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中的藝術

設計中的藝術

發布時間: 2021-03-15 18:48:48

❶ 什麼是設計中的藝術創造

設計本就屬於藝術中的一種 當設計中體現了獨有的有特性的美的感受 那麼 這個設計就不僅僅是設計 而是藝術品

❷ 設計在藝術中的主要體現是什麼

藝術是名詞,而設計為動詞。設計在藝術中主要體現用戶體驗。
● 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某種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 設計有藝術的成分,好的設計本身就是藝術,但是兩者目的不同。藝術屬於個人追求,設計屬於服務社會,藝術不用考慮實用性,設計必須把實用性放在主要位置。藝術更個人,設計更大眾,藝術更虛無,設計更實際。
● 如果把設計和藝術結合起來,設計在藝術中主要體現的就是體驗度了。

❸ 請你列舉5種設計中的藝術方法,並對其簡要說明

1.直接展示法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運用十分廣泛的表現手法。它將某產品或主題直接如實地展示在廣告版面上,充分運用攝影或繪畫等技巧的寫實表現能力。細臻刻劃和著力渲染產品的質感、形態和功能用途,將產品精美的質地引人入勝地呈現出來,給人以逼真的現實感,使消費者對所宣傳的產品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任感。

這種手法由於直接將產品推向消費者面前,所以要十分注意畫面上產品的組合和展示角度,應著力突出產品的品牌和產品本身最容易打動人心的部位,運用色光和背景進行烘托,使產品置身於一個具有感染力的空間,這樣才能增強廣告畫面的視覺沖擊力。

2.突出特徵法

運用各種方式抓住和強調產品或主題本身與眾不同的特徵,並把它鮮明地表現出來,將這些特徵置於廣告畫面的主要視覺部位或加以烘托處理,使觀眾在接觸言辭畫面的瞬間即很快感受到,對其產生注意和發生視覺興趣,達到刺激購買慾望的促銷目的。

在廣告表現中,這些應著力加以突出和渲染的特徵,一般由富於個性產品形象與眾不同的特殊能力、廠商的企業標志和產品的商標等要素來決定。

突出特徵的手法也是我們常見的運用得十分普遍的表現手法,是突出廣告主題的重要手法之一,有著不可忽略的表現價值。

3.對比襯托法

對比是一種趨向於對立沖突的藝術美中最突出的表現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繪的事物的性質和特點放在鮮明的對照和直接對比中來表現,借彼顯此,互比互襯,從對比所呈現的差別中,達到集中、簡潔、曲折變化的表現。通過這種手法更鮮明地強調或提示產品的性能和特點,給消費者以深刻的視覺感受。

作為一種常見的行之有效的表現手法,可以說,一切藝術都受惠於對比表現手法。對比手法的運用,不僅使廣告主題加強了表現力度,而且飽含情趣,擴大了廣告作品的感染力。對比手法運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畫面處理隱含著豐富的意味,展示 了廣告主題表現的不同層次和深度。

4.合理誇張法

藉助想像,對廣告作品中所宣傳的對象的品質或特性的某個方面進行相當明顯的過份誇大,以加深或擴大這些特徵的認識。文學家高爾基指出:「誇張是創作的基本原則。」通過這種手法能更鮮明地強調或揭示事物的實質,加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誇張是一般中求新奇變化,通過虛構把對象的特點和個性中美的方面進行誇大,賦予人們一種新奇與變化的情趣。

按其表現的特徵,誇張可以分為形態誇張和神情誇張兩種類型,前者為表象性的處理品,後者則為含蓄性的情態處理品。通過誇張手法的運用,為廣告的藝術美注入了濃郁的感情色彩,使產品的特徵性鮮明、突出、動人。

5.以小見大法

在廣告設計中對立體形象進行強調、取捨、濃縮,以獨到的想像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這種藝術處理以一點觀全面,以小見大,從不全到全的表現手法,給設計者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和無限的表現力,同時為接受者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獲得生動的情趣和豐富的聯想。

以小見大中的「小」,是廣告畫面描寫的焦點和視覺興趣中心,它既是廣告創意的濃縮和生發,也是設計者匠心獨具的安排,因面它已不是一般意義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勝大的高度提煉的產物,是簡潔的刻意追求。

6.運用聯想法 7.富於幽默法 8.借用比喻法9.以情托物法

10.懸念安排法11.選擇偶像法 等

❹ 藝術是什麼設計是什麼藝術和設計的區別和聯系...

