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logo
❶ 奧運會的標志叫什麼名字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這個假文物內被送到德爾菲的另一個地容方——古羅馬廣場入口處...1998年長野冬奧會吉祥物有4種,2000年悉尼奧運會吉祥物有3種,雅典奧運會是2種。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
❷ 奧運會logo和殘奧會logo的區別
殘疾人可以參加奧運會,但一般參加奧運會的就不能參加殘奧會了 有很多運動不內會變,但一些還是不一樣容。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分為夏季奧運會(奧運會)、夏季殘奧會、冬季奧運會(冬奧會)、冬季殘奧會、夏季青年奧運會(青奧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奧運會是各個國家用運動交流各國文化,以及切磋體育技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人民的運動精神。
❸ 北京奧運會的logo是由誰設計的
北京奧運會logo——中國印的設計者是北京始創國際企劃公司的張武、郭春寧。
1、張武
1987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商業美術系。1992年,他與郭春寧等一批大學校友創建了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2001年獲北京2008年奧運申辦標志設計金獎;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和志願者標志的設計者。
2、郭春寧
1975年考入天津工藝美術學校裝潢設計專業;1980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商業美術設計專業學習;1992年初參與創辦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以公司名義參賽的原創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為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原創設計者。
(3)奧運會logo擴展閱讀:
北京奧運會logo——中國印的特點:
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她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
會徽傳達和代表了三層信息和含義:
一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
二是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傳遞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13億中國人民和世界和平、友誼、進步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理念和精神。
三是弘揚堅持「以人為本」、以運動員為中心的奧運理念,「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❹ 奧運會的標志的是什麼,象徵是什麼
奧運會的標志是五個不同顏色的環。
五個環五種顏色從左到右分別是:上方三個藍、黑、紅,下方黃和綠。五個環分別代表著五大洲, 奧運五環是一個整體,亞洲是黃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歐洲是藍色的,美洲是紅色的,大洋洲是綠色的。
五環代表著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膚色的人民,五環連在一起代表著五大洲的人們能夠友好相處。象徵著五大洲人民的團結,共振奧運精神!
樸素的白色背景寓意著和平。
(4)奧運會logo擴展閱讀
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
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黑、紅、黃、綠5種顏色。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會旗、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會歌的產權屬於國際奧委會專有。國際奧委會可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使奧林匹克標志、旗、格言和會歌在各國和國際上獲得法律保護。
奧林匹克會旗於1913年由顧拜旦親自設計,長3米,寬2米。1914年為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0周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正式採用。奧林匹克會旗上面是藍黑紅三環,下面是黃綠兩環。
❺ 奧運會標志
奧林匹克標志 (Olympic Logo /Symbole Olympique/Olympic Rings)是由皮埃爾·德·顧拜旦先生於1913年構思設計的,是由《奧林匹克憲章》確定的,也被稱為奧運五環標志,它是世界范圍內最為人們廣泛認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標志。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環從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藍、黑、紅環,下面是是黃、綠環。整個造形為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每一個環的顏色代表一個大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藍色代表歐洲,紅色代表美洲,綠色代表大洋洲。
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的含義!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是舞動的北京,其含義包括喜悅的心情、英雄的召喚、人文的彰顯以及盛情的邀請。
舞動的北京這一個北京奧運會標志是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上面的一部分是一個近似於橢圓形的中國傳統印章,上面刻著一個運動員在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圖案,同時這一個圖案又十分類似於中國現代的文字——「文」,寓意著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
北京奧運會標志的下面一部分是用毛筆書寫出來的「Beijing2008」以及奧運五環的標志,這兩者同時放到一起不但是將奧林匹克的精神完美地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了起來,而且更是十分形象地向世界各國人民表明了北京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
(6)奧運會logo擴展閱讀:
「舞動的北京」這一標志是在2003年的8月3日於天壇祈年殿隆重發布,標志的設計者是張武、郭春寧以及毛誠,由他們所設計出來的「舞動的北京」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同時又是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
除此之外,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則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一個口號是在2005年6月26日的時候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正式發布的。
❼ 有關奧運會的標志(圖片和介紹)
i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說明
每一個會徽的後面都講述著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充溢著中國
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這個會徽中記載著中國北京向世界做出的
承諾。這就是「舞動的北京」,這就是「北京奧運會會徽」。
里程碑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里的人們。
承諾
「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之印。這方「中國印」鐫刻著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見證著一個擁有古老文明和現代風范的民族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現著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庄嚴而又神聖的承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枚以先賢明言創意、以金石印章為形象的會徽,是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的敬重與真誠。當我們鄭重地印下這方「中國印」之時,就意味著2008年的中國北京將為全世界展現一幅「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為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形象
「舞動的北京」是這個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種形象,展現著中華漢字所呈現出的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它是一種表情,傳遞著華夏文明所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 的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於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於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誕生了。
美麗
「舞動的北京」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在這個標志中,紅色被演繹得格外強烈,激情被張揚得格外奔放。這是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贊,這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詮釋。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是聖火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徵,紅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動的北京」召喚著英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成就英雄、創造奇跡、塑造光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造型是所有參與者用熱情、感動和激情書寫的生命詩篇,是每一位參與者為奧林匹克貢獻力量與智慧的宣誓。奧運英雄傳承體育與文化結合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它為奧運健兒歡呼,為藝術喝彩。
精神
