan。 Bob Dylan 之所以被稱為'現代民歌之父',是因為其在六十年代首先以他典形反叛、控訴加上其如詩的文字( lyric) 寫出了不少能代表當代美國土地、文化,新一代知識分子、年青人的心態的樂曲。 而該等文字、歌曲,又真的能直接、間接及一代一代地影響著美國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化(不止於音樂文化)。

Ps. 至於其他大家能常常聽到的西方民歌手有:,PPM最喜的(相信是) Peter, Paul and Mary, Simon and Garfunkel, Donovan, Joni Mitchell, John Denver .......等等,

唐代詩人崔頤寫了一首傳誦千古的<黃鶴樓>,令後來登上黃鶴樓的李白對著眼前美景,卻有「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頤題詩在上頭」之喟嘆。

在下當然不是李白,只是開個玩笑。本來我也想從宏觀的角度去寫寫「何謂民歌」這個題目,只可惜被Mel兄捷足先登了(一笑)。這里只好來個狗尾續貂,零星補充一下。

民歌和民謠的涵意實有點區別,民謠的「謠」字,有「虛」、「無」的意思,亦即所謂謠言、謠傳。「民謠」是泛指古時在民間流傳的歌曲,而作曲者已無可稽考,這些我們才會叫做民謠(當然也可叫民歌),所以我們會說現代民「歌」或城市民「歌」,而不應有現代民「謠」或城市民「謠」之說。

至於英文的"Folk Song"是否有古今之分,在下並無考究,不敢胡說。

我們在西洋歌劇或中國地方戲曲,不難發覺其音樂的部份,亦能充分反映一個族群的色彩性格、文化傳統,但我們不會稱之為民歌,並不盡然是它有豐富的藝術內涵;而是這類傳統音樂,在沒有留聲機的年代,是宮庭貴族、知識分子或上層社會的「專利品」,並沒有在民間普及,所以「流傳民間」是成為民歌的最基本條件。

上世紀至今英語是強勢語言,在多個領域影響著全世界,民歌亦然。我們這一代人,受歐美民歌薰陶至今。60年代歐美民歌在市場力量推動下作多元發展,臻至圓熟之境。事實上,歐美民歌在音樂上的價值和意義,是值得我們充份推崇和肯定的。

民歌是人民其中一個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而每個族群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性格色彩,所以各地民歌的風格亦有不同。在下認為玩民歌要玩得好,關鍵是否能玩出那種民歌的真性情、那種民歌feel,這個"feel"字,民歌友一看便明;但對民歌較為陌生的朋友可能不明所以。在下亦無法具體說明甚麼叫"民歌feel",試舉兩個例子作結:當年有朋友向我說:「羅大佑作曲好是真的好,但他唱歌不大好。」我聽後莞爾一笑,回答他:「難道你覺得羅文唱<鹿港小鎮>、唱<未來的主人翁>,會唱得比羅大佑好嗎?」

民歌的種類和特點

勞動歌,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專指號子,以與勞動動作相配合的強烈聲音節奏和直接促進勞動的功用為其基本特徵。廣義的包括在勞動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採茶歌等。後一類歌,有些也配合勞動動作而歌唱,一般對勞動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調節情緒的作用,但無明顯的與勞動動作相配合的強烈聲音節奏。廣義的勞動歌,有時也可歸入生活歌中。

儀禮歌,伴隨民間祈年慶節、賀喜禳災、祭祖吊喪等儀式及日常迎親送友等習俗活動而吟誦演唱。大致有訣術歌、儀式歌、習俗歌三類。訣術歌,是被認為具有法術作用的民間歌訣與咒語,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哭夜郎,過路君子吟三遍,一覺睡到大天光"之類。儀式歌,是與節令慶祝、其他祭祀等儀式相結合而誦唱的歌,主要內容為祭神求福、祈保豐收等。如祭灶王爺求福、祭龍王爺求雨所唱的歌。習俗歌,用於婚娶、生子、祝壽、送葬、造房等紅白喜事和迎賓待客的場合,如撒帳歌、哭嫁歌、蓋房歌、敬酒歌等。這是儀禮歌中數量居多、迷信色彩較少、文學價值較高的部分。

