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34:57

A.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的答案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的答案
答:我想對地球媽媽說:地球媽媽,謝謝你!是您給予了我們專人類美好的生屬活,是您給了我們人類所需要的生活資源,地球媽媽對不起是因為我們人類的亂砍濫伐不保護環境才會讓您生病,難受對不起,我們以後不會再這樣了。

B.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六年級語文上冊13課教案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思考:
你是怎樣理解「只有一個 地球」這個課題的?
課文為什麼要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呢?
板書:只有一個地球
二、檢查反饋學生的自學情況
1、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
(1)組詞
渺( ) 礦( ) 賜( ) 慷( )
秒( ) 曠( ) 場( ) 康( )
慨( ) 濫( ) 睹( )堵( )
概( ) 監( ) 賭( )
(2)理解詞語
慷慨:本文指不吝惜。
節制:控制或者限制。
渺小:微小。
遨遊:任意游歷。
璀璨:形容光彩鮮明耀眼。
和藹可親:態度溫和,可以親近。
枯竭:用盡,斷絕。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3、說一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向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整體感知課文。)
4、再讀課文,找到不理解的地方,用筆標畫在書中。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課文每個自然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2、試著給課文分段,想想每一段的段意以及分段的依據。
(課文共分為四個段落。分段的依據:根據不同的內容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介紹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
第二段:(3??4自然段)介紹地球的自然資源是十分有限的。
第三段:(5??7自然段)介紹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移居到別的星球上。
第四段:(8??9自然段)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3、指名分段讀讀課文。
四、教師小結
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只有一個地球》,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那麼,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為什麼說如果地球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下面,我們就來深入地學習課文。
二、逐段學習,落實訓練。
(一)講讀第一段
1、我們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跟隨宇航員一起到太空上看一看地球。
請你在書中劃出相關的語句,進行討論。
板書:美麗而渺小
2、關於「美」,思考:
(1)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地球美?
(2)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地球的美?
配合掛圖指導學生。從中找出:「藍色」「白色的紋痕」「水藍色的紗衣」。
理解分析比喻句「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含義。(在這句話中,作者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都是說明有了地球才有了人類和一切生命。)
3、學習關於「小」。
用學習「美」的方法學習關於「小」。
要求:看圖、讀文,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尋找答案,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在學生討論交流討論後進行歸納總結:
(1)列數字:半徑6300公里。
(2)打比方:一葉扁舟。
(3)作比較:地球??宇宙
4、理解「人類活動范圍小」,方法同上。
5、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段。
6、教師小結:通過對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是美麗的、壯觀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們人類所生活的范圍更是很小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但是有些人卻根本不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不了解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是不能夠隨意破壞的。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快速閱讀,找出中心句。
板書:自然資源有限
2、討論交流:
投影出示:
(1)文中列舉了哪些自然資源?他們有什麼不同?
(一類是不能夠再生的,一類是能夠再生的。)
(2)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一類是不加節制地開采有限資源,二是隨意毀壞可以再生的自然資源、濫用化學品,使它們不能再生。)
(3)這些破壞會導致怎樣的後果?(發揮學生的思維,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檢查小組的討論記錄。)
3、填空(進行拓展訓練。)
地球上水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水資源,向江河裡排放各種廢水、廢物。不但使清潔的水資源不能夠再生,還會使人害病,魚類滅絕。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所以,我們要保護資源。
(三)講讀第三段
1、學生自學。(請你在書中畫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交流自學效果。(教師把握住「其它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這個要點。)
3、指名朗讀。
(四)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主要講了什麼?
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2、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一個地球。請你有感情地朗讀出你對這一段的理解。
3、自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想一想第一、二句與第三、四句是什麼關系?(因果關系。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他們被毀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三、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1、對照著板書,你能說說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嗎?(課文一層一層地說下來,最後發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呼籲。)
2、課文為什麼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呢?
四、品味課文的內容,暢談學文後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我們的生活中,怎樣做才是保護環境呢?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記錄下來。

