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壹』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請下載,望採納。
注意:由於超過100頁,只能下載才能看到全文。
這樣可以么?
『貳』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地基基礎設計各等級地基計算有什麼要求
設計等級規范解釋的很清楚,包括了設計、勘察不同的要求。安全等級來自《建築結構可靠度統一標准》,其要求包含在3.0.4的黑體字中了。
『叄』 我國現行《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將地基土分為: A、四類 B、五類 C、六類 D、七類
4.1.1 作為建築地基的岩土,可分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一共六類,選擇C
『肆』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dbj15-31-2003 被什麼替代
鋼結構廠房要按建築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 15-60-2008進行嗎 答:鋼結構廠房,要看設計的是什麼地基基礎了。如結構施工圖已明確:需進行地基基礎檢測。那 么你是廣東省的要按,《建築地基基礎檢測規范》DBJ15-60-2003進行。 向左轉向右轉
『伍』 誰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的PDF文檔
你好!
去眾智軟體網站下載,現在是免費的,最新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陸』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地基基礎設計各等級地基計算有什麼要求
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必須根據建築物的用途和設計等級、建築布置和上部結構類型,充分考慮建築場地和地基岩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常見的地基基礎方案有: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深基礎;深淺結合的基礎(如樁一筏、樁一箱基礎等)。一般而言,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便於施工、工期短、造價低,如能滿足地基的強度和變形要求,宜優先選用。
一、地基基礎設計原則
1 .對地基計算的要求
根據地基復雜程度、建築物規模和功能特徵以及由於地基問題可能造成建築物破壞或影響正常使用的程度, 《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 將地基基礎設計分為三個設計等級。
根據建築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及長期荷載作用下地基變形對上部結構的影響程度,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 1 )所有建築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
( 2 )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築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
( 3 ) 《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中表 3 。 0 。 2 所列范圍內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築物可不作變形驗算,如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仍應作變形驗算:
1 )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小於 130kPa ,且體型復雜的建築;
2 )在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或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可能引起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
3 )軟弱地基上的建築物存在偏心荷載時;
4 )相鄰建築距離過近,可能發生傾斜時;
5 )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薄不勻的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時。
( 4 )對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擋土牆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尚應驗算其穩定性;
( 5 )基坑工程應進行穩定性驗算;
( 6 )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建築地下室或地下構築物存在上浮問題剛,尚應進行抗浮驗算。
『柒』 誰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帶附錄的,幫幫忙給發一份吧
請下載,望採納。
注意:由於超過100頁,只能下載才能看到全文。
『捌』 GB50007-2002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8.5.5-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 50007---2002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
你想要的如下:
8.5 樁基礎
第8.5.1條 本節包括混凝土預制樁和混凝土灌注樁低樁承台基礎。
按樁的性狀和豎向受力情況可分為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摩擦型樁的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受;端承型樁的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受。
第8.5.2條 樁和樁基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樁的中心距不宜小於樁身直徑的3倍;擴底灌注樁的中心距不宜小於擴底直徑的1.5倍,當擴底直徑大於2m時,樁端凈距不宜小於1m。在 確定樁距時尚應考慮施工工藝中擠土等效應對鄰近樁的影響。
2.擴底灌注樁的擴底直徑,不應大於樁身直徑的3倍。
3.樁底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根據地質條件,荷載及施工工藝確定,宜為樁身直徑的1-3倍。在確定樁底進入持力層深度時,尚應考慮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響。嵌岩灌注樁周邊嵌入完整和較完整的未風化,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岩體的最小深度,不宜小於0.5m。
4.布置樁位時宜使樁基承載力合力點與豎向永久荷載合力作用點重合。
5.預制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30;灌注樁不應低於C20;預應力柱不應低於C40。
6.樁的主筋應經計算確定。打入式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於0.8%,靜壓預制樁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於0.6%;灌注樁最小配筋率不宜小於0.2%-0.65%(小直徑樁取大值)。
7.配筋長度:
1)受水平荷載和彎矩較大的樁,配筋長度應通過計算確定。
2)樁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質土或液化土層時,配筋長度應穿過淤泥、淤泥質土層或液化土層。
