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地方
① 北京最有名的旅遊景點在什麼地方啊
北京最有名的旅遊景點如下:
1、故宮——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
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由永樂帝朱棣下令建造,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
故宮內珍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有上百萬件,佔全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鍾表館每天11點和14點有鍾表演示,不可錯過。
② 北京有什麼著名景點
1、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來到北京,長城肯定是要爬得,每年春秋季節,北京氣候適中,堪稱旅遊的理想季節。
7、什剎海
什剎海聚集了上至皇親國戚,下至普通百姓的各階層文化。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園都在什剎海的附近,在什剎海的景區內,你還可以乘坐三輪車游覽老北京的胡同,古跡。還可以去酒吧一條街逛逛,這里是老外的聚集地。
8、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
③ 北京有哪些旅遊景點最出名
北京最出名的旅遊景點有天安門、故宮、頤和園、長城、明十三陵、紫禁城、天壇、北海公園、北京胡同。
4、北京胡同最長的胡同是東、西交民巷。最窄的胡同較早說崇文區東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僅65厘米。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今西城區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的三廟街一帶。
④ 北京十大著名旅遊景區有哪些
1、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宮殿,國家5A級旅遊景點,世界五大宮之首,世界文化遺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比較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天壇公園
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
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1961年,國務院公布天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天壇公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3、頤和園
頤和園,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世界著名旅遊勝地。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4、北京八達嶺長城旅遊區
八達嶺長城,國家級5A景區,不到長城非好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八達嶺景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5、天安門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
6、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明十三陵,位於北京以北50公里的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是明朝(1368-1644)十三位皇帝的陵寢建築群,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轄區內自然景觀幽美,文物古跡薈萃。計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
7、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西北去西直門二十華里。其東南角為清華大學西門。圓明園遺址公園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於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
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
8、恭王府景區
恭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級景區,為清代規模比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欣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在周恩來、谷牧和李嵐清等領導人的關心下,恭王府騰退修繕工作歷28年完成,使之成為中國一座對公眾開放的清代王府。
9、北京慕田峪長城旅遊區
田峪長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距北京城區70公里,是北京著名長城景點之一,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三座敵樓並矗一台的正關台,為長城之罕見。
西北面有俗稱「牛犄角邊」、「箭扣」及「鷹飛倒仰」等長城景觀,其勢險峻崢嶸,起伏連綿,如巨龍飛騰。春季,群芳爭妍,山花爛漫;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紅葉漫山,果實累累;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10、北京市奧林匹克公園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集中體現了「科技、綠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辦公、商業、酒店、文化、體育、會議、居住多種功能的新型城市區域。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屬溫帶大陸型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春季乾燥多風,晝夜溫差較大;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少雨,冷暖適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乾燥,多風少雪。國家體育場「鳥巢」是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南部,中軸線東側,為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體育場。