時政歌,主要內容是反映人民群眾對某些政治事件、人物的認識和態度的。有相當高的文獻價值。中國古代的時政歌謠,不少以童謠形式出現,其書面記錄,較多見於各朝史書的《五行志》中。時政歌謠大致可分三類:①揭露諷刺統治者的歌謠,這類作品數量最多;②贊揚廉潔、愛國官吏的歌謠;③歷代農民起義的歌謠,這類歌謠,體現農民的覺醒最充分,政治色彩最濃。

生活歌,反映人民一般的社會家庭生活和日常勞動生活的各方面,尤以表現農民和婦女生活的為多。關於農民生活的歌,反映了廣大農民在舊社會所過的非人生活,揭露地主殘酷剝削和貪婪吝嗇的本質。流傳相當普遍的《十二月長工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長工與地主的尖銳矛盾。婦女生活歌,大部分出自民間婦女之口。女性從一出生即受歧視的童年,到像貨物一樣被買賣的出嫁;從備受虐待摧殘的小媳婦生涯,到熬成婆後仍無幸福可言的畢生悲慘遭遇,在婦女生活歌中都有所反映。在大量的苦情歌中,又常蘊含著對美滿生活的憧憬。在資本主義興起後的近代歌謠中,常迸發出反抗的時代強音。

情歌,據有些學者的看法,大概最早產生於對偶婚與對偶婚從夫居的一夫一妻制的交替時期,是民間歌謠中數量最多,也更加膾炙人口的一種,在歷代勞動人民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的愛情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傾訴互相愛戀之情和表明選擇愛人標準的,如《絲線牽橋妹敢過》、《金銀不是如意郎》。②抒發離別、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畫在眼睛上》、《和來捏作一個人》。③表達誓不分離的堅貞愛情的,如《情願挨打不丟郎》、《出了衙門手牽手》。④告誡和批評的怨情歌,如:"要學莧菜紅到老,莫學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亂了心》。⑤為數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類的偷情歌,雖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現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兒歌一詞,中國"五四"以後才普遍使用。古代稱為"孺子歌"、"小兒謠"等。兒歌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專指由兒童自己創作以及由大人教唱但內容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徵和理解能力的歌。廣義的還包括由媽媽奶奶等教唱、反映舊社會大人特別是婦女生活情感的、但由兒童傳唱開來的歌。具有時政歌謠性質的所謂"童謠",一般非真正的兒歌。兒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為三類:游戲兒歌、教誨兒歌、訓練語言能力的繞口令等。

中國不僅不同民族和地域,民歌形式往往各異,即使在同一民族和地區中,也常有多種樣式。

句式方面:如漢族民歌,除七言體外,還有三、四、五、六、八言或多達十幾字一句的。納西族民歌和苗族古歌,幾乎都是五言句,水族的歌多為前三言、後四言的特殊復式句。

章段結構方面:四句頭最多。陝南、鄂西以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部分地區流行趕五句。兩句一首的有陝北信天游、內蒙古爬山歌、晉西北的山曲、壯族"師"體歌等。藏族"魯"體歌,多三至五句成章,三章成首,且句子之間講究對應。"諧"體歌多四句一首,也有六或八句成首的。僳僳族民歌,凡兩句兩句唱的,均分為上句與下句,上下句要求對仗。漢族各地流傳的小調歌詞,體例各有格套,如四季調為四段式,五更調為五段式,十送等為十段式,十二月調為十二段式等。西北"花兒"的河湟、洮岷、隴中三派,格式各異。各族民歌中,還有不少章、段、句數是不固定的。

用韻方面:漢族民歌押尾韻的居多,四句一首的多一、二、四句用韻,五句一首的一、二、四、五句用韻,兩句一首的每句有韻。蒙族民歌則多押頭韻,在大多數四行為一章,上、下兩章成一首的民歌中,一般每行都要求押韻。各民族的民歌中,還有押腰韻、腰腳韻、頭腳韻或腰韻、尾韻相互為韻的。壯族的"勒腳歡",西北各族的"花兒",有特殊的押韻法。