3)坡地岸邊的樁、8度及8度以上地震區的樁、抗拔樁、嵌岩端承柱應通長配筋。
4)樁徑大於600mm的鑽孔灌注樁,構造鋼筋的長度不宜小於樁長的2/3。
8.樁頂嵌入承台內的長度不宜小於50mm。主筋伸入承台內的錨固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Ⅰ級鋼)的30倍和鋼筋直徑(Ⅱ級鋼和Ⅲ級鋼)的35倍。對於大直徑灌注樁,當採用一柱一樁時,可設置承台或將樁和柱直接連接。樁和柱的連接可按本規范第8.2.6條高杯口基礎的要求選擇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縱筋插入樁身的長度應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圍的回填中,應滿足填土密實性的要求。
回答滿意請點擊採納。
『玖』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Code for design of builiding foundation
GB 50007-2011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2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1096號
關於發布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的公告
現批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 50007-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0.2、3.0.5、 5.1.3、 5.3.1、 5.3.4、 6.1.1、 6.3.1、 6.4.1、 7.2.7、7.2.8、 8.2.7、 8.4.6、 8.4. 9、 8.4. 11、 8.4.18、 8.5.10、8.5. 13、 8.5.20、 8.5.22、 9.1. 3、 9.1.9、 9.5.3、 10.2.1、10.2.10、10.2.13、10.2.14、10.3.2、10.3.8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1年7月26日
前 言
本規范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08年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建標[2008]102號)的要求,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在原《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的基礎上修訂完成的。
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外先進標准,與國內相關標准協凋,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最後經審查定稿。
本規范共分10章和22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地基岩土的分類及工程特性指標、地基計算、山區地基、軟弱地基、基礎、基坑工程、檢驗與監測。
本規范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
1.增加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中基坑工程的相關內容;
2.地基基礎設計使用年限不應小於建築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
3.增加泥炭、泥炭質土的工程定義;
4.增加回彈再壓縮變形計算方法;
5.增加建築物抗浮穩定計算方法;
6.增加當地基中下卧岩面為單向傾斜,岩面坡度大於10%,基底下的土層厚度大於1.5m的土岩組合地基設計原則;
7.增加岩石地基設計內容;
8.增加岩溶地區場地根據岩溶發育程度進行地基基礎設計的原則;
9.增加復合地基變形計算方法;
10.增加擴展基礎最小配筋率不應小於0.15%的設計要求;
11.增加當擴展基礎底面短邊尺寸小於或等於柱寬加2倍基礎有效高度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要求;
12.對樁基沉降計算方法,經統計分析,調整了沉降經驗系數;
13.增加對高地下水位地區,當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基坑周邊環境保護要求高,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基坑工程,應進行地下水控制專項設計的要求;
14.增加對地基處理工程的工程檢驗要求;
15.增加單樁水平載荷試驗要點,單樁豎向抗拔載荷試驗要點。
本規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管理組(地址: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郵編:100013,Email:[email protected])。
目前仍是最新版,這是前言的一部分,詳細的目錄介紹和內容可到 .com/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37/1195029.shtml我都是在這裡面看到的
『拾』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以及說明
在一座建築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地基的建設,地基建設的好壞,直接聯繫到整座建築的高度,並且為了使建築達到某種高度,對於地基需要有一些特別的要求,因此對於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方面是每一個從事工程人員所需要了解的。地基方面的設計也是包含了對於防震的設計,帶代表了人們的生命安全,那麼在設計地基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讓我們去了解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的有關內容。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涉及了一下這些方面的內容,對於地基方面的一些術語符號介紹、地基設計的一些基礎規定、對於岩石的一些分類以及指標性問題、關於地基的一些計算、關於山區地基的介紹、對於軟弱地基的介紹、關於設計方面的基礎知識、一些基礎類的工程、對於地基的檢驗,剩下的就是對於地基地質的一些補充說明了。
關於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的內容涉及甚多,小編在這里為你大概的提一下
每一座建築的地基是分等級的,大致上被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對於高於重要的工業以及居民建築,對於處與地質復雜的建築,樓層超過十層的建築,對於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建築都需要設計家等級的地基,而對於低於七層,地質情況比較簡單,地基挖掘不需要太深的建築可以設計丙級的地基,其它的建築可以設計乙等級的地基。
地基的填土可以有很多類的,像砂土、岩石、粉土、碎石土等,只是每種泥土的硬度是不一樣的,並且每種泥土開挖後的特性也是不一樣,因此需要提前了解泥土的各方面資料,已應對一些挖掘性的問題。
在地基建設前還需要有一些測驗以保證地基的各方面指標,需要測量地基的抗剪強度、載荷試驗承受力指標、壓縮指標。測試後應提供有關的數據已方便下一步的建設。
根據建築的高度以及用途,需要確定地基的深度,這點不僅僅要根據其需要承受力量的大小確定,也是根據其地質水質的特點確定的,如果所建建築有特殊的要求,在必要的情況下需要挖的足夠深已避免土質等方面的問題。
對於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還有好多的內容,如果你真的需要此方面的資料,建議你直接購買相關的書籍以方便你對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