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20:32

❶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三亞市崖城鎮南山小學 黃澤波 備課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備課必須符合教學實際,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做到前後銜接、邏輯嚴密,必須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必須做到層次分明、過渡自然。 我認為要想提高自己教學設計能力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設計上要考慮三項內容: 1、知識點和能力點目標。 2、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過程的落實和學習方法的運用。 3、考慮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積極主動參與合作、積極主動參與交流等目標。 二、鮮明突出的教學重點難點 幾乎每節課都有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 三、思路清晰、有條不紊的教學步驟 明確了教學目標,把握了重點和難點後,還要考慮教學步驟的安排,做到思路清晰,有條不紊。 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特別是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對待並把它落實到備課、教學各個環節中去,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既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又對教師備課提出了新要求。 五、強調課內課外的結合 備課還要強調課內課外的結合。教師可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教學任務。 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特別是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對待並把它落實到備課、教學各個環節中去,從而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既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又對教師備課提出了新要求。在這種新形勢下,教師備課必須科學、有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我覺得這其中應該把人放在整個教學環節的第一步,也就是讓備好學生成為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 七、講究實效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要講究實效,要保證學習活動不流於形式,保證課堂學習交流的效率,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工作非常重要。 八、開展拓寬訓練,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 教師在備課時,可根據現有的文章或寫作素材,訓練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此外,也可以指導和幫助學生搜集與所學知識有關的素材,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九、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 本著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與訓練的目標,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貼近教材實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實際的原則,設計適量的、科學的、有效的作業,以便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評估。 教學設計中還應注意板書的作用。板書是教學中的小結和脈絡,學生通過它,可對文章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為此,板書的設計一定要科學合理,並且要有趣味性和概括性,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並且能順利的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結構和重難點的理解和記憶。 十、進行課後備課,也就是教學反思,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課前備課固然重要,但課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備課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是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 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

❷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意義

答: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1、教學設計在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起著橋梁作用。教學設計是指對整個教學活動所作的系統策劃,是把一般的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的過程。
2、教學設計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條件,教學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設計出低耗高效的教學過程,使教學活動在人員、時間、設備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益。
3、教學設計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❸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設計也稱教學系統設計,是教育技術學科的重要分支,形成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它包括宏觀設計和微觀設計,主要是運用系統分析方法,解決教學 問題,以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再現性和操作性。課堂教學設計屬於微觀教學設計的范疇。 教學設計是把學習者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所以教學設計的范圍可大到一個學科、一門課程,也可小到一堂課、一個問題的解決。從整體上教學設計可概括為以下三個層次:以系統為中心的設計、以課堂為中心的設計、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鑒於我國目前的教學組織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運用 最多的一個層次,而且從研究范圍上講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層次關系是不完全對等的。 教案是「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思想的體現,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師怎樣講好教學內容。教案的編寫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封閉式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常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後果是便於學生的知識增長,而不利於他們的能力培養。 教學設計不僅重視教師的教,更重視學生的學,怎樣使學生學得更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所以對學習者進行特徵分析是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步驟,體現了現代教學理論的鮮明性。它強調教師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辨證統一,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設計非常重視對現有媒體的設計和充分 利用,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少數教師圍繞媒體而展開課堂教學的設計活動。教學設計也非常重視教學目的和教學評價的設計,因而從傳播學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學目標和實施評價教學系統分別具有前瞻和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信息傳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❹ 怎樣寫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評價

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評價
1、能正確理解教材

(1)能夠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實,劃出概念圖和思維導圖。

(2)能夠整體把握學段教材,描述知識的「上、下位」聯系。

2、實證地分析學生情況

(1)分析學生學習新知與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關系。

(2)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

3、清晰地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

(1)教學目標符合課標要求;

(2)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表述具體,具有可觀察或可檢測性;過程與方法目標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表述有可操作性;三維目標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多個方面,有機整合。

4、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

(1)活動的設計為教學目標服務,教學流程安排體現了知識邏輯

(2)活動的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3)活動的組織有清晰的指令,問題明確,過程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有效滲透,不同學生各有收獲。

(4)能夠抓住課堂生成的問題進行拓展,對課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應對的辦法

(5)有意識對活動的效果觀測和調整。

❺ 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做好教學設計

在我們例年的真題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年的考試固定都是三道題。而第一題的問法無非就這么幾種:1、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2、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那麼針對於第一題總結了這么幾點。整體都可以從這么四方面作答:表達方式+語言特點+結構特點+表現手法。
一、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根據文章的展現方式來推斷屬於哪類)
1、記敘類2、描寫類3、說明類4、議論類
二、語言上的特點(指的是修辭方法的運用)
三、結構上的特點(比如:首位照應(呼應)
四、表達手法(比如:對比、襯托、鋪墊)
(但是有一點要強調的,在我所例舉的幾方面並不是在每一道題中都要所有的方面一一體現。而是要針對於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題是針對於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來提問的。那麼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在小學當中,不同的年級應該有不同的設計語言。但整體上我們都要從三維目標上進行論述。

一、知識與技能:突出你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生字和閱讀內容);技能是如何用手段展示這兩個方面(會寫、誦讀)
二、過程與方法:注意用一些詞語的意思(通常學習就是過程,通過用就是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抒發自己的感情,學習作者的中心思想。
其中小學低年級關於識字和寫字應注意:
1、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夠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
3、學會漢語拼音。
4、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小學閱讀則要注意1、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2、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高年級的識字和寫字:1、能夠形成獨立的識字能力。
2、硬筆書寫楷書,有一定的速度。
3、在書寫中能夠體會到美感。而高年級的閱讀則是這個年級段應重點講解的。
所以大家建議因該注意1、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中有關詞語的內涵,體會表達效果。
針對於題的解法我就產生了這么一點點的個人觀點。其次還建議大家多積累以下常用的詞語。讓我們的作答更加賦有專業性。
附:一個教學目標的書寫模板。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讀寫本課所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了解本篇課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朗讀方法;通過美讀課文,品味語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引導啟發為輔,強調有感情地朗讀,融入文本意境。能運用朗讀的方法學習詩歌,養成在朗讀中學習詩歌的習慣;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方法學習詩歌,體會詩歌的情感,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a品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b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養關愛生命、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c提高學生人文涵養,在領略自然美的同時,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