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車庫設計規范
『壹』 地下車庫設計規范
地下車庫設計規范如下:
1.地下車庫平面布置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設計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車庫宜集中布置。半地下車庫盡量減小地下部分埋深,並利用頂板上部綠化覆土荷載,減少或不採用抗拔樁,節省地下工程量。
全地下車庫設計時,應盡量綜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載取值的平衡,減少樁基礎抗浮,並控制綠化種植、綜合管線埋設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減少地庫埋深。
2.地下車庫適應的柱網尺寸
考慮停車效率與工程成本、車型適應范圍,綜合性最優柱網8.1m*8.1m,建議高檔項目採用;經濟柱網7.8m*8.1m,為節省成本,建議大部分項目採用此種尺寸,同時另設10%大型尺寸停車位,解決大型車停車問題。
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可以採用短跨小柱距的結構方案,尤其是杭州、寧波等對停車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雖然理論上停車效率較7.8m*8.1m方案,單車面積上升1.5平米左右,立柱數量增加近50%,但立柱對總成本影響甚微,且優點是層高可以降低200~300。
在地質情況復雜、水位較高且基坑維護條件較差的項目中,可以節省相當的開挖量和基坑支護費用,成本節約顯著。但此柱網選用,須經過結合具體地庫方案的經濟性比較後採用。
3.地下車庫面積優化設計
集中地庫面積優化設計方法:
(1)使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車單元進行組合設計。高效單元是經設計研究優化的車道面積最小、停車效率最高、面積是4000平方米(一個消防分區)的設計模數單元。
方案規劃設計階段,增加地庫適應性方案比較,使用地庫停車標准,進行地庫概念方案設計,調整住宅樓棟間距避免出現車輛單排布置、被動利用塔樓地下空間、支護間距預留不夠等等問題。
(2)停車庫端頭優化停車布置設計:近端式停車布置,在近端的兩跨比循環式布置可多停車7輛,因此,在滿足規范50輛停車分組及防火間距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採用盡端式布置。
(3)規整地庫外輪廓,減少無效建築面積。
(4)充分利用地庫角部空間,布置機房及豎向交通口。
(5)在滿足分組(50輛)布置停車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豎向通道數量;魚骨狀排列為最經濟布置方式。
5.車道寬度
(1)普通直線車道:單行車道寬度4米為宜,如考慮停車,車道最小寬度為5.5米;雙行車道寬度6米,停車方式為垂直式後退停車;
(2)車庫出入口寬度:單行車道寬度為4米,雙行車道寬6米;
(3)直線坡道:一般單車道寬4米;防火疏散用單車道4米;雙行車道寬6米,防火疏散用雙車道7米;
(4)曲線坡道:一般單車道寬4米,雙行車道寬7米。
6.車庫出入口設計
(1)車庫出入口寬度,國家規定最小寬度為單行車道3.5米,雙行車道6米,萬科項目設計常用數據,單行車道4米,雙行車道寬6米。
(2)車庫出入口數量,停車數量≤50輛,設置一個單車道出入口;51~100輛的地下車庫或51~150輛的地上車庫(含半地下車庫),一個雙車道出入口,或者兩個單車道出口;>100輛的地下車庫,兩個單車道出口。
『貳』 地下車庫入口與機動車出入口的設計規范為什麼不一樣
地下車庫出入口和機動車出入口雖然都是為機動車出入口服務的,相同專點在於都是為機動車服務屬,要滿足基本的車行寬度,錯車距離,轉彎半徑等問題。不同點就比較多了,我列舉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1 地下車庫出入口首先要考慮排水,因此在地下車庫出入口的位置要設置雨篦子達到排水需要。而地上車庫出入口也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給場地排水。
2 坡度問題,地上的機動車出入口一般是平面,坡度滿足場地排水即可,而地下需要下坡進入到地下室內標高,並且對於坡的長度和寬度以及承載力都要一定要求,這點是兩者的結構和入庫方式不同,結合到地下空間就需要考慮車行的安全,坡度的大小等問題,平進平出和地下陡坡是不同的。
3 城市環境,地下車庫出入口一般相對獨立,有一般的前區空間,而地上要滿足城市規劃設計規范,車庫出入口及開口要遠離城市交叉路多少米,退紅線多少米,避開人流密集區域等,與地下相對獨立是不同的。
4 地下地上空間的問題,地下空間要考慮消防疏散通風排煙等,屬於室內密閉空間,同時要考慮豎向交通,而地上空間則考慮水平方向多。
還有很多點,其實建築設計的原理在於理性分析,很多東西都是有原則的,理解了原則,其它也就迎刃而解了!
