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觀設計
① 城市景觀中的人文景觀,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還包括服飾、建築、音樂等。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為城堡、宮殿,以及各類宗教建築景觀,具有歷史性。
人文景觀包括的范圍很廣,涉及面很寬,類型多樣。歸納起來,人文景觀主要包括歷史古跡、古典園林、宗教文化、民俗風情、文學與藝術、城鎮與產業觀光等類型。
歷史古跡景觀
歷史古跡是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留存下來的活動遺址、遺跡、遺物及遺風等,遺存形式和表現內容十分豐富。狹義的歷史古跡景觀,主要包括人類歷史文化遺址、古代建築、古代陵寢和歷史文物。
(1)人類歷史文化遺址
①古人類文化遺址
包括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和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母系氏族公社遺址、父系氏族公社遺址)。
②社會歷史文化遺址
包括古代城池遺址、古代道路遺址和古代戰場遺址等。
③名人故居和活動遺址
我國保存較好的多為近代時期即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名人故居和活動遺址,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④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地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地,按照時代可以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紀念地、辛亥革命紀念地、北伐戰爭紀念地、土地革命紀念地、抗日戰爭紀念地和解放戰爭紀念地等。
(2)古代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遺存十分豐富,類型多樣,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①宮殿、衙署建築
我國目前保存較好的宮殿建築主要有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拉薩布達拉宮。
中國的宮殿建築輝煌燦爛,文化價值無與倫比,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北京故宮和沈陽故宮是中國宮殿最傑出的代表。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沈陽故宮做為明清故宮的擴展項目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衙署,即古代各級地方官府衙門的住所。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省級、地市級和縣級衙署,分別是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霍州署衙和河南南陽內鄉縣衙。另外,河南省現存較為完整的衙署還有南陽府衙和葉縣縣衙。
②壇廟祠堂建築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思想中,形成了一整套宗法禮制思想,其中包含著濃重的對祖先的崇敬,對土地、糧食、天地、日月的崇拜,對各種文神、武神以及其他各種神的尊敬。為了寄託這種崇敬和感恩的心情,產生和形成了許多用來祭祀天地鬼神、山川河嶽、祖宗英烈、聖哲先賢等的壇廟建築,也稱之為禮制建築。
禮制禮儀建築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a.祖廟與社稷壇
尊從《周禮 *考工記》規定「左祖右社」之制,建於皇城前,作為帝王主持祭祀的「太廟」和「社稷壇」。北京太廟位於天安門左側,是我國唯一保存下來的太廟建築,過去是明清兩代帝王行祭祀祖宗之禮的地方,與宮殿同為級別最高的古代建築。北京社稷壇位於天安門右側,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的地方,祈求全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b.天、地等壇
祭祀天、地、日、月、山神等活動,是歷代帝王登基後的重要活動。因為君權受命於天,秉承「天意」治理國家,所以皇帝必須親自去天壇祭天。尊從「郊祭」古制,建在都城近郊,多由帝王主持祭祀的天、地、日、月壇等,以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由帝王親自或帝王派出官吏主持祭祀的岳廟、鎮廟、瀆廟、海岳等。著名的有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東岳廟、西嶽廟,山東泰安岱廟等。
c.奉祀人文始祖、聖人先賢的廟
人們祭祀傳說中的人文始祖或早期帝王的廟宇,如黃帝廟、炎帝廟、伏羲廟、堯廟、舜廟、禹廟等。
人們為了紀念那些為中華民族各項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名人的功德,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各種祭祀的廟宇、祠堂等。如孔廟、關帝廟、南陽武侯祠、司馬遷祠、張良廟、包公祠等。
d.家族宗祠
宗祠為一族一姓祭祀祖先的建築,過去幾乎遍布城鄉各地。特別是,一些顯貴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宗祠,往往規模很大,裝飾精巧,華麗富貴,成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築。典型代表有安徽績溪縣龍川胡氏宗祠和廣州陳家祠。
e.祭祀民間神的廟
民間祭祀的神廟,如城隍廟、龍王廟、關帝廟、媽祖廟等。
庄嚴而神秘的壇廟建築在古人心目中是神靈與蒼生的感應場,是進行人神對話與交流的聖域,它們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與歷史文化價值。
1994年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8年北京天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③會館建築
