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注冊證書 » 注冊會計師報考科目建議

注冊會計師報考科目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2-06 13:28:52

A. 注冊會計師考試建議

一、針對課件學習
我的學習之路,是這樣的,從難到簡。先總歸的說下這兩個網校課件教程的特點:中華偏務實,什麼意思呢?就是重點突出,偏考試考點,一般內容篇幅很少或不講解;東奧屬於課件較多,從基礎到難點,以及重點均會清晰講解。我認為東奧課件更適合打基礎,如果想第二遍提高學習,適合聽中華的課件。下面我分析的著重以會計和財管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你們帶來幫助。
1.會計
東奧:大神張志鳳老師,這里也是我很敬佩的老師。講課不說廢話,思路清晰。我認為只要你不走神,張老師的課程聽起來真的是讓你有一種崇拜感,不知不覺打好基礎。
男神劉忠老師,長得帥啊,並幽默風趣,聽他的課非常精神。現時代,東北話走遍全中國,這兩位東北的男神定會幫助你們開啟注會之路是不是。
中華:我是聽過郭建華老師的課,這位老師講課特點是語速輕快,重點突出講解,對重點的講解是非常清晰的,並且授課老師本身是非常自信的,如果你對重點仍舊混亂不清晰,我是建議學員在提高階段,以該老師的課程幫助你更上一個台階的,對不對。
2.財管
這個科目是我最喜歡的科目了,中華之前有我特別喜歡的陳華亭老師,但是很可惜,我說到這里很傷心難過,老師生在長安街,葬在八寶山,德高望眾,我真的很尊重、愛戴這位老師。授課思路清晰,思維導圖用的生動,更喜歡用圖示的講解,幫助學員學習財管這科。再聽不到老師的課件,真的是很大的損失,惋惜。
東奧:我接著說下喜歡的田明老師,田明老師認真嚴謹、思路透徹,專業水平非常高,也是本人愛戴的一位老師,更注重知識的講解,對例題的分析可以幫助學員很好地克服難點,很好的解答學員的疑惑,讓學員感覺對財管的學習不是用來背,而是真正理解原理學習;另一位是陳華亭老師贊不絕口的鄭曉博老師,鄭曉博老師的課件特點是板書非常生動,製作板書水平非常高,讓學習不再枯燥,生動具體,更能解答疑惑,幫助學員記憶的技巧比比皆是,非常適合學員好多聽不懂的地方進行解答疑惑,克服不懂的地方。
二、針對輔導書學習
輔導書,夢想成真系列比較簡潔,適合後期幫助做題提高;故我用的大多是輕松過關系列叢書,個別科目,我不用教材直接用東奧的輕松過關一系列,知識點均清晰羅列。中華的夢想成真可能確實不適合我,我只能這樣說……