「舞動的北京」是中華民族圖騰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著生命的美麗與燦爛。優美的曲線,像龍的蜿蜒身軀,講述著一種文明的過去與未來;它像河流,承載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它像血脈,涌動著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動中,「以運動員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體育內涵被藝術地解析和升華。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著2008年的狂歡,奧林匹剋期待著全人類與之共舞。
邀請
「舞動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請。會徽中張開的雙臂,是中國在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加入奧林匹克這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盛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國人的心情寫照,也是北京的真誠表達。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代氣息。到北京來,共享這座城市的每份歡樂,體會這個國家的蓬勃生機。到北京來,讓我們在2008年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環境標志說明
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續性發展是奧
林匹克運動不懈的追求。奧運會環保標志由人與綠樹為主要形態。
綠色的線條形如舞動的綵帶,環繞交錯,一筆描出,彷彿茂密的
樹冠,又似盛開的花朵,充滿無限生機和希望,充分體現了自然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樹冠與人組成參天大樹,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級標志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志願者標志說明
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徵志願者與運動員及奧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賓客心連著心,用心服務、奉獻愛心,為奧林匹克運動增添光彩。舞動的人形,展現了志願者,奉獻為樂的志願者的精神。志願者真摯的笑容、出色的服務、友善的行為將喚起每一位奧運會參與者的心靈共鳴。二級標志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文化節標志說明
標志設計表現為人與燈歡快舞動。燈籠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不可或缺的
吉祥物,象徵著團圓與喜慶,代表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精髓。北京奧運會
文化節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文化盛會,中華大地喜迎盛事,北京將張燈結
彩迎接各地嘉賓。歡騰共舞、喜氣洋洋的二級標志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
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 。
❽ 中國奧運會標志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劃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筆者想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一、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劃,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劃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二、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和《絲路花雨》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三、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列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❾ 中國奧運會的標志是什麼
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說明
每一個會徽的後面都講述著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充溢著中國
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這個會徽中記載著中國北京向世界做出的
承諾。這就是「舞動的北京」,這就是「北京奧運會會徽」。
里程碑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里的人們。
承諾
「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之印。這方「中國印」鐫刻著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見證著一個擁有古老文明和現代風范的民族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現著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庄嚴而又神聖的承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枚以先賢明言創意、以金石印章為形象的會徽,是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的敬重與真誠。當我們鄭重地印下這方「中國印」之時,就意味著2008年的中國北京將為全世界展現一幅「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為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形象
「舞動的北京」是這個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種形象,展現著中華漢字所呈現出的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它是一種表情,傳遞著華夏文明所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 的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於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於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誕生了。
美麗
「舞動的北京」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在這個標志中,紅色被演繹得格外強烈,激情被張揚得格外奔放。這是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贊,這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詮釋。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是聖火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徵,紅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動的北京」召喚著英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成就英雄、創造奇跡、塑造光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造型是所有參與者用熱情、感動和激情書寫的生命詩篇,是每一位參與者為奧林匹克貢獻力量與智慧的宣誓。奧運英雄傳承體育與文化結合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它為奧運健兒歡呼,為藝術喝彩。
精神
「舞動的北京」是中華民族圖騰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著生命的美麗與燦爛。優美的曲線,像龍的蜿蜒身軀,講述著一種文明的過去與未來;它像河流,承載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它像血脈,涌動著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動中,「以運動員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體育內涵被藝術地解析和升華。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著2008年的狂歡,奧林匹剋期待著全人類與之共舞。
邀請
「舞動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請。會徽中張開的雙臂,是中國在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加入奧林匹克這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盛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國人的心情寫照,也是北京的真誠表達。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代氣息。到北京來,共享這座城市的每份歡樂,體會這個國家的蓬勃生機。到北京來,讓我們在2008年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環境標志說明
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續性發展是奧
林匹克運動不懈的追求。奧運會環保標志由人與綠樹為主要形態。
綠色的線條形如舞動的綵帶,環繞交錯,一筆描出,彷彿茂密的
樹冠,又似盛開的花朵,充滿無限生機和希望,充分體現了自然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樹冠與人組成參天大樹,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二級標志的設計,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
❿ 奧運會的標志叫什麼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徽是五環。
五環是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先生,於1913年構思設計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徽,也被稱為奧運五環標志。
五環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由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環從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藍、黑、紅環,下面是是黃、綠環。整個造形為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最初的解釋是五種顏色代表各國國旗的顏色,後來又將5個不同顏色的圓環解釋為五大洲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