會館,是中國古建築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種類型,它源於漢代的邸舍,其修建目的是為了某一省、一州、一府、一縣或幾個省縣,或某些地區的同鄉、同業、同行的人們能夠在外省外地相互聯系,溝通信息,以保護本集團的利益。著名者有四川自貢西秦會館、天津的廣東會館、山東聊城山陝會館、河南開封山陝甘會館、南陽社旗山陝會館、洛陽潞澤會館等。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便利,歷來是南北貨物的運轉、集散地,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商業活動活躍,跨地區貿易增加,全國各地的商人在河南的各個商埠建立會館,迎客接士,商賈聯誼,行業間進行活動,另外也為同鄉提供聚會、聯絡和居住的場所。會館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物產豐富、貿易發達、商人雲集的州、府、縣等地。
河南現存的會館多創建於清初或清中期,建築形式不同於民居,而是參照寺廟、宮殿的建築布局形式。戲樓、春秋樓是最具有會館特色的建築。關羽是商人崇拜敬仰供奉的對象,所以會館在一些地方被稱為關帝廟。
會館是帶有商業性質的公共建築,富商巨賈為了顯示富裕和行業興盛,不惜巨資,廣招各地能工巧匠,將會館建得富麗堂皇。會館的各類雕刻文飾繁復,雕工精美,色彩華麗。
④樓閣建築
樓閣為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古代木構建築。我國古樓分布廣泛,形制多樣,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山西永濟鸛雀樓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其中前三者合稱江南三大名樓。
⑤亭台建築
亭為我國分布最為廣泛的古建築類型之一,尤其以園林中多見。亭之造型最為豐富,亭可賞景,亭可佐景。除景觀亭外,還有紀念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紀念亭等。河南登封元代的古觀象台、北京古觀象台是世界保存較完整的古老天文台。
⑥軍事防禦工程
A.城防工程
築牆護城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明代洪武年間在「高築牆」思想的指導下,在全國各地大建城防工程,我國目前現存的古城牆,基本上都是形成於這一時期。為了加強城防能力,城牆建築十分完整。城牆外有護城河環繞,吊橋控制出入;城牆上有敵台、敵樓、角樓、垛口、射孔;城門為防禦重點,設有瓮城、箭樓、城樓、屯兵洞、馬道等。
目前,我國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城防工程主要有西安古城牆、南京古城牆、山西平遙古城牆、遼寧興城古城牆、湖北荊州古城牆、湖北襄陽古城牆、安徽壽縣古城牆、福建惠安崇武古城牆、雲南大理古城牆等。
1997年,山西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B.長城
長城是我國最大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其修築和使用年代之長久、規模之宏大、形制之復雜、體系之嚴密、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見。
長城修建始於春秋戰國,一為防禦其它諸侯國,二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
秦統一全國後,以燕趙秦原邊牆為基礎,構築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里長城。
漢為防止匈奴南侵,於秦長城以北築外長城,西起羅布泊,東止鴨綠江,綿延長達兩萬里,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城。
明長城為最後一次修建,也是最為堅固的萬里長城,東起遼東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6300多公里,並形成了由牆體、城台、烽燧、關隘等所組合的邊疆軍事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長城不僅具有防禦擾掠的軍事功能,長城還有保護通訊和商旅往來的重要的對外開放功用。萬里長城「上下二千年,縱橫十萬里」,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徵和代表。
「長城和大運河是中國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所刻劃的兩條有形的線,它們的長和大,存在的恆久,功能的顯赫,影響的深遠,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遺留所無可比擬的」(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
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長城以其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徵,世界建築史上的偉大奇跡,強烈地激發著國內外人們的旅遊興趣,人們都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概勇敢登臨長城,熱情贊美長城的博大雄姿,傾吐對中華民族的愛慕與崇敬的心情。可以說,「長城熱」推動著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有17個省(市、區)保留有較為完整的長城遺址,形成了河北老龍頭、山海關,天津黃崖關,河北金山嶺,北京古北口、司馬台、八達嶺、居庸關、慕田峪、黃花城,山西雁門關、平型關,甘肅嘉峪關,浙江省臨海市的南長城,河南南陽方城楚長城、湖南湘西鳳凰縣的苗疆長城等許多著名的長城旅遊景區(點)。
⑦古代橋梁
橋梁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建築,又具有高超 的藝術成就。我國遺存的古代橋梁甚多,不勝枚舉。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廣東潮州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另外,還有懸鎖橋、懸臂木樑橋、廊屋橋等。
⑧古代水利工程
