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理論基礎

設計理論基礎

發布時間: 2021-03-12 14:18:13

設計的理論依據

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了,設計的理論有美術方面的(色彩,形狀),力學方面的,材料方面的,加工方面的,還有心理感覺方面的,不能給人一種看了惡心的感覺。

❷ 藝術設計專業理論是什麼

網上為你找到的 肯定對題啦,把下面內容好好看幾遍大概理解就差不多了。

藝術設計講義
第一講 藝術設計的定義
20世紀 美國設計師羅維創立藝術設計中的流線型風格。飛機、汽車、艦艇等
美國藝術設計師德雷福斯1937年設計的現代電話機原型
環繞我們生活的美也包括造物的美。造物世界是藝術設計的世界……
一、 藝術設計觀念的歷史發展
藝術設計(design),並不是對象的全部設計,而只是對象的藝術方面的設計。
藝術設計是現代工業批量生產的條件下,把產品的功能、使用時的舒適和外觀的美有機地、和諧的結合起來的設計。作為一種職業,它在20世紀初期誕生和形成。其理論的基本問題是生產和藝術、效用和美的關系問題。
(一) 中國藝術設計觀念的形成
1、春秋時代的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涉及到藝術設計的觀念。《老子》、《論語》、《大學》
2、戰國時期的《考工記》是我國第一部論述手工藝技術的著作,是我國古代技術史最重要的文獻。在我國器物製作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1、它總結了我國古代的器物製作經驗,制定了器物製作的基本原則。2、它包含著豐富的藝術設計觀念。以車為例,它關於車輪、車廂、車蓋和其他部件的製作原則都充分體現了形式遵循功能的觀念。車輪的製作要使使用者感到舒適,用現代術語說,要考慮到人體工程學因素。木車的製作還要考慮到文化象徵意義。
3、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集中國傳統文化和科學技術於一身,「天工開物」史「天然界靠人工技巧開發出有用之物」這四個字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造物思想。
4清朝康熙年間李漁《閑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藝術設計觀念。他把器物看做感情的寄託。他善於通過排列布置,使無情之物變為有情之物。這樣看待器物,就是造物在手而臻化境矣。
(二) 西方藝術設計觀念的
1、 古希臘人理解的藝術包括音樂、繪畫、雕塑、手工業、農業、醫葯、騎射、烹調等。藝術和技術是不同的然而相互補充的活動。
2、 蘇格拉底 產生了美和效用的關系問題,蘇格拉底把美和效用聯系起來,認為沒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標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
3、 柏拉圖 區分了絕對美和相對美。他稱現實事物的美是相對美,而抽象形式如直線、圓平面和立體的美就是絕對美,是永遠的美和為美而美的美。
4、 西塞羅繼承了蘇格拉底關於美取決於功用的觀點,認為有用的事物就是美的事物,並把這種觀點運用到動植物和藝術中。區分出有用的美和裝飾的美。
5、 古羅馬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論述了造物活動中沒和功用的關系。提出了建築的主要原則是「堅固、適用、美觀的原則」。形式美和功能美要保持某種平衡。
6、 奧古斯丁 區分出自在之美和自為之美。自在之美是是事物本身的美,自為之美是一個事物適宜其他事物的美,包含著效用和合目的性的因素。對藝術設計的啟示是藝術設計都是有對象的設計,他應該針對消費者的實際需要。
7、 達芬奇 文藝復興時期的設計的一些產品,體現出藝術和技術的內在的統一。
8、 18世紀西方美學家看到美和效用之間的聯系。
9、 19世紀,隨著藝術家對生產過程的介入,器物的設計和製作也被看作是一種藝術。
二、 設計活動中的藝術設計
設計作為一種人類有意義的活動,其含義是在正式做某項工作之前,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預先制定方法圖樣等。
設計的兩種表現形態:1 他只是生產過程的內部因素,沒有從生產中脫離出來,產品的原型保留在生產這兒的頭腦中,生產者也就是設計者。2 設計是相對獨立的活動,生產者根據設計師預先設計的圖紙進行加工。
設計和生產的關系:1 設計和生產相適應,他們是一種統一的行為 2 設計適應生產 3 設計獨立於生產,但對生產的影響很小,4 設計獨立於生產,並對生產產生重大影響,以至於生產服從於設計
藝術設計
三 藝術設計和自主創新
(一)藝術設計的復雜性和變易性
藝術設計的復雜性表現為,它具有多種類型和模式。類型的多樣性,既取決於各國社會經濟結構和工業發展水平的差異,又取決於藝術設計對象的差異。藝術設計活動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決定了藝術設計理論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涉及哲學、社會學、美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化學、人體工程學、工藝學等領域。
藝術設計的變易性也很明顯。最初它作為建築的一部分,最有代表性的是「包豪斯」(意即「建築之家」)的成立。後從歐洲移植到美國,20世紀30-40年代,獨立於建築而得到發展。美國的藝術設計主要是商業性藝術設計,以追求商業利潤為目的。在風格上,它同式樣主義處在密不可分的統一中,但游離於功能之外改變產品形式。50-60年代,德國烏爾木高等造型學校尖銳地批評了美國藝術設計的式樣主義,使藝術設計擺脫式樣主義。藝術設計逐步成為既不依賴建築、又不依賴式樣主義的一種獨立的活動。
(二)藝術設計是企業集成創新的重要途徑
2005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自主創新有三種方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以後再創新。基於藝術設計的以上特點,我們認為,藝術設計是企業集成創新的重要途徑。
藝術設計作為集成創新,有如下特點:
1.藝術設計具有原型或原生材料,也就是說,它具有供集成的客體。而供集成的客體,不僅可以是同一種類或者相近種類的物體和現象,而且可以是比較疏遠的種類的物體和現象。不同領域的客體可以組合,甚至不是整個客體、而只是客體的一部分、或者作用原則、功能特徵、知覺特徵也可以集成為新的統一體。
2.藝術設計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強烈的功利性。發明與此不同,它往往是意想不到地產生的,或者是長期實驗的結果。如:蘇格蘭人貝爾發明電話是原始創新,美國人德雷福斯設計了電話機的現代款式是集成創新。
3.藝術設計起著進步的加速器的作用,起著某種技術催化劑和社會催化劑的作用。它把科學家和發明家所獲得的發現、規律、原則、材料用於具體的現實,使它們進入工業、技術和日常生活中。
4.藝術設計在集成創新時產生出質量效果。如:賦予產品以美和舒適的屬性。