希望以上我的心得能夠幫到大家。

B. 如何選擇注冊會計師考試報考科目建議

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含金量在財會界首屈一指,每年備考CPA的考生趨之若鶩,2017年注冊會計師備考進入最關鍵的強化提高階段,很多2018年的考生也在摩拳擦掌准備起來。
其中,合理選擇報考科目是取得注會成功的關鍵一步,「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立信CPA教學老師在備考前期提醒大家以下幾點:
1、及時了解注冊會計師卡考試的特點和規律;
2、合理選擇報考科目,很大程度上影響201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復習效果和考試效果;
3、選擇備考科目因人而異,直接考慮的因素包含個人基礎、時間、毅力、韌性等;
4、不可忽視的內容,如果報考的科目太多,花在每個科目上的精力就會很有限,戰線拉的過長最終可能會一無所獲。
下面,立信CPA小編就給大家從科目聯系以及後續職業發展規劃兩方面分析。
1、注會各個科目特點及聯系
如果將注冊會計師比做高樓,那會計便是基礎,學習好會計能夠有效地促進審計、財管的學習,所以說,會計是基礎,審計是關鍵,財管是難點,稅法是先決條件,經濟法比較超然,風險管理最好審計之前。
從知識層面上,難度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
從學習角度上,《財務成本管理》需要掌握和運用公式;《會計》和《稅法》重在理解和記憶知識;《審計》重在理解知識;《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重在記憶。
2、從職業發展規劃角度分析CPA科目搭配
(1)職業規劃定位在會計事務所,會計、稅法和審計是敲門磚。
事務所的工作專業性非常強,從事審計工作專業知識一定要過硬,在此基礎上才能不斷積累經驗。三門裡面會計和審計由為重要,事務所的工作是以審計准則為標准去審以會計准則為標準的報表,不懂會計無法看懂報表,不懂審計就沒有工作思路,尤其是如果沒有審計知識,在事務所就只能從事一些邊緣工作,那麼待久了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
另外,在校生如果想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在學習會計和稅法的基礎上,也應該具備相應的審計知識,在學校就為自己的未來鋪墊,那麼在以後工作中就不會那麼艱難,也能少走彎路。
(2)職業規劃定位在企業:會計+稅法+財管
進入企業工作會計和稅法知識是很必要的,能夠首先對各項業務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實務工作鍛煉,短時間內對於企業會計或者出納工作能很快上手;
當然財務分析工作可能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大,不過對於報表最起碼要能夠熟悉,在與人溝通和學習中建立基本的基礎,對於後續發展是個助力,因此財管雖然不重點學習,但是應該重點關注。
(3)補充科目——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經濟法和風險管理考試難度相對較低,通常可以在時間上補充其他四門科目的搭配,避免一個年度中學習時間的空閑浪費。經濟法適合與任意科目搭配,風險管理最好和財務管理搭配報考。根據工作和學習階段來選擇注會學習備考科目,可以提高注會學習備考的積極性,同時促進工作和學習,何樂而不為!
3、總結
如果以後一心計劃從事財務工作,首次報考應選擇會計和稅法,若時間充裕可在此基礎上再加幾門來報考;以後想專攻事務所審計工作,做一名名副其實的注冊會計師,那麼會計、稅法和審計應優先報考,另外經濟法和公司風險先可以作為首次報考的補充科目,唯一不建議首次報考的是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當然若你有自己的計劃,或是打算報多門或六門,報考財務管理也是完全可以的,這里只是給出一些參考。

C. 注冊會計師報考科目搭配有什麼建議

注冊會計師報考科目搭配

會計和審計

  • 1

    基本情況:難度比較大,關聯性比較高,時間花費比較多。

    推薦報考人群:會計專業

    對於首次報考且毅力強的考生,又是會計專業,強烈推薦此組合。會計和審計是公認的報考兩門方案中的最佳組合。

  • 2

    從注冊會計師執業的角度來說,注冊會計師在執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會計知識和審計知識。會計是做賬,審計是查賬,當然不僅限於查賬,會計涉及財務報表,審計是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 3

    從考試的角度來說,審計的考試涉及很多會計知識。比如審計科目中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會計知識對於審計考試的重要性,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

  • 4

    會計和審計是注會專業階段六門考試中最大的兩座山峰,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如果將這兩門考試通過了,後面的考試相對來說會輕松很多。

  • 會計+稅法

  • 1

    基本情況:難度適中,關聯性較大,時間花費適中

    推薦報考人群:首次報考

    會計和稅法的聯系是很緊密的。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 2

    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涉及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問題,而增值稅正是稅法中第一大稅種。

  • 3

    會計的負債部分涉及到消費稅、營業稅等稅種,這些稅種也是包含於稅法中的。

  • 4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

  • 經濟法和稅法

  • 1

    基本情況:難度較小,關聯性較小,時間花費較小

    推薦報考人群:初次試水,准備較晚

  • 2

    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於其他科目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考試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 3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

  • 財管和風險管理

  • 1

    基本情況:難度較大,關聯性較大,時間花費較多

    推薦報考人群:會計及財務管理相關專業等

  • 2

    財管和戰略在舊制度下本為一門課,只是在新制度下為體現風險的重要性而與2009年將其單列出來,獨自成一門課。

  • 3

    財管和戰略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

  • 其他組合

  • 1

    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是最大的,財管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次之,經濟法和稅法是最簡單的。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管、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

D. 首次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如何搭配考試科目

大多數人因為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太多科目導致每一科都學不精沒有通過考試。建議各位首次次報考兩科或者三科(千萬不要高估自己 不然真的是浪費錢),下面一些注會報考科目選擇方案一起供大家選擇,大家可以自己選擇。



一.兩科


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審計


會計是所有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的根本,也是最基礎的,我剛開始報的是會計和稅法搭配,首次報考注會的考生優先選擇會計這一科,基礎不夠牢固並且學習時間少的可以只報考兩科,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相比起來簡單科目,假如學習沒有那麼緊迫,基礎比較好的話,可以選擇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審計這一科和會計的關聯度非常大,沒有良好的會計基礎,學習審計也會十分吃力的,如果你在學審計也可以將審計和會計一起考也行。


