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倫敦著名建築

倫敦著名建築

發布時間: 2020-11-21 14:23:37

A.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

1、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是一座上開懸索橋,位於英國倫敦,橫跨泰晤士河,因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2、瑞士再保險塔

瑞士再保險塔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綽號「腌黃瓜」,是一座玻璃外觀的尖頂摩天大廈,也是福斯特勛爵名作之一。

這個子彈模樣的房子,蓋在倫敦內城,也就是倫敦金融城的中心地帶,由赫赫有名的福斯特勛爵Lord Norman Foster設計,就蓋在他老人家業務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羅傑斯勛爵Lord Richard Rogers 20年前設計的勞埃德大廈Lloyds Building旁邊。

3、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里長的走廊。

4、倫敦眼

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當時贊助商還是英國航空公司因此又稱千禧之輪,總高度135米(443英尺)。

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由序號1排列到33。因為宗教忌諱,沒有13號),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25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

5、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

B.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大本鍾
大本鍾一直聳立在英國議會大廈頂端!

C. 倫敦市區有哪些英國的著名建築

一旦到了倫敦市區,即使是坐在船上,都能看見鱗次櫛比的現代高回樓大廈和古老的皇答家宮殿,這些建築物並列在一起體現出了一種古今融合的感覺。沿著河岸,英國的一些著名建築便會依次爭相進入你的眼簾,如倫敦塔、索思瓦克大教堂和聖保羅大教堂等古建築都倚水而立,向遊人們高傲地展示著它們各有千秋的藝術風格。

D. 英國倫敦著名建築是什麼

聖保羅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1666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毀於一旦。現存建築是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營建的。工程從1675年開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費了75萬英鎊。為了這一偉大的建築藝術傑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博物館之一。這座龐大的古羅馬式建築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現有房屋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6,7萬平方米。原來主要藏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萬件。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位於倫敦最高權利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區。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臨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宮初建於1703年,白金漢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約翰.謝菲爾德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公館,並以白金漢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漢宮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展,現已成為一座規模雄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界首腦訪問英國時,女王就在宮院中陪同貴賓檢閱儀仗隊。 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中央屹立著有伊麗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的紀念碑。 國會大廈及大本鍾 Capitol and Big Ben 國會大廈是白廳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築也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哥德式的建築群,壯麗中帶有古典風韻,氣勢磅礴。 現在所看到的國會大廈其實是倫敦最新建的宮殿。1834年,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座原來的西敏宮,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廳,之後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的規模。改名國會大廈之後便成為倫敦的政治中心,國會議員的開會場所。 倫敦塔橋 Tower of London bridge 這是泰晤士河上諸多橋梁中,位於最下游的一座。塔橋以兩座塔做為基底,採用哥特式厚重風格設計。當大型船隻要通過時,全長270公尺、重約1000噸的橋身會慢慢打開成「八」字狀。以前塔橋利用水壓以蒸汽做為開關的動力,1976年起改用電動控制。 西敏寺 Agile temple of west 雙塔聳立的西敏寺,正面看起來非常壯觀。「西敏寺」一名源自西元970年,一群聖本篤教會的修士在當時倫敦市,、修建修道院教堂,從此留名至今。歷代國王的加冕儀式、婚喪喜宴及國家大典等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甚至連王室的墳墓也幾乎都設在這里,此外,去多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墓碑或紀念碑也設在教堂內.

採納哦

E. 英國倫敦著名建築物介紹

聖保羅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1666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毀於一旦。現存建築是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營建的。工程從1675年開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費了75萬英鎊。為了這一偉大的建築藝術傑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博物館之一。這座龐大的古羅馬式建築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現有房屋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6,7萬平方米。原來主要藏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萬件。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位於倫敦最高權利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區。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臨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宮初建於1703年,白金漢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約翰.謝菲爾德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公館,並以白金漢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漢宮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展,現已成為一座規模雄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界首腦訪問英國時,女王就在宮院中陪同貴賓檢閱儀仗隊。
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中央屹立著有伊麗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的紀念碑。

國會大廈及大本鍾 Capitol and Big Ben
國會大廈是白廳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築也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哥德式的建築群,壯麗中帶有古典風韻,氣勢磅礴。
現在所看到的國會大廈其實是倫敦最新建的宮殿。1834年,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座原來的西敏宮,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廳,之後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的規模。改名國會大廈之後便成為倫敦的政治中心,國會議員的開會場所。

倫敦塔橋 Tower of London bridge
這是泰晤士河上諸多橋梁中,位於最下游的一座。塔橋以兩座塔做為基底,採用哥特式厚重風格設計。當大型船隻要通過時,全長270公尺、重約1000噸的橋身會慢慢打開成「八」字狀。以前塔橋利用水壓以蒸汽做為開關的動力,1976年起改用電動控制。

西敏寺 Agile temple of west
雙塔聳立的西敏寺,正面看起來非常壯觀。「西敏寺」一名源自西元970年,一群聖本篤教會的修士在當時倫敦市,、修建修道院教堂,從此留名至今。歷代國王的加冕儀式、婚喪喜宴及國家大典等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甚至連王室的墳墓也幾乎都設在這里,此外,去多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墓碑或紀念碑也設在教堂內.