我國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水利工程的修建,現存的古代水利工程,不僅可以繼續發揮作用,也具有很強的旅遊吸引力。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於公元前250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古代偉大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外,廣西靈渠、京杭大運河、新疆坎兒井也是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
⑨古代民居建築
民居,是各地民眾的居住形式和居室結構的總稱。古代民居,則是指民居系列中既富有地方風格,又具有歷史文化色彩的部分。所謂地方風格,是指它適合當地的環境條件,採用當地的材料,營建別具一格的居室形態(包括造型、雕刻、繪畫、色彩等);所謂歷史風格,則是指它在不同朝代的建築格式和格調。
古民居的時代越古老,保存越完好,其科學、文化價值和對遊客的吸引力也越大。
中國古民居中,元代以前的很少保留至今,現存的絕大多數都是明、清兩代的。諸如徽州古民居、山西古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永定客家土樓、雲南麗江古城古民居、江浙地區的江南水鄉古民居、粵東圍壠屋等,都堪稱中國古民居的傑作。河南也保存有鞏義康百萬庄園、安陽馬氏民居、衛輝小店河民居等。
2000年,徽州古民居中的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安徽古村落美不勝收,其中,西遞被譽為「桃花園里人家」,而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⑩官學和書院建築
官學和書院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學術與文化機構,分為官辦國學和民辦書院。
我國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國家和地方的官辦國學——北京國子監、山西平遙縣學;而民辦書院以宋代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登封嵩陽書院和河南商丘應天府書院,最為著名。
(3)古代陵寢
喪葬習俗是人類重要的生活習俗,「事死如事生」在中國古代墓葬中表現十分突出,墓地建築豪華,陪葬品奢侈;並深受「堪輿學說」的影響,墓地山清水秀,風景優美。
中國古代陵寢形制由墳丘、墓穴及葬具、寢殿、祠堂、墓闋、神道等墓地建築所構成。
我國古代帝王陵墓主要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漢武帝劉徹茂陵、漢景帝劉啟陽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北宋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景泰陵、湖北鍾祥明顯陵、清朝關外盛京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以及吉林集安的高句麗帝王陵墓及貴族墓葬、寧夏銀川的西夏王陵等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帝王陵墓。另外,還有懸棺崖墓、塔葬墓等特殊墓葬。
1987年,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做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沈陽盛京三陵做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位於吉林省集安市以及遼寧省桓仁縣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1號陪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歷史文物
主要有原始社會的文物、古代青銅器、古代陶瓷器、古代雕塑、古代繪畫藝術作品等。
古典園林景觀
園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圍內,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為地開辟山水地貌,並結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築的布置,從而構成一個供人們觀賞、遊憩、居住的環境。
按照園林的構景藝術風格,可將園林分為西方園林、東方園林、中西混合式園林三種類型。按照園林的營建功能和目的,中國古典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壇廟、祠館園林、大型湖山園林等類型。按照園林所處的區域,可分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少數民族園林等。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景手法主要有主景與配景,前景、中景、背景、全景,借景,對景與分景,框景、夾景、漏景、添景,點景等。
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築類型主要有廳、堂,樓、閣,榭,軒、館、齋、室,舫,廊,亭,塔等。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小品主要有園門、景牆、景窗,花架、花壇,園林雕塑,園橋、汀步、水池,園凳、園桌等。
宗教文化景觀
宗教文化景觀包括宗教建築景觀、宗教活動景觀和宗教藝術景觀。
(1)宗教建築景觀
①佛教文化建築
包括佛教寺院建築和佛塔。佛教寺院建築是佛教徒供奉佛像、僧眾居住、修行和舉行各種法事活動的地方,也是信徒進香朝拜,參加宗教活動的中心。
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前後傳入中國,在漢族地區、藏族、蒙古族地區和傣族地區傳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漢地佛教、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和雲南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統,各地佛教寺院的建築也分別吸收了本地、本民族的建築風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築形式。
A.漢地佛教寺院的建置。明清時期以來,佛寺建築格局已成定式,一般在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毗盧閣、觀音殿。其中,大雄寶殿是佛寺的主體建築,東西兩側的配殿為鍾樓與鼓樓,伽藍殿與祖師堂,觀音殿與葯師殿相對應。比較大的寺院一般還建有五百羅漢堂和佛塔等建築。
