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注冊證書 » 三焦辯證書

三焦辯證書

發布時間: 2021-03-15 08:52:14

㈠ 三焦辯證的三焦病證的傳變規律

三焦病的各種證候,標志著溫病病變發展過程中的三個不同階段。其中上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初期階段;中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極期階段;下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末期階段。其傳變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陰肺經開始,由此而傳人中焦,進而傳入下焦為順傳;如感受病邪偏重,低抗力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衛傳入手厥陰心包經者為逆傳。
三焦病的傳變,取決於病邪的性質和受病機體抵抗力的強弱等因素,如病人體質偏於陰虛而抵抗力較強的,感受病邪又為溫熱、溫毒、風溫、溫疫、冬瘟,若順傳中焦,則多從燥化而為陽明燥化證;傳入下焦,則為肝腎陰虛之證。如病人體質偏於陽虛而抵抗力較弱者,感受病邪又為寒濕,若順傳中焦,則多從濕化,而為太陰濕化證;傳入下焦,則為濕久傷陽之證。唯暑兼濕熱,傳入中焦可從燥化,也可以濕化;傳人下焦,既可傷陰,也可傷陽,隨其所兼而異。
三焦病的傳變過程,雖然有自上而下,但這僅指一般而言,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的病犯上焦,經治而愈,並無傳變;有的又可自上焦徑傳下焦,或由中焦再傳肝腎的,這又與六經病的循經傳、越經傳相似。也有初起即見中焦太陰病症症狀的,也有發病即見厥陰症狀的。這又與六經病證中的直中相類似。此外,還有兩焦症狀互見和病邪彌漫三焦的,這又與六經的合病、並病相似。

㈡ 三焦辯證意義

三焦把人體上、中、下三個部劃分為上、中、下三焦,即橫膈以上的胸部為上焦,包括心、肺兩臟;橫膈以下、臍以上的脘腹部為中焦,內居脾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肝腎和膀胱等。中醫根據溫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及症狀變化的特點,以上焦、中焦、下焦為綱,對溫病過程中的各種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以區分病程階段、識別病情傳變、明確病變部位、歸納證候類型、分析病機特點、確立治療原則並推測預後轉歸的辨證方法,側重於對濕熱病證的辨證,三焦辨證的創立使溫病辨證在前人基礎上又有了近一步的發展。

㈢ 三焦辨證的簡介

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與肺,中焦包括脾與胃,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膀胱。
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為綱,對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規律進行分析和概括,確立治療原則並藉以推測預後轉歸的辨證方法。為清代吳鞠通所創立。側重於對濕熱病證的辨證。 溫邪深入下焦,多為肝腎陰傷之證。臨床表現為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於手背、口乾、舌燥、神倦耳聾、脈象虛大;或手足蠕動、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時時欲脫。治宜滋陰潛陽,方用加減復脈湯、三甲復脈湯等。
三焦病症標志著溫病病變發展過程中3個不同階段。其傳變過程,雖然自上而下,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㈣ 三焦辯證的三焦病證的分類

