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古箏

著名古箏

發布時間: 2021-01-17 00:51:39

『壹』 中國著名的古箏曲的曲名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婁樹華的《漁舟唱晚》,是中國古箏藝術史上劃時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歸去來兮》為素材,發展編創而成者。

創作於1938年——1939年之際。一經問世就開創了箏曲的新紀元。經過50多年表演證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樂界公認的名箏曲。

2、《出水蓮》

《出水蓮》是潮州音樂(細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

中州古調,採用傳統的十六弦鋼絲箏演奏,音調古樸,風格淡雅,以一種特殊的韻味,別具一格的音樂,表現了蓮花這種花中君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表現了人們高尚的情操。

此曲旋律清麗、典雅;速度中庸、悠閑;演奏者右手以連托演奏的前倚音潤飾曲調,富有動力,同時還以不同的觸弦點彈奏造成豐富音色的對比,構成一種特殊的「軟套」(重三六)。

全曲以各種豐富的表現手法將出水蓮的神態、氣質刻畫得栩栩如生。

3、《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4、《林沖夜奔》

《林沖夜奔》是古箏獨奏曲,陸修棠、王巽之於1962年根據崑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為題材,採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編發展,表現林沖雪夜奔梁山的情景。

5、《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

『貳』 古箏界厲害演奏家有哪幾位

徐俊雅、王中山

『叄』 十大古箏名曲有哪些

中國古箏十大來名曲有:

第一源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第七首《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名作。

第八首《東海漁歌》是張燕創作於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於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音樂作品。

第十首《戰台風》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於上海碼頭工人與台風頑強搏鬥的精神而創作的。

『肆』 古箏名家有哪些

周 望 女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周延甲 男 陝西秦箏學會會長
李宜洺 女 沈陽音樂學院大連分校
王鑫 女 北京當代藝術學院,河南鄭州世紀愛樂民族樂團團長
嚴力 女 河南鄭州
曹東扶男 河南箏派傑出代表和奠基人
曹 正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理論家、演奏家
陳安華男 廣東星海音樂學院教授
常 靜女 中國東方歌舞團古箏演奏家,獨立音樂人,泰國公主常任古箏老師
黃良棟男 山東箏派傳承與推廣人 資深古箏教育家 北京琴楓雅軒古箏傳承中心創始人之一
韓曉華女 華廈大音琴箏學苑創辦人
煬 旭 女 墨梅國際藝術中心創辦人,資深古箏教育家
鮑棟 男 青年古箏演奏家 山東箏派傳人
鄧 玥女 「箏公主」、國家二級演奏員
傅明鑒男 古箏演奏、箏樂作曲、箏學研究、箏藝教育家
范上娥女 國家一級演奏員
高 雁 女 武音附中校長
高自成 男 山東箏派代表人物
高哲睿男 潮州箏名家
張 鑫女 濟南音協成員

郭 鷹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郭雪君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韓庭貴 男 山東箏派代表人之一
何寶泉男 東方箏會會長
黃天瑩女 河南古箏藝術、教育家
吉 煒 女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專業導師,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
蔣周健男 中國藝術教育學會古箏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黎邦榮男 現在所知最早的荷澤地區山東箏的傳人
林毛根男 著名古箏藝術家,潮州箏派代表人之一
林 玲 女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李 汴 女 中國煤礦文工團箏獨奏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李賢德 女 上海箏會副會長
李 煒男 著名中國古箏演奏家、作曲家
李婉芬女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李 萌 女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梁在平男 著名古箏家
李泰剛 男 著名演奏家 營口泰剛古箏藝校創辦者
羅九香男 著名客家箏大師
羅小慈女 上海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婁樹華男 著名古箏演奏家
劉巧君女 河北藝術學校教授
潘妙興男 上海箏會會長
曲 雲 女 陝西師范大學教授
邱大成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饒寧新男 客家箏派代表人之一
任清志 男 河南箏派的代表人之一
蘇文賢男 潮樂名家 史兆元男 客家箏派傳人
孫文妍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童宜風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王昌元 女 旅美華裔浙派箏傳人
王巽之 男 浙江箏派代表人物
王小月女 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 蔚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中山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
吳 青 女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魏 軍 男 陝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
許菱子女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徐曉林女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項斯華女 當代中國箏樂大師
楊娜妮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楊秀明男 中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
閻愛華女 中國音協會員、古箏學會理事
閻 俐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葉申龍 女 國家一級演奏家
楊娜妮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袁 莎女 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
趙玉齋 男 東北古箏學會會長
趙登山男 中國音協古箏學會副會長
趙曼琴 男 原河南省中州古箏學會會長
張景霞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演奏家
趙勃楠女 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青年古箏新箏藝術大師
張漢齋男 潮州音樂大師

『伍』 著名古箏曲及其思想感情

第一首《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蓮》為廣東潮州客家箏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沖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現了侗寨風情,抒發了侗家兒女熱愛美好生活的歡樂情緒。
第六首《漢宮秋月》也是我國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名作。
第八首《東海漁歌》是張燕創作於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於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屆亞洲音樂論壇上被評為優秀音樂作品.
第十首《戰台風》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於上海碼頭工人與台風頑強搏鬥的精神而創作的。