C.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只有一個地球>>

師:聽說你們都很聰明,我想考你們一個問題,回答時思路要盡量開闊一點:我們現在在哪裡?
生:學校的禮堂里。
師:(搖頭)思路不夠開闊。
生:在XX。
生:在中國。
生:在地球上。
師:是呀,我們在深圳、在中國、也在地球上。請全體起立,跺一跺腳:我們的腳下是什麼?
生:地球。
師:(板書:地球)我們一起叫一聲:地球。
生;(齊)地球——
師:地球聽到了沒有呀,怎麼沒有反應?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呼喚:地球,你好!假如地球聽到了,她會熱烈地鼓掌的。開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學生身後響起聽課教師們的熱烈掌聲)
師:地球聽到了我們的呼喚。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乘坐中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神舟號」宇宙飛船到太空去旅行。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升空了。好,飛船已經升到了太空,請睜開眼,觀看太空美麗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運行的錄象,地球逐漸清晰,最後定格)
師:同學們這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喜歡嗎?請用一句話,誇一誇我們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偉大!我喜歡你!
師:請同學們迅速地瀏覽課文的第一段,看看課文里是怎樣贊美地球的。
生:「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師:請充滿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為什麼稱地球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己讀課文。
生:(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放手讓學生把課文讀透)
師:現在我們請幾個同學讀給大家聽,第一個請誰讀?
生:(紛紛舉手)
師:這么多的同學願意讀。好,我請班長推薦一個。
(班長推薦學生甲)
師:(對班長)請你說說為什麼推薦她?
班長:她讀書水平高,膽子大,聲音特別響亮。
師:請你讀1、2兩段,要把班長誇獎你的那些特點讀出來。
(學生甲讀課文)
師:確實如班長所說的那樣,讀書的水平高。下面請誰讀?現在請你(對學生甲)推薦一位。
(學生甲推薦學生乙)
師:(對學生甲)你為什麼要推薦他?
學生甲:他讀書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師:(對學生乙)請你讀3、4兩段,要把流利、有感情的特點讀出來。
(學生乙讀課文)
師:很有感情。好,下面請誰讀?有毛遂自薦的嗎?(學生紛紛舉手,對學生丙)請你讀5、6、7三段。你先說說你讀書有什麼特點。
生:我雖然讀書沒他們好,但我進步很大。我的特點也是有感情。
(學生丙讀課文,且發揮很好)
師:掌聲鼓勵。誰讀最後兩段?(舉手的學生特別多)好,全班一起讀。
(全班齊讀課文)
師:下面我還要檢查同學們理解詞語的情況。看屏幕。
先理解帶點的字,再解釋詞語: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生:渺,是細小。渺小,就是小的意思。
師:再用同樣的方法解釋下列詞語。
居住 遨遊 扁舟 枯竭
師:請同學們相互說說。
(學生相互說詞語的意思)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一下:理解這些詞語時,有沒有規律可尋?
生:這些詞語前後兩個字的意思相近,我們在解釋這些詞時,可以用其中的一個字的意思來解釋它。
師:再看下一個詞。
舉例解釋詞語:
自然資源
師:請迅速地讀課文,舉例說說哪些屬於「自然資源」?
生: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
師:現在將這些自然資源分兩類,你知道為什麼這樣分嗎?
礦物資源 (不可再生)
水資源、森林資源、
生物資源、大氣資源 (可以再生)
生:前一類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後一類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資源。
師:再看下面的一組詞。
朗讀理解詞語:
……不是……而是……甚至……
師:請找出有關的句子朗讀,要把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出來。(學生練習後,教師請一學生讀,表達得不是太好)
師:「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怎麼才能把「幾百萬年」和「幾億年」讀得區別開來?
(學生再讀,理解得比較好)
師:課文中還有幾組關聯詞,請找出有關的句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讀讀。
(學生讀有關的句子)
師:對詞語的理解就到這。這篇課文是科學知識說明文,下面請同學們迅速的閱讀課文,思考:課文告訴我們哪些關於地球的科學知識?
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地球很美,但是也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
師:還有補充嗎?
生:課文還告訴我們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師:我們看課題,為什麼用「只有一個地球」做題目?請把下面的一句話補充完整:因為「只有一個地球」,所以……
生:因為只有一個地球,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
師:請大家讀課文的最後一段,並以最快的速度背熟。
(學生讀書,背書)
師:請同學們一起背最後一段。
(學生集體背誦後,下課)
[第二課時]
師:我們一起背誦課文的最後一段。
(全班集體背誦最後一段)
師: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對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護地球,珍愛生命,是我們的共同信念。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想。下面我們先閱讀兩條網上的消息。
布希拋棄《東京議定書》
布希總統於去年3月,宣布美國退出《東京議定書》。布希稱這個協議,一旦付諸實施,將令美國喪失幾百萬個工作機會,美國經濟將會受到影響。《東京議定書》要求世界40多個主要工業國家,在10年之內,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每天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業廢氣。
布希不參加「拯救地球」會議
今年9月,世界各國首腦在南非召開「拯救地球」會議,為人類的前途和地球的命運,共商大計。美國總統布希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引起代表們的一致質疑。一名代表說:「全世界都要求採取實質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貧困,作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級大國,總統不來參加會議,卻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總統。」