三焦所屬臟腑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標志著溫病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變,多為溫熱病的初期階段。中焦主要包括手、足陽明和足太陰脾經的病理變化。脾胃同屬中焦,陽明主燥,太陰主濕。邪入陽明而從燥化,則多呈里熱燥實證;邪入太陰從濕化,多為濕溫病證,其中足陽明胃的病變。多為極期期階段。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多為肝腎陰虛之候,屬溫病的末期階段。 上焦病證,是指溫熱病邪,侵襲人體從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開始就出現的肺衛受邪的證候。溫邪犯肺以後,它的傳變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順傳」,指病邪由上焦傳入中焦而出現中焦足陽明胃經的證候;另一種為「逆傳」;即從肺經而傳入手厥陰心包經,出現「逆傳心包」的證候。
【臨床表現】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脈浮數或兩寸獨大;邪入心包,則舌蹇肢厥,神昏諺語。
【證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惡風寒。肺病不能化氣,氣郁則身熱。肺氣不宣,則見咳嗽。午後屬陰,濁陰旺於陰分,故午後身熱。溫熱這邪在表,故脈浮數。邪在上焦;故兩寸獨大。
溫邪逆傳心包,舌為心竅,故舌蹇;心陽內郁,故肢厥;熱迫心傷,神明內亂,故神昏譫語。 中焦病證,是指溫病自上焦開始,順傳至於中焦,表現出的脾胃證候。若邪從燥化,或為無形熱盛,或為有形熱結,表現出陽明失潤,燥熱傷陰的證候。若邪從濕化,郁阻脾胃,氣機升降不利,則表現出濕溫病證。因此,在證候上有胃燥傷陰與脾經濕熱的區別。
1、胃燥傷陰證,邪從燥化,出現陽明燥熱的證候。
【臨床表現】身熱面赤,腹滿便秘。口乾咽燥。唇裂舌焦,苔黃或焦燥,脈象沉澀。
【證候分析】陽熱上炎,則身熱面赤。燥熱內盛,熱迫津傷,胃失所潤,則見身熱腹滿便秘,口乾咽燥,唇裂苔黃或焦燥。氣機不暢,津液難於輸布,故脈沉澀。
本證病機與臨床表現和六經辨證中的陽明病證基本相同。但本證為感受溫邪,傳變快,人體陰液消耗較多。
2、脾經濕熱證,郁阻太陰脾經而致的證候。
【臨床表現】面色淡黃,頭身重病,汗出熱不解,身熱不揚,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黃滑膩,脈細而濡數,或見胸腹等處出現白菩。
【證候分析】太陰濕熱,熱在濕中,鬱蒸於上,則面色淡黃,頭重身痛。濕熱纏綿不易分解,故汗出熱不解,濕熱困郁,阻滯中焦,脾運不健,氣失通暢,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濕性粘滯,濕熱之邪留戀氣分不解,鬱蒸肌表,則見身熱不揚,白菩透露,苔黃滑膩,脈細而濡數,均為濕熱鬱蒸之象。 下焦病證,是指溫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陰精,肝腎受損,而出現的肝腎陰虛徵候。
【臨床表現】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乾,舌燥,神倦耳聾,脈象虛大;或手足蠕心中詹詹大動,神倦脈虛,舌絳少苔,甚或時時欲脫。
【證候分析】濕病後期,病邪深入下焦,真陰耗損,虛熱內擾,則見身熱面赤,手中心熱甚於手足背,口乾,舌燥等陰虛內熱之象。陰精虧損,神失所養則神倦。陰精不得上榮清竅則耳聾,肝為剛臟,屬風木而主筋,賴腎水以涵養。真陰被灼,水虧木旺。筋失所養而拘攣則出現手腳蠕動甚或痙攣。陰虛水虧,虛風內擾則心中詹詹大動。至於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欲脫,均為陰精耗竭之虛象。

㈤ 三焦辯證法誰是提出的

清代吳瑭最早確立「三焦辨證法」,我國清代醫學家吳瑭提出了『三焦辯證法』,他將人體『橫向』地分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為主,中焦以脾胃為主,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及膀胱。根據這一理念,治療上有所不同,即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因此,防治肺部疾病應適當用些輕清之品。」

㈥ 三焦辯證是誰提出的》

它是根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並在《傷寒論》六經分證和葉天士衛氣營血分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的傳變規律特點而總結出來的。

㈦ 吳鞠通的辨證

吳鞠通有感於當時醫生墨守傷寒治法不知變通,撰寫《溫病條辨》七卷,提出溫病的三焦辨證學說,對溫病學說貢獻很大,是繼葉天士、薛雪之後的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溫病學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醫著作。全書分七卷,以條文和註解相結合的方式對溫病加以闡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內經》有關溫病的記載,並加以注釋,說明溫病的始原。一至三卷是分述上、中、下三焦溫病的證候及調治方法。四卷是雜說,提到救逆、緊急救治和病後調治各論,以便閱讀者不致臨床混淆。五至六卷是「解產難」和「解兒難」,分述婦科產後及兒科驚風、痘疹的論治。吳鞠通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並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大大地豐富祖國傳統醫學寶庫。《溫病條辨》寫成後,立即被廣為傳抄,在醫學界引起轟動,深得當代醫家的重視和推崇。頗有醫學知識的禮部尚書汪廷珍為之作序:「吾友鞠通吳子……述先賢之格言,攄生平之心得」寫成《溫病條辨》,這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著作。醫家張維屏在書後評介:「瑭在京治溫病,全活甚眾,於是采輯名賢著述,附以己意,閱十數載,考驗而成書,……余觀數月,見其苦心孤詣,縷析條分,誠治溫病不可無之書也,……然貝4醫必先明傷寒,而後能明溫病,既識傷寒,又不可不識溫病,而是書於溫病,則固詳且備矣。」《珍藏醫書類目》評價《溫病條辨》「頗有條理,可為治溫病之津梁也。」《意園談醫書筆記》贊揚「此書為溫病所必看之書。」……由此可見,《溫病條辨》確是清代中醫溫病學的一部傑出之作。嘉慶十八年(1813)吳鞠通的這部偉大著作,在汪廷珍的支助下,得以刊刻問世,並很快傳到了日本,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日本中醫博士奈良賢太郎寫了一部《內科溫病條辨的研究》,淮安清代醫家李厚坤繼承吳氏學說,把《溫病條辨》改成賦文,便利閱讀背誦,以啟迪後學者。現代中醫學院把吳氏著作作為必修課程,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七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他認為溫病有9種,吳又可所說的溫疫是其中最具傳染性的一種,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其他八種溫病,可以從季節及疾病表現上加以區分,這是對於溫病很完整的一種分類方法。書中創立了「三焦辨證」的學說,這是繼葉天士發展了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創立衛氣營血辨證方法之後,在中醫理論和辨證方法上的又一創舉。「三焦辨證」法:就是將人體「橫向」地分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為主,中焦以脾胃為主,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及膀胱。由此創立了一種新的人體臟腑歸類方法,此法十分適用於溫熱病體系的辨證和治療,診斷明確,便於施治。而且確立了三焦的正常傳變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順傳」途徑,「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始上焦,終下焦。」因而,由傳變方式也就決定了治療原則:「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同時,吳氏對《傷寒論》的六經辨證,同樣採取了積極採納的態度,認為「傷寒六經由表入里,由淺入深,須橫看;本節論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淺入深,須豎看。」這些理論,雖然從立論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仍是對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辯證法的繼承,並對其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對疾病變化的認識上,是可以權衡協調的,二者並無矛盾之處。同時,三焦辯證法也完善了葉天士衛氣營血說的治療法則。葉氏的《溫熱論》中沒有收載足夠的方劑,而吳鞠通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在《溫病條辨》當中,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實用方劑,象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臨床上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佔十之八九。