F. 倫敦標志性的建築有哪些啊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及著名景點
1大本鍾作為倫敦市的標志以及英國的象徵,大本鍾巨大而華麗,重13.5噸,四個鍾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大本鍾從1859年就為倫敦城報時,至今將近一個半世紀,盡管這期間大本鍾曾兩度裂開而重籌。現在大本鍾的鍾聲仍然清晰、動聽。位於 Westminster Bridge的南面橋頭,與 Houses of Parliament 相連,是倫敦的傳統地標,坐地鐵可以在 Westminster 站下車。
2議會大廈現在通稱的國會大廈,其實真正名稱應該是西敏宮(Westminster Palace),但西敏宮在1834年的大火幾乎全毀,只殘留一座僅剩屋瓦的西敏廳(Westminster Hall),其後耗費了12年的時間才重建成今貌。國會大廈是一座哥德式的華麗建築。呈長方形,古典式的拱門,裝飾精美的列柱與高聳挺立的尖塔,氣派雄偉。建築物整體為有無數尖塔的哥德式建築,由貝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設計。每次國會開會時,其南面的維多利亞塔塔頂就會掛滿國旗,一片片旗子飄揚,看起來非常壯觀。
其實從十三世紀以來,這里就是英國國會開會的地方,而且也同時是國王的宮殿,想參觀的旅客可由維多利亞塔入內參觀。名為大鵬鍾的鍾塔,就是為了紀念工程負責人霍爵士(Benjamin Hall),所指的鍾並非外觀可見的那4座時鍾,而是放置內部且重達13.5噸重的大鍾。其鍾塔每隔15分鍾響一次,其深沉的聲音直嵌人心。入夜後,在明亮燈火的襯托下,鍾塔彷如浮在半空中一般,從對岸眺望,氣勢尤其雄偉。除了大鵬鍾外,其實另外還有一座塔比大鵬鍾(98公尺)還要高,那就是醒目的維多利亞塔。
佔地3萬平方公尺的國會大廈全長300公尺,它的房間數目超過1000間、有100座階梯和11個中庭、走廊長度共計3公里。本來遊客是可以入內做局部參觀的,不過自從發生恐怖炸彈事件以來,現在已經禁止以觀光名義進入國會大廈;但是在國會開會期間,可以用旁聽議會的名義進入,只是必須等到有空位才行,在旺季時相當費時,而且隨身行李要接受極其嚴格的檢查。
3西敏寺 "Westminster"是西邊大寺院之意,因位於城區以西得名。早在公元8世紀時即有教堂,但規模很小,一直到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才將之改造雄偉的建築,但就在西敏寺完工沒幾天,愛德華即撒手人寰,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使得覬覦王位的親王間紛爭不息,最後被來自法國的日耳曼人威廉,以征服者姿態坐上英格蘭的王位。1066年,皇室在此舉行第一場富麗堂皇的加冕典禮後,歷代國王的加晚、喪葬以及其它歷史性的慶典,都在此地舉行。共有40位王儲在此登基。
愛德華建造的西敏寺為諾曼式建築,至13世紀亨利三世才將之改為今天的哥德式,這座古老的教堂,全系石造,教堂內有拱門圓頂,100多呎高構造復雜的穹頂,由穹頂掛下來的華麗大吊燈,和地上紅毯益顯庄嚴華麗;內部飾有許多彩繪玻璃。寺內除了有許多禮拜堂外,還安置無數名人墓碑,包括丘吉爾、張伯倫、史考特、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也長眠於此在內的政治家、詩人、藝術家等知名人士,以及許許多多的無名戰士都在此安息;後來因場地有限,部分偉人的墳墓被遷移至聖保羅大教堂。寺內一處鋪有紅絲絨、裝飾得金碧輝煌的祭壇,正是加冕禮與皇家婚禮舉行的地方。祭壇後一座3層樓高的墳墓,即愛德華之墓。

G. 倫敦有哪些標志性建築物 圖片

倫敦的標志性建築物有伊麗莎白塔、倫敦眼、倫敦塔、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等

  1. 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舊稱大本鍾(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宮鍾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倫敦的標志性建築。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Clock Tower)的大報時鍾,2012年6月,英國宣布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伊麗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鍾樓,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之一。鍾樓高95米,鍾直徑7米,重13.5噸。每15分鍾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鍾聲。自從興建地鐵Jubilee線之後,大本鍾受到影響,測量顯示大本鍾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伊麗莎白塔於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國最大的鍾。塔有320英尺高(約合97.5米),分針有14英尺長(約合4.27米),大本鍾用人工發條,國會開會期間,鍾面會發出光芒,每隔一小時報時一次。每年的夏季與冬季時間轉換時會把鍾停止,進行零件的修補、交換、鍾的調音等。

