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
㈠ 怎樣備考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
一、立足教材,拒絕盲目
對於注會考試,各科目的特點不一樣,同學們要結合各科的特點進行備考。注會《審計》科目的特點就是晦澀難懂,滿篇中國字,背後卻都是洋人的思維,拿到教材感覺給人一種雲山霧罩的感覺。初次接觸審計知識,我建議同學們不要好高騖遠,踏踏實實的研讀教材,最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帶著自己學習,先把審計的基礎知識弄明白了,明白審計的基礎理論、基本邏輯。不要著急去做大量的習題,更不可脫離教材簡單看輔導資料。由於2021年注會《審計》教材還沒有發行,所以建議各位考生在此期間可以根據2020年注會審計考試大綱以及注會教材進行備考
二、講究邏輯,搭建框架
審計難,主要難在了很多同學不能理清楚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審計說白了是一套查找問題的方法和程序。管理層已經編制好了報表,審計師的責任就是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去證明報表是否沒有重大錯報,整個教材都是圍繞這個基本點展開的。圍繞上這個點同學們要梳理每章節的脈絡圖,更加直觀反映本章學習到的知識點。
三、筆記總結缺一不可
審計的筆記絕對不是盲目的「謄抄」需要把老師講的案例,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記錄下來,因此,我提議同學們在第一輪的基礎學習中,准備一個筆記本,在跟著老師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總結老師講解的知識點和框架體系。在歷年的教學中,凡是親手自己認認真真做筆記和總結的同學,對審計的理解都相當到位,所以筆記是必須的。接下來談總結,總結是提升自己的過程,同學們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得出自己的體會,總結需要詳細,可作為接下來復習備考的一手資料,總結的東西都會深深的記在腦海中,因為這是真正屬於你的知識產權。
四、注意細節
審計是一門注意細節的學科,同學們特別需要在學習的時候既要有邏輯、有框架,也不要忽略細節。希望同學們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打基礎,要仔細的研讀教材,特別是注意一些容易出錯的點,比如審計程序是「應當」做還是「可以」做。
以上就是一些備考建議,如果大家報考科目較多、或者只是利用空閑時間備考,那麼2021年注會備考就完全可以從現在開始准備了。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現在多學一點,考試就會更從容一點。加油!
㈡ 注冊會計師考試內容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一共六科,從內容以及考試的難易程度上來說,我們把這六科形象的分為三大科和三小科,三大科是會計、審計和財管,三小科是經濟法、稅法和戰略。
一、cpa六大科目特點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這六科的特點。會計,內容龐雜、綜合性強、重理解運用、與實務聯系密切;審計,理論抽象、語言比較的晦澀、操作性強,需要有全局觀;財管,計算量大,公式之間關聯度高;經濟法,理解和記憶並重,部分需要大量背誦;稅法,計算和記憶,與實際相結合,知識點環環相扣,每年受政策性影響知識點更新較多;戰略與風險管理,知識面較廣但知識點淺顯,靈活度較高,閱讀量比較大,許多知識點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二、不同基礎的考生如何進行cpa科目搭配
了解了注會六科的特點,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科目搭配。對於沒有基礎的考生,建議首先學習會計,因為會計師審計和稅法學習的基礎,如果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充裕,第一年可以先報考會計和審計,如果時間比較緊張,第一年可以先報考會計和經濟法或者會計和稅法;對於有基礎的考生,如果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的充裕,第一年建議報考兩個三大科搭配一個三小科,如果時間比較的緊張,第一年可以先報考一個三大科搭配一個三小科。
三、cpa備考三階段
通常整個備考階段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基礎學習階段,地毯式學習,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主要是聽課與做題相結合,切勿為了趕進度而走馬觀花,爭取每學習到一個知識點都能精準掌握;第二階段,能力提升階段,建立思維導圖,形成自己的體系,化零為整,梳理每一章的重難點及易混淆知識點,側重學習,不再均衡施力;第三階段,沖刺階段,反復做歷年真題把握考情和考察形式,對於錯題及時進行歸納與總結。
對於不同基礎的考生而言,備考時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第一階段,非財經專業、基礎差的考生在這個階段需要花費的時間要更久一點,對於大多數會計專業的考生來說第一階段學習時間大概在3-4個月,第二階段學習時間大概在2個月,第三階段學習時間大概在1個月。非會計專業、基礎稍差的考生則建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增加每個階段的學習。
㈢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哪幾科一起考比較好
會計學考研科目如下:
1、會計分學碩與專碩,學碩的初試和復試科目即使一樣也要版求不權同,專業課各校自己命題,專碩的初試科目都是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和英語二但復試的要求不同。
2、各大學學碩的初試科目除了相同的統考課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三,一般還有1門管理學因學校不同而可能要求不同(政治、外語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分,總分合計500分)。
3、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初試均為統考共兩科總計300分,科目是:
①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由數學、邏輯和寫作構成,其中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合計200分);
②英語二(100分)。專業和思想政治理論由招生學校在復試中進行。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㈣ 注冊會計師考哪幾門具體考試科目是哪些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需要考哪幾科?
