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著名展館
⑴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的展館亮點
肖邦鋼琴演奏會
展館的中心廣場和音樂廳內每天舉辦肖邦鋼琴演奏會,以紀內 念波蘭著名作曲家、鋼容琴家肖邦誕辰200周年。
年輕人專場
每天晚上舉行年輕人專場,年輕人可以開派對、跳勁舞,伴奏樂可能是搖滾版的肖邦音樂。
舞龍表演
每天早晨都會有來自中波兩國的舞龍表演,四條紅色的中國龍和四條黃色的波蘭龍將共同獻上精彩的演出。
⑵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分各個城市展館嗎
據悉,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於世博會規劃核心區,處於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規劃中的中國館由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中國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中國地區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館三部分組成。在世博會舉辦期間,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載體。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世博會期間,國家館將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下,展示「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現出一幅偉大的中國城市文明圖。地區館將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提供展覽場所,展示中國多民族的不同風采,以及全國各地的城市建設成就。世博會後,國家館將成為中華歷史文化藝術的展示基地,地區館將轉型為標准展覽場館,和世博會主題館一起,作為舉辦各類展覽和活動的場所,並與周邊的世博建築共同打造以會議、展覽、活動等功能為主的現代化服務業聚集區。
⑶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的展館
在西班牙著名導演比格斯·魯納的講解下,西班牙館的第一部分展廳「起源」展露了它的全貌。參觀者彷彿置身「岩洞」,頭頂有點點「星光」,視聽設備將影像打在「岩壁」上,奔騰的海洋、遠古的化石,弗拉明戈舞者在激昂的鼓點中翩翩而至,穿著原始服裝的舞者將從屏幕里「舞出來」。接著,揮舞著紅布的人群把參觀者帶入奔牛節的現場,經歷一場沸騰般的狂歡,NBA球員加索爾和網球選手納達爾也會出現,與遊客「近距離接觸」。
第二展廳「城市」的設計者巴西里奧·馬丁·帕蒂諾將在《彼得大師的木偶戲》的旋律中,以獨特的萬花筒方式展現西班牙城市從近代到現代的變遷。
第三展廳「孩子」中,伊莎貝爾·庫伊謝特將以「西班牙國家館的孩子」——吉祥物「米格林」的視角遙想未來生活,已經成為上海世博會的「明星寶寶」和遊客們一起暢想明日城市。 西班牙館由「從自然到城市」、「從我們父母的城市到現在」、「從我們現在的城市到我們下一代的城市」三大空間組成。展示從遠古時期的野蠻和文明到現在的變化,再到暢想未來。西班牙館設有能容納300人同時用餐的西班牙餐廳,提供最地道的西班牙美食。紀念品商店、多功能劇院、商務中心也是展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豐富的文化藝術節目也是西班牙館的展示重點。世博會期間,西班牙館將為上海帶來最知名的西班牙藝術家,包括歌劇、弗拉門戈、舞蹈、音樂等等,展示一個最真實的西班牙。
⑷ 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展館新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隸屬於中國作家協會。巴金、孔羅蓀任名譽館長。冰心、陽翰笙、蕭乾為顧問。
該館新館工程由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所設計,l999年10月落成,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芍葯居小區文學館路45號,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志性文學建築。它是由中國文學泰斗巴金先生、冰心先生等倡建的一組新穎別致的、園林式和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1至3層建築群。現為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先近的大型文學博物館和文學資料研究及交流中心。該館佔地面積46畝,總建築面積3萬余平方米,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建築面積1.4萬平米,包括有文學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已開始籌建二期工程。館的外觀以紅牆藍瓦為主,牆外的百花浮雕,各顯神韻,體現出百花齊放的意境。館內的玻璃壁畫、主廳油畫、園林雕像、石頭館徽等都有別致的安排,整個建築布局構思巧妙;在建築上把傳統的民族風格與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顯示了建築美學的新動向。中國現代文學館以其獨特的文化韻味為北京增添了新的風景。