第二講 早期工業時期的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作為一種職業,產生於20世紀初期。英國人威廉•莫里斯和羅斯金被後人追溯為藝術設計的先驅者。在19世紀末期發生的手工藝設計向工業藝術設計的過渡中,德國建築家澤姆佩爾起到重要作用,德國藝術工業聯盟則實現了這種過渡。受到德國藝術工業聯盟的影響,英國和法國早期的藝術設計也得到發展。
羅斯金是英國藝術理論家、畫家、詩人和政論家,屬於英國浪漫主義晚近的一代。
他提倡復興「富有創造精神的」中世紀手工藝。作品《建築的七盞明燈》論述了建築和裝飾的設計原理,肯定「裝飾是建築的首要部分」,呼籲工業化的英國回到中世紀。
作為一位道德學家,羅斯金關注藝術和技術相互作用的倫理方面,從道德主義立場批判資產階級社會。
英國19世紀中期形成的兩種審美思潮——道德主義和唯美主義中,羅斯金作為道德主義的代表,認為審美和倫理是同一的,強調美的道德性;要求藝術具有高尚的道德內容,認為作品的藝術價值直接依賴於它所體現的思想的意義;喪失了美就同時意味著喪失了道德。羅斯金主張,倒退到手工生產中去。他並不反對技術本身,而是反對伴隨技術所產生的資源嚴重消耗和自然環境的破壞。基於這個原因,羅斯金嚴肅批評了當時著名的建築「水晶宮」,認為它的固定,徹底破壞了自然景觀。
羅斯金以文化學態度看待藝術現象,強調像閱讀彌爾頓或但丁那樣「閱讀」過去時代的建築。他在手工勞動中看到創造因素,並把這種勞動詩化。他是第一個始終不渝地把藝術、勞動和道德因素聯成整體的人。
威廉•莫里斯是羅斯金的觀點的最早支持者之一。
關於19世紀下半葉建築和實用藝術發生衰落,莫里斯總結了兩點:首先,資本主義只承認帶來商業利潤的產品是唯一的價值,製造商由於採用機器,因而能夠用同樣的工時和成本生產多得多的廉價產品,導致產品藝術質量下降;其次,追逐利潤的物質生產的增長導致勞動分工,喪失了勞動的創造性。他認為,每個歷史時代藝術性質的決定因素是作為該時代基礎的勞動的性質。
莫里斯把羅斯金的思想付諸了實踐。莫里斯的結婚新居「紅房子」力求接近中世紀後期的風格。如採用了某些哥特式細部――尖拱頂、高坡度屋頂等。「紅房子」不僅影響了私人住宅的設計,而且成為對人棲居的環境進行整體安排的範例。
莫里斯參與創辦手工藝研究同業行會――英國最早的設計協會之一。他主張把手工生產和機器生產相對立,同時他對產品結構十分關注。
莫里斯把當時英國人不喜歡公開談論的私人住宅和居住環境問題變成討論的對象。他建議採用風格輕盈的室內裝璜、明亮和色彩鮮明的牆紙、新的燈具和傢具。1866年展出的「綠客廳」是未來室內裝璜的實驗設計,和「紅房子」一樣獲得廣泛的知名度。莫里斯以此表明藝術家參與環境設計的可能性。
在藝術理論上,莫里斯重新評價裝飾實用藝術和手工藝在整個藝術體系中的地位。如果說羅斯金注意過去時代建築的歷史方面和藝術方面,那麼,莫里斯則把手工藝確定為藝術的基礎。在他看來,其他各種造型藝術是從手工藝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莫里斯認為,任何人都能夠從事藝術創作,就像能說話一樣,雖然造型藝術創作要求特殊的技能,要求學習藝術語言。所有的人都應該被吸引到藝術創造的活動中來。
在美學理論上,莫里斯主張,每一代人都把人類所積累的文化當作遺產來接受他們知覺美和在勞動中體現美的藝術才能差不多是相等的。而各代人之間的差異在於表現他們才能的形式。例如,在中世紀很多人都從事藝術創作,因為他們生活在自然經濟中,要為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製造物品、建築房屋。
新藝術運動
「如同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一樣,歐洲大陸的新藝術運動具有復興手工藝與裝飾藝術的優點。毫無疑問,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追求質量堅實可靠和形式簡練樸素之外,還追求比新藝術運動更高的道德價值。藝術與手工藝運動代表一種為社會盡職的行為,而新藝術運動在本質上是為藝術而藝術。」
如果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熱衷於復興中世紀藝術,那麼,新藝術運動從大自然中吸取創作靈感。他們以日常生活作為藝術的對象,觀察自然中昆蟲、植物、動物的外在形態,從中提取設計元素,發展曲線美的設計。
新藝術運動深受王爾德唯美主義美學的影響。唯美主義者按照「純美」的原則安排生活,主張為了美的體驗而對美進行體驗。如:巴黎一個地鐵入口採用金屬鑄造技術,模仿扭曲的樹木枝乾和蜿蜒的藤蔓,顯得典雅而浪漫。