⑤ 北京最有名的地方有哪些
【北京旅遊景點介紹】
【 概況 】
北京,是中國六朝古都,歷史源遠流長,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築格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的中心,由此北京有著豐富多彩的古代、現代的人文景觀,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北京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在北面有軍都山,西面有西山,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境內有密雲水庫、懷柔水庫和十三陵水庫;其他還有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拒馬河和湯河五大河。
北京的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季節分明:春季略有風沙,氣溫偏低。夏季炎熱,有陣雨。秋季天氣晴朗、溫和,天高氣爽,是旅遊的黃金季節;但深秋早晚較涼,中午較熱。冬季氣候乾燥、寒冷,雪較少。
來北京觀光旅遊不能錯過具有北京特色的風味小吃和悠久歷史的名吃。名吃有北京烤鴨、涮羊肉、宮廷菜。
北京的特產有:王麻子刀剪、安宮牛黃丸、秋梨膏、果脯蜜餞、茯苓夾餅、六必居醬菜。土產有:京白梨、蓋柿、良鄉板栗、山楂、核桃、密雲小棗、杏。
【 北京中心區旅遊景點介紹 】
以天安門廣場為主線,游覽天安門城樓,參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堂、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故宮、中山公園、景山公園、北海公園。
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面積44萬平方米,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
天安門:天安門是皇城正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改名為天安門,是皇帝頒發詔令的地方。
中山公園:也稱社稷壇,位於天安門西側,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中山公園是遺留下來的明代完整建築物。
故宮:原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中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宮殿群,是國內最大的博物院,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 城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從景山公園往西便進入城西區,在這里有北海公園、團城、白雲觀、大觀園、五塔寺等景點。
北海公園:北海公園是有八百多年歷史的皇家宮苑,因為未受戰火的破壞,很多歷史遺物仍然可見到。閱古樓保存有三希堂發貼,濠濮澗是慈禧聽評書的地方。
團城:是位於北海南門外的小型園林,城內有承光殿,供有嘉慶時西藏進貢的玉佛。
白雲觀: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是道家的聖地,供奉著玉帝、全真道祖王重陽七大弟子及長春真人丘處機,是了解中國道教的好地方。
大觀園:原來是清代皇家茶園,後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根據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描述而建。
【 城東區旅遊景點介紹 】
此區擁有雍和宮、孔廟、國子監、天壇等景點。
雍和宮:原為雍正皇帝的府邸,是北京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寺內漢藏建築相統一,文化藝術氣息豐富、濃厚。
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並且這三代5萬名進士的姓名、次第和籍貫都刻在大成門兩側的進士提名碑上。
天壇公園:是圜丘、祈丘兩壇的總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內有三音石和迴音壁,還有八九百年樹齡的九龍柏。
【 近郊西區旅遊景點介紹 】
來到北京不能不去頤和園,與頤和園相鄰的還有香山公園、圓明園遺址,更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卧佛寺、八大處公園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看看。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建造的皇家園林,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火燒,後有慈禧挪用巨額軍費歷經10年重新建造,更名為頤和園,佔地290.8公頃,內有3000多間殿堂樓閣、亭台水榭,是我國園林之首。
香山公園:頤和園的西邊是香山公園,是金代的皇家獵園,後在乾隆期間擴建,更名為「靜宜園」。
卧佛寺:寺內有五座重殿和西山院。卧佛殿里供奉著鑄造於元代至治元年,長5.3米、重54噸的釋迦牟尼銅卧佛像。
圓明園遺址:原是清朝的皇家御園,經過150年的建造,集中華園林建築之精華,有「萬園之園」之美譽,後被英法聯軍掠奪和焚燒,現只留下殘檐斷壁。
【 遠郊西南區旅遊景點介紹 】
盧溝橋: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建於金代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坐落於此。
潭柘寺:北京地區最早的佛寺。在大雄寶殿後有顆千年銀杏樹,曾被乾隆封為「帝王樹」。觀音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出家之所殿內有「公主拜磚」。
戒台寺:以戒台和松聞名,是我國現存戒台中最大的一座,是明代遺物,與杭州的昭慶寺、泉州的開元寺並稱中國三大戒台。寺中有五顆奇松:塔松、九龍松、卧龍松、自在松和活動松。
周口店猿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遠郊西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十三陵:是明朝成祖到思宗13位皇帝的陵墓,目前開放的景點有神路、長陵、定陵和昭陵。陵區前有建於1540年我國現存最大的漢白玉石牌坊。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開放最早、修復最好的長城,城高7.8米,上寬5.8米。在1987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遠郊東北區旅遊景點介紹 】
