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學設計
Ⅰ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中,「可能性的大小」中「摸球游戲」的詳細教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中的第一課時「摸球游戲」。
教學目標:
1、過試驗操作,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重點:
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要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難點:
能用分數准確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具准備:
一個透明的盒子,不同顏色的平乒乓球10個。一個用來做摸獎游戲的圓盤。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導入:
1、這節課我們學習可能性的大小(並板書課題)
2、想一想,可能性的大小我們以前接觸過嗎?接觸過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二、摸球游戲
1、教師出示兩個白球,放入透明的盒子里,問:老師每次摸一個球,每幾次能從這個盒子里摸出一個黑球?(指生答:「不可能」,師板書)
2、為什麼摸不到黑球呢?(生自由回答)
3、想一想,「不可能」這種可能性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0)
4、看一看,老師每次摸一個球,第幾次能摸到白球?(並板書「一定能」。)
5、想一想「一定能」這種可能性可能用哪個數來表示?(1)
6、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事發生的可能性為「0」?哪些事發生的可能性為「1」。
7、那麼有沒有在「0」和「1」之間的可能性呢?師拿出一個白球一個黑球,放入盒中,問學生每次摸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和剛才比變化了嗎?變大了還是小了?用分數表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並說明理由。
8、師向盒子里分別放入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球,讓學生說出摸出其中一種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如2個白球,1個黑球;5個黑球2個白球;8個白球,1個黑球等,分別讓學生說出摸出其中一種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一種顏色的球占所有球的幾分之幾,摸出這種球的可能性就是幾分之幾。
Ⅱ 可能性不確定性教學設計明天會下雨嗎商場廣告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能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藉助猜測、實驗、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准備:課件、節目卡片、抽獎盒。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活經驗
(一)游戲1:猜猜硬幣在哪只手裡。
1.教師將枚硬幣握在手中,並在背後交換位置,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裡。說一說你能確定嗎?
2.教師打開沒有硬幣的手,再讓學生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裡。說一說你能確定嗎?為什麼?
(二)游戲2:猜猜拋出的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1.教師將這枚硬幣拋出,讓學生說出可能是哪個面朝上,要求說出所有可能。
2.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面朝上。
3.教師揭示結果。
(三)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Ⅲ 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的關系 的教學設計
①首先,讓學生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與例3相比,增加了一種顏色的棋子,這個簡單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增加到了三個:摸出紅棋子、摸出藍棋子、摸出綠棋子。 需要注意的是,通過例3的教學,學生已經藉助試驗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這里,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盒子里棋子的顏色種類列出這個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再通過試驗幫助學生理解。
②接下來,讓學生判斷摸出各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小。將三種可能出現的結果的可能性進行比較,要讓學生能夠判斷出摸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小。
Ⅳ 最新北師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可能性"誰先走"教案
教學內容:(課題)教科書第84—85《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1、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教學准備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1、認識扇形統計圖。
先出示「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有寶塔各層的位置和面積,引導學生比較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攝入量的統計表。
(1)完成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種食物攝入量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運用統計圖表示上表中的數據。
同時出示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讀懂統計圖,並在與條形統計圖對比中,認識扇形統計圖。
(3)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體會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與作用。
二、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1、說一說:觀察下面的統計圖,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書第85頁四幅扇形統計圖。先讓學生自己讀圖,再說一說,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麼?有和想法或感受?
2、試一試:看圖回答問題。
出示教科書第85頁一年級和五年級兩幅作息時間安排統計圖。
第(1)題讓學生讀圖後交流。
第(2)題引導學生用「24乘每部分所佔的百分比」計算。
第(3)題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統計圖,自己畫一幅扇形統計圖,並與同學交流。
教學後記
教學內容:(課題)教科書第86—87《奧運會》
教學目標和要求1、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教學重點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教學難點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
1、出示教科書第86頁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先引導學生讀懂圖表,再回答三個問題:
(1)從哪幅圖能明顯地看出我國在第24—28屆奧運會獲金牌的變化情況?
(2)從哪幅圖能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3)從哪幅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2、師生共同小結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
二、合理選擇適當的統計圖
1、教科書第87頁「練一練」。
讓學生說一說選擇某種統計圖的理由,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種統計圖的特點。
第(1)題反映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所以選擇扇形統計圖比較合適。
第(2)題反映的是喜歡各種課外活動的人數情況,選擇條形統計圖比較合適。
第(3)題反映的是小學生身高的變化情況,所以選擇折線統計圖比較合適。
2、教科書第87頁「實踐活動」。
教學後記
教學內容:(課題)教科書第88—89頁《中位數和眾數》
教學目標和要求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並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並解釋其實際意義。
2.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並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教學難點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概念和區別。
教學准備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個人去找工作時,他一般最關注什麼?
生:工資。
生:工作環境和待遇。
師:是呀,找工作時工資的多少往往是人們最關注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廣告上寫著:本超市工作人員月平均工資1000元,現招收工作人員若干。李叔叔一看條件還不錯,就去應聘。超市副經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員的工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