方案二:財管+戰略


注冊會計師考試財管和戰略是從屬於同一個考試科目,就是現在財管的後面幾章的內容和戰略也有相似之處,考生在選擇報考科目時,可以將這兩科一起搭配。


二.三科


備考方案一:會計+稅法+經濟法


前面說過,會計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根本。基礎不是很好又想一年多通過幾科的學員,建議將會計搭配經濟法、稅法,一科難的帶兩科簡單的,花費學習時間並不是那麼多。


備考方案二:會計+審計+稅法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稅法可以說和會計的關聯性最高,關聯性高的考試科目搭配在一起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更容易些~


備考方案三: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


注冊會計師考試財管+戰略是一個穩定組合,最好兩科一起考,同時可以搭配經濟法、稅法這樣簡單的科目.


備考方案四:會計+經濟法+財管


合同時備考中級和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首次報考注會的在汲取注會考試經驗的同時根據自己情況效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考試方案~以具體怎麼搭配注冊會計師考試還是要看自身的情況,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更新。

E. 對於注會考試科目報考有什麼建議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種科目搭配方案,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搭配方案

第一年:會計、稅法、經濟法
第一年報考選擇會計與稅法在一起,是因為會計和稅法科目之間也有相關聯,對比起方案一來說,第一年報考考生就需要記憶的知識會比較多,主要涉及的基礎性內容較多,適合於上班族人士或者基礎比較薄弱的考生選擇。

第二年: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與風險管理
通過在第一年打好基礎以後,那麼接下來學習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三個科目就會容易很多,在三個科目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的難度是最低的,考生在學習時,需按照好之前所制定的計劃來學習,並注意分配好時間。

第二種搭配方案:

第一年:會計、審計、稅法
雖說在這三個科目中,會計科目的考試難度是最大的,不過考生們也無需過分擔憂。這種科目的搭配特點就是難易相結合,稅法科目相對來說比較基礎和簡單,大家在學習時可以先從稅法學起,將基礎知識點進行鞏固後,在慢慢深入學習會計與審計兩個科目,學習時將知識串聯在一起,對自己有所幫助。

第二年: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在經歷了難度較大的科目考試以後,只要在第一年順利通過了前三個科目,那麼第二年就會相對比較輕松,壓力也沒那麼大。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之間是有一定關聯的,大家在學習時候,把兩科一起來學習會節省不少時間,總體來說,這三個科目難度並不是很高,但需要記憶的知識會比較多,考生一定要分配好時間。

F.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怎麼搭配報考比較好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已經結束,相信已經有許多考生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復習當中。每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都會有部分考生是首次報考,面對五年內通過6門科目的注會考試,一定要選好適合自己的報考方案,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要有一個報考方案的定位,如果你是零基礎考生的話,建議先報考2門,因為剛接觸注會考試的話會比較吃力,對於專業性的術語比較難理解,所以報考建議如下:
1、 會計+審計
會計和審計的組合是大家公認的最優報考組合方式。雖然兩個科目的學習難度都比較大,審計被許多考生稱為「天書」,會計的內容又比較多,但是從注會考試的總體上來看,會計與審計作為基礎性科目,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保證後面的學習。
2、 會計+稅法
會計和稅法的內容是存在著緊密聯系的,但是稅法的知識點比較細碎,稅種的分類也比較多,所以稅法的學習對於零基礎的考生來說並不是容易通過的。在復習稅法時,考生一定要有頑強的毅力以及對知識點的記憶能力,才能輕松應稅法考試。
如果已經有過參加註會考試的經歷,並且有一定的會計基礎,那麼可以選擇一次性報考3科的組合方式,報考建議如下:
會計+稅法+審計
在學習會計、審計和稅法時,一定要側重計算以及理解記憶,對於書中的重點章節一定要深入分析,牢牢掌握。
相信財會人都有一個注會的夢想,雖然目前還未公布201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報名及考試時間,但是我們也要提前開始備考,早學習,早通過。

G. 注冊會計師考試關於科目搭配的備考建議

1、單科


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難度較大,是《稅法》、《審計》等科目的基礎,零基礎非專業的考生選擇此科目進行試水也並不是個壞的選擇。


如果考生能力更偏文科,選擇相對文字類的科目以增強自己的備考信心也是很好的。



2、兩科


首次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生,比較建議選擇《稅法》和《經濟法》,相對於其他科目,《稅法》和《經濟法》的內容比較固定,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學完。


