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寺廟
① 中國十大寺廟都有哪些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
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
四川:峨眉山, 普賢菩薩道場
湖南有南嶽陽衡山
嵩山少林寺
西藏布達拉宮
三亞南山寺
② 中國十大佛教寺院
一、十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峨嵋派武術發源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青廟黃廟交融道場。世界文化景觀遺產。
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海天佛國。南海聖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蓮花佛國。白雲禪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梵凈山——彌勒菩薩道場。梵天凈土。禪凈合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天目山——韋馱菩薩道場。禪源蹤跡。三教古剎。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雞足山——伽葉尊者道場。禪宗發源地。佛教三派薈萃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縉雲山——伽葉古佛道場。漢藏佛學苑地。歷代帝王封賜聖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天台山——五百羅漢道場。天台宗祖庭。法華宗聖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雲居山——曹洞宗道場。世界禪學中心。樣板叢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四川省。普賢菩薩道場。峨嵋派武術發源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③ 中國十大寺廟
第一名: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傳問群臣,此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尋佛取經。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經佛像,並與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回洛陽,藏經於鴻臚寺,並進行翻譯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馬寺。寺址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白馬寺,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
第二名:大昭寺
坐落在拉薩市舊城中心八角街,始建於公元647年。傳說,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推測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薩卧塘湖恰為魔女的心臟,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驅魔。於是,松贊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願,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這座大昭寺。
大昭寺,藏語稱「覺康」,意即釋迎牟尼佛寺。後經歷代修七葺擴建,才形成今日龐大建築群。大昭寺佔地2萬平方米,有20多個殿堂。主殿居中,高四層,上覆金頂。經堂、佛殿、傳召機構繞殿而築,大昭寺內珍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帶入西藏的釋迎牟尼金佛。
第三名: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原塔俗名「聖冢」。唐貞觀年間改建成四級木塔,明隆慶三年(1569)木塔崩塌,萬厲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級八面磚塔,高四十七米,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底(1939 )朱子橋將軍捐資補修寶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淫雨連綿寶塔崩塌。
第四名: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創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於火,經十餘年始修復。現廟坐北向南,總面積1.8萬多平方米,內外古柏蒼翠,百花爭艷。平面布局分南北兩部分。 南為鴇義園,由牌坊,群子亭,三義閣,假山等組成、亭內有線刻結義圖案一方。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結義的桃園風趣。北部為央,分前後兩院。前院以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為中軸、兩側配以石坊、木坊、鍾鼓樓、崇聖寺、胡公祠、碑亭、鍾亭等;後院以「氣肅千秋」牌坊為屏障,春秋樓為中心,刀樓印樓為兩翼,氣勢雄偉。前後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前後有廊屋百餘間圍護,形成左右對峙而又以中軸線為主體的我國古建築傳統風格。 布局嚴謹,規模完整,建築以春秋樓和崇寧殿最為精緻。
第五名:晉祠
晉祠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這里殿宇、亭台、樓閣、橋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 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處國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園林,馳名中外。尤其是聖母殿、侍女像、魚沼飛梁、難老泉等景點是晉祠風景區的精華。祠內的周柏、難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晉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第六名:孔廟
孔廟位於曲阜城中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色彩、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建築群。
孔廟是中國歷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廟宇,始建於孔子逝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不過當時孔廟的規模很小,只有廟屋三間。至漢代(公元前206-220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思想開始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正統,歷代統治者各取所需,對孔子思想進行改造,將孔子奉為 「至聖先師」,皇帝們或派官員或親去孔廟祭祀,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就曾八次到過孔廟拜謁,孔廟的規模也一天天擴大。
第七名: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全名為「甘丹謝知達爾吉扎西伊蘇奇委琅」,意為「兜率天宮講修宏揚吉祥右旋洲」,簡稱「拉章(佛宮,拉卜楞即為轉音)扎西奇」,又因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樣曾經學經於拉薩哲蚌寺扎西郭芒扎倉,並出任過該扎倉堪布,所以康藏地區的藏族習慣上稱拉卜楞寺為「安多扎西郭芒」(意為安多地區的吉祥多門院)。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橫卧,東南山似松林蒼翠,大夏河自西向東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狀,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聖地。1709的第一世嘉木樣受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前首旗貝勒察汗丹津之請,返回故里在此風光宜人之地建寺,歷經280多年的修建、擴充,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六大扎倉(學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龐大建築群,在安多地區有「衛藏第二」之稱。1961年,拉卜楞寺被甘肅省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2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這數次撥款維修。