藝術ART 【解釋】 1.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工藝等。 2.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例如:領導藝術。 3.形狀獨特而美觀的。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唯美主義是審美的最完美發揮。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種類】 繪畫、雕塑、工藝、建築、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游戲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為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可分為 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 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 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可分為 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依據藝術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行為藝術、肢體藝術等 【藝術與美術】 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含義和適用范圍,在東西方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們的概念和使用它們。 在西方,"藝術"與"美術"都源於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音樂、文學、戲劇等,當時廣義的art甚至還包括制衣、栽培、拳術、醫術等方面的技藝。到了古希臘時期,藝術的概念仍是與技藝、技術等同的,但古希臘的繪畫與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紀發展到成熟階段時,已基本確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標准,為日後藝術涵義的演變埋下了伏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逐漸與"美的"等同起來,18世紀中期,基於美的藝術概念體系方才正式建立,藝術成了審美的主要對象。今天,英語中的"art"一詞仍然既作"藝術"解,又作"美術"解,它既可以用來指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其它各種藝術門類,有時又專門用來要指稱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在內的視覺藝術。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們甚至還會看到,作者所說的"art"其實僅僅就是指我們中國人所認為的美術的一部分:繪畫。而他們的"the fine arts"(我們直接譯作「美術」),也仍然是指詩歌、音樂、繪畫、雕塑、建築等。 「美術」這個專門名詞在中國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運用的。當時蔡元培運用"美術"這個術語時,也還包括了詩歌和音樂。其後,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把"美術"和"藝術"的概念逐漸分離開來,"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來反映自然和社會,表現人類情感的一門大人文學科,它包羅了美術、音樂、詩歌、舞蹈、戲劇、電影、書法等,也包括服飾、園林等很大的范圍。而"美術",則專門用來指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即視覺藝術部分。總之,在漢語中我們有"藝術"與"美術"兩個詞,它們的含義不同,指稱的范圍有別,而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詞"art",它既用來泛指一切藝術門類,也用來專指所有藝術門類的一個部分——美術,甚至美術中的一個方面——繪畫。這便是東西方在"藝術"和"美術"兩個詞的含義和應用范圍上的差異。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占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 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一名稱時 ,,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音樂等。我「五四」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時,也具有相當於整個藝術的涵義。例如魯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釋「美術」一詞時寫道:「美術為詞……譯自英之愛忒。愛忒雲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隨後不久,我國另以「藝術」,一詞翻譯「愛忒」,「美術」一詞便成為專指繪畫等視覺藝術的名稱了。藝術給了我們很大的影響設計 Design 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意指有目標和計劃的創作行為、大部份為商業性質、少部份為藝術性質。 根據工業設計師 Victor Papanek 的定義,設計(design)是為構建有意義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識的直覺上的努力。更詳細的定義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戶的期望、需要、動機,並理解業務、技術和行業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將這些所知道的東西轉化為對產品的規劃(或者產品本身),使得產品的形式、內容和行為變得有用、能用,令人嚮往,並且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這是設計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所在) 這個定義可以適用於設計的所有領域,盡管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從形式、內容到行為上均有所不同。 簡述 最簡單的關於設計的定義、就是一種「有目地的創作行為」。 然而設計也是一種職業。例如在電影業中有場景設計一職,在印刷業中,有包裝設計一職。與英文使用不同的是、英文的Designer一詞、在中文使用時、設計與設計師兩個詞都能共同稱呼。而由設計這個字沿伸出來有相當多的理論和議題,以設計為職業的社會環境通常就叫做設計界。 設計界因歐美國家發展理論歷史悠久,故設計史和相關理論,常以歐美的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為兩大主流。 由於設計行為一般都解釋為有明確目標的,因此在近代將與設計意涵相反的創作,稱為亂數、隨機等等。 在西方,大型的設計系統,往往以Architecture建築來稱呼。這邊指的建築並非具體的建築學、而是一種抽象的形容。 藝術和設計的區別 對藝術<詞海>解釋為"人類以情感和想像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即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互相對象化.具體說它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藝術家的知識,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設計雖然超越了純藝術,存在於設計生產或製作的全過程,和技術材料,工藝,市場,消費等因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但是它和藝術創作不能截然分開,設計師的設計始終要考慮到具體設計對象,根據生產技術條件和製作技藝的可行性,進而進行創造性工作,這個創造性過程始終與審美發生聯系. (絕對原版,本人設計概論考試答案)