注會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只有通過了專業階段的考試才能夠參加綜合階段的考試。全部通過後才能夠拿到注會全科合格證書。
專業階段cpa考試科目
《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及風險管理》
綜合階段cpa考試科目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
二、注冊會計師需要幾年內考完?
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成績有效期為5年,官方要求是在連續5個年度內通過6門科目,也就是說從你通過第一門科目開始計算,這一科的成績有效期為5年,如果在第5年沒能順利通過6門科目的話。在第6年的考試中,第一年通過的那門科目成績就作廢了。因此想要通過考試,除了認真努力備考外,也要學會合理搭配備考科目。
㈤ 注冊會計師考試如何安排科目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科目分類
首先要來看一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科目分類,我們會分為大科和小科。在不考慮綜合階段考試的情況下,我們只看六門專業課。
三門大科分別是會計、審計和財務成本管理。三門小科的話是稅法、經濟法以及公司戰略與風險。
為什麼分為大科和小科呢?
根據絕大部分注冊會計師考試網課的時長、容量和難度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會計、審計以及財務成本管理的課時一般在100到120課時左右。
稅法、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的課時一般是大課的2/3左右,也就是80課時左右。
注冊會計師考試六門專業課有時間限制,就是五年限制。五年的限制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每年通過一門專業課的考試戰略是不能成立的,你得保證每年至少有一年要通過兩門考試。
二、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安排:
方案一
一年報兩科:《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或者《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或者《會計》+《經濟法》
不建議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和《審計》放在一起考,這兩個科目放在一起考對零基礎考生來說要背的東西太多了,而且《審計》晦澀難懂,對於零基礎考生來說真是難上加難。
最建議搭配的是《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很多東西放在一起記憶,找出區別點,找出相同點,便於應試。
方案二
一年報一科:《審計》或者《會計》
注冊會計師考試這兩個科目比較超然獨立,比較難,大家可以先將硬骨頭啃掉。
注冊會計師考試如何安排科目小編就說到這里了,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認真備考,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㈥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有哪些
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有專6科,分別是為《屬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會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稅法》。綜合階段考試科目有兩科,分別是:《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這個也是在網上查到的,應該是准確的,現在不是有很多會計培訓的么,可以挑選一家好的報班學,效果會更好,中華會計網校,建議你了解下他家,他在業內評價好,口碑也不錯。通過率高,師資這塊好,都是行業內的名師。
㈦ 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科目難易程度該怎麼排
會計學考研科目如下:
1、會計分學碩與專碩,學碩的初試和復試科目即使一樣也要求不同,專業課各校自己命題,專碩的初試科目都是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和英語二但復試的要求不同。
2、各大學學碩的初試科目除了相同的統考課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學三,一般還有1門管理學因學校不同而可能要求不同(政治、外語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分,總分合計500分)。
3、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初試均為統考共兩科總計300分,科目是:
①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由數學、邏輯和寫作構成,其中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合計200分);
②英語二(100分)。專業和思想政治理論由招生學校在復試中進行。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㈧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