㈧ 三焦辨證是什麼東東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關於「焦」字的含義,歷代醫家認識不一。有認為「焦」當作「膲」者,膲為體內臟器,是有形之物;有認為「焦」字從火,為無形之氣,能腐熟水谷之變化;有認為「焦」字當作「樵」字,樵,槌也,節也,謂人體上、中、下三節段或三個區域。《內經》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稱,作為六腑之一,並敘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由於《內經》對三焦的某些具體概念的論述不夠明確,而且《難經》的二十五難和三十八難又提出了三焦「有名無形」之說,遂導致後世醫家爭論紛紜。爭論的焦點是關於有無實質形態的問題。此外,近來有人根據三焦概念應用的廣泛性,而提出「臟腑三焦」、「部位三焦」、「經脈三焦」、「辨證三焦」之說。

㈨ 三焦辨證的方法是什麼

自清代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以上、中、下三焦論述溫病的證治以來,三焦辨證就成為溫病辨證的方法之一。這是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在《傷寒論》及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規律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著重闡述了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規律。

一、三焦辨證的概念

三焦辨證是在闡述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及其證候的基礎上,說明了溫病初、中、末三個不同階段。就其證候來看,上焦包括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絡的證候;中焦包括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的證候;下焦包括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的證候。

(一)上焦病證

溫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於肺,屬手太陰,所以溫病開始的時候,即出現肺衛受邪的症狀。溫邪犯肺以後,它的傳變有兩種趨向:一為順傳,指病邪由上焦傳入中焦,而出現足陽明胃經的證候;另一種為逆傳,即從肺衛而傳入手厥陰心包,出現邪陷心包的證候。

臨床表現: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脈浮數或兩寸獨大;邪入心包,則舌蹇肢厥,神昏譫語。

證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惡風寒。肺主化氣,肺病不能化氣,氣郁則身熱。咳為肺氣郁。午後熱甚,乃陰受火克,濁陰之邪歸下,乘火旺之時而作也。溫熱之邪在表,故脈浮數。邪在上焦,故兩寸獨大。

溫邪逆傳心包,舌為心竅,故舌蹇。心陽內郁,故肢厥。熱迫心傷,神明內亂,故神昏譫語。然此證的肢厥,應與陰寒所致的冷過於肘膝之厥相鑒別。

(二)中焦病證

溫病自上焦開始,順傳至於中焦,則現脾胃之證。脾與胃雖以表裡相屬,而其特性各有不同。胃性喜潤惡燥,燥則濁氣不通而郁悶,邪入中焦而燥化,出現陽明的燥熱證候;脾性喜燥惡濕,濕則脾氣抑扼而運化失常,邪入中焦而從濕化,則出現太陰的濕熱證候。

臨床表現:陽明燥熱,則面目俱赤,呼吸俱粗,便秘,腹滿,口乾咽燥,唇裂舌焦,苔黃或焦黑,脈象沉澀。太陰濕熱,則面色淡黃,頭脹身重,胸悶不飢,身熱不揚,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

證候分析:陽熱上炎,故面紅目赤。邪熱壅盛,呼吸俱粗。熱迫津傷,胃失所潤,除有便秘、腹滿,又見口乾咽燥,唇裂舌焦,苔黃或焦黑等津虧熱結和脈象沉澀等氣機不暢,津液難以輸布的症狀。

