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通過
❶ IPO注冊制是什麼意思和審批制有什麼區別
對於困擾A股市場的「毒瘤」新股發行的一點看法:
一.滬深帳戶分開申購不合理,應採用投資者總資金帳戶市值,可兩地申購所有新股,避免中小創業板為主的新股發行造成深強滬弱的消極局面。並且深市市值小,資金扎堆還易造成原先中小創業板個股以及新股上市後定價虛高等問題,這兩者出現虛高只會導致從眾心理的A股市場的上市新股更加虛高的問題,惡性循環致問題只會嚴重而越難以解決。
二.發行方式低價可以,但不必方式是持續不間斷。當中應盡量減少新股發行對市場的惡性干擾,採用集中單次捆綁式發行為最佳。每次發行30-50家,一月發行不超過5次,形成年發行小盤股2000家左右的規模,盡快解決新股發行對市場的長期困擾長期影響,並且此舉還是加快解決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困境。解決問題就該大刀闊斧,一勞永逸,而不是原先的綿而不決。讓消極影響只維持在最短暫時間之內,雖可能是短痛,但這樣是避免長期泡沫形成的唯一正確途徑。管理層應該是以這種最狠最理性的心去拯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投機者還敢不敢願不願再去製造泡沫——這一朵世界資本市場的荒誕奇芭。為什麼A股之新股問題久而未決,就是原先主管部門沒有橫下這條心。
總結一句話就是,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走起
❷ 通過注冊制對奶粉品牌意味著什麼
獲得了新政時代的通行證。奶粉市場會因為配方注冊制而大洗牌,那些魚目混珠的會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有獨立科研能力,有特色配方的品牌。
❸ 注冊制具體有什麼內容
注冊制又叫「申報制」或「形式審查制」,即所謂的公開管理原則,實質上是一種專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屬,以美國聯邦證券法為代表。它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
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
證券發行注冊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據以判斷證券實質要件的形式資料,以便作出投資決定,證券注冊並不能成為投資者免受損失的保護傘。
注冊制通過對ipo的簡政放權,一方面淡化政府對股市的行政管制,還原市場屬性;另一方面,讓市場的各主體各就各位。
❹ 推行注冊制需要什麼條件
至少四個條件:
首先是法制條件,注冊制其實不僅僅是一個股票發行問題,注冊制落地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修訂證券法,要於法有據。
還好,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已經將修改證券法列入今後一年的重要任務,按照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會議兩個月召開一次,如果要安排證券法修訂草案二審,最早也得今年4月。按照三審通過的慣例,最快也得一年才能完成修訂。
其次,注冊制的推出應該是在一個比較成熟穩定的市場推出。
而現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現在的A股,八成是散戶,不少分析師以市場分析作誘餌撈錢,賣書、賣U盤,辦講座。投資者缺乏風險意識,不懂得敬畏市場,控制慾望。日常生活你看去吧,狂商場購物,不管是買衣服、買菜,都知道坎價,多了少了,貴了賤了。唯獨進入股市,瞬間便失去生活常識,從來不坎價,進來就買,甚至買的是什麼都不管,道聽途說,就跟那斗雞,一見風吹草動,就崩高。這樣投資者你不當韭菜誰當韭菜?
第三,相關程序制度需要健全完善。比如說,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合理,不能大股東一股獨大,上市退市要有進有出、優勝劣汰。你不能虧損企業一大堆,好企業沒幾個。
第四,監管體系完善,事後監管嚴厲,措施執行要有力。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上半截管得多,企業上市融資各方要積極主動;下半截管的少,拿了錢之後,干沒幹事呀,干沒干成?沒人問。注冊制實施與之正好相反,下半截管得多,上半截管的少。如果說,A股的主板是初中生,中小板是高中生,創業板是大學生,新三板是碩士生,注冊制就是博士生。我們的監管水平得達到博士後,碩導、博導才行。
❺ 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決定獲通過什麼意思
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實行股票注冊制發行,因為證券法還沒有修改,注冊制的實行和證券法的一些條款是相違背的,所以人大授權國務院可以先執行注冊制發行,然後修改證券法。
❻ 核准制與注冊制二者有何區別
證券發行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我們稱作形式審核,主要在美國公司上市常見上市方式。。
證券發行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以歐洲各國的公司法為代表。依照證券發行核准制的要求,證券的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而且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取得發行資格,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我們稱作實質審核,主要是歐洲和中國常見上市方式
形式審核(注冊制)與實質審核(核准制)的區分在於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是注冊制與核准制的劃分標准:
1、形式審核(注冊制)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指的是在披露哲學的指導下,「只檢查公開的內容是否齊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而不管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更不管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堅持市場經濟中的貿易自由原則,認為政府無權禁止一種證券的發行,不管它的質量有多糟糕,注冊制還主張事後控制
2、實質審核(核准制)不僅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查與判斷,而且還需要指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核准制主張事前控制。
3、注冊制與核准制相比,注冊組具有發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對社會資源耗費更少,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審核時間相對比較短
4、注冊制主要證監會形式審核,中介機構實質性審核。中介的誠信對公司市場相當重要。核准制是中介機構和證監會分擔實質性審核職責,政府的審核工作量很大。
注冊制的形成一般是在市場化程度高,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監管主體嚴格有效、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更自律,投資者素質更高的國家,這也是未來金融發展的一個方向。
❼ 注冊制以後,只要願意上市就肯定通過嗎
那不一定,你沒有能力就不一定了
❽ 什麼是注冊制
你好,證券發行注復冊制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 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證券發行注冊制最重要的特徵是:在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
證券發行注冊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據以判斷證券實質要件的形式資料, 以便做出投資決定, 證券注冊並不能成為投資者免受損失的保護傘。如果公開方式適當, 證券管理機構不得以發行證券價格或其他條件非公平, 或發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盡合理等理由而拒絕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