B.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置。藏傳佛寺規模宏大,建築宏偉,文物薈萃,金碧輝煌。藏傳佛教寺院一般由札倉、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經院、藏經樓、靈塔殿、僧舍等組成。
C.雲南上座部佛教寺院的建置。雲南上座部佛教寺廟主要由佛殿、藏經室、僧舍及佛塔四部分組成。
D.殿堂中的佛像設置。天王殿正中供奉著彌勒佛像,東西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像。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佛教至高無上的本尊釋迦牟尼佛像,有供一尊、三尊、五尊三種形式;大雄寶殿兩側多供奉十八羅漢。觀音殿又稱大悲殿,主要供奉佛教中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像。
中國著名的寺院主要有河南洛陽白馬寺、鄭州登封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河北承德普寧寺、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大昭寺等。
1994年,西藏布達拉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最初佛塔是佛門弟子為藏置佛祖的舍利和遺物而建造的。佛塔按供奉對象分,有佛舍利塔、菩薩塔、阿羅漢塔、高僧墓塔等。我國佛塔的共同建築構造有地宮、塔基、塔身和塔剎四個部分。中國著名的佛塔主要有開元寺塔、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大雁塔、小雁塔和妙應寺白塔,少林寺塔林等。
②道教文化建築
道教活動場所一般稱為道宮、道觀。道教宮觀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園林四部分組成。我國現存道教宮觀建築大多為明清時期所建,前有山門、華表、幡軒;山門以後正中部分是中庭,中庭是宮觀建築群的主體,分布在宮觀的中軸線上,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靈官殿三大殿堂;三大正殿兩側有配殿,祀奉一般道教諸神。武當山古建築群是我國最大的道教文化建築群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宗教活動景觀
佛寺中主要宗教活動有僧尼的日常行事、懺法和法會以及佛教節日活動等。寺院內重要的佛事活動有水陸法會、焰口施食、齋天和放生等。佛教最重要的節日是佛陀誕生、成道、涅盤紀念日。
道教節日主要是紀念道家神仙的誕辰,如農歷正月初九為玉皇大帝聖誕,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農歷二月十五為太上老君聖誕,農歷三月初三為王母娘娘聖誕等等。每逢節日,各宮觀內都要舉行隆重齋蘸,盛大的節日則要舉行廟會活動。
(3)宗教藝術景觀
宗教藝術景觀主要包括宗教雕塑藝術、宗教壁畫藝術、佛教石窟寺藝術、宗教摩崖造像藝術等。
佛教塑像名目繁多,分別有四大天王,彌勒菩薩、韋馱菩薩、釋迦牟尼佛、三身佛、三世佛、觀音菩薩、羅漢等塑像。
道教宮觀中的塑像,諸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道教三尊、三官、老子李耳、八仙、四大神將、張道陵、王重陽、丘處機等。
佛教壁畫按其內容可分為尊像畫、佛教史跡畫、佛教故事畫、經變畫、反映傳統故事的畫及其他內容的畫等六類。
佛教石窟寺大約始於公元三世紀,公元五至八世紀是中國石窟寺發展的最鼎盛時期。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為中國佛教四大石窟。
佛教摩崖造像在我國南方地區較多,如重慶大足石刻、四川樂山大佛、浙江飛來峰造像和棲霞千佛岩等。而道教現存的摩崖造像卻不多,其中著名的有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
民俗風情景觀
民俗風情是指一個地區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條件下,在生產、生活與社會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風俗習慣。民俗風情景觀主要包括我國各民族的飲食習俗和特色民居、傳統服飾和民間工藝品、婚喪習俗、民族歌舞和節慶活動等。
文學與藝術景觀
文學藝術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強烈的感染力,並滲透在其它旅遊景觀中,具有旅遊文化審美的價值和功能。旅遊文學藝術的主要形式有游記、風景詩詞、楹聯、題刻、神話傳說、影視、戲曲、書法、繪畫、雕塑等。
城鎮與產業觀光景觀
城鎮與產業觀光景觀主要包括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小城鎮、現代都市風光和產業觀光景觀等。
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歷史上形成的有重要傳統文化價值的,在軍事、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藝術等方面具有獨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響力的各類城市。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的形成發展和功能特點進行分類,可分為古都類、地區統治中心類、風景名勝類、民族地方特色類、近代革命史跡類、海外交通、邊防、手工業等其它特殊類。
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安陽、杭州為中國七大歷史古都。
現代都市風光包括都市標志性建築,現代商業、教育、科學、文化、體育、衛生等活動現象與設施,都市休閑娛樂設施等。
產業觀光景觀主要包括現代生態農業觀光,現代工業觀光,高新科學技術觀光,現代偉大建設工程觀光(包括現代化建築、交通橋梁工程、水利樞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各種景觀)等。
② 如何將地域文化融入進園林景觀設計中
將地域文化融入到園林景觀沒計中,在廣場或公園等地,人流比較集中處,用園林設計,設計出具有地域風格的標志形態,是很好的設計
③ 文化主題公園景觀設計原則都有哪些
1.全體規劃抄,和諧一起的准則襲 城市文明主題公園景觀規劃的過程中要考慮全體規劃,和諧一起的准則。並且在考慮景觀布局的一起還需求全表景觀的風格、植被的安排區域、氣候和土壤條件等...