『叄』 小區停車位設計規范和數量怎麼配比的
主要看戶型,物業,綠化,配套設施,停車位等。
一、停車位面積應按以下確定:
1、小型汽車露天停車場控制在25~30平方米/車位;
2、小型汽車室內停車庫控制在30~35平方米/車位;
3、小型汽車路邊停車帶控制在16~20平方米/車位;
4、多層機械式停車應按產品樣本和設計圖紙核算;
5、摩托車停車位控制在2.7~3.6平方米/車位;
6、自行車停車位控制在1.5~1.8平方米/車位。
二、小區停車位的配比應該:
1、居住區應優先考慮地下停車,地面停車率不宜大於25%,地面停車不得佔用小區公共綠地。
2、辦公停車應充分利用地面空間,地面停車率不宜小於25%。
3、最新的住宅建築設計規范已調整為最低1:0.8。
4、按規定小區都是要配備車位的,甚至有的小區會將車位作為配套設施一起賣給用戶,但是廉租房是不配置停車位指標的,在廉租房小區主入口處宜安排適當的訪客臨時停車位。
(3)地下車庫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小區的停車位與一般的商業停車位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小區的停車位是作為配套設施納入小區規劃,然後報建、施工、交付使用的,停車位與住宅小區的主體建築具有密不可分的主從關系,相對樓房來說,車庫具有一定的附屬性和非獨立性。因此,小區內停車位可以出售,但不能脫離小區住宅房屋而單獨買賣,也就是說非業主勿賣;
第二,按照建設部住宅小區規劃建設的有關規定,住宅小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和公用配套設施的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在住宅區需要建設一定數量的車位,規劃部門是有明確規定的,開發商若不按規定建設停車位,其規劃設計方案就不會得到批准。也就是說,規劃部門要求開發商建停車位的目的,就是保證住宅小區內的居民車輛有地方停放,再直接一點說,這些停車位是供住宅小區內的居民使用的,非業主勿買。
『肆』 地下室汽車坡道坡度的設計規范
圖片如下。
『伍』 地下室機械停車場設計規范
1. 全地下室結構層高一般控制在3550~3650mm之間。
2.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規范,減少設備,將可以降低層高,節省成本。
(三)設計規范要求
消防專業
1. 2000平方米為一個防火分區,設置噴淋為4000平方米。
2. 大於10輛停車必須設置噴淋系統。
建築設備專業
1. 地下車庫宜設置獨立得送封、排風系統,排風換氣次數每小時不應小於6次。
2. 超過2000㎡必須設置機械排煙系統。(其可以與人防、衛生等排氣系統、通風系統合用)
3. 設有機械排煙系統的汽車庫,應按照防火分區劃分面積不超過2000㎡的防煙分區,防煙分區宜擦用從頂棚瞎突出不小於0.5m的梁劃分。
4. 地下汽車庫排煙風機應設在獨立的排煙機房內,並在機房隔牆的風管上設置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該閥應聯鎖關閉相應的排煙風機。
5. 汽車庫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區,當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進風系統,切送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6. 機械通風管道應盡量沿通道側邊布置,為增加立體機械車庫預留條件。
採暖: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的汽車庫內應設集中採暖系統,嚴謹明火取暖。嚴寒地區的地下汽車庫應在坡道出入口處設熱風帶。
建築結構專業
1. 推薦採用寬扁梁;各區域應根據區域內特點,明確寬扁梁的標准尺寸,控制層高。
2.結構頂板覆種植土,應盡量考慮輕質營養土;大型樹木的種植,應盡量與結構柱位對位。
地下開敞式停車庫(單建式和附建式)
定義:室內地坪低於室外地坪高度超過該層地下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且每層車庫外牆開敞面積超過該層四周牆體總面積的25%的車庫叫做地下開敞式汽車庫。
車位平均面積 25~32㎡/車
優點:
1.自然採光通風,改善車庫景觀效果,降低日常運行成本。
2. 可以利用室外道路組織車庫的交通,減少內部的停車庫面積。
3. 當通風口面積超過車庫面積的2%,且通風口布置均勻,車庫內任一點距通風口間距不超過30米的,可以取消機械排風設備,降低日常運營成本。
4. 無地下室外牆的滲漏隱患。
缺點:
1.佔地面積大。
2.擋土牆和維護欄桿,增加安全隱患。
(二):層高確定方法
計算公式
A(車庫底板濾水層厚度)+B(面層厚度)+C(停車庫凈高2.2m)+D(電橋架)+E(水噴淋高度)+F(機械煙道高度)+J(頂板梁高) = H(車庫總層高)
經驗數據
A=地下室濾水層厚度,一般設濾水層不設防水層的厚度為250~350mm;設濾水層設防水層的厚度為350mm;