二 德國藝術工業聯盟
(一)澤姆佩爾
20世紀初,澤姆佩爾「對同樣也重視物品純粹目的的德國應用藝術運動有強烈的影
德國的澤姆佩爾在《科學,工業和藝術》一書中闡述了工業生產領域中藝術創作的衰落,主張通過改革藝術、研究和普及器物世界的美來改變現存狀況。澤姆佩爾專門研究了科技進步成果和這些成果的審美利用之間的中間環節。他認為,這種中間環節就是形式,它形成了物質文化領域中藝術活動的特徵。器物形式既取決於它所由製作的材料,也取決於體現原初構思的手段,以及影響某些形式形成的生產因素。
《技術藝術和結構藝術中的風格,或實踐美學》:研究了藝術中造型的歷史規律,闡述了形式對功能、材料和製造工藝的依賴。澤姆佩爾的實踐美學是19世紀中期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帶有明顯的實證主義色彩。藉助風格的概念,澤姆佩爾指出了消融在藝術史中的原初形式和經常變化的象徵形式之間的關系。而原初形式的決定因素有兩點:一是器物的物質用途,二是器物製作所使用的材料。他的風格理論成為19世紀中期歐洲創立新建築語言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這種語言的特徵就是強調建築基本結構符合社會任務的功能。
(二)德國藝術工業聯盟
德國藝術工業聯盟成立於1907年,它的成立和反對青春風格等藝術流派有關。
德國的青春風格與奧地利分離派的觀點一致。青春風格源於希爾特於1896年1月1日在慕尼黑創辦的《青春》雜志。該雜志聲稱「擺脫任何狹隘的觀念,研究藝術問題和生活問題」。雜志封面飾以奇異的波形線條和花鳥圖案,圖案中間一些半裸的美女頭發鬆散,姿態嬌縱。雜志的波形裝飾字體成為新風格的特徵。
在青春風格和分離派的影響下,德國和奧地利的大量建築都裝飾了奇異的自然圖案。這派藝術家製作的傢具中,腿和靠背的線條明顯彎曲,吊燈和台燈的金屬部分和燈罩使人想起植物的圖案。他們十分注意原材料的美,強調原材料加工的高超工藝,直接模仿自然界——大地、水、風、飛禽、走獸、植物的那些結構原則和形式原則。
在批評裝飾和否定青春風格、分離派觀點的背景中,為了討論技術產品形式的審美本質和標准化對藝術發展的影響,德國一些建築家、藝術家和工業家把藝術興趣和研究對象相同的人聯合起來,這種想法得到德國官方機構的支持,於是,德國藝術工業聯盟成立。它是藝術和工業、藝術家和工業家的聯盟,基本目的是追求產品的質量以及最好地體現這種質量的形式。
德國藝術工業聯盟受到羅斯金和莫里斯的影響。其章程指出:「藝術工業聯盟的目的是通過藝術、工業和手工藝的共同努力,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並且宣傳和全面地研究這個問題。藝術家、工業家、生產問題專家、以及『候補會員』可以成為聯盟的會員,整個團體和機構可以被接受為『候補會員』。」藝術工業聯盟首先在德國產生與當時德國產生了世界上第一批大型壟斷組織有關。在壟斷組織中,形成了藝術家和工業家的牢固聯盟,展示藝術任務和生產任務新型的相互關系。由於許多著名企業家的加入,藝術工業聯盟影響極大。它吸引了大批有才能的藝術家從事工業工作。
德國藝術工業聯盟的顛峰之作是1927年在斯圖加特舉行的懷森霍夫住宅展覽會,形成了新的住宅概念,從房屋到咖啡杯的一切物品,都處在統一的風格中。
德國藝術工業聯盟公開追求商業目的,它的活動提高了工業產品的質量,增強了德國工業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 英法早期的藝術設計
(一)英國早期的藝術設計
英國於1915年成立了藝術設計和工業協會。它的成員有藝術設計師、工業家和商人。它的工作包括舉辦展覽,爭取訂貨,制定藝術設計工作評價標准等。它編輯、出版有影響的報刊,這些報刊詳細研究了英國藝術設計實踐;組織討論藝術設計和建築著作的書評。
