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注冊代碼
㈠ 在哪裡可以查到,企業工商登記類型代碼(3位)。
企業登記注冊類型與代碼
100內資企業
110國有企業
120集體企業
130股份合作企業
140 聯營企業
141國有聯營企業
142 集體聯營企業
143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144 其他聯營企業
150 有限責任公司
151國有獨資公司
159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170私營企業
171 私營獨資企業
172私營合夥企業
173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174 私營股份有限公司
190其他企業
200 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210合資經營企業(港或澳、台資)
220合作經營企業(港或澳、台資)
230港、澳、台商獨資經營企業
240港、澳、台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300 外商投資企業
310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320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330外資企業
340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90其他外商投資企業
㈡ 企業的登記號是企業的代碼還是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號
企業登記號應是企業營業執照注冊號,「三證合一」後都是一個號碼。
我國現行的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號都是15位的,從07年開始國家進行了全面的注冊號升級就全部都是15位的了。注冊號15位數字的含義,代碼結構工商注冊號由14位數字本體碼和1位數字校驗碼組成,其中本體碼從左至右依次為:6位首次登記機關碼、8位順序碼,1位數字校驗碼組成。
所謂「三證合一」,就是將企業依次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提高市場准入效率;「一照一碼」則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一口受理、並聯審批、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實現由一個部門核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2)登記注冊代碼擴展閱讀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實施後,已設立企業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時,企業登記機關將直接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無變更申請的,2017年12月31日前可直接申請換發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企業申請變更(換照)時,應當交回原有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
㈢ 企業工商登記代碼在哪裡
你說的是注冊登記號吧,在執照的上方有一個十幾位的注冊號便 是
㈣ 新版營業執照上的工商登記注冊號怎麼看
新版營業執照上的登記注冊號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位於營業執照右下方,由18位大寫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組成
2015年 9月17日,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准GB 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碼規則》,該標准將於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
這項標准規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的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由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1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6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9位)和校驗碼(1位)5個部分組成,並對涉及到的組織機構、法人、其他組織、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概念作出了規定。
今後,我國將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相關基本信息作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數字身份證」,成為管理和經營過程中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識別的手段。
(4)登記注冊代碼擴展閱讀
一、新版營業執照不記載經營范圍
長期以來,經營范圍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及企業登記機關。一方面,企業和登記機關均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來明確經營范圍;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交易活動愈加頻繁,新興行業和新型業態層出不窮,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不能滿足形勢發展要求,企業經營范圍的核定也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新版營業執照不再記載經營范圍,根據深圳和珠海的特區立法,商事主體的經營范圍由章程、協議、申請書等確定。確定經營范圍的權利交回給了企業,體現了商事登記從「審批許可」向「核准登記」的轉變。
然而,新版營業執照不再記載經營范圍,是否會影響到社會公眾的知情權?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改革後的營業執照不再記載企業的經營范圍,但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政府信息公示平台查詢。
二、新版執照再無注冊資本、實收資本
廣東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行企業注冊資本制度設計,存在一些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如驗資手續繁瑣,期限過長,增加了企業設立的成本。
此外,現行規定貨幣出資比例等限制也不盡符合公司經營的實際,一些驗資機構出於逐利目的,與投資人串通,以墊資的方式驗資,或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等,滋生大量「兩虛一逃」(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違法行為。
㈤ 工商登記注冊號是什麼是否有查詢系統可以查詢
一、工商注冊號等於一個主體的身份證號碼,一個企業只有一個。工商注冊號和營業執照上的NO.後面的號碼是一樣的。
現在已取消工商注冊號,而採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因為從2015年10月1日起,我國已全面實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
標准規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分別是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9位主體標識碼、1位校驗碼。
由登記管理部門代碼、機構類別代碼、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和校驗碼五個部分組成,並對涉及到的組織機構、法人、其他組織、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概念作出了規定。
二、可以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5)登記注冊代碼擴展閱讀
代碼構成特點:
一是嵌入了組織機構代碼作為主體標識碼。通過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確保社會信用代碼不會重碼。換言之,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完美「遺傳」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二是在組織機構代碼前增加行政區劃代碼,這個組合不難發現就是稅務登記證號碼。這樣就提高了統一社會代碼的兼容性,在過渡期內稅務機關可以利用這種嵌套規則更加便利地升級到新的信用代碼系統。
三是預留前兩位給登記機關和機構類別,這樣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應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於登記機關管理,可以作為檢索條目,第二位可以准確給組織機構歸類,方便細化分管。
四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主體標識碼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過數字字母組合,加上指數級增長,可以確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需升位就可容納大量組織機構。
五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位數為18位,和身份證的位數相同,這一巧妙設計在未來「兩碼管兩人」的應用中可以實現登記、檢索、填表等統一。
六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內嵌的主體標識碼具有校驗位,同時自身第十八位也是校驗位,與身份證號相比是雙校驗,確保了號碼准確性。
㈥ 營業執照注冊號和工商登記代碼是指的同一個東西嗎如果不是,它們分別是什麼
是的,是對每個執照的編號,就像是人民幣也有編號一樣。
㈦ 營業執照的注冊號就是組織機構代碼嗎
是的。這個是三證合一,一證一碼的工商改革結果。
三證合一:是指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合並為一張三證合一的營業執照。
一證一碼:是將營業執照注冊號,稅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合並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多證合一,一照一碼"以後,營業執照上只有一個號碼,也就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它是由18位數字組成: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 + 1位機構類型代碼 + 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 + 9位主體識別碼(租住機構代碼)+ 1位校驗碼。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就相當於是企業的"身份證號",以後辦啥事兒就這一個號就行。雖然最新的營業執照上已經沒有"注冊號"了,但不代表公司沒有"注冊號",可以在網查到自己公司的注冊號.
(7)登記注冊代碼擴展閱讀:
2014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倡導「三證合一」:改革市場准入制度。制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清單以外的,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地方政府需進行個別調整的,由省級政府報經國務院批准。
(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負責)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大力減少前置審批,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牽頭負責)簡化手續,縮短時限,鼓勵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三證合一」是指將市場主體原需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申請企業只需一次登記,4個工作日後就能領取有稅務登記號、組織機構代碼號的工商營業執照,實現一證代替三證。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
㈧ 工商注冊登記號和社會統一信用代碼一樣嗎
是一樣的,現在三來證統一了自。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三證合一後企業唯一的識別碼,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號、稅務號、三者公用一個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共18位,組織機構代碼是第9位至倒數第2位,共9位數(刪掉最後一個復制9個就是)。
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當於讓法人和其他組織擁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身份證號」,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㈨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營業執照注冊號嗎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營業執照注冊號。這個是三證合一,一證一碼的工商改革結果。
三證合一:是指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合並為一張三證合一的營業執照。一證一碼:是將營業執照注冊號,稅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合並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三證合一後只有一個社會信用代碼編碼,就不分組織機構代碼、稅號和執照注冊號了,全部都由一個號碼來代替。營業執照號就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組織機構代碼號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第九位到倒數第二位。
(9)登記注冊代碼擴展閱讀:
以公民身份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主體標識代碼制度,包括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為每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放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主題標識代碼,並以其為載體採集、查詢、共享、比對各類主體信用信息,有利於促進信用信息資源共享,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意義
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為每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放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主題標識代碼,並以其為載體採集、查詢、共享、比對各類主體信用信息,有利於促進信用信息資源共享,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