新館在總體布局中,將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庭院組合和江南園林建築的造園手法相結合,並融入了一些彩燈、暗流、湧泉和橢圓形社交廣場等西式文化,在綠意繚繞的建築周圍有文學大師們的青銅雕像散落其間,使整個建築組群的平面和空間活潑多變,極富現代感,又有歷史的文學氣息。屋頂的設計上更有獨到之處:傳統的雙坡和四坡攢尖的屋面都不到頂,省去了頂尖部分的無用空間,在頂部開辟了各種形狀的採光天棚,大大豐富了室內空間和光影變幻;從外部看,更形成了雙屋頂脊或三角形屋脊,再結合傳統屋脊鼻子,大大豐富了建築的外部形象。在文學館磚紅色的花崗岩石的外牆上,有一圈由品種不一的石雕花卉組成的白色大理石腰線,其取材於郭沫若對100種花的贊美詩,寓意著現代文學百花齊放。常設展覽該館現設有四個展廳:
(1)「二十世紀大師風采展」。主要展出我國著名文學大師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的生活和創作的模擬場景。
(2)「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展」。主要展出20世紀我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概況及代表作家作品。
(3)「作家文庫展」。主要展示作家捐贈的藏書及文物。
(4)「文學藏書票原作展」。主要展出53位中國最著名畫家為該館開館所畫的藏書票。
⑸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阿聯酋國家館的展館亮點
阿聯酋館的靈感源於其獨特而雄偉的自然景觀——富於傳奇色彩的險峻沙丘。宏偉的結構、可循環的建材,與大自然相得益彰。
環繞一周,發現它正是從沙丘那不斷變換的形態中汲取靈感的。外形逼真到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察,都能清楚地辨識出沙丘的特徵。
它「坡面」高達20米,微風吹來,你是否感覺到沙的流動?用手去觸碰,卻發現原來是「魔術戲法」。它表面的不銹鋼面板呈現出一種富於變幻的色彩,從不同角度觀察,呈現不同色澤,由此來模仿流動沙丘的光感。
為了體現逼真的效果,展館外部還仿效了風向造就沙丘的特徵。向風面將上海的風偏轉,並保護半透明的背風面,免受強風和烈日的傷害。展館履行了大自然沙丘的角色,並用沙丘形式達到了最合乎環境要求的可持久設計。 第一個展示大廳,觀眾將回顧阿聯酋50年來的發展歷史,了解阿聯酋怎樣從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演變成世界上的先進國家之一。在「沙漠」中的一堆篝火旁,觀眾將邂逅一對「父子」,目睹一座座城市在沙漠中崛起。
第二展廳將重點展示阿聯酋的人民,觀眾將了解阿聯酋人的生活,了解到阿聯酋如何在中東保持著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第三展廳是一個巨大的影院,有著超大的屏幕,通過奇妙的特效,讓觀眾猶如親身來到阿聯酋。一個12歲的中國女孩和一個12歲的阿聯酋男孩,將帶著觀眾開始一段夢想之旅,她們會在空中飛行,在海中潛水,觀眾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迪斯尼公司的著名製作人將親自執導此片。
⑹ 中國十家知名的會展場館
展館名稱 年度展出 估算 年度 自辦展 擁有室內展廳面積 總面積 出租率 展覽總數 數量 中國進專出口屬商品交易會展覽館(琶洲展館) 3960000 22.47% 45 12 338000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3860500 58.53% 80 0 126500 深圳會展中心 1820000 33.24% 75 3 105000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1488928 47.01% 89 8 60744 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1150000 31.51% 40 6 70000 天津國際展覽中心 950000 50.61% 94 4 36000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 827862 14.87% 15 2 106800 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810000 31.07% 76 5 50000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804100 22.68% 35 0 68000 上海展覽中心 789700 34.99% 111 3 43286
⑺ 中國館里包括哪些展館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
展館主題:創意之館
造型亮點:會發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為「創意之館」(a pavilion of ideas)。計劃2009夏天之前將開工建設。創意展館是一個獨特的展示裝置。它安置在一個鄉村田間,上面是森林遮蓋,兩側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觀眾席,展覽區,商店以及接待區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會尼泊爾國家館
展館主題: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
造型亮點:異域之魂