2.地域性准則 由於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明前史,這兒所說的地域特徵就是一個城市天然構成或許...
3.可持續准則 締造城市文明主題公園的景觀並不是為了一時的具有,而是應該表現出可持續發展的...
4.立異性准則 俗話說立異價值的表現的一種方法,因而,不管關於某事物的觀念仍是締造城市文明...
④ 現代文化對景觀設計有什麼影響
天人復合一是景觀設計的最高制境界。步入新的生態文明時代,探究中國古典園林美的「綠色啟示」,探究中國古典園林美的發展歷程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建構、意境、規律以及審美文化心理,絕不能離開「天人合一」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的、生態的、美學的思想淵源。
中國古典園林,無論從造園手法還是文化特徵上看,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很豐富的。我們在學習、借鑒時,要結合現代景觀的各種因素,站在現代景觀發展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空間,創造出富有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景觀藝術。只有從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出發,本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充分運用植物景觀生態設計的理論與原則,才能長到適應於當地最佳的植物景觀生態設計模式及方法。
⑤ 請問,文化景觀有哪些類別
文化景觀有以下類型:
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次類別:一是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還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目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景觀還不多,廬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世界遺產」中的唯一文化景觀。此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跡遺址、自然景觀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經過世界遺產委員會調查和審議,可列入《處於危險之中的世界遺產名錄》,以待採取緊急搶救措施。
一般來說,文化景觀有以下類型:
①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概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②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兩種次類別。一是殘遺物(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它們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就在於顯著特點依然體現在實物上。二是持續性景觀,它在當地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⑥ 景觀設計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園林復景觀設計,是藝術設計學科、制景觀設計專業的重點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員了解園林發展及造園歷史。大寫藝通過系統全面的學習,了解、掌握中國古典園林,西方古典園林,日本園林和現代園林,在城市景觀園林方面、居住區園林、如畫式園林、台地式園林、私家園林在經歷生成期,轉折期,全盛期等廣泛領域的系統知識。園林功能,園林的構成要素等,從基礎理論到設計思想的養成,以及各種植物栽培及施工管理。
⑦ 什麼是文化景觀設計
文化景觀
自然風光、田野、建築、村落、廠礦、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飾等所構成的文化現象的復合體。文化景觀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景觀,它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徵和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文化景觀"這一詞自20世紀20年代起即已普遍應用。索爾,C.O.在1925年發表的著作《景觀的形態》中,認為文化景觀是人類文化作用於自然景觀的結果,主張用實際觀察地面景色來研究地理特徵,通過文化景觀來研究文化地理。
文化景觀的形成是個長期過程,每一歷史時代人類都按照其文化標准對自然環境施加影響,並把它們改變成文化景觀。由於民族的遷移,一個地區的文化景觀往往不僅是一個民族形成的。因此,美國地理學者D.S.惠特爾西在 1929年提出了"相繼佔用"(sequent occupance)的概念,主張用一個地區在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不同文化特徵來說明地區文化景觀的歷史演變。
