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駁回
⑴ 總是被人無視,亦或者嘲笑.翻譯
Always be ignored, or laughed at。
always 英[ˈɔ:lweɪz] 美[ˈɔlwez,-wɪz,-wiz]
adv. 常常; 總是,老是; 永遠,始終; 不斷地;
[例句]They were gossipy and not always discreet.
他們很愛傳閑話,而且常常口無遮攔。
[其他] 形近詞: noways byways anyways
ignore 英[ɪgˈnɔ:(r)] 美[ɪɡˈnɔr, -ˈnor]
vt. 忽視,不顧; [法律]駁回(訴訟)
[例句]28. This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a matter no country can afford to ignore.
這是一個關繫到生死的問題,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
[其他] 第三人稱單數:ignores 現在分詞:ignoring 過去式:ignored過去分詞:ignored
laugh 英[lɑ:f] 美[læf]
vi. 笑; 發笑; 嘲笑; (特別表示因成功而) 處於有利地位;
vt. 以笑表示,以笑感動[影響];
n. 笑; 笑聲; 引人發笑的事或人; 笑料;
[例句]They laugh so hard they double up with laughter.
他們捧腹大笑,直不起身來。
[其他] 第三人稱單數:laughs 復數:laughs 現在分詞:laughing過去式:laughed 過去分詞:laughed
⑵ 請教:無視用英語口語怎麼說
ignore
英 [ɪgˈnɔ:(r)] 美 [ɪɡˈnɔr, -ˈnor]
vt. 忽視,不顧;[法律]駁回(訴訟)
有問題歡迎追問,望採納,謝謝!
⑶ 這是什麼動漫
⑷ 無視警告在泰國抓海星拍照是哪國的遊客
8月11日上午11時左右,俱樂部成員在普吉府拉差島發現遊客涉嫌破壞海洋生物。通過進一步詢問獲悉,大約有8至10名疑似中國遊客乘坐遊艇到拉差島東邊,這些遊客下海潛水後將大型橙紅色海星抓到船上並拍照。
素察最後說,每天會發現很多遊客破壞海洋資源的行為,但初步只能通過警告來解決問題。有些時候遊客並沒有對海洋資源造成損失和產生違法行為,許多案件因為證據不充足被法院駁回。至於其它造成明顯違法行為將被嚴懲。
⑸ 再審申請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駁回,再向市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市檢察院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書》
1、如再審申請被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可向同級檢察院申請抗訴;
2、市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書》,可根據事實與理由及相關證據材料,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進行復議,或是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
⑹ 怎樣駁回「你反駁就是說中了」這樣的邏輯思維那
直接說:「這是什麼謬論,天大的笑話,說不過我,就說我的反駁是心虛,簡直沒天理」。
⑺ 無視的英文單詞名詞形式
ignore vt. 駁回訴訟;忽視;不理睬
ignorance
⑻ 關於勞動仲裁的「加付賠償金」問題:為什麼當地勞動仲裁給予駁回
這個仲裁做的是對的,對於這種情況有專門的解釋:
上海高院關於適用《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滬高法[2009]73號)
十七、當事人因《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引起爭議的處理
本條規定的權利行使主體均為「勞動行政部門」,相對應的執法措施也是「責令」,包括加罰50%-100%賠償金的規定,也是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進行行政處罰的依據。因此,本條規定涉及的內容,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范圍,本條規定也不能作為勞動爭議糾紛裁決的依據。
⑼ 男子跳溫泉池致身亡,家屬告酒店被駁回,到底合不合理
不合理。男子在酒店的溫泉池內身亡,酒店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完全逃避責任。
⑽ 二戰初期,美國無視聯合國的表現是什麼
看來樓主混淆了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概念,這兩者名稱相近但實際 不同。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該組織是在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類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構想出來的。國際聯盟是根據《凡爾賽和約》於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努力促成了國聯的成立,美國卻從未加入國聯。1919年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並否決加入國聯。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和聯合國的相似之處主要有:在背景上,都是世界大戰的產物;在性質上都是全球性國際組織;在宗旨上都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宗旨;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國所操縱等等,然而國聯和聯合國更主要的是存在著許多區別。國聯缺乏軍隊武力,所以要依賴大國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國家的時候。
1933年,國際聯盟駁回了納粹德國要求與鄰國、特別是法國同樣數量軍隊的提案,希特勒正好以此為借口,退出了國際聯盟,開始擴軍備戰。
幾乎同時,1933年2月24日 日本外交大臣松岡洋右宣布日本退出國際聯盟,這是因為國際聯盟譴責日本入侵中國東北。
1939年12月14日,蘇聯因悍然入侵鄰國芬蘭遭到國際譴責,應芬蘭要求,蘇聯被國際聯盟開除。
因為國聯無法阻止當時霸權國家對別國的侵略,在連續發生中日九一八事變(1931年)、南美格蘭查科戰爭(1932年,巴拉圭VS玻利維亞),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5年),西班牙內戰(1936年,雖是內戰但是德國、義大利、蘇聯等外國紛紛介入,直接或間接參加戰斗),冬季戰爭(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後,二戰前受英、法控制的國聯竟以犧牲中小國家的領土和主權為代價,推行綏靖政策,使國聯陷於癱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9年),國聯名存實亡。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聯合國的成立,國聯於1946年4月18日通過決議宣布解散,其所有財產和檔案移交聯合國。
-----------------------------------------------------------------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志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由美國首倡成立,至今為止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綜上,國聯因無法維持世界秩序而倒台,在它的廢墟上,同盟國與軸心國通過戰爭決出勝負,由勝利者再次成立聯合國並吸取國聯前車之鑒,以武力維護和平。至於樓主表述的「美國無視聯合國表現」一說,不予評價。
試問誰會反對自己制定的幫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