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壹』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二、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三、 教學難點:
弄清葫蘆與葉子之間的密切聯系。
四、教具准備:
自製課件、一個葫蘆。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2、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葫蘆(出示葫蘆實物),誰來叫叫它的名字(指導讀輕聲)
3、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與葫蘆有關。師板題,齊讀課題。
4、師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到底講了件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兩遍。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1)CAI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老師帶讀生字。
(2)CAI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生字。
3.再讀課文,並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
1. CAI:仔細觀察這兩副圖,比一比,他們有什麼不同?(葉子、葫蘆、種葫蘆人的表情)
2.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葫蘆究竟長什麼樣?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葫蘆樣子的句子
(2) 生自由讀,畫句子,指名讀句子。(CAI出示「細長的……幾個小葫蘆。」)
(3) 指導朗讀:你認為葫蘆美嗎?為什麼?
(4) 你喜歡這些小葫蘆嗎?(喜歡)種葫蘆的人喜歡它們嗎?從哪裡知道的?指導朗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CAI出示句子)
四、師小結
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種葫蘆的人最後得到它們了嗎?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 朗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小葫蘆長得很可愛,誰能把葫蘆的可愛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第一自然段。(CAI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 學習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課文
1、默讀課文,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最後得到葫蘆了嗎?你是從哪一段看出來的?
默讀——指名讀——CAI展示第四自然段——指導朗讀(種葫蘆的人此時是什麼心情?讀出來)
2、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自由讀二、三自然段,課文中的人都說了些什麼?請你把他們說的話畫出來。
自由讀——指名讀——CAI展示句子——指導品讀
3、比較讀:(CAI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自由讀——師范讀體會不同的語氣——自讀自悟——男女生賽讀)
4、分角色表演讀二、三自然段
三人小組准備——上台表演讀
5:議一議: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三、 師總結
是呀,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系的,只想著葫蘆而不去管葉子上的蚜蟲,怎麼能夠得到好葫蘆呢?小朋友們可別像這個人一樣范錯誤啊!
四、 寫字
1、讀生字,看誰讀得准
2、觀察生字,看看誰會發現
(1) 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 相同部件的字:掛、哇
(3) 相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看老師寫字,比比誰會看
師重點指導寫:言——第一橫長,二三橫短且一樣長。
每——指導寫筆順。
掛、哇——右邊是兩個土。
慢——右邊中間是四字旁。
4、生完成書上的寫字練習。
『貳』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3.指名答。(出示葫蘆。)
4.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到底說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兩遍。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注音的生字。
(2)開火車讀去掉拼音後的生字。
3.再讀課文,並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4.分自然段讀課文,想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
2.指名答。(結合學生回答,屏幕顯示相應自然段,並進行板書。)
(1)教學第一自然段。
師:課文中介紹了葫蘆的哪幾部分,各部分分別是什麼樣的?
指名答。(顯示正確答案。)
齊讀二、三兩句話。
指導朗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么可愛,心情會怎樣?
分男女生朗讀該段。
(2)教學第二自然段。
師:葉子有了什麼變化?(結合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這些蚜蟲會怎樣?可他怎麼想?
指名讀第一句話。
指名表演那個人說話的樣子。
齊讀該段。
(3)教學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讀鄰居和種葫蘆人說的話。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共同評議:
鄰居此刻的心情怎樣?應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種葫蘆的人著急嗎?應用什麼語氣讀?
學生自由組合並表演。
師:你們覺得他們倆誰說得有道理?
學生討論,指名答。
課件演示:小葫蘆和綠葉的對話——葫蘆藤每天向葉子輸送養料,葉子再將養料輸送給小葫蘆。蚜蟲吃綠葉,使它無法輸送養料。小葫蘆因沒有養料供給,隨即變黃落下。
(四)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擴展練習
1.小組討論: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2.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4.指名講故事。
五、小結
師:在鄰居的幫助下,種葫蘆的人明白了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懂得了事物之間是相互有聯系的,改變了過去只盯著葫蘆,不管蚜蟲的做法,最終種出了他想要的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