從類別上來看一個計算類科目加一個記憶類,分配時間也比較合理,且兩科的內容關聯度比較高。


會計+經濟法:內容搭配很好,但《會計》科目難度比較大,需要的時間比較多。


會計+審計:注冊會計師考試兩科難度大,課時內容都很多,如果想要一年通過這兩個科目,需要謹慎些,對自己的備考時間和備考計劃都需要有相對完美的把控力。


審計+戰略:難易結合,且在內容上關於內控風險的知識比較有銜接性。


技巧:可以根據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來搭配,如果考生不希望都在同一天,或是考試時間不想連續,可以參考考試時間來搭配選擇。


3、三科


一年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3科屬於比較科學的搭配,但要盡可能給自己預留出意外的時間,建議將難度大的科目放在前面報,既能為自己打氣,也是利用首考的備考熱度。


會計+審計+經濟法/戰略:難度大的搭配一個簡單的。


會計+稅法+經濟法:關聯度比較高,全部通過可以增強信心。


財管+審計+戰略:注冊會計師考試內容跨度比較大,科目相對抽象,但因為內容上也有關聯性,也可以參考。


4、四科


同時報考注冊會計師考試4科對學習時間、精力、學習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並且備考過程中能否完成自己設定的計劃也是一大難題,但只要功夫到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建議大家不要把難度大的科目全部都選上,這樣不利於時間分配。


5、五科以上


不太建議,因為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難度很高,投入的時間、能力等綜合情況都要匹配度很高,畢竟一年通關的考生人數還是在少數的,但如果各方面情況都很充足,也並不反對大家去嘗試。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注冊會計師考試關於科目搭配的備考建議。希望各位考生認真備考,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H.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按什麼順序搭配比較好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應如何搭配?

備考注會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講究方法,選擇怎樣的復習方法,將直接影響考試的成功率。

有的人可能會問,注會考試一共就六科,怎麼搭配不行呀,自己覺得好就行了,有這樣的想法是很危險的,你隨意對待他,那麼考試結果也是會很任性的,這樣的選擇很可能導致中途放棄考試,使得自己的努力功虧一簣。

因為,這六門課程各有各的特點,每科的側重點也是不同,因此,考生必須根據各科所具有的特點,進行科

學的搭配,這樣才會取得滿意的結果。

學的搭配,這樣才會取得滿意的結果。

《會計》

會計既是一門基礎的課程,又是最重要的課程,學好會計科目對學習其它科目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特點:注重基礎、強調職業判斷、知識更新及時、綜合性強。零基礎考生一定要學好、學精這門課程。

《審計》

審計這門課程對於計算能力的要求並不高,但對於推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多知識不光要靠死記硬背,背後還有嚴密的邏輯性。因為審計的主要任務是尋找被審計單位的破綻在哪裡,是需要較強的邏輯性的,尤其對一些細節問題要注意,一旦大意,失分會很高。

《財務成本管理》

這門課程復雜難記的公式較多,對考生的邏輯能力要求很強,在對課本的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加以相應的計算練習,做到熟練掌握。

《經濟法》

內容復雜,涉及面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多,對考生的記憶力要求強,尤其是經濟領域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都要求考生了解、熟悉、掌握。考試難度大,需要考生下一定功夫去記憶。

《稅法》

稅法科目注重理解和記憶相結合,既考核考生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又對考生的理解和運用提出要求,對跨章節內容的結合與應用較重視,大題中會出現這類考核內容。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教材的文字晦澀難懂,記憶難度大,內容涉及范圍廣,綜合性較強,考點分布廣,需要考生靈活應對試題。

了解了各個科目的特點,接下來給大家幾個搭配的建議:

1、從時間方面來看

注冊會計師考試平均一科需要的學習時間大概在350小時左右,其中會計、審計、財管在400小時左右,經濟法、稅法、戰略在200-300小時左右。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學習。

2、從考生的基礎來看

①剛剛考完初級會計職稱的考生建議報考方案:

報兩門:會計+稅法;

報三門:會計+審計+稅法,可額外加選經濟法。

②剛剛考完中級會計職稱的考生建議報考方案:

報三門: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

報四門: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

④零基礎考生:

報兩門:經濟法+稅法;

報三門:會計+稅法+經濟法。

3、從擅長科目來看

①文科強理科弱

更擅長經濟法、戰略、審計這三科涉及記憶較多的科目;

②理科強文科弱

更擅長財務管理、稅法、會計這三科涉及計算較多的科目。

考生要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搭配,祝願每一個有夢的你們能夠達成目標,實現理想!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