《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贊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整之感;樂曲的後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出水蓮》是一首「大調」曲子。所謂「大調」,就是樂曲是8板結構的「八板體」曲子。在中國民間音樂中,有一流行全國的曲目叫《八板》或《老八板》。中國傳統音樂有把某個曲目作為基礎進行種種變化的習慣,這個「母曲」的變化隨著不同地區、不同樂種而演變成風格迥異、千姿百態的「子曲」。《八板》與其各種變體之間,就是這樣一種「母曲」與「子曲」的關系。這些「子曲」往往被冠以較為文雅的曲名。這首《出水蓮》是1933年由漢樂理論家、演奏家錢熱儲記譜,饒淑樞審譜,刊載在汕頭公益社《樂劇月刊》上,題解為「出水蓮描寫蓮塘蕭散、秋涼景色,富有睹物傷時之意」。《出水蓮》一曲實際上是借景抒懷、言志,全曲著意表現蓮花「出自污泥而不染」的純潔、高尚情操。曲譜1

『陸』 古箏著名演奏家

我知道的有「饒寧新」「王中山」「吳青」「周望」「李萌」「蘇暢」「孫文妍」等

這些是網上的:

王中山 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 何寶泉 男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東方箏會會長 李萌 女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趙曼琴 男 古箏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箏學會會長 曹東扶 男 河南箏派傑出代表和奠基人 王巽之 男 著名古箏演奏家、浙江箏派代表人物 羅九香 男 著名客家箏大師 婁樹華 男 著名古箏演奏家、一代古箏宗師 高自成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山東派代表人物 曹正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理論家、演奏家、一代古箏宗 張漢齋 男 潮州音樂大師,潮州音樂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趙玉齋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原沈陽音樂學院教授,東北古箏學會會長 蘇文賢 男 潮樂名家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箏家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箏藝術家,潮州箏派代表人之一 郭鷹 男 著名古箏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李婉芬 女 著名古箏教育家、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 周延甲 男 原西安音樂學院教授,陝西秦箏學會會長 趙登山 男 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古箏學會副會長 曹桂芬 女 著名古箏演奏家,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項斯華 女 當代中國箏樂大師 邱大成 男 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副主任、副教授,也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任清志 男 古箏大師河南箏派的代表人之一 黎邦榮 男 古箏大師現在所知最早的荷澤地區山東箏的傳人 高哲睿 男 古箏大師潮州箏名家 范上娥 女 中央音樂學院課座副教授,國家一級演奏員 魏軍 男 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陝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 韓庭貴 男 古箏藝術家,山東箏派代表人之一 史兆元 男 客家箏派傳人,中國音樂學院講師 饒寧新 男 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客家箏派代表人之一 娜仁格日勒 女 內蒙古藝術學院教授,蒙古箏「雅托嘎」傳人之一 扎木蘇 男 內蒙箏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箏)藝人,內蒙箏代表人物之一 周望 女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 楊娜妮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閻俐 女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 曲雲 女 陝西師范大學教授 王小月 女 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 閻愛華 女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國音協會員、古箏學會理事 李賢德 女 上海箏會副會長 潘妙興 男 上海箏會會長 庄辰 男 大連古箏學會會長 林玲 女 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 郭雪君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孫文妍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趙毅 男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蔚 女 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 王昌元 女 旅美華裔浙派箏傳人 陳安華 男 廣東星海音樂學院教授 吳青 女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劉巧君 女 河北藝術學校教授 許菱子 女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古箏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 袁莎 女 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 羅小慈 女 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李煒 男 著名中國古箏演奏家、作曲家 傅明鑒 男 古箏演奏,箏樂作曲,箏學研究,箏藝教育家 李汴 女 中國煤礦文工團箏獨奏演員,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楊秀明 男 中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 童宜風 男 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北京古箏研究會等會員 溫福澤 男 著名古箏名家、教育家、重慶箏協會員 -- --摘自網路古箏貼吧

『柒』 古箏十大名曲是什麼

古箏十大名曲有《漁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鴉戲水》
、《漢宮秋月》、《蕉窗夜雨》、《林沖夜奔》、《侗族舞曲》、《東海漁歌》、《香山射鼓》、《戰台風》。
1、《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一般以為此曲是婁樹華在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
曲名取自唐朝詩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閣序》中的佳名:「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整首樂曲極富詩情畫意,旋律流暢,先慢後快,先松後緊,情緒層層迭進,生動描繪出了夕陽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漁舟競歸、漁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2、《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見於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高山流水》是一首繪景寫意的作品,旋律悠揚流暢,風格淡雅清新,音韻古樸典雅,意境深遠綿長。樂曲取中國
古代著名的音樂故事「伯牙摔琴謝知音」為題材,表現一種「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鴉戲水

寒鴉又名鷗鳥,這是一首頂頂有名的潮州箏曲,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全曲以別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閑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4、《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王雪晴
-
南北古箏名家名曲,《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風格純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主要表達的是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捌』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或有名的古箏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1、「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

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妺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

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3、「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

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4、「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

「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8)著名古箏擴展閱讀

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考古發現則沒有這么早,1978年在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屬戰國早期的琴。但在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出土的一張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為目前所知最早,將我國有實物佐證的琴史提前約300年。

中國古琴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聲響有五音。傳說炎帝在沁源景鳳羊頭山下「黍定黃鍾」,發現了音樂,炎帝神農氏又「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

『玖』 中國著名的古箏

認准大品牌紫雅古箏,紫雅國內名牌產品,國際知名古箏品牌。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