第八名:少林寺
少林寺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少林寺以禪宗和武術並稱於世。隋唐時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術已自成體系,風格獨絕,史稱。成為中國武術派別中的佼佼者。元明時期,少林寺已擁有憎眾二千餘人,成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後,少林寺逐漸衰落。
第九名: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距西寧40公里。始建於明嘉慶三十九年,佔地600多畝,由山門、花寺、小金瓦殿、大金瓦殿、大經堂、九間殿、班禪行宮,僧舍等漢藏建築風格相結合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幾百年的歷史積累,塔爾寺文物極為豐富。寺院的堆綉、壁畫、酥油花被譽為塔爾寺的「藝術三絕」。每年農歷正月十四至十五、四月十四至十五、六月初七隻初八、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三舉行四次全寺性的祈願大法會活動,人稱「四大觀經」。
第十名:懸空寺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恆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其設計思想真絕,其建築藝術真高。懸空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岩石作為它的基礎。遊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樑,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遊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樑後,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約1400年。歷代都重修,但原來的結構都沒有改變。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鑿石為基,就岩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
④ 中國著名佛寺有哪些
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位於河南登封嵩山,嵩山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少林寺因地處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天竺高僧拔陀落跡傳教,而依山敕建少林寺。30餘年後,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廣羅弟子,傳授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少林寺以禪宗和武術並稱於世。
白馬寺:位於古都洛陽城東,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朝廷斥資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漢使之請,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明帝敕建白馬寺。白馬寺建成後,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在其內,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白馬寺逐漸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千米的法門鎮,始創於東漢。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原名阿育王寺,唐初改名法門寺。法門寺地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佛塔地宮,為唐時所建,地宮內的稀世珍寶繁多,最為貴重的是藏於八重寶函之內的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也是已知世界上僅存的佛指舍利。
塔爾寺:塔爾寺地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是為了紀念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宗喀巴而建的。先建了一座大銀塔,後來擴建為寺,並把寺命名為塔爾寺。塔爾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綉,被稱為「塔爾寺三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招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南郊招隱山腰,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藝術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原在山上,五代時移至現址。曾毀於火,以後重建。東晉南朝劉宋兩代間著名雕塑家音樂家戴頤隱居在招隱山中,譜就了《游弦》、《廣陵》、《止息》三部千古絕唱,宋武帝劉裕屢加詔聘,戴顒均拒詔不出,故稱為招隱寺,成為中國隱士文化的聖殿。
寒山寺:在江蘇蘇州城西閶門外5千米外的楓橋鎮,相傳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築,「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就是說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扎什倫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該寺是班禪四世和以後歷世班禪的駐錫地。寺內供有世界最大的鍍金強巴銅坐佛像,其蓮花寶座高3.8米,佛像高22.4米,僅佛像鼻孔就可容一個成年人。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聖地。1709的第一世嘉木樣受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前首旗貝勒察汗丹津之請,在此建寺,歷經280多年的修建、擴充,發展成為一個具有6大扎倉(學院)、48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龐大建築群,在安多地區有「衛藏第二」之稱。
懸空寺:位於山西恆山,懸空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樑,寺的一部分建築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樑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岩石作為它的基礎。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約1400年。歷代都重修,但原來的結構都沒有改變。
麓山寺: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上,建於西晉泰始四年(268),是歷史悠久的著名佛寺。
⑤ 全國著名的寺院是什麼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城東,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年(67年),為佛教傳入我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亦稱為中國佛教祖庭。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後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西北,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位於河南省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達摩洞、初祖庵等景點,更擁有傳承千年的少林「禪、武、醫」文化。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號稱「天下第一名剎」。
法門寺: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塔爾寺:塔爾寺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距西寧40公里。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坐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縣城西郊,鳳嶺山腳下。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⑥ 中國著名寺廟
