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設計文檔
Ⅰ 在軟體開發過程中,詳細設計(LLD)、概要設計(HLD)、需求規格說明書(SRS)三個文檔所描述的內容。
軟體開發過程:立項、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運行及維護;
單元測試 參照 詳細設計說明說(LLD)
集成測試 參照 概要設計說明書(HLD)
系統測試 參照 需求規格說明說(SRS)
需求規格說明書 是為使用用戶和軟體開發者雙方對該軟體的初始規定有一個共同的理解, 使之成為整個開發工作的基礎。
概要設計 就是設計軟體的結構,包括組成模塊,模塊的層次結構,模塊的調用關系,每個模塊的功能等等。
詳細設計 就是為每個模塊完成的功能進行具體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轉變為精確的、結構化的過程描述。
Ⅱ 請問計算機中,概要設計說明書是總體設計階段產生的文檔還是概要設計階段產生的文檔希望詳細解釋下。
軟總體設計階段
Ⅲ 軟體開發中的 概要設計文檔 詳細設計文檔在正常情況下 是不是程序員寫的吧!
一個項目設計是最重要的。其實現在在技術上難題不多。同一個公司你不會肯定有別人會,相互問問就好。最關鍵的是需求理解。所以開發人員自己寫詳細設計是很有好處的。譬如我現在在平安科技。我們的流程時:客戶將需求講解給SA(需求分析師),SA理解之後在召集開發人員一起講解,最後由開發人員自己設計並將設計文稿發出去由負責人及SA評估。 如果沒有問題就會按照詳細設計來開發。 這樣的話雖然設計花費了一定的開發時間,但是在熟悉需求的基礎上開發可謂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望採納。 謝謝
Ⅳ 軟體概要設計文檔應該具有什麼內容
一、概論1、編寫目的2、編寫背景3、對系統的大致描述二、業務概述和邏輯設計內1、對系統幾大主體容的描述2、對系統幾大業務流程描述3、用UML對其進行總體描述三、技術架構在此章決定使用那種技術體系,具體的技術有那些,描述他們之間是怎麼協同運作的。四、功能模塊設計描述系統有那些主要功能,這些功能應該用何種技術,大致是如何實現的五、介面設計六、應急系統設計七、安全設計描述系統應該具有的安全級別,以及達到此安全等級的所採用的技術措施八、運行環境設計從硬體網路方面描述概要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一看就能從各個方面都對系統的作用,功能,實現方面有一個大概了解,並為以後的各類詳細設計文檔提供一個指引和方向。
Ⅳ 軟體概要設計說明書怎麼寫
通用的軟體概要設計說明書國家有標准。例如概要設計說明書(GB8567-88)包括如下內容:
1引言
1.1編寫目的
1.2背景
1.3定義
1.4參考資料
2總體設計
2.1需求規定
2.2運行環境
2.3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
2.4結構
2.5功能器求與程序的關系
2.6人工處理過程
2.7尚未問決的問題
3介面設計
3.1用戶介面
3.2外部介面
3.3內部介面
4運行設計
4.1運行模塊組合
4.2運行控制
4.3運行時間
5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5.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5.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
5.3數據結構與程序的關系
6系統出錯處理設計
6.1出錯信息
6.2補救措施
6.3系統維護設計
根據具體項目內容可以有所微調。
Ⅵ 概要設計說明書和總體設計說明書的區別
我的理解是,總體設計僅僅描述了產品的形態,如果是網路軟體,可以描述產品以其他子系統在網路中的部署方式、聯系方式。總體設計需要把產品所有可能出現的產品形態列出,這樣可以方便非技術人員(市場、客戶)了解這個產品的功能。
概要設計則是針對一個產品做出稍微詳細的分析,需求提供相關介面、模塊劃分、數據存儲方式等。
我也是最近在做設計才了解的,以上僅是個人理解.
Ⅶ 軟體文檔中概要設計如何寫
軟體文檔中概要設計也稱「總體設計」,是開發人員在明確用戶需求(要什麼)後對系統的一個總體考慮(明確系統目標、設計原則,初步考慮資料庫設計和功能設計),國家關於這方面有相關標准(概要設計說明書(GB8567-88))。
在具體實踐中可以按下列提綱撰寫內容:
1.引言
1.1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這份概要設計說明書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1.2背景
a.[待開發軟體系統的名稱;]
b.[列出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
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片語。]
1.4參考資料
[列出有關的參考資料。]
2.總體設計
2.1需求規定
[說明對本系統的主要的輸入輸出項目、處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包括]
2.1.1系統功能
2.1.2系統性能
2.1.2.1精度
2.1.2.2時間特性要求
2.1.2.3可靠性
2.1.2.4靈活性
2.1.3輸入輸出要求
2.1.4數據管理能力要求
2.1.5故障處理要求
2.1.6其他專門要求
2.2運行環境
[簡要地說明對本系統的運行環境的規定。]
2.2.1設備
[列出運行該軟體所需要的硬設備。說明其中的新型設備及其專門功能。]
2.2.2支持軟體
[列出支持軟體,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統、編譯(或匯編)程序、測試支持軟體等。]
2.2.3介面
[說明該系統同其他系統之間的介面、數據通信協議等]
2.2.4控制
[說明控制該系統的運行的方法和控制信號,並說明這些控制信號的來源。]
2.3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
[說明本系統的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盡量使用圖表的形式。]
2.4結構
[給出系統結構總體框圖(包括軟體、硬體結構框圖),說明本系統的各模塊的劃分,扼要說明每個系統模塊的標識符和功能,分層次地給出各模塊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
2.5功能需求與系統模塊的關系
[本條用一張矩陣圖說明各項功能需求的實現同各模塊的分配關系。]
2.6人工處理過程
[說明在本系統的工作過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處理過程。]
2.7尚未解決的問題
[說明在概要設計過程中尚未解決而設計者認為在系統完成之前必須解決的各個問題。]
3.介面設計
3.1用戶介面
[說明將向用戶提供的命令和它們的語法結構,以及相應的回答信息。]
[說明提供給用戶操作的硬體控制面板的定義。]
3.2外部介面
[說明本系統同外界的所有介面的安排包括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本系統與各支持系統之間的介面關系。]
3.3內部介面
[說明本系統之內的各個系統元素之間的介面的安排。]
4.運行設計
4.1運行模塊組合
[說明對系統施加不同的外界運行控制時所引起的各種不同的運行模塊組合,說明每種運行所歷經的內部模塊的支持軟體。]
4.2運行控制
[說明每一種外界的運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驟。]
4.3運行時間
[說明每種運行模塊組合將佔用各種資源的時間。]
5.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不涉及軟體設計可不包含]
5.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給出本系統內軟體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的名稱、標識符以及它們之中每個數據項、記錄、文卷和系的標識、定義、長度及它們之間的層次的或表格的相互關系。]
5.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
[給出本系統內軟體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中的每個數據項的存儲要求,訪問方法、存取單位、存取的物理關系、設計考慮和保密條件。]
5.3數據結構與程序的關系
[說明各個數據結構與訪問這些數據結構的各個程序之間的對應關系。]
6.系統出錯處理設計
6.1出錯信息
[用一覽表的方式說明每種可能的出錯或故障情況出現時,系統輸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處理方法。]
6.2補救措施
[說明故障出現後可能採取的變通措施。]
6.3系統維護設計
[說明為了系統維護的方便而在程序內部設計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專門安排用於系統的檢查與維護的檢測點和專用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