師:讀完這兩條消息,你有什麼想法?你的心情這樣?(學生紛紛舉手)先不講,請你們做一個表情,通過這個表情,要讓我知道你們的真實感受。
(學生做出各種表情)
師:有的是氣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樣子;有的很激動;還有的顯得特別不解……現在請你們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生:布希,你真是一個很糟糕的總統!
生:布希你太自私了。
生:美國的這個總統應該馬上下台。
生:布希,你一個大國的總統怎麼會這樣呢?
師:魯迅說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斗。我們要想辦法讓布希轉變態度,改變注意。假如布希就在我們面前,我想請同學們來勸他。請你先寫好勸說稿。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到課文里找說服布希的理由,還可以將課外書中學到的有關知識運用進去。要注意勸說的方法,勸說的技巧,勸說的態度。
(生寫勸說稿,教師巡迴指導)
師:(模仿布希的口氣)我是美國的現任總統布希,我的信念是:美國的利業高於一切。聽說有幾個中國的小朋友對我的環保政策有意見,我想聽聽他們的意見。不過我很忙,得抓緊時間。
生1:布希總統,你太不應該了……
布希:你是誰?你怎麼這樣和我說話?
生1:布希總統,你好。我是中國的一位小學生。我從網上知道你不願參加「拯救地球會議」,我很失望。布希先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園。我們都應該倍加愛護我們的地球。地球上的礦產資源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再生。大氣資源、水資源雖然可以再生,但也不能隨意的破壞。現在地球上60%以上的地區缺水,空氣的污染也相當嚴重,經常下酸雨,南極上空大氣層的空洞也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工業污染的後果。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每天向大氣中排放的廢氣最多。因此,你必須改變態度,重視地球的保護工作。我們強烈要求你簽署《東京議定書》。
布希:你說的情況我都知道。但是我認為沒那麼嚴重。我們美國的科學技術這么先進,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有,我們還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嘛。好了,再見。
生2:布希,你不要走!
布希:你是誰?你要干什麼?
生2:我是正義的化身,我要控訴你!
布希:控訴我?憑什麼?
生2:你聽著!你們美國是全世界排放廢氣最多的國家,是核試驗最多的國家,是消耗石油最多的過家……你是大國的總統,應該有責任感!你不能只顧自己的利業。如果地球被破壞了,你們美國人也沒處逃生。因為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到時,你的總統的位子也不保了,你必須認真考慮!
布希:啊,好厲害的中國小姑娘。雖然,態度很嚴厲,但講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看來我是要考慮考慮。再聽聽其他小朋友的意見。
生3:(作海豚游水的動作)布希先生你好,很高興能見到你。
布希:你是誰?怎麼這樣?
生3:我是海洋的精靈——海豚,我代表海洋中的所有動物向您求助。海水的污染太嚴重了,我們簡直無法生存。過去,我們在海洋中生活得自由自在。可是後來大量的污水流入海洋,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海洋中的同伴死傷慘重呀……(作流淚狀)
布希:我很同情。你要我做什麼呢?
生3:希望你採取行動,拯救地球,救救我們海洋里的動物、植物。
布希:好,我一定認真考慮你的意見。
…………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的表現非常出色,連一貫很自負的美國總統布希先生也被你們打動了。因為你們的理由很充分,講話的態度也很誠懇。這也說明你們對課文的理解很透徹。建議你們以班級的名義寫一封信給布希,希望真的能改變他的態度。下課