白馬寺,在河南洛陽市東郊,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里建寺。
⑦ 中國最出名的寺廟有那些
您好
嵩山少林寺 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我國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此創立禪專宗,為我國禪宗各派的共同屬祖庭。在國內外有深遠影響。
洛陽市白馬寺 東漢永平十一年(68)創建,為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廟。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在此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典《四十二章經》。今尚存有攝摩騰、竺法蘭墓。為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寺廟。
蘇州市寒山寺 創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傳唐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寺。唐人張繼《楓橋夜泊》詠此寺詩,膾炙人口。為著名六朝古剎。
杭州市靈隱寺 相傳為東晉咸和三年(328)印度高僧慧理創建。為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禪宗從林。在宋代列為禪宗五山之一。日本古代高僧覺阿上人等先後曾在本寺參學,與日本佛教有很大關系。
⑧ 中國寺廟排名是怎樣的
我覺得中國寺廟排名是這樣的
如果你熱愛旅遊,對佛教文化和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偏好,想了解更多,今天我推薦的這篇文章會給你一個很好的答案。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為您介紹我國著名的十大寺廟。
第一名: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洛陽市舊城以東數公里處,位於邙山南麓與漯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的第一座寺廟。
⑨ 中國佛教十大名寺有哪些
中國佛教十大名寺 :白馬寺,靈隱寺,少林寺,寒山寺,隆興寺,清凈寺,大昭寺,卧佛寺,塔爾寺,金山寺。
一,白馬寺
白馬寺在河南洛陽市東郊,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馬寺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白馬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
二,靈隱寺
又名雲林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清康熙南巡時,賜名靈隱寺為「雲林禪寺」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靈隱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
三,少林寺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95年)。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來的碑碣石刻共計300多塊,其中的一塊"太宗文皇帝御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跡,碑文為唐太宗親筆書寫。
四,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於公元502年的梁天監年間。二百年後的唐代,相傳唐時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 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寒山寺便聞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鍾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
五,隆興寺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 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龍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
六,清凈寺
清凈寺又名艾蘇哈子大寺。 始建於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歷400年),創建和重修者皆為阿拉伯穆斯林。 清凈寺建築採用西亞形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清凈寺面積2100平方米,主要建築在門樓,高20米、寬45米,輝緣石和白花崗石構築,三層穹形尖頂拱門。
七,大昭寺
初名「惹剎」,始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寺內供奉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後來該寺改名為「大昭寺」。昭,在藏語中釋作「佛」,「大昭」指釋迦牟尼佛,「大昭寺」意思是釋迦牟尼像的佛堂。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臨終時釋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個不同年齡時的模樣塑像,並親自為塑像繪圖。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該佛像後從古印度流入中國,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原供於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釋迦牟尼八歲鎏金銅像原供於大昭寺,也是這三尊珍貴佛像之一。
八,卧佛寺
卧佛寺即「十方普覺寺」。它位於北京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香山東側,距市區30公里。卧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槃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九,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塔爾寺古稱「佛山」,藏語稱為「袞(音gun)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我國喇嘛教(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我 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塔爾寺也是青海省首屆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塔爾寺整個寺院是由眾多的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的一個漢藏藝術相結合的輝煌壯麗建築群,佔地面積約600餘畝。
十,金山寺
金山寺原名澤心寺,亦稱龍游寺,清康熙皇帝賜字「江天禪寺」,沿用至今。雖名稱多變,但自唐以來,人們通稱金山寺。《白蛇傳》的故事和「水漫金山」這成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金山在哪兒?卻未必世人皆知。寺位於鎮江市區西北,坐落於如此幽美恬適的氛圍之中,海拔43.7米。金山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唐代張祜描述為「樹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北宋沈括贊頌曰:「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里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這個「千載江心寺」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水上風光變為陸上勝境。由於金山位於長江邊上,風景區建築風格獨特,殿宇廳堂,亭台樓閣,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壽塔突兀拔起於金山之巔。寺院殿宇鱗次櫛比,樓塔爭輝,從江中遠望金山,只見寺廟不見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的風貌而蜚聲海內外。
⑩ 中國有哪十大著名寺院
第一名:洛陽白馬寺;
第二名:拉薩大昭寺;
第三名:扶風法門寺
第四名:解州關帝廟
第五名:太原 晉祠
第六名:曲阜孔廟
第七名:日喀則拉卜楞寺
第八名:嵩山少林寺
第九名:湟中塔爾寺
第十名:恆山懸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