英國工業藝術家協會成立於1930年。最初是由若干藝術經理和所選舉的委員會領導的團體。它的作用在於協調與客戶和其他創作團體的聯系,這些創作團體包括:英國皇家藝術協會、廣告藝術家協會、國際藝術家協會、英國建築家協會。它沒有自己的雜志,在各種專門的和一般的藝術刊物上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立場。
英國20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藝術設計理論家裡德,其代表作《藝術和工業》對英國藝術設計界當時最關心的藝術和工業的關系問題作出總結。
該書分為「問題的提出:歷史方面和理論方面」,「形式」,「色彩和圖案」以及「工業時代的藝術教育」四個部分。全書的主要觀點為:(1)近百年來,人們一直試圖賦予工業產品以審美外觀。這通常會提高產品的造價,對勞動生產率產生負面影響。裝飾成為一種奢侈。不應該使工業產品適應過去手工藝的審美標准,而應該制定符合現代生產方法的新的審美標准。(2)藝術在其歷史發展中是完整的,但其具體形式不斷變化。為了消除藝術和工業之間的矛盾,不僅要考慮到現代生產的要求,而且要理解藝術創作的本質。藝術賦予材料這樣一種形式,它在情感上或理智上吸引人的注意,並激起人的感情。這表明藝術形式的作用具有普遍性。(3)新材料的運用,建築的革命,交通和通訊的更新,這一切提出了生活環境改造的許多問題。生活環境應該具有統一的風格。有人也許會認為美和藝術完善的問題會花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4)能否以藝術創作的尺度看待工業產品?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里德主張把藝術分為兩種:人的藝術和抽象藝術。在人的藝術中,人的意義佔主導地位,藝術形式是理想和情感的傳播者。在抽象藝術中,注意力不集中在理想上,而集中在形式上,形式直接訴諸人的審美體驗。
(二)法國早期的藝術設計
法國20世紀前期藝術設計最重要的代表是柯布西埃,美學家蘇里奧則是一位重要的藝術設計理論家。
柯布西埃出生於瑞士一個鍾表雕刻工家庭,在法國接受過藝術教育。他把現代技術成就同形式和造型結合起來,在住宅和公共設施中展示了現代設計的各種可能性。自1917年起定居巴黎。1918年他和法國畫家奧藏方一起制定了純粹主義理論,試圖把經濟和機器時代的規則引人繪畫,簡化地勾畫日常生活用品(多為家庭用具)的線條輪廓。他認為,人棲居的現代環境包括城市建設、建築和產品世界。
在《城市建設》中,柯布西埃描繪了理想城市的圖景。摩天大樓創造了垂直的城市,直指蒼穹,陽光燦爛,空氣充足。摩天大樓巨大的幾何圖形正面,全部用玻璃建造,大樓像水晶一樣清澈透明。樓群的底部建造公園,使整個城市連成一個巨大的花園。柯布西埃把工業
化時代的住宅理解為現代城市總結構的基元。他為1925年巴黎世博會設計的「新精神」展館,就是這種基元同等規模的模型。每一套公寓是一個立方體,660套公寓可以建在一起,形成一種社區。
柯布西埃的創作重新思考了結構功能因素在藝術形象設計創造中的作用,在許多方面決定了20世紀建築和藝術設計的風格。他認為「現代裝飾藝術沒有裝飾」,他把重點轉椅到純粹比例和簡單幾何圖形的和諧上,制定了以人體比例為基礎的各種尺寸和諧的系統,並在著作《人的三種規定》中對此作了論證。
蘇里奧倡導理性主義美學,論證理性美。所謂論證理性美,就是尋求客觀的、甚至國際上通行的美的技術形式。與當時非常流行的實驗美學「自下而上地」尋找美的客觀規律相反,蘇里奧「自上而下地」從哲學上論證這些規律。他還把理性主義原則運用到藝術創作和趣味問題上,反對印象派觀點,強調趣味判斷中感情和理智的共同作用。