B=半地下室或敞開式車庫的地面找坡層,一般為100mm.坡度為1%;
C=保證車庫內部車行通道和主要出入口的凈高不能低於2200mm;
D=100 mm;E=200 mm;F=350mm(包括50mm的支架高度);J=650mm;
推薦經驗值
1.開敞式地下室結構層高一般控制在3250mm左右。
2.如果可以合理利用規范,減少設備,將可以降低層高,節省成本。
『陸』 地下停車庫設計規范及使用要求
停車場地坪漆可以製作成地下停車場地坪,停車場地板,車庫地坪,停車場防滑、耐磨地坪,停車場耐磨地板及耐磨地坪等。根據使用要求不同,可分為桔紋防滑型、輕度止滑型和高度止滑型。
地下車庫塗裝系統、美地堅麗停車場地板由停車位、車庫過道、止滑坡道三部分塗裝施工組成,地下車庫的停車位、車庫過道塗裝,在施工技術要求、施工規程方面與平時普通的環氧薄塗、環氧砂漿平塗沒有什麼區別,可以參照平時環氧地坪設計與施工。停車區對於平整地面,可採用0.5mm環氧薄塗,而平整度及表面強度較差的地面,可以採用1-3 mm環氧砂漿平塗,高級要求可採用1-3mm環氧自流平地坪,車行通道由於車行駛頻繁,相對於停車區,設計要加強,可採用1-3mm環氧砂漿平塗。
施工工藝:
1)基面清理打磨,要求較平整、干凈、乾燥。
2)塗刷MDJL200-11底油,要求均勻、無遺漏。
3)用MDJL200-21刮塗中塗層。
4)用MDJL200-21刮塗膩子層。
5)細磨、除塵。
6)塗刷MDJL200-31環氧面塗兩遍。
7)養護5-7天(養護期內不要自行使用)
停車場地板設計方案 選擇:3mm、2mm、
適用場所:適用於工廠、學校、酒店、醫院、辦公大樓、住宅小區、商場及大廈等各種地面與地下停車場地坪、車庫地坪。
『柒』 請問停車場里道路寬度的設計標準是多少啊
停車場里道路寬度的設計標準是6米。
車位長寬分為以下幾種::
1、車長不大於6米及車寬不大於1.8米的車,規范車與車之間間距為不小於0.5米,車與牆、車位端之間間距不小於0.5米;
2、車長大於6米不大於8米,車寬大於1.8米不大於2.2米的話,車與車之間間距不小於0.7米等。回車路段的相應規范是滿足一輛車一次性回轉的需要。
3、停小型車為主的停車場,車位尺寸採用2.5~2.7×5~6米的尺寸,單車道回轉車道寬度不小於3.5米,雙車道不少於5米。停車場為安全起見或者可以停中大型車輛,多設置為6米以上。
公用停車場的停車區距離公共建築出入口的距離宜採用50~100M。風景名勝區考慮到環境保護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時,距主要入口可達150~200M。
機動車出入口距離城市主幹道交叉口不小於70M。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邊緣不小於15M;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應小於20M。
(7)地下車庫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停車場規劃總體原則:
1、與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相協調。
2、性質與規模與停車需求相適應。
3、大城市路外停車場盡可能分散布置,以利於交通疏散;外來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應設置在城市的外環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主要停放貨運車輛。
4、機動車公共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在市中心地區不應大於200m,一般地區不應大於300m;自行車公共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宜為50~100m,並不得大於200m。
機動車停車場設置原則:
1、停車場(庫)的設置應符合城市規劃和交通組織管理的要求,便於存放。
2、各種車輛的停車場(庫)應分開設置,專用停車場(庫)緊靠使用單位;公用停車場(庫)宜均衡分布。客運車站、飛機場、體育場、游樂場等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的停車場(庫),根據建築物主要出入口的分布分區布置,以利於車輛迅速疏散。
3、停車場(庫)出入口的位置應避開主幹道和道路交叉口,出口和入口應分開,不得已合用時,其寬度應不小於 7米。
4、停車場(庫)內的交通路線必須明確、合理,宜採用單向行駛路線,避免交叉。
『捌』 地下車庫車位設計有什麼規定
有的,地下室車位設計有嚴格的標准和規定。我之前發表了些文章關於地下車庫設計標準的,你可以去看看。
『玖』 急需地下車庫設計規范
我做過一次這個設計,了解過一次。凈高要求2.1m,汽車坡道坡度要求,坡道梁端設置緩坡,防止汽車尾部撞壞。還有車道寬。具體的數值我忘了。可以查地下車庫設計資料,我當時參考的那些資料。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