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者

設計者

發布時間: 2020-11-21 03:34:28

① 國旗、國徽的設計者是誰

我國的國旗,設計者是曾聯松。曾聯松,是浙江瑞安人,畢業於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經濟學,1938年5月,曾聯松經同學黃大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之後,歷任第五屆、第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

雖然國旗和國徽比較常見,但是他們都代表著國家,都有配套的法律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對其作出嚴格說明。製作國旗和國徽也有嚴格的要求和標准,如《GB 15093-2008 國徽》就規定了國徽的樣式、材質及色彩。2004年9月30日,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國家郵政局還特意發行了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微》特種郵票。

國旗和國徽雖然常見,但是他確實庄嚴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徵和標志,所以尊敬愛護國旗和國徽,人人有責。

② 神奇寶貝設計者是誰

田尻智

③ 奧運五環的設計者是誰

奧運五環的設計者是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

奧林匹克標志是由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於1913年構思設計的,是由《奧林匹克憲章》確定的,也被稱為奧運五環標志,是世界范圍內最為人們廣泛認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標志。五環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

環從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藍、黑、紅環,下面是是黃、綠環。整個造形為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

(3)設計者擴展閱讀

奧運會五環標志是世界范圍內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廣泛認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標志。它有五種顏色,從左到右上方分別是藍、黑、紅,下方是黃和綠,它們代表了參加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五大洲,即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其中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藍色代表歐洲,紅色代表美洲,綠色代表大洋洲。奧運五環環環相扣,象徵著五大洲人民的團結,共振奧運精神!

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起初的設計理念是它能夠概括會員國國旗的顏色,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的解釋。

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奧運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④ 故宮的設計者是誰

故宮的設計者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蒯祥是中國明代建築匠師。生於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於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蘇吳縣魚帆村人(今屬江蘇蘇州) 。

世襲工匠之職,蒯祥的父親蒯富,有高超的技藝,被明王朝選入京師,當了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隨父學藝,蒯富告老還鄉後,兒子已在木工技藝和營造設計上成名,並繼承父業,出任「木工首」,後任工部侍郎。

曾參加或主持多項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負責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宮(1417)、皇宮前三殿、長陵(1413)、獻陵(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裕陵(1464)等。

(4)設計者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的建築造型: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宮累計接待觀眾達到1億人次。2019年起,故宮將試行分時段售票 。2018年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築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 2018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建院93周年,故宮北院區項目正式啟動。

⑤ 故宮的主要設計者

故宮的設計者蒯祥

明成祖朱棣奪得王位後,決定遷都北京。永樂十五年(1417),有回巧木匠之稱答的蒯祥設計並領導營建北京宮殿建築群。當由蒯祥具體負責設計與組織施工的承天門(清初改為天安門)建築一完工,人們都紛紛稱頌:「這位蒯木匠簡直就是當年的魯班再世!」後蒯祥被封為工部侍郎,食從一品俸。
相傳在建造故宮三大殿
時,緬甸國向明王朝進貢了一根巨木,永樂皇帝下令將其製成大殿的門檻。一木匠不留心誤鋸短了一尺多,那個木匠嚇得臉色煞白。蒯祥看了,叫那個木匠索性再鋸短一尺多,在門檻的兩端雕琢了兩個龍頭,再在邊上各鑲上一顆珠子,用活絡榫頭裝卸。後來皇帝見了十分高興,大加贊賞。這就是蒯祥創新發明的「金剛腿」。

⑥ 誰是天安門的設計者

天安門的設計者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匠師,姓蒯名祥,人稱蒯魯班。

蒯祥是蘇州吳縣香山人,大約生於洪武年間。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蒯祥同大批工匠一道被徵召到北京,承擔皇家建築的施工任務,由於他年富力強,身手不凡,不久被任命為「營繕所丞」,相當於今天的設計師兼工程師和施工員的工作。明成祖朱棣在營建北京時,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性,要求工程建設一律遵循南京舊制。不但要求按南京的「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好外朝三大殿,還要按南京宮城的型制,午門前設端門,端門前設承天門。其中的承天門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在這些營建活動中,蒯祥技藝高超,發揮了骨幹作用,而且他的繪圖能力極強。正因為他不但能夠迅速完成設計任務,而且能較好地貫徹皇上的意圖,所以獲得很大的信任和榮耀。他後來升到工部侍郎,食從一品俸,地位是很高的。可以推斷,承天門的主要圖樣正是出自蒯祥之手。

蒯祥晚年還參加了承天門的第二次建造活動。1465年,明朝皇帝憲宗「命工部尚書白圭董造承天門」,此時蒯祥已是80歲左右的老人了,但他仍「執技供奉」,明憲宗見了他,還是以「蒯魯班」相稱。看來,他至少是起了指導和顧問作用的。

此後,承天門同其他宮殿門闕一樣,經過了多次維修。到了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將承天門改為天安門,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到現在。