❸ 請問設計基礎理論,都包括什麼

三大構成,四大變化,設計方法學,創新思維,設計表現等,具體的要看你是什麼設計了,還有些專業基礎課,如果平面設計的美術基礎,機械設計的機械知識等

❹ 現代設計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2.本課程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理論基礎:設計哲學 人機環境系統觀 技術美學

3.技術美學中造型設計的原則具體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體現在:功能美 工藝美 材質美 風格美 仿生美

❺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有哪些理論

(1)系統理論

系統理論是作為一種科學的方法論對教學設計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任何系統都包括五個要素:人、物、過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資源,這五個要素間有三種聯系形式:①過程的時間順序;②各因素間數據或信息流程;③從一個系統中輸入或輸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傳播理論

信息傳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內容、信息渠道與信息接受者為主要成分的系統。進行信息傳播,必須對信息進行編碼,考慮信息的結構與順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維與心理順序。信息不能「超載」,過於密集的信息直接影響傳遞效果,增加負擔。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獲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於以視覺方式呈現,有些則宜於用聽覺方式呈現。還可以運用多種暗示技巧來增強這種注意獲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慮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齡、性別、偏好等),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等。

(3)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與教學設計。概括地說,行為主義觀點在教學設計中最基本應用是把可觀察行為作為教學基礎,提出用可觀察行為動詞界定各類教學目標(包括價值觀與態度教學)並依此進行教學傳遞與評價。

認知理論與教學設計。認知理論探討學習者內部的認知活動,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和認知建構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學習理論把人類的學習過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轉換過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學習與記憶的8個階段的學習模型。認知建構學習理論是在皮亞傑和維果茨基的學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認知建構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指導意義是:建構過程要引導學生發現原有知識結構與新知識之間的不協調性,然後主動去改變它。學習的認知建構發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在具體的情景中,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意義。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設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的意義大都是在觀念上,如何發揮人的潛能問題等。