尼泊爾國家館的主題是「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截取了加德滿都在兩千餘年歷史上作為建築、藝術、文化中心的幾個輝煌時刻,通過建築形式的演變來展現城市的發展與擴張。尼泊爾展館將重點突出本國在環保、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會瑞士國家館
高智能瑞士館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錯綜復雜的建築結構、太陽能科技和網狀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參照中國陰和陽的原則,將纜車作為一個游戲性元素納入到設計中,它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進入館頂的自然世界。該設計完美地呼應了2010年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題。
◇上海世博會盧森堡國家館
展館主題:亦小亦美
造型亮點:「袖珍」的森林和堡壘
盧森堡國家館在設計理念上將突出盧森堡被稱為「歐洲綠色心臟」的國家特殊身份。展館的設計者設想出了一種幾乎只用獨塊巨石的雕刻方法,這實際上受到了中文傳統譯名「盧森堡」的影響。中文「盧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壘」,所以盧森堡展館自喻為一個周圍綠樹環繞的開放式森林。展館的建築結構就像有許多通向鄰處的寬敞出口的堡壘,環繞著中世紀塔樓。
◇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
波蘭館主題是「人類創造城市」,分為「人類,創造力,城市」三個概念。
整座展館像用幾張剪紙粘貼而成,陽光透過「剪掉」的縫隙照進大廳。近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展館建築設計方案揭曉,該館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主題外觀,通過視覺的刺激,讓觀眾獲得有趣的體驗。
波蘭館將是波蘭建築成就的一個展示,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將以其獨特的外觀吸引參觀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織的剪紙圖案組成,陽光可以透過縫隙照入大廳。展館的展示空間呈幾何狀,可以被分割成幾個小區域,用於小型展覽、音樂演出、售賣物品等。
主展館的燈光將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內部的牆體也可以作為銀幕,播放波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視頻。同時,展館的設計同樣充滿著人性化,比如在開放式的餐廳處為排隊的遊客提供了遮陽的場地。
◇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
展館主題:通過科學和技術創新來重塑城市社區
造型亮點:綠洲竹籃天然降溫
從遠處看,西班牙館是一個不規則的籃子形狀,建築外牆圓潤靈動,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築外觀有很大不同。據悉,整個展館是用鋼建築建成,然後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蓋鋼結構,呈現一棟親近自然的「藤編」建築物,預計造價1800萬歐元。
藤編是西班牙的傳統工藝,且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編織工藝和流行顏色。屆時,西班牙館的外牆將融合所有藤編工藝,拼接、組合成外牆,最終成就一所集西班牙編織工藝之大成的展示館。
在西班牙,無論是大城還是小鎮,都能在中心區域看到供人休憩的廣場,是當地居民放鬆、玩耍的地方。同樣,在西班牙館的中心位置,也專門設計了1000平方米的廣場,不僅讓參觀者有身臨西班牙的感覺,也體現了西班牙人歷來「享受城市,享受生活」態度。
◇上海世博會荷蘭國家館
展館主題:快樂街
造型亮點:變幻多姿的燈光效果
荷蘭國家館的名字為「快樂街」。整個設計是沿著一整條街進行布置。設計師准備了17幢不同裝飾風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個小展館,來展現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屆時,這些小屋將像熟透的蘋果一般掛在快樂街上,而不是呆板無趣地列成一排,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這條快樂街。 快樂街希望告訴人們:路,還有另一條。即使現實中不可行,但能在快樂街上感受變化著的歡愉,也就足夠了。快樂街倡導的正是一種人文關懷。
◇上海世博會日本國家館
展館主題: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點:有過去、現在、未來三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
日本國家館的參展主題為「心之和,技之和」。展館高約24米,佔地6000平方米。分為過去、現在、未來3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展館設計上,採用了環境控制技術。展館外部被可發電的超輕型薄膜所包圍,而展館內將會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的技術。這次上海世博會的日本國家館繼承了2005年愛知世博會「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期望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日本和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新型的城市生活的形態。