D.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簡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詞的准確、嚴謹,學習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教學難點:
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宇航員的感嘆。 教學准備:關於地球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兩課時(本設計是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板題示標:
1、出示課題,齊讀。
2、復習:課文寫了關於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板書:美麗渺小、資源有限、無法移居)
3、出示目標,指名讀。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觀全文、抓要點
自學指導一:瀏覽課文,思考:這篇文章向我們發出了怎樣的呼籲?(1分鍾後交流。)
1、生讀文體會。
2、交流:相機出示最後一段,指導朗讀!
二、第二次先學後教——分層次、細品味
自學指導二: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批註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品味地球的美麗與渺小,然後談談你的體會。(2分鍾)
1、生讀文體會。 2、交流:
a.著重抓住「美麗」與「渺小」兩個方面,相機出示「資料鏈接」。 b.引導交流說明方法。
c.練習朗讀,體會地球並不大的含義。
自學指導三:默讀課文3~4自然段。思考:地球有什麼特點?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3分鍾後交流)
1、學生自學。 2、交流:
地球的特點: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課文從以下幾方面講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a.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產資源;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 b.課件出示一組數據,了解地球資源有限。
據有關資料表明,一些礦物資源可維持的年數是:銅22年,鐵61年,鋁164年,許多
稀有金屬可用十來年。
c.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標示重點詞語,感悟地球的遍體鱗傷、千瘡百孔。 d.舉例說說什麼是「生態災難」? e.合作讀3、4自然段。
f.資料鏈接:「地球每天發生的變化」
課件出示:
每天,我們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於飲用不潔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800億噸水在悄然流失。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億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著保護地球的外衣。
g.談感受,練筆。
自學指導四:默讀課文5-7自然段,思考後同桌討論:為什麼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3分鍾後交流)
1、學生自學討論。 2、匯報。
引導學生從這幾處考慮:
a.科學家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
類生存的第二個星球。(「至少」一詞說明了說明文用詞的准確性;40萬億千米的距離
坐普通飛機需要600萬年)
b.去火星和月球的設想也是不可能的。
3、引讀第8自然段。
4、完善板書,理解「只有」的內涵,體會地球的珍貴。
三、回歸目標,升華情感:
回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詞的准確、嚴謹,學習說明方法。 小結升華:
為了地球母親永遠容光煥發,我想對自己說:「只有一個地球!」為了子孫萬代擁有幸福的家園,我想對全人類說:「只有一個地球!」
四、布置作業:
1、閱讀文章《田野中的哭聲》,畫出自己感動的地方,並寫上自己的體會! 2、閱讀《只有一個地球——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愛護》。 3、設計一句環保格言或環保小報,宣傳給身邊的人。 五、板書設計:
范圍很小 事實 13.只有一個地球 資源有限
難以移居 假設

E.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

《只有一個地球》選入了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四單元的13課、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4單元的第1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四年級上的第7單元的13課、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10單元的第1課。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採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所需教案和課件已經打包上傳,可免費放心下載使用。

F. 《只有一個地球》最佳教案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5年級: 科目: 語文 2004年 9 月 日
課 題 10、只有一個地球
課 型 新授課 教法 啟發與討論 課時 2






