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我國古代四大著名劇作有

我國古代四大著名劇作有

發布時間: 2021-01-16 13:44:25

1. 四大名著劇本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委託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做為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2. 元代四大戲曲是那些

以「元曲四大家」劃分。

譽為「元曲四大家」的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代表作品分別是關漢卿《竇娥冤》、鄭光祖《倩女離魂》、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

《竇娥冤》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這出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



(2)我國古代四大著名劇作有擴展閱讀

《感天動地竇娥冤》創作背景

故事來源

《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

時代背景

元朝時,為了滿足蒙古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著悲慘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漢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

一些有正義感的讀書人,不滿官府的黑暗統治,便利用雜劇的形式來揭露官場的罪惡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關漢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聽到的百姓悲慘的遭遇寫進他的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3. 中國四大喜劇作品

中國古代的四大喜劇分別是什麼?
回答:中國古代的四大喜劇分別是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關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4. 四大名著分別是誰寫的

1、《水滸傳》—施耐庵

施耐庵原名彥端,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後裔,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

(4)我國古代四大著名劇作有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名著

1、《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全書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3、《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4、《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後世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5. 中國四大名劇是什麼它們的作者是誰

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長生殿》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劇。其作者分別為王實甫,湯顯祖,孔尚任,洪升。

6. 中國古代四大戲劇是

一、四大來古典戲曲,也源稱「四大古典戲劇」。即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 。
《長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戲曲發展上的兩個高峰,在中國戲曲中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與《西廂記》和《牡丹亭》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劇,一直深得廣大人民喜歡。
二、四大古典戲劇簡介:
《長生殿》和《桃花扇》創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兩部戲所寫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劇情的組織安排上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是在一個宏大的背景下展開,描繪社會生活事件十分廣闊,就其中心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愛情與政治」。王實甫《西廂記》實現有情人的愛之夢,文學價值很高,被視為古代劇的範本;湯顯祖用《牡丹亭》呼喚著一個人性解放的新時代,勇敢而自主地追求人性自由的女性,是此前戲劇乃至文學的婦女形象中從未出現過的。

7. 四大名劇的作者是誰

在我國絢麗多彩的藝術百花園中,戲曲是一門影響最廣、最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我國的戲曲歷史悠久,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從北宋中葉正式形成,先後經歷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中後期的花部等發展階段。在這八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戲曲名著,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部分。其中,尤以《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四劇居首。
中國古代四大名劇之所以能在傑作如林的戲曲史上獨占鰲頭,這首先是由於它們所表現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強烈的人民性。《西廂記》提出了「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理想,熱情歌頌了鶯鶯與張生的愛情,反映了封建社會中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沖破封建禮教束縛的人文主義思想。《牡丹亭》則進一步把男女愛情同個性解放聯系起來,一方面描寫了杜麗娘為爭取理想愛情所作的不屈斗爭,另一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思想的束縛,並且最終寫出了「情」戰勝「理」的結局,十分真實地反映了明代中葉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市民階層要求;中破封建專制統治的時代特點。產生於清代初年的《長生殿》與《桃花扇》,則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長生殿》通過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釵盒情緣」,總結了封建王朝的興衰原因,以「垂戒來世」。《桃花扇》以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為線索,展現了南明王朝的興衰歷程,寄寓了深沉的反思。因此,這四部劇作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在戲曲舞台上獨領風騷。
其次,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是四大名劇成為古代戲曲名著的代表作的重要原因。這四部劇作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通過心理刻劃、細節描寫、個性化的語言、相互映襯等多種手法,使劇中的人物形象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產生了動人的藝術魅力。在語言風格上,四劇皆具有案頭場上兼美的特色,既優美蘊藉,富有傳統詩詞的意境之美,又不晦澀難懂。
本書收錄了中國古代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使讀者能在一冊之中,欣賞到我國古代戲曲的精粹。為便於讀者理解,編者對原作曲文作了一些簡略的注釋。

8.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是他的優秀代表作。

白樸的詞作,在他生前就已編訂成集,名曰《天籟集》。到明代已經殘佚,字句脫誤。清朝中葉,朱彝尊、洪升始為整理刊行。全集收詞二百餘首,除了一些應酬贈答、歌樓妓席之作外,多為傷時感懷的作品。賴有這部作品,我們才可以了解白樸的生涯。他的詞作,承襲元好問長短句的格調,跌宕沉詳,天然古樸。

馬致遠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漢宮秋》被後人稱做元曲的最佳傑作。作品收入《東籬樂府》。

據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

(8)我國古代四大著名劇作有擴展閱讀: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說:「元人樂府稱馬東籬、鄭德輝、關漢卿、白仁甫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韻》序中說:「樂府之盛之備之難,莫如今時……其備則有關、鄭、白、馬。一新製作。」

但是,周德清雖以四人並稱,卻並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賈仲明為馬致遠作的吊詞中又有「共庾、白、關老齊眉」的說法,庾指庾吉甫。關於這幾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評價,因人因時而各有不同。

元代鍾嗣成的《錄魂簿》把關漢卿列為雜劇作家之首,賈仲明稱關漢卿是:「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但明初朱權的《太和正音譜》卻首推馬致遠,以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關漢卿為「可上可下之才」。

明代前期以後,又有盛贊鄭光祖而貶低其餘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說:「馬之辭老健而乏滋媚,關之辭激勵而少蘊籍,白頗簡淡,所欠者俊語,當以鄭為第一。」清人王激烈《曲談》中則認為「關、白、馬、鄭諸家」。

近代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中說:「元代曲家,自明以來,稱關、馬、鄭、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詣論之,寧稱關、白、馬、鄭為妥也。關漢卿一空倚傍,字籌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他們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已為歷史公認。明代王世貞、王驥德等人為王實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難,王驥德還提出「王、馬、關、鄭」說。清代李調元《雨村曲話》則有「馬、王、關、喬(吉)、鄭、白」之說,但未見流行。

我國戲曲藝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到宋金時期漸趨成熟,元代雜劇興盛,成為我國戲曲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有姓名記載的雜劇作家就有八十餘人,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雜劇創作成就,因此後人稱他們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一般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元曲四大悲劇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還有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元曲四大愛情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還有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四大南戲是:荊、劉、拜、殺:《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不是關漢卿寫的)和《殺狗記》。

9.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電視劇的是哪部著作

四大名著中,最早拍成電視劇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1983拍攝,1987年播出。

1987年首播的央內視版《紅樓容夢》是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攝制的一部古裝連續劇。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
該劇前29集基本忠實於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後7集夏金桂撩漢、司棋之死、海棠花開、賈寶玉丟玉、林黛玉焚稿、薛寶釵出閨、惜春出家、獲罪抄家、雪地里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出家等主體劇情仍採用程高本後四十回,另外拋棄了寶玉中舉、蘭桂齊芳、家復中興的小團圓結局,並根據脂批和紅學探佚學研究成果對香菱之死、探春遠嫁、賈母之死、巧姐獲救等情節進行了修改,又重新創作出獄神廟探監、鳳姐死於獄中、湘雲流落風塵、賈府家亡人散等劇情。
該劇播出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