太陰濕熱,熱在濕中,蒸郁於上,則面色淡黃,頭脹身重。濕熱困郁,氣機不暢,升降失常,胸悶不飢。熱蒸於濕,濕郁肌腠,則身熱不揚。濕熱阻滯中焦,脾運不健,氣失通暢,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都是濕遏熱郁之象。

(三)下焦病證

溫熱之邪,久羈中焦,陽明燥熱,劫灼下焦,陰液耗損,津亦被劫,乙癸同源,肝腎受灼,故為肝腎陰傷之證。

臨床表現: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於手背,口乾,舌燥,神倦,耳聾,脈象虛大;或手足蠕動,或瘛瘲,心中澹澹大動,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時時欲脫。

證候分析:溫病後期,進入下焦,易損腎之陰液。身熱面赤,乃腎精虧損,虛熱內擾的表現。手足心熱甚於手背,乃陰虛內熱之明證。它如口乾、舌燥等,亦系陰液虧損所致。肝為剛臟,屬風木而主筋,賴腎水以涵養。熱邪久留,真陰被灼,水虧木旺,筋失所養而拘攣,以致出現手足蠕動,甚或瘛瘲;而心中澹澹大動,亦系陰虛水虧,虛風內擾所致。至於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欲脫,均為陰精耗竭之虛象。

二、溫病的傳變規律

三焦病的各種證候,標志著溫病病變發展過程中的三個不同階段。其中上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初期階段;中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極期階段;下焦病證候,多表現於溫病的末期階段。其傳變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陰肺經開始,由此傳入中焦,進而傳入下焦為順傳;如感受病邪偏重,抵抗力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衛傳入手厥陰心包經者為逆傳。

三焦病的傳變,取決於病邪的性質和受病機體抵抗力的強弱等因素。如病人體質偏於陰虛而抗病力較強,感受病邪又為溫熱、溫毒、風溫、溫疫、冬溫,若順傳中焦,則多從燥化,而為陽明燥化證;傳入下焦,則為肝腎陰虛之證。如病人體質偏於陽虛而抗病力較弱,感受病邪又為寒濕,若順傳中焦,則多從濕化,而為太陰濕化證;傳入下焦,則為濕久傷陽之證。唯暑兼濕熱,傳入中焦可從燥化,也可從濕化;傳入下焦,既可傷陰,也可傷陽,隨其所兼而異。

三焦病的傳變過程,雖然自上而下,但這只是一般情況,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時病犯上焦,經治而愈,並無傳變;有時病自上焦傳下焦,或由中焦再傳肝腎,又與六經病症的循經傳、越經傳相似。也有初起即見中焦太陰病症狀的,也有發病即見厥陰病症狀的,這又與六經病症中的直中相似。還有兩焦症狀互見和病邪彌漫三焦的,這又與六經的合病、並病相似。

㈩ 三焦的辯證

以上焦、中焦、下焦三焦為綱,對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規律進行分析和概括,確立治療原則並藉以推測預後轉歸的辨證方法。為清代吳鞠通所創立。側重於對濕熱病證的辨證。
①上焦病證。溫病由口鼻而入,鼻通於肺,故溫病開始即出現肺衛受邪的症狀。溫邪犯肺以後,有兩種傳變趨向:一為順傳,病邪由上焦傳入中焦,出現脾胃經的證候;另一種為逆傳,從肺衛傳入心包,出現邪陷心包的證候(見熱入心包證)。上焦病證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脈浮數或兩寸獨大,治宜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桑菊飲等。
②中焦病證。溫病順傳到中焦,則見脾胃之證。胃喜潤惡燥,邪入中焦而從燥化,則出現陽明經(胃、大腸)的燥熱證候;脾喜燥而惡濕,邪入中焦而從濕化,則見太陰(脾)的濕熱證候。中焦病證的臨床表現為陽明燥熱,則面紅目赤、發熱、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乾咽燥、唇裂舌焦、苔黃或焦黑、脈沉實;太陰濕熱,則面色淡黃、頭脹身重、胸悶不飢、身熱不揚、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黃膩、脈細而濡數。中焦病證的治法,陽明燥熱,則通腑泄熱。方用三承氣湯;太陰濕熱,則清熱化濕,方用三仁湯。
③下焦病證。溫邪深入下焦,多為肝腎陰傷之證。臨床表現為身熱面赤、手足心熱甚於手背、口乾、舌燥、神倦耳聾、脈象虛大;或手足蠕動、心中憺憺大動、神倦脈虛、舌絳苔少甚或時時欲脫。治宜滋陰潛陽,方用加減復脈湯、三甲復脈湯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