標 認知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情感目標 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使學生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措施 了解為什麼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麼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麼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 具 錄音機、地球儀
教 學
體 會 此文知識性較強,指導學生多查資料。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內 容 雙邊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今天我們學習的《只有一個地球》向我們介紹了有關知識。
(板書:只有一個地球)
(二)范讀課文。
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文章。
(三)檢查預習:
讀准字音
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字音不易讀准,教師要重點指導,使學生准確掌握生字的讀音
3、解釋詞語。
天際、遨遊、映入眼簾、晶瑩透亮、紋痕、搖籃、和藹可親、璀璨、慷慨、濫用、枯竭、目睹。
(四)理清文章結構。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2.討論分段並概括段意。
3.訂正:
第一段(1、2):講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
第二段(3、4):講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有些資源已遭到人類的破壞。
第三段(5、7):講在宇宙之中,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是地球。
第四段(8、9):講宇航員的感嘆,呼籲人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為子孫後代造福。
(五)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講讀第一段。
我們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
學生讀課文用筆畫一畫有關詞語,然後討論出地球的特點。
(板書:美麗而又渺小)
提出問題,學生討論:
1、為什麼將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
2、為什麼說地球是渺小的,人類活動范圍更小?
(地球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
3、作者運用什麼方法說明地球小,人們活動范圍更小。
(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地球小,人類活動范圍更小。)
指名讀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師小結引出下文。
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球是美麗的、壯觀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們人類所生活的范圍更是很小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但有些人卻不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不了解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夠隨意破壞的。
(二)講讀第二段。
指名讀第二段。邊聽邊思考: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來講的?畫出來。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什麼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表現在哪裡?其結果如何?
(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不加節制地開采。結果:礦產資源越來越少。)
(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結果:不但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什麼是「節制」和「不加節制」呢?
(節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
(不加節制就是沒有限制,沒有計劃地隨意進行。)
出示小黑板,解決思考練習的第2題。
指名讀句子,注意黑體字的部分,再舉個具體例子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自由讀這部分內容,概括地說一說。
板書:(自然資源有限)
(三)講讀第三段。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地球在宇宙中這樣渺小,自然資源又是有限的,於是有人提出新的說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這樣的說法能行嗎?為什麼?
根據文章內容,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這部分用什麼告訴人們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遙遠的事情,即使實現了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學生邊討論教師邊板書:
(不能移民)
教師引讀,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四)講讀第四段。
實際上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如果我們破壞了地球,我們就別無去處。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該如何做呢?齊讀最後一段。
(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板書:精心保護 造福後代)
自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想一想第1、2句和第3、4句是什麼關系?能試著說一說嗎?
(因果關系。因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
(五)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本文列舉了大量事實數據,一層一層地讓我們了解了地球的知識,告訴我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只有這么一個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護,那將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嚴重的威脅。我國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地擔負起保護地球的重任。
(六)談感受。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一談自己學後的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大家要暢所欲言,為練筆服務。
(七)解決課後練習第3題。
1.讀詞語並用帶點的詞造句。
2.理解「渺小」和「貢獻」的詞義,體會這些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舉例:
渺小: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團結起來,群策群力,才能戰勝一切困難。貢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煉一副好的身體,長大才能更好地為祖國做貢獻。
(八)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 書 設 計
只有一個地球
美麗而又渺小
「母親」和「搖籃」?
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精心保護
造福後代自然資源有限