◇上海世博會阿聯酋國家館
展館主題: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造型亮點:阿聯酋國家館佔地60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會數十個國家自建館中規模最大的一類。其設計靈感來自阿聯酋雄偉的自然景觀——沙丘,如波浪般起伏的外觀富於創新和動感,令人聯想起阿聯酋的帆船酒店、人工棕櫚海灘等著名的標志性建築。
上海世博會阿聯酋國家館的主題是「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展覽館的靈感所依據的原則是傳統的阿拉伯城市規劃。它整合了最新的技術,及盡量變被動為主動的環境概況,展現一個富有精神,人道的城市,阿聯酋闡明了其致力於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未來的設想。設計體現出傳統的阿拉伯和現代都市相結合,技術創新與傳統元素的阿拉伯文化並存。
阿聯酋館作為上海世博會最大的展覽場館之一,運用了許多最新的科技,展示一個由被動變主動的城市環境、展示一個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展示阿聯酋致力於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城市未來的設想。整個展館設計都體現了傳統阿拉伯文化和現代都市的完美結合。
還有以下展館,字數較多就不詳細介紹了。
◇上海世博會比利時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墨西哥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台灣館
◇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美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沙特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非洲聯合館
◇上海世博會巴基斯坦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奧地利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捷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印度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瑞典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新加坡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阿聯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韓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
⑻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立陶宛國家館的展館特色
2010年7月15日為格倫瓦德之戰 (the Battle of Grunwald)600年周年慶,此戰役不僅是一場歐洲史上著名的激戰,同時也是立陶宛擊退條頓騎士團、維護本國主權的歷史轉折點。為了紀念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立陶宛國家館特意在館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十五世紀騎士打鬥表演。演出前武士們沿襲了六百年前的風俗跳起了一段名為《熊》的舞蹈,當年的武士正是通過這樣的舞蹈想讓自己變得像熊一樣威猛,同時也是祈禱能夠贏得戰爭最終的勝利。表演中的四個武士手持武器分別穿著立陶宛九世紀至十五世紀時期的武士和貴族服裝。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表演所使用的盔甲和武器都是沿襲十五世紀的獨特合金冶煉方法打造,其中最重的盔甲約有四十多公斤,可以說這是一場「真槍實彈」的打鬥。在場的觀眾大多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這樣特別的騎士武裝和打鬥,激情四射的表演讓每位遊客都深深的感受到了極具中古時期的騎士精神。
此次參與表演的「武士」們是由立陶宛本國的一些歷史愛好者組成,他們抽出自己的一些業余時間在世界各地進行武士表演。十二年來,該表演也受到了歐洲各國觀眾的歡迎。領隊阿魯納斯告訴大家,他們這些「武士「都很熱愛本國歷史,同時也希望能將本國歷史重新展現給世人,以此讓大家能切身的感受立陶宛那段榮耀的歷史。
⑼ 中國國內著名展廳、展會展覽館設計公司知名展廳設計公司
共振設計的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其設計思想和理念。共振富有創見的設計理念,將空間的設計成商業文化與人的碰撞和反應堆,其作品極富沖擊力,令人印象深刻。共振的設計體現了時代與商業精神:敢於嘗試、極度自信、革命氣質,顯示了勃勃的雄心。共振的作品包括眾多的頂級會所、星級酒店、辦公空間、高級的餐廳,美術館、展覽空間等。
⑽ 請教國內外有哪些著名的陳列展覽館(滿意再加30分)
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華盛頓展覽館,中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