幕田峪長城:構築獨特,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立,而且結構不同。
司馬台長城:以「驚、險、奇」而著稱,集長城所有特點於一身。
⑥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哪些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八大胡同、菊兒胡同、西交民巷、琉璃廠、東交民巷、金魚胡同、國子監街、帽兒胡同、煙袋斜街、南鑼鼓巷。
1、煙袋斜街
金魚胡同這個名字聽著就特別有意思這里有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晚上來這里逛特別好玩,異彩紛呈的夜景走在小巷中感受這些歷史文化氣息然後還可以去附近的王府井、東堂逛一下非常愜意。
⑦ 北京都有哪些著名的胡同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命名名稱,作為事物的代號是必須要有的,胡同自然也不能例外。人們對胡同的最初命名,是根據其某一方面的特徵,經過流傳,最終被大家所接受並確定下來。胡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以地形特色、景物命名;如:金魚池、龍須溝、北河沿等,又如崇文區的三里河大街,是以明代開鑿於此的三里河命名的。廣安門外元代以前有蓮花水域,因而留下了蓮花池胡同、蓮花池東路、蓮花池西里等地名。什剎海一帶的銀錠橋,風景優美。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即是至2013年為止仍尚存的銀錠橋胡同,是直接由銀錠橋命名的。以建築或遺址命名;如:東城區交道口的府學胡同,因明、清兩代的順天府學坐落在其中而得名。建國門內有貢院頭條、二條胡同。是因明、清兩代的貢院設在此地而得名。其他如黃寺大街、東廠胡同、祿米倉胡同、西什庫胡同、國子監街等都屬於此類。以人物姓氏命名東城文丞相胡同以南宋丞相文天祥姓氏命名。西城李閣老胡同,是因為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曾住在這里。西城祖家街,因為這里是明末戰將祖大壽宅院所在地。像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石附馬大街、張皇親胡同、方家胡同、史家 胡同、蔡家胡同、蔣家胡同等等,皆屬此類。以商業故地和商業名稱命名崇文的花市地區,自清代中期便有人家以種植,製作並銷售真假花為業,留下的西花市大街、東花市大街、花市上頭條、花市下頭條等街巷胡同,都與花市有關。東四以南的燈市口大街,從明朝起就是有名的燈市,因此留下了燈市口這個地名。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曾是蔬菜交易市場。西城區有條斜街,名為煙袋斜街,這條街上,從清代至民國,直至解放,有許多商店賣煙袋,還在店門前懸掛一根大木製煙袋為幌子,這樣就自然地定名為煙袋斜街。其他,如曉市大院、牛街、珠寶市、果子巷、乾麵胡同、錢糧胡同、磁器口等,皆屬此類。
下面介紹北京十大著名胡同:
1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東城區的一條很古老的街道,南鑼鼓巷街道不寬,仍保持著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規劃。其南口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口在鼓樓大街。它始建於元朝,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各有8條對稱的胡同,整齊地排列在兩側,從外形看猶如一條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點保護的四合院街道。從南至北,東側的八條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後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西側的八條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
元代將大都城規劃為50坊,今南鑼鼓巷的位置正是「昭回坊」和「靖恭坊」兩坊之間的分界巷。明代將北京內城分為28坊,將「昭回」「靖恭」二坊合並,稱「昭回靖恭坊」,南鑼鼓巷的位置正是該坊的南北中心線,巷名為「羅鍋巷」。此名有可能是從元代沿襲來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制的《京城全圖》已將明代的羅鍋巷改稱南鑼鼓巷,並將鼓樓東大街中段路北與南鑼鼓巷相對的街道稱為「北鑼鼓巷」。北鑼鼓巷在元代為「靈椿坊」與「金台坊」的交界,明代仍為兩坊,此兩坊的南半部在元代均為官署和寺院,且在明代沒有大的變動。清初南、北鑼鼓巷均屬鑲黃旗。清廷規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住內城,漢民等住外城。南北鑼鼓巷的定名,應早於乾隆十五年,當在清初。
自清初至三四十年代,南鑼鼓巷內的10多條胡同中由滿族鑲黃旗戶逐漸發展而成。既有大戶世家,也有不少小戶市民,居民逐漸稠密。南鑼鼓巷內的小商號也發展起來,有糧店、菜店、油鹽店、豬肉鋪、羊肉鋪、切面鋪、蒸鍋鋪、炸貨屋子(製作焦圈、油炸鬼)小酒鋪、餑餑鋪、豆腐房、煤鋪、井窩子、磚瓦麻刀鋪、席箔鋪、棚鋪、黑白鐵鋪、喜轎鋪、杠房、醫館、葯鋪、裱糊鋪、理發鋪、成衣鋪、緔鞋鋪、絨線鋪、文具店、茶館、當鋪等。雖然規模都不很大,但近30種行業也比較齊全了。至於大的商號如綢緞店、茶店、大飯店、金店、銀號等,則雲集在地安門外大街、鼓樓。
2.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東起地安門大街,西鄰什剎海前海,全長近300米,被列為2007年重點建設的八條特色商業街之一。
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毗鄰後海,在地安門以北,鼓樓前臉兒,有一條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煙袋斜街。此街東西南北走向,約有三百米長。在明朝初年,此街叫「打魚廳東街」。清朝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文考》一書中稱之為「鼓樓斜街」。