❺ 設計中的藝術方法有哪些

借用、解構、裝飾、參照和創造

❻ 設計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現列出八種方法:
1.直接展示法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運用十分廣泛的表現手法。它將某產品或主題直接如實地展示在廣告版面上,充分運用攝影或繪畫等技巧的寫實表現能力。細臻刻劃和著力渲染產品的質感、形態和功能用途,將產品精美的質地引人入勝地呈現出來,給人以逼真的現實感,使消費者對所宣傳的產品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任感。
2.突出特徵法
運用各種方式抓住和強調產品或主題本身與眾不同的特徵,並把它鮮明地表現出來,將這些特徵置於廣告畫面的主要視覺部位或加以烘托處理,使觀眾在接觸言辭畫面的瞬間即很快感受到,對其產生注意和發生視覺興趣,達到刺激購買慾望的促銷目的。
3.對比襯托法
對比是一種趨向於對立沖突的藝術美中最突出的表現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繪的事物的性質和特點放在鮮明的對照和直接對比中來表現,借彼顯此,互比互襯,從對比所呈現的差別中,達到集中、簡潔、曲折變化的表現。通過這種手法更鮮明地強調或提示產品的性能和特點,給消費者以深刻的視覺感受。
4.合理誇張法
藉助想像,對廣告作品中所宣傳的對象的品質或特性的某個方面進行相當明顯的過份誇大,以加深或擴大這些特徵的認識。文學家高爾基指出:「誇張是創作的基本原則。」通過這種手法能更鮮明地強調或揭示事物的實質,加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5.以小見大法
在設計中對立體形象進行強調、取捨、濃縮,以獨到的想像抓住一點或一個局部加以集中描寫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這種藝術處理以一點觀全面,以小見大,從不全到全的表現手法,給設計者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和無限的表現力,同時為接受者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獲得生動的情趣和豐富的聯想。
6.運用聯想法
合乎審美規律的心理現象。在審美的過程中通過豐富的聯想,能突破時空的界限,擴大藝術形象的容量,加深畫面的意境。
通過聯想,人們在審美對象上看到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經驗,美感往往顯得特別強烈,從而使審美對象與審美國微軟公司者融合為一體,在產生聯想過程中引發了美感共鳴,其感情的強度總是激烈的、豐富的。
7.富於幽默法
幽默法是巧妙地再現喜劇性特徵,抓住生活現象中局部性的東西,通過人們的性恪、外貌和舉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徵表現出來。 幽默的表現手法,往往運用饒有風趣的情節,巧妙的安排,把某種需要肯定的事物,無限延伸到漫畫的程度,造成一種充滿情趣,引人發笑而又耐人尋味的幽默意境。幽默的矛盾沖突可以達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勾引起觀賞者會心的微笑,以別具一格的方式,發揮藝術感染力的作用。
8.借用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在設計過程中選擇兩個在本拷貝 各不相同,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性的事物,「以此物喻彼物」,比喻的事物與主題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某一點上與主題的某些特徵有相似之處,因而可以借題發揮,進行延伸轉化,獲得「婉轉曲達」的藝術效果。