(4)教學理論的概念模式

教學理論的概念模式是教學設計的基礎理論,教學的概念模式分為三類:時間中心模式、學習者中心模式與任務中心模式。

時間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羅爾模式,用理解教學的能力、能力傾向、教學的質量決定所需時間,用毅力與學習機會決定學生實用時間,與學習程度一起組成一個公式:任務中心模式關注於如何促進學習的過程,例如,布魯納模式與加涅模式。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與儲存取決於知識的結構方式,提倡編制學科中心的結構化教材,通過學生自我的探究來把握、理解學科結構。加涅模式源於他對認知學習的信息加工觀點。他把學習結果(學習領域)分為動作技能、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與態度五類,形成系統的教學任務分析觀和九個事件的教學過程等。

學習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學建立在對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於要求每個學生接受所有學科規定的內容,而在於強調每個學習者都能得到個體的充分自由發展。依據一般都是採用皮亞傑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理論。

❻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包括:

1、一般系統理論。系統論提供用相同原理構建不同學科概念體系的方法,其意義在於首先它為制定計劃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系統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學系統理論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系統方法。

2、傳播理論。運用傳播理論分析教學活動,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教學信息傳播過程的復雜性。

第一,從教學信息的傳播者(教師)和教學信息的接受者(學生)來看,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教學信息傳播的效果。一是信息傳播的技能,二是態度和情意,三是知識和認知水平,四是社會以及文化背景。

第二,從訊息本身來看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傳播的效果。

第三,從信息傳播的渠道來看,不同的傳播媒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在教學設計中,要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識,有效地調動學生運用多種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

3、學習理論。教學設計就是通過選擇適當的技術、工具、方法來幫助學習者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掛牌變化,教學設計者所關心的是如何發展學習者未來的能力與與傾向。

有兩在學習理論體系對教學設計的過程和決策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它們就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

概括地說,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學習看作刺激與反映之間聯結的建立或習慣的形成,而認知學派學習理論則認為學習是一種組織作用,是學習者對情境的認知、頓悟和理解,是學習者知覺的再構造或認知結構的變化。

二者雖然對學習產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們都為教學設計的實踐提供了相應的理論基礎。

4、教學理論。教學理論是教學設計者最直接的理論來源。教學理論以教學的普遍規律為其主要的研究對象,其研究范圍包括了教學任務(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這都為教學設計提供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源泉。

(6)設計理論基礎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❼ 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有那些

最基本的三大構成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立體構成

再就是很細分的專業課程了
平面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公共藝術設計專業,工業設計產品設計
有很多專業理論

❽ 設計藝術學中的設計理論基礎,都包括哪些內容啊望賜教···越詳細越好哦····

三大構成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
要買點教材系統的來學

❾ 要學設計的基礎是什麼

包括很多。制。
在不同類型的設計中,它們具有一些共通的基本要素存在,這些共通的要素,即是基礎設計的主要內容。學設計,就應該知道基礎設計其范疇,需要考慮以下四個領域,包括:
設計要素:形態、色彩、材質。
設計原則:平衡感、空間感、運動感和韻律感、統一性、視覺焦點。
設計工具:鉛筆、炭筆、粉彩、水墨、電腦等等。
設計技術:素描、繪畫、翻印、多媒體等等。
任何設計都具有外在的視覺形式和內在的美的本質。外在的視覺形式視由「形態」、「色彩」、「材料」等三個設計要素所組成。
其中「形態」是由點、線、面、體來組成,形成一件作品的形狀、造型和空間;「色彩」依靠色相、明度、彩度來表現;「材料」則透過材質和質感來呈現。這些形式要素為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彼此相互影響。
內在的美的本質則依據美的原則來創造。根據人類美感的共通性,美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十個原則:連續、漸變、對稱、對比、比例、平衡、調和、律動、統一、完整。
由這些基本的共通要素開始,我們才有可能邁向比較專門的設計領域。也由於設計基礎能夠扎實,爾後才能夠使自己所欲從事之各別專門的設計,有更好更優越的表現。
等等......

❿ 設計學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啊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學的產生是20世紀以來的事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專,它毫無疑問有著它自己的研屬究對象。由於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這使得設計學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徵;而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系,又使得設計學在另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