但後來為何取名煙袋斜街了呢?當年住在北城一帶的旗人大都有抽煙的嗜好,北京城裡的煙葉行業因此而發展起來。抽煙講究用煙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看準了行情一戶挨一戶地開起了煙袋鋪。日子久了,「打魚廳斜街」和「鼓樓斜街」漸漸聽不到了,「煙袋斜街」卻是越叫越響。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3.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屬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明代稱梓潼廟文昌宮胡同,因有文昌宮而得名。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胡同。帽兒胡同7號、9號、11號院,原為清末大學士文煜的宅園。13號院為馮國璋故居。35、37號院原為清宣統皇後婉容娘家、承恩公府,俗稱娘娘府。45號院原為清代提督衙門。
帽兒胡同現存完好的四合院有:帽兒胡同5號、帽兒胡同9號(可園)、帽兒胡同11號(文煜宅)、帽兒胡同13號(馮國璋故居)、帽兒胡同21號(梓潼廟文昌宮遺址)、帽兒胡同37號(婉容故居)、帽兒胡同45號(清提督衙門、民國保安隊部)等。
在帽兒胡同的開頭,還和有名的南鑼鼓巷相交,過去一點還有著名的菊兒胡同,當年的軍機首輔,大學士榮祿的府第就在那。尾上那邊有出名的煙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來此游覽,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種氣息,帽兒胡同是不錯的選擇哦。
4.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東西向,位於雍和宮大街與安定門內大街之間。形成於元朝初年,明時,國子監街無稱,只叫「國子監孔廟」。清乾隆時稱國子監,至今未變。雖然街兩端的牌樓額坊題曰「成賢街」,卻始終不能作為正式地名傳播,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成賢街就是國子監。1965年稱國子監街。文革時稱紅日北路九條。國子監街保存著較好的舊京街巷的風貌。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國子監街是京城現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聳立的牌樓,夾道的古槐,和兩旁的大小宅院、廟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靜,古城韻味十足。
國子監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樓,東西街口各一座,額題「成賢街」,國子監附近左右各一座,額題「國子監」。國子監街上還有祀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的火神廟、祀灶王爺的灶君廟。
國子監始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當時的人如果能在國子監上學,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國子監的最高長官稱祭酒,元代的著名學者許衡便做過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樹存活了好幾個世紀。
孔廟,元大德六年(1302)開始營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在舊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為黃色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為大祀。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內有進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進士5萬餘人的姓名,袁崇煥、曾國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廟內也有不少柏樹。有一株位於大成殿西側,相傳明時的奸相嚴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樹下,被樹枝掀掉了帽子。於是相傳柏樹有知,稱此樹為「除奸柏」。
5.北京琉璃廠文化街
北京琉璃廠位於西城區。距天安門廣場1公里。琉璃廠西起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全長800米。遼金名為海王村,元、明時這里開設官窯燒制修建皇宮用的琉璃瓦件,故稱為「琉璃廠」。清康熙至乾隆年間,逐漸形成了集古玩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間停止燒窯,「琉璃廠」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處著名的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書畫藝術的歷史文化旅遊景區。
清朝,漢族的官員大多居住在琉璃廠以西的宣武門外,各地趕考舉子居住的會館也都在附近。他們對書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琉璃廠也就成為了當時京城最大的書市。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各地書賈更是紛紛在此設攤、建店,出售大量藏書,促進了琉璃廠文化街的發展。到光緒二年(1876)時,書店發展到270多家。民國初年,經營文化商品的店鋪及其作坊近200家,形成了享譽國內外的一條文化街。
1980年,國家對古老陳舊的六里長街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擴建,於1984年竣工。建成59幢古樸典雅,富有民族傳統風格的店鋪,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融圖書、玉石、陶瓷、雕刻、銅器、字畫、文房四寶為一體的高品位文化藝術品集散地和古都風貌游覽區。
琉璃廠與新華街交界處為「廠甸」,是二百年來京城最盛大的春節廟會所在地。清人馬炯章的《廠甸記》中說「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道。」據有關資料記載,1963年的春節,廠甸的遊客就達400萬人次。文革後廠甸中斷。自2002年起,每年農歷春節初一至初六,又恢復了「廠甸民俗文化廟會」。主要展示北京文化、宣南文化、重溫百姓樂事,展現時代風采,再現古都神韻。廟會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以開放式的「趕大集」為特色,由文藝演出、花會遊行、工藝展示、餐飲服務、觀光購物、娛樂游藝等形式組成,成為京城春節期間最為熱鬧、火爆的去處。
6.金魚胡同
金魚胡同位於燈市口大街南側,屬東華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呈東西走向。東起東單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南與校尉胡同相通,北鄰西堂子胡同。全長567米,西口寬12米(東口寬44米),瀝青路面。