(7)倫敦著名建築擴展閱讀: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人口約828萬(2016年),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H. 倫敦標志性的建築有哪些

大英博物館閱覽室

建於1753 年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曾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把明搶暗奪來的世界各國的無價之寶運回英國,把最精華部分藏於大英博物館,藏品跨越兩百萬年的歷史與文明。其圓形的閱覽室是馬克思研究寫作《資本論》的地方。

「倫敦眼」

這個為迎接千禧年由英國航空公司投資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摩天輪,高135 米,被稱為「倫敦眼」,一周安置60個座艙,每個座艙可容25人,半小時轉一圈,可俯瞰倫敦55個以上的著名景點。它每年接待數百萬遊客,有人批評它是「瘋狂的城市創舉」,也有人稱贊它是「世界最誘人的景點」。

議會大廈

這是一座瑰麗肅穆的哥特式建築,氣勢磅礴,設計精巧,堪稱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它是英國最高立法機構———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是數百年來英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上演的舞台。

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是英王在倫敦的王宮,規模宏大,環境幽雅,綠茵環繞,風景如畫。宮內有大小600 個廳室,陳設豪華,舉世無雙,後院是18公頃的御花園,多植奇花異草,嫵媚多姿。主體宮殿長達110 米,女王的許多國事活動就在這里舉行。

中國城

地處倫敦索霍地區鬧市的倫敦中國城,是華人聚居之處,布滿了中國餐館、國貨公司、雜貨行、服裝店、古董鋪,從北京烤鴨到廣東香腸、上海小吃,從景德鎮瓷器到唐裝、旗袍,應有盡有,每逢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這里更是張燈結綵、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西敏寺

西敏寺從1066 年以來是英國國王舉行加冕禮和王室成員結婚的場所,歷代國王死後也大多葬在這里。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許多名人,如生物學家達爾文、物理學家牛頓等在寺內也佔有一席之地,因此英國人把西敏寺稱作「榮譽的寶塔尖」和「歷史博物館」。

倫敦塔橋

在英國最大的河流———泰晤士河流經倫敦的部分,橫跨著風格各異的12座橋梁,把兩岸連為一體,其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要數倫敦塔橋了。塔橋兩端是建在兩座巨大橋墩上高達76米的高塔,橋面分兩層,上層走人,下層走車,下層橋面可開可合,當有巨輪從橋下通過時,下層橋面吊起打開,場面蔚為壯觀。

大本鍾

聳立在泰晤士河畔的大本鍾,高106 米,重14噸,鍾面直徑7.5 米,分針走動時能把一個人吊起,由總工程師本傑明·霍爾爵士監制,從1859 年以來,它以穩重深沉的鍾聲每小時為人們報時已達147 年,被視為倫敦的象徵、英國的標志,至今 BBC 仍每天播出其鍾聲報時。

I. 英國著名建築有哪些

聖保羅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1666年一場大火將原有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毀於一旦。現存建築是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營建的。工程從1675年開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費了75萬英鎊。為了這一偉大的建築藝術傑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博物館之一。這座龐大的古羅馬式建築里珍藏的文物和圖書資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大英博物館初創於1753年,1759年對外開放。現有房屋為19世紀中葉所建,共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6,7萬平方米。原來主要藏書,其後兼收歷史文物和各國古代藝術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萬件。 大英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是英國的王宮,位於倫敦最高權利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區。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臨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宮初建於1703年,白金漢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約翰.謝菲爾德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公館,並以白金漢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漢宮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展,現已成為一座規模雄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外國的國家元首和政界首腦訪問英國時,女王就在宮院中陪同貴賓檢閱儀仗隊。
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中央屹立著有伊麗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的紀念碑。

國會大廈及大本鍾 Capitol and Big Ben
國會大廈是白廳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築也是英國君主政體的象徵,哥德式的建築群,壯麗中帶有古典風韻,氣勢磅礴。
現在所看到的國會大廈其實是倫敦最新建的宮殿。1834年,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座原來的西敏宮,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廳,之後花了12年的時間才建成現在的規模。改名國會大廈之後便成為倫敦的政治中心,國會議員的開會場所。

倫敦塔橋 Tower of London bridge
這是泰晤士河上諸多橋梁中,位於最下游的一座。塔橋以兩座塔做為基底,採用哥特式厚重風格設計。當大型船隻要通過時,全長270公尺、重約1000噸的橋身會慢慢打開成「八」字狀。以前塔橋利用水壓以蒸汽做為開關的動力,1976年起改用電動控制。

西敏寺 Agile temple of west
雙塔聳立的西敏寺,正面看起來非常壯觀。「西敏寺」一名源自西元970年,一群聖本篤教會的修士在當時倫敦市,、修建修道院教堂,從此留名至今。歷代國王的加冕儀式、婚喪喜宴及國家大典等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甚至連王室的墳墓也幾乎都設在這里,此外,去多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墓碑或紀念碑也設在教堂內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