表現手法方面:比興、誇張、重疊、諧音等手法,在民歌中多有運用。揭露抨擊性的時政歌謠,常用諧音、隱語。雙關語在情歌中運用較多。擬人化手法,兒歌中較為常見。納西族的相會調,在大量運用諧音同時,通篇以物擬人,如用蜂花、魚水相會,比喻男女間的愛情。 民歌的風格,因地區、民族等不同而異。傣族民歌明麗,赫哲族民歌粗獷。漢族民歌,北方的多偏於豪放,南方的一般比較婉約。但同為南方民歌,吳歌又比楚歌更顯細膩。同是花兒,不同民族或地區,也各有特色。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專門講訴民歌的節目叫《魅力28》,是有董卿主持的,這個節目會用各種不同的手法去詮釋一首民歌,還會講這首民歌的由來。

⑹ 閩南語歌曲山頂黑狗兄是不是改編自一首歐洲民歌叫什麼

誰知道艋舺電影裡面那首閩南語叫什麼名字·就是蚊子跟那老大對唱的那首歌曲· 庾澄慶 山頂黑狗兄 酷我音樂盒裡有艋舺原聲大碟,去聽下你說的

⑺ 歐洲民歌的特點有什麼

歐洲民間音樂的一般特徵
第一個,分節歌。分節的,分節歌就是一個曲調配上多段的詩句組成的歌詞,並且歌詞常常押韻,這個叫分節歌結構,現在我們都很常見的。

第二個,音階是多樣化的。他們兒童歌曲常常就用兩三個音,五聲音階也不少,但主要是七聲音階。五聲音階不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當然五聲音階是它的很主要的特點,但是愛爾蘭也是五聲音階,蘇格蘭也是五聲音階,匈牙利也是五聲音階,有很多。但是大多數來說,歐洲人還是以七聲音階為主。

第三個,大多採用均分節拍。就是平均的3/4、2/4、4/4,每一小節都是平均的。東歐的節拍比西歐要復雜,常常有一種奇數的節拍:3/8、7/8、9/8。

第四個,它歌唱風格有兩種。一種古老的歐洲風格,比較放鬆的,音色比較清晰,曲調比較簡單,很少用裝飾音,很平的吧,合唱當中多聲部用得很多,這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風格;另一種歐亞風格唱法,叫歐亞風格,唱法比較緊。

第五個,就是主要的歌曲體裁,有史詩和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的,還有世俗的慶典,還有舞曲。這是它的歌曲體裁。

第六,游吟歌手的旋律。它在中世紀有一大批游吟歌手,到處漂泊流浪,到處唱歌彈琴啊,這些人呢是起了很大作用,他實際上把歐洲的文化,起了個統一的作用,特別是歐洲的音樂,特別是西歐。流浪藝人不叫流浪藝人,叫游吟歌手。他們的這些表演呢,他原來有的是宮廷里的,有的是民間的,然後在全歐洲,特別是西歐到處表演,最後這些旋律、這些歌曲全部傳到,各個地方都有,弄不清哪兒是哪兒的,這個對整個歐洲的文化統一是起了一定作用。

⑻ 中國達人秀裡面的那個陸通唱的那個歐洲民歌(約德爾唱法)叫什麼

不是孤獨的牧羊人,好像是什麼歐洲民歌。 - -等待有人知道啊。。 She taught me how to yodel. 這是約德爾唱法。。希望你支持陸通 黃昏放牛 ,

⑼ 想了解下歐洲民族音樂,請高人幫忙告訴下該從哪些音樂開始,好有個頭緒,像那些蘇格蘭愛爾蘭民謠啊什麼的都

歐洲民族音樂來是在歐洲資源產階級民主革命後興起的 音樂家有挪威的格里格 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其學生德沃夏克 俄羅斯的格林卡 強力集團 柴可夫斯基 還有好多
古典音樂 首推巴赫與亨德爾 一直到貝多芬這都是屬於古典音樂范疇。
樓主說的民族音樂 還是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像 游吟詩人 流浪藝人 那是在1800年以前的
歐洲各國的民間音樂有很多不同 一一說明很麻煩,因為涉及到多個國家 他們又各有聯系。
蘇格蘭有種樂器是蘇格蘭風笛 你可以搜一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