文化景觀的內容除一些具體事物外,還有一種可以感覺到而難以表達出來的"氣氛",它往往與宗教教義、社會觀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關,是一種抽象的觀感。文化景觀的這種特性可以明顯反映在區域特徵上。法國地理學家戈特芒,J.也提出要通過一個區域的景象來辨識區域,而這種景象除去有形的文化景觀外,還應包括無形的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因素很多,研究分析這些因素對區域研究十分重要。例如1963年英國地理學家J.E.斯潘塞和R.J.豪沃思比較了 3個近代農業區(美國玉米帶、菲律賓的椰棕區和馬來西亞的橡膠園)的農業和文化演變,得出了形成這些農業文化景觀的 6個要素:心理要素,對環境的感應和反映;政治要素,對土地的配置和區劃;歷史要素,民族、語言、宗教和習俗;技術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和能力;農藝要素,品種和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經濟要素,供求規律和利潤等。對這些要素進行綜合分析,來劃分出農業文化區域。
⑧ 文化景觀設計項目案例有經典的嗎文化景觀設計什麼公司值得推薦
如果專功插畫設計那麼我覺得還是文化傳媒公司好一些,做插畫的也多版,而景觀規劃設計師除了權要求手繪表現能力強,而且對景觀風格、表現手法有較深認知及駕馭能力,並對景觀、園林的概念要強,一般都是在設計院里工作。文化傳媒公司一般是屬於廣告、傳媒類的,插畫設計的專業人士比設計院的多,還可以多交流。只要技術過硬,這兩個前景都可以,加油~!
⑨ 什麼是文化景觀設計怎麼給學校文化景觀設計小學生急求!
景觀設計 1 關於景觀的含義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園林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房地產中的園林綠化和小品、噴泉疊水。而一個更文學和廣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觀是人所嚮往的自然,景觀是人類的棲居地,景觀是人造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
作為景觀設計的對象,景觀(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復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現為:
風景:視覺審美過程的對象;
棲居地:人類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間和環境;
生態系統:一個具有結構和功能、具有內在和外在聯系的有機系統;
符號:一種記載人類過去、表達希望與理想,賴以認同和寄託的語言和精神空間。
2 關於景觀設計學
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關於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
景觀設計學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尤其強調土地的設計,即:通過對有關土地及一切人類戶外空間的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並監理設計的實現。
根據解決問題的性質、內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觀設計學包含兩個專業方向,即景觀規劃(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而對這個特定地方的設計就是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學與建築學、城市規劃、環境藝術、市政工程設計等學科有緊密的聯系,而景觀設計學所關注的問題是土地和人類產外空間的問題{僅這一點就有別於建築學}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城市規劃的主要區別在於景觀設計學是物質空間的規劃和設計,包括城市與區域的物質空間規劃設計,而城市規劃更主要關注社會經濟和城市總體發展計劃。盡管中國目前的城市規劃專業仍在主要承擔城市的物質空間規劃設計,那是因為中國景觀設計發展滯後的結果。因為,只有同時掌握關於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雙方面知識、懂得如何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景觀設計師,才有可能設計人地關系和諧的城市。
與市政工程設計不同,景觀設計學更善於綜合地、多目標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單一目標地解決工程問題,當然,綜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有賴於各個市政工程設計專業的參與。
與環境藝術(甚至大地藝術)的主要區別:景觀設計學的關注點在於用綜合的途徑解決問題,關注一個物質空間的整體設計,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分析基礎上的,而不僅僅依賴設計師的藝術靈感和藝術創造。
3 關於景觀設計專業的發展
與建築學一樣,景觀設計職業先於景觀設計學的形成,在大量景觀設計師的實踐基礎上,發展和完善了景觀設計的理論和方法,這便是景觀設計學。
農業時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園藝術,前科學時代的地理思想和佔地術(在中國稱為風水),農業及園藝技術,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經驗,風景審美藝術,居住及城市營建技術和思想等等,是寶貴的技術與文化的遺產,它們都是現代意義上的景觀設計學的創新與發展的源泉。但景觀設計學決不能等同於已有了約定俗成的內涵與外延的造園藝術,或園林藝術,也不能等同於風景園林藝術(landscape gardening)。