⑦ 國徽的設計者是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10日,新政協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大報上刊登了公開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的啟事。

當時梁思成是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的顧問,另外,他和夫人林徽音都是清華大學國徽設計組的負責人。國徽徵稿結束時,共收到900多件設計圖案,但都未被選中,政協籌委會決定把設計國徽的任務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

梁思成夫婦認真分析了徵集來的國徽資料,首先明確了國徽和商標的區別,認為國徽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它應體現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意志,一個政黨的主張。中國的國徽要有中國的特徵,能突出政權特徵,形式也要庄嚴富麗,要表現出中國人民的自豪感。於是他們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這項神聖的工作中。經過幾個月不分晝夜的奮戰,國徽圖案終於誕生了。而梁思成和林徽音卻在終評的前一天雙雙病倒,只得讓秘書去參加評選工作。

⑧ GBI的設計者

彈道導彈橫空出世後,遠射程配合核彈頭的使用,構成了冷戰恐怖平衡的主角。與此同時,獲得有效的彈道導彈防禦能力,從而打破核平衡獲得戰略優勢,也是各大國夢寐以求的目標。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在早期受制於技術水平,制導精度遠遠不夠,因此美蘇雙方的彈道導彈攔截彈均採用核彈頭,但是核攔截彈本身對防禦方的損傷也很大,隨著技術的進步,產生了動能殺傷載具(KKV)的概念,經過70~80年代的技術實驗驗證了其可行性,於是真正可靠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終於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本文試圖介紹的,就是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中堅:地基中段攔截彈,簡稱GBI(Groud-Based Interceptor)。 吊裝中的GBI攔截彈 GBI來自於早期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攔截彈,其設計目標是對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在飛行彈道的中段進行攔截,這樣可以防止核彈頭的碎片落入本土,造成次生的放射性危害。GBI由波音公司任主承包商,軌道科學公司負責固體火箭(BV)的設計,雷神公司負責大氣層外攔截器(EKV)的設計工作。GBI長16.8米,直徑1.27米,重量高達22.5噸,射高達到了驚人的2000千米,有效射程高達6000千米,三級火箭燃盡EKV脫離時的速度超過8千米/秒。 早期IFT測試使用的PLV載具 固體助推火箭(Booster Vehile)的開發工作可謂一波三折。在彈道導彈防禦局(MDA)正式選定的固體火箭服役前,早期測試的10枚GBI使用的固體火箭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PLV(Payload Launch Vehicle/載荷運載工具),PLV使用退役的民兵II洲際彈道導彈的第二級和第三級彈體,長度為10.3米,重量15噸,二級火箭帶來的加速不夠,因此大氣層外攔截器分離後速度很低。根據憂思科學家聯盟UCS綜合早期使用PLV的綜合飛行測試(IFT)的結果,指出PLV燃盡後速度只有2.2千米/秒,和規劃中正式的GBI三級火箭燃盡後的至少7千米/秒速度相差甚遠。正式的BV概念來自波音的「商用貨架」(COTS)固體助推火箭,這是一個三級火箭,不過開發不很順利,第一次飛行測試(BV-2)於2001年8月31日進行,比計劃中的時間節點推遲了18個月,而且測試中第一級出現異常,隨後進行的第二次測試(BV-3)中,BV-3火箭偏離了預定彈道不得不被銷毀,隨後波音的退出競爭。2002年3月,固體助推火箭的開發工作轉交給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和軌道科學公司。洛馬開發的版本被稱為BV-Plus,是波音公司競標所用火箭的派生版本。軌道科學公司的版本被稱為OBV,OBV是基於軌道科學公司成熟的金牛座商用運載火箭開發的三級火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BV-Plus開發很不順利,由於二三級固體發動機的製造出了問題,飛行測試不得不推遲到2004年,盡管獲得了成功,但於事無補,失去了GBI的合同。OBV在2003年的兩次飛行測試都獲得了成功,測試中火箭飛到了1770公里的高度,射程超過5300公里。最後決定後繼的GBI使用的BV將全部由軌道科學公司生產。OBV的三級火箭發動機和金牛座相同,分別是ATK公司的Orion 50SXLG,Orion 50XL和Orion 38發動機,重量分別為16202千克(35720磅),4318千克(9520磅)和892千克(1966磅),燃燒時間分別為68.4秒,69.7秒和67.7秒。