金魚胡同,明朝屬澄清坊。清朝屬鑲白旗,沿稱。「文革」中一度改稱瑞金路九條,後恢復原名。胡同西口接王府井大街,熱鬧繁華,東安市場在胡同里也開有北大門。著名的吉祥戲院和東來順飯庄都設在這里。胡同內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府第,俗稱那家花園。1988年,和平賓館、王府飯店擴建,將半條金魚胡同拆去,那家花園也被拆除。胡同中部路南有賢良寺,為清北京內八剎之一。賢良寺創建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原在校尉胡同之西,為怡親王府邸。乾隆二十年(1755)將寺移建於此。山門開在帥府胡同,約在今天王府井全聚德烤鴨店的東面。因該寺離皇城較近,外省官吏進京述職,多居於此。清末,李鴻章曾在這里居住和辦公。現寺原建築多不存。今日金魚胡同,道路寬敞,街道兩旁是高大的台灣飯庄、和平賓館、王府飯店,昔日胡同景象早已不存。
7.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舊時因這里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明代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里居住四十天。
東交民巷原是明清兩代「五部六府」所在地。清乾隆、嘉慶時期曾有「迎賓館」供外國使臣臨時居住。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在這地區先後設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館,1901年後改為使館街,英、美、法等11國在巷內成立聯合行政機構,還開設了「美國花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匯豐銀行」、「日本正金銀行」及教堂、醫院等多處,這段歷史留下許多風格各異的西洋建築,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8.西交民巷
西交民巷位於西城區南部。東起天安門廣場,西至北新華街,中與羊毛胡同、前細瓦廠胡同、輦兒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會堂西路、兵部窪胡同相交。全長約1080米。明代時稱西江米巷,街北分布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錦衣衛等中央機構。清代時取其諧音改稱西交民巷。清末民初,西交民巷有銀行街之稱。民國時期,北鄰北平地方法院、司法部(後遷南京)、高等審判廳。街內有張廷閣宅(雙合盛酒廠老闆宅院)、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舊址、中國農工銀行舊址,以及大陸銀行舊址、北洋保商銀行舊址(二者於2002年改建為中國錢幣博物館新館)等文物保護單位。
9.菊兒胡同
菊兒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鄰後圓恩寺胡同,北與壽比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菊兒胡同,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局兒胡同。清朝屬鑲黃旗,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此處當以後者為是,宣統時稱菊兒胡同。民國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交道口南二條。「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大躍進路八條,後恢復原名。1979年將小菊兒胡同並入,復稱菊兒胡同。
必賞景觀:菊兒胡同內3號院,5號院,7號院是清直隸總督大學士榮祿府邸。3號院是祠堂,5號院是住宅,7號院是花園。榮祿後遷至東廠胡同。7號院曾作過阿富汗大使館。41號院原為寺廟。據傳,廟里的開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
10.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稱,位於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以西。「八大」是虛指,該地區至少有十五條胡同屬於老北京的「紅燈區」。公認的八大胡同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現名韓家胡同)、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名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八大胡同從來就不是一個法定地名。過去男人說去八大胡同,意識是告訴你他要「做什麼」而不是「去哪裡」。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兩個概念,從隘義上說,所謂八大胡同,並非某一條胡同的名稱,而是由八條胡同組成的。因為中國人愛將同類事物歸類然後說個大概數,如天橋八大怪、唐宋八大家、八大祥、燕京八景。其實,「八」字在這里是個虛數,只是表示其多。這八條胡同位於前門外大柵欄附近,因妓館密集而成一大銷金窟。
⑧ 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地方
1、八達嶺長城
有句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可見作為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長城是首要推薦的一個地方。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其宏偉壯觀,讓中外遊客都贊嘆不已。
⑨ 北京有什麼著名的景點介紹
長城中外聞名,中國很多地方有長城,國內最著名的名為八達嶺長城,國外最著名的名為慕田峪長城。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國務院確定八達嶺關城和城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八達嶺作為北京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86年,八達嶺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1年8月,八達嶺作為萬里長城的精華,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1991年12月,在珠海舉行的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評選活動揭曉命名大會上(全國候選景點94個,回收有效選票48萬張),八達嶺因其景點著名,以37萬張的絕對多票數,成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