❼ 藝術性如何在設計中體現

空,總體規劃設計,
靈活運用空間,搭
配藝術古風時尚,設
計出理念新穎的作品。

❽ 設計藝術的定義是什麼

設計藝術是實用藝術,它以藝術為設計的要求和要素。在人造物系統中回,廣泛的涉及答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個方面,是人造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藝術的表現方式使不同的設計品類呈現不同的藝術形態。其本質是實用與審美的結合。
具有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在物質層面,它是人造物的藝術方式,它創建了藝術質的人造物系統。在非物質層面上,它同樣採用藝術設計方式,對事物進行籌劃、安排。如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發展規劃等。

❾ 藝術是什麼設計是什麼藝術和設計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一、定義:

1、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指的是能反映當地社會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將藝術定義為人類通過藉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我們可以形容它為一種精神文化的創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和生產形態的有機結合體。

2、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設計指的是計劃,構思,設想,建立方案,並且繪制出效果圖,平面圖,再根據圖紙進行製作,達到完成設計的全過程。它是物質生產和文化製造的首要環節,它總是以一定的文化形態為中介。

二、區別:

設計與藝術的差別,一直存在著爭論,因為設計師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都運用著類似的技巧和知識體系。比較一下兩者的核心原則,以下為搜集來的一些看法。

1、定義的區別:

設計:與市場經濟聯系緊密,主要採用標准化的創作手法,並且可以藉助電腦等機械工具來完成。 滿足 物質物質。

藝術:藝術創作是有一種精神活動,主 要在藝術家的頭腦中進行,並通過一定 的物質手段加以實現的。滿足 精神需求。

2、 功利性的區別:

設計比藝術更具功利性。

3、 審美的區別:

設計是功能與審美的結合的產物,藝術追求情感與審美的統一。

4、內因與外因的區別:

藝術是個人情感的表達,藝術批評是一種情感評價;設計受諸多外因的影響,設計批評是一種科學性行為。

5、與傳統的關繫上的區別:

藝術具有極強的傳承性;設計要推陳出新。

6、創作手法的區別:

藝術採用個性化手法需手工完成;設計採用標 准化的創作 手法, 可藉助機械工具完成。

三、聯系:

既然它們是有區別的,那麼必定就會存在著聯系。

1、藝術與設計它們雖然本質不同,但卻又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只有懂了藝術,你才能作出最完美的設計。所以兩者是互補是不可分離的。我們去做任何設計的時候,總是離不開藝術的思維的,當你接觸了藝術,那麼便會有啟發和靈感,那麼才會去幫助你完成一項設計。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藝術繪畫大師他們開始更有興趣把自己的繪畫領域跨到藝術設計之中,將自身的藝術繪畫功底融入到設計表現之中去。所以說,現在慢慢的藝術與設計的關系會越來越近的,越來越相通了。

2、藝術與設計的聯系在於它們共享美的法則。節奏與韻律,制衡與張力,整體與細節,矛盾與沖突,各種對立統一的動態平衡讓美充滿層次。交響樂就是這種美的絕妙例子。

其實,不管是藝術還是設計,都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都是我們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會欣賞它們。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更認真的去學習,去觀察,去欣賞吧。

❿ 藝術和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1、目標不同

藝術來應該自打破傳統,發人深思。技法越好思想體系越成熟這個繭就越堅硬,想打破它就會越困難。

設計必須構圖合理,色彩搭配要講究,使用的字體要推敲,圖案要取捨,符合物理學規律。各個方面要能達到一種「和諧的張力」,才能是好的平面設計作品。

2、特點不同

藝術,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設計,設計的速度、設計的准確性、設計的信息量。

3、分類不同

藝術,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設計:

(1)溝通設計

溝通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有時也稱為溝通藝術(Communication Arts)或是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2)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是CI系統的視覺表現化,通過平面的表現,突出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

(3)三維設計

三維設計(3D Design):是一個廣泛的種類、然而並不常用、在三維設計當中、多以電腦動畫、工業或建築設計的三維模型為主要創作的項目。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