正如算術之干數學,中國的針灸之於現代醫學,不能同日而語一樣,任何一門源於農業時代的經驗科學或技藝,都必須經歷一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理論方法進行脫胎換骨的過程,才能更好地解決大工業時代的問題,特別是城鎮化帶來的人地關系問題。早在1858年,美國景觀設計之父奧姆斯特德就認識到了這一點,而堅持將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稱為景觀設計(landscape architecture),而非當時普遍採用的landscape gardening(風景造園,或譯為風 景園林),從而為景觀設計專業和學科的發展開辟的一個廣闊的空間,綿延100多年。
同樣的理由,奧姆斯特德給這個專業和學科定義的空間決不應是景觀設計學科當今發展的界限。早在20世紀60年代,另一位美國景觀設計學科的領袖人物麥克哈格(mcharg)就是針對當時景觀設計學科無能應對城市問題和土地利用及環境問題,而扛起生態規劃的大旗,使景觀設計學科再次走到了拯救城市、拯救人類和地球的前沿。
又有半個世紀過去了,城鎮化的深入和蔓延,信息與網路技術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全球化趨勢,都將提出新的問題和挑戰,都將要求重新定義景觀設計學科的內涵和外延。可持續理論、生態科學、信息技術、現代藝術理論和思潮又都將為新的問題和挑戰提供新的解決途徑和對策。我們既沒有必要用新瓶子去賣老酒,更不應該用老瓶子去裝新醋。
但無論學科如何發展,景觀設計學科的一些根本的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熱愛土地與自然的倫理(天地)、人文的關懷(人)和對待地方文化與歷史的尊重,對待腳下土地的敬畏、歸屬與認同(神)。
4 中國的景觀設計發展
中國大陸的景觀設計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其中突出貢獻者是俞孔堅大師。俞孔堅1995年獲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1997年回國創辦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並在北京大學創辦兩個碩士學位點:景觀設計學碩士和風景園林職業碩士。1998年創辦國家甲級規劃設計單位——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目前已達350多人的國際知名設計院。出版著作15部,並完成大量城市與景觀的設計項目;促成了景觀設計師成為國家正式認定的職業,並推動了景觀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確立。
5 關於景觀設計師
景觀設計師(landscape architect)是以景觀的規劃設計為職業的專業人員,他的最終目標是使人的一切活動與生命的地球和諧相處」。
景觀設計師的稱謂由美國景觀設計之父奧姆斯特德(olmsted)於1858年非正式使用,1863年被正式作為職業稱號[8],奧姆斯特德堅持用景觀設計師,而不用在當時盛行的風景花園師(或曰風景園林師,landscape gardener),這不僅僅是職業稱謂上的創新,而且是對該職業內涵和外延的一次意義深遠的擴充和革新。
景觀設計師有別於傳統造園師和園丁(gardener,對應於gardening)、風景花園師(或稱風景園林師,landscape gardener,對應於landscape gardening)的根本之處在於:景觀設計職業是大工業、城市化和社會化背景下的產物,是在現代科學與技術(而不僅僅是經驗)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景觀設計師所要處理的對象是土地綜合體的復雜的綜合問題,絕不是某個層面的(如視覺審美章義上的風景問題)。景觀設計師的所面臨的問題是土地、人類、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與健康及可持續的問題。他是以土地的名義、以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名義,以及以人類歷史與文化遺產的名義,來監護、合理地利用、設計腳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
[編輯本段]景觀設計包括那些內容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我通常接觸到的, 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 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
景觀設計師的主要職業范圍:
城市規劃
居住區規劃設計
城市公園設計
城市廣場和步行街設計
濱水區設計
校園、社會機構和企業園的規劃與設計
旅遊和休閑地設計
國家公園的設計與管理
景觀與區域規劃和自然景觀的重建
墓園設計
⑩ 校園文化景觀設計的類型有哪些校園文化景觀設計有哪些類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內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容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 2.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其一為殘遺物(或化石)景觀,代表一種過去某段時間已經完結的進化過程,不管是突發的或是漸進的。其二為持續性景觀,它在當今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 3.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推薦閱讀:1.《情境再現:文化體驗模式創新的六幕》2.《打造文化休閑名街模式探索》3.《非主流景觀設計宣言》。文化景觀的內涵十分豐富,以上只是對您問題的簡要回答和相關推薦,對於如何打造文化景觀,我院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經驗和理論成果,歡迎登錄旅遊運營網與綠維專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