G.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的教案怎麼寫

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方面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現對自己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經驗談談。
一、注重導語的設計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就是教師用來將學生的求知慾望引導到本課的內容上來所使用的語言。導語精彩的,能「俘獲」學生的心,讓學生懷著一份期待,一份求知的沖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導語糟糕的,能讓學生如墜雲霧,茫然而不知所措。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語就像優秀電視導目的導語一樣,做到緊扣主題,要言不煩,層層遞進,出新出奇。從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講,教師設計的導語還要高於電視節目的導語,因為他要隨著學生的反應而調整導語內容。因此導語的設計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1、創建情境,引領學生生動感知。
所謂情境創建,是指教師通過語言或圖片創建一個可供學生思考的語言情境或故事情境。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他們能夠藉助外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在頭腦中建構一個立體的認知圖形。這一心理基礎,為我們在導語設計中運用情境創建法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教學生認知歇後語時,為了讓學生建立使用歇後語的意識,我便用導語為他們創建語言情境。導語的具體內容如下:我有一個說話很有特點的朋友。怎麼有特點呢?你們聽一聽就知道了。他喜歡打乒乓球,但技術不好,每次跟我打,他全輸。他好面子,不好意思直說,就說自己是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他每天早晨都去吃米粉,服務員跟他很熟,問他吃什麼,他都說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大家是不是已經聽出來了,我這個朋友說話的特點了。對,他愛講歇後語。你們看運用歇後語,可以使我們的語言表達儲蓄、幽默、巧妙。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歇後語。……
將歇後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領略使用歇後語的魅力。
創建情境,要緊貼課文內容,緊貼學生實際。該鋪陳的就鋪陳,該收斂的就收斂。鋪陳是講導語的內容要實在,不能空洞無物。收斂是講導語的內容要精煉,畢竟它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引子。
2、巧用智慧,讓導語永遠鮮活
教育智慧不僅僅體現在教師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上,而且也體現在教學導語的設計中,教之妙法全存於心。教師對課題內容分析得愈透徹,對學生聽課心理把握得愈充分,設計的導語愈精彩。
當我在講《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是這樣設計導語:上課時,我在黑板上板書「有一個地球」。學生見老師寫錯了,便齊聲喊道「寫錯了,寫錯了!書上的標題是《只有一個地球》。你少寫一個字。」我故作滿不在乎的樣子說:「唉呀,這少寫一個字,意思還不是一樣嗎?」「不一樣」,學生搶答道,「哪作者用《只有一個地球》的標題,用義何在?」我巧妙地將話題引入到課文中,而學生帶著要極力辯倒老師的目的閱讀文本,興趣與探索慾望自然加深。
導語設計中的智慧,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它的形成要經過大量教學實踐,尤其是大量寫導語的實踐,沒有平日一遍一遍的磨礪,教育智慧的火花也不可能閃現。
導語盡管在課堂教學中所佔的時間較短,但因為它是一堂課的開始,這便決定了導語設計在整個教學設計的舉足輕重的位置。如果我們都能想到一個好的導語,便是一堂課成功一半的前提,我們便會不遺餘力地充分挖掘導語中蘊藏的寶藏。
二、注重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學內容的設計,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教師教學,不是給學生零敲碎打的知識點,而是要建構學生知識體系,恰當、結構化的知識有利於理解,有利於鞏固,有利於遷移。課堂教學內容受課堂教學目標的統領,受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局限。因而,設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必須從整體出發,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考慮選擇、組織、排列,力求課堂教學內容容量和深廣度得當,重點、難點突出,排列有序且符合學生的認知次序,發揮其整體功能,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例如,在設計《草船借箭》一課的教學內容時。我首先讓學生重溫《赤壁之戰》,簡介有關歷史背景引起興趣。其次是提示課題,質疑導入。第三是圍繞「神機妙算」深入理解為什麼「借箭」和「借箭」成功的實質原因,以及諸葛亮的才智和寬闊的胸懷。第四是回復整體,深入認識諸葛亮等人物形象,指導復述故事。第五是藉助動畫、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達到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注重學生興趣的設計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於教師想方設法誘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能創造性地學,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1、精心設計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導入布疑則能誘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所以在學習新課時,就應在導入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在愉快的心理狀態中進入新課教學。因此,在教學時導入要精心設計,如採用巧設懸念,課前設疑;藉助電教,直觀激趣;實驗演示,動中激趣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激發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確定教學方法的原則應是注重啟發引導,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為前提,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關系。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方法上主要有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設疑問難,激發興趣;巧設習題,強化興趣等。
要想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教師熱愛、尊重學生,學生信賴、喜歡老師,彼此關系親密而和諧。這樣,老師的教,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上課時應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學生,學生回答問題,老師應用和藹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他們,回答錯了,不能諷刺,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誘導這位學生,使之正確的回答完畢,再予以肯定。這樣,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語文的信心。
總之,只要我們注重學生興趣的設計,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就能達到巧用「激趣」學好語文的目的。
教學設計理應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走向生成、開放的創造天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如此,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智慧和激情,充滿情趣。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