OBV三級發動機燃盡後理論上可以將大氣層外攔截器加速到8.5千米/秒的超高速度上,足夠滿足彈道導彈防禦局的速度要求,缺陷則是派生自商用貨架(COTS)產品的緣故,在加速性能上不能令人滿意,整體重量明顯偏大。本來對這些缺陷,後繼將開發動能攔截彈(KEI),動能攔截彈具有卓越的加速能力,可以在1分鍾內加速到6千米/秒的高速度。不過2009年動能攔截彈被取消,這意味著基於OBV的地基攔截彈將在未來20年內繼續擔負洲際彈道導彈防禦的重任。 大氣層外攔截器的開發同樣經歷了激烈的競爭,20世紀90年代彈道導彈防禦組織(BMDO也就是後來的彈道導彈防禦局MDA)將合同授予馬丁公司,休斯公司(現並入雷神)和羅克韋爾公司(現並入波音),馬丁公司在大氣層外攔截器的競爭中最早落敗。1997年和1998年,波音和雷神公司分別進行了綜合飛行測試,根據結果進行了評估後,大氣層外攔截器的合同被授予雷神公司。大氣層外攔截器的重量為63.5千克(140磅),長度為1.397米,直徑為60.96厘米,採用紅外成像導引頭,最高飛行速度超過25700千米/小時,對洲際彈道導彈也具有很強的攔截能力。 大氣層外攔截器(EKV)結構圖 大氣層外攔截器主要有內部導航系統,紅外導引頭,變軌推進器,低溫冷卻系統和高速微型計算機組成。大氣層外攔截器的關鍵在於紅外導引頭,它採用三個256*256像元的汞鎘碲光學探測陣面的探測器,用於截獲,跟蹤和識別目標。紅外導引頭由氦冷卻,工作溫度在12K。根據美國早期公布的錄像顯示,導引頭的波段應該在中紅外(3.4~4.0μm)和遠紅外區域(7.5~9.5μm)外加一個可見光波段組成,紅外為主要探測波段,可見光用來輔助監測。從分辨性能來說,紅外導引頭可以在1000千米距離上分辨出150~300米大小的飛行物,在10千米距離上分辨出1.5~3米大小的飛行物,在3~6千米距離上分辨出美國民兵洲際導彈所用的MK-12A彈頭(1.83米長,0.56米直徑)的飛行物。從探測距離的性能上說,對於300K溫度的飛行物,大氣層外4K背景宇宙溫度下,大氣層外攔截器的紅外導引頭在中紅外和遠紅外波段,探測距離分別為145千米和1260千米。如果是400K溫度的飛行物,中紅外和遠紅外的探測距離則為725千米和2500千米。考慮到未作特殊冷卻處理的核彈頭溫度在300K以上,大氣層外攔截器現有的紅外導引頭可以在至少1200公里處探測到目標,足夠滿足目前的攔截需求。從後來的實際測試如2008年12月5日的FTG-05實驗來看,靶彈發射17分鍾後攔截彈升空,約3分鍾後大氣層外攔截器分離,靶彈發射約25分鍾後大氣層外攔截器成功進行了攔截,大氣層外攔截器飛行時間約5分鍾多,飛行距離1200千米以上。 2004年7月22日在格里利堡(Fort Greely)部署首枚實戰地基攔截彈 2002年12月,美國宣稱計劃部署具有初始作戰能力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S),2004年7月22日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部署了首枚地基攔截彈,宣布開始具備初始作戰能力。2004年底,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基地部署了6枚地基攔截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基地部署了2枚地基攔截彈。2005年底,部署總數增加到14枚;2007年底增加到24枚;2008年底增加到26枚,計劃到2013年增加到44枚,其中格里利堡40枚,范登堡4枚。不過隨著奧巴馬當選總統後國防戰略的調整,目前部署的GBI數量將保持在30枚,其中格里利堡26枚,范登堡4枚,以後暫時不增加部署規模,在2020年前後采購具備洲際導彈防禦能力的SM-3Block IIB加強洲際導彈防禦能力。 格里利堡地基攔截彈發射陣地,發射井清晰可見 2004年實際部署地基攔截彈後,分別在2004年12月15日(IFT-13C),2005年2月14日(IFT-14),2006年9月1日(FTG-02),2007年5月25日(FTG-03),2007年9月28日(FTG-03A)和2008年12月5日(FTG-05)進行了多次攔截測試。 FTG-05飛行測試示意圖 其中IFT-13C和IFT-14分別是軟體故障和發射井硬體故障攔截彈無法發射,FTG-03則是由於靶彈故障,無法進行攔截測試,攔截彈不需發射。實際進行飛行攔截的實驗,攔截都取得了成功。不過自2002年上半年開始,美國導彈防禦局以保密為理由,逐漸不再公布攔截試驗的細節,因此無法像早期那樣獲得足夠多的細節,判斷這些實際部署的地基攔截彈的攔截能力。但是從歷次測試看,對於無法實施變軌的老式洲際導彈,地基攔截彈已經具備了不錯的攔截能力,但是由於實際部署後歷次攔截的細節未公開,無法判斷大氣層外攔截器的導引頭對於存在各種誘餌等干擾措施時的對抗能力。

麻煩採納,謝謝!

⑨ DNF的設計者是誰

這游戲是一個公司合力開發出來的~沒有那個網路游戲會是一個人寫出來的~都是很多人合作寫出來的~謝謝~DNF是韓國製作商Neople 開發出來的~

⑩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一、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二、五星紅旗的設計經歷及曾聯松簡介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自身的故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