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logo
❶ 中國戲曲史上,人們通常將什麼視為京劇形成的標志
不過戲曲史上人們通常將什麼視為京劇形成的標志,主要是京劇的臉譜,所以說京劇臉譜只要喜歡的話都很愛收藏,所以說這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一個工藝品。
❷ 哪一戲曲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
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專的戲劇。它具備屬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元雜劇作家,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創作的劇本至少在五六百種以上,保留到現在的也還有一百五十多種。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已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❸ 中國戲曲的起源發展以及成熟的標志
今天太晚了,明天如果此題還沒有沉,再來回答。
剛才的回答居然被吃了,豈有此理?
中國戲曲的起源發展以及成熟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萌芽階段。
在前期是以各種上古舞蹈的形式出現,大致有這么幾種:
(1)原始部落的歌舞。那是古人在狩獵或部落間戰爭結束時為表達喜悅、滿足、愉快的活動。
(2)上古時代的儺舞。那是原始人驅鬼逐疫的一種舞蹈。
(3)巫覡的宗教祭祀舞蹈。商湯時有《大舞》(武舞)和《韶舞》(文舞),以宣揚統治者的「文治武功」。
(4)到西周末年出現「優」,是專司聲色之娛的職業藝人。倡優指女性演員,徘優指男性員。
後期出現了先秦的宮廷歌舞、漢代百戲,所謂百戲,是泛指各種表演形式,例如扛鼎、尋幢(爬竿)、沖狹(類似鑽刀圈)、燕躍(跳高)、跳丸(拋小球)、走索、吞刀、吐火、振童(小孩翻斤斗)、幻術。百戲的演出是為了供人娛樂,這與中國戲曲的形成與發展關系極大。
隋朝是中國戲劇形成的轉折點,除了百戲興盛外,還出現了「九部伎」,並且至唐代演變為「十部伎」
2、形成階段
主要表現為唐代歌舞與參軍戲。
(1)唐代歌舞。唐代音樂歌曲的形式已經較為完整。如「大麴」,已經有散板、慢板、中板而轉為快板。有了大麴,就可以配上故事,於是戲曲的雛形便形成了。加之唐代出現了變文與傳奇小說,為後來形成戲曲藝術的演出內容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變文是通俗小說,又名「俗講」,是講唱藝術,流行於民間。傳奇小說是在以前的志怪小說的基礎上,發展成熟起來。
(2)參軍戲。「參軍」原為一種官職的名稱,始自漢末。舞台上兩位打扮成參軍的演員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表演,稱為參軍戲,盛行於唐代,是以滑稽問答為主的一種戲劇形式。參軍戲起初主要表演嘲諷贓官的種種情狀。後來情節逐漸發生變化,成為經常表演的戲劇形式、仍然稱為參軍戲。
3、成熟階段
中國戲曲的成熟階段經歷了宋雜劇、宋元南戲和元雜劇的漫長歲月。
(1)宋雜劇。 宋雜劇是繼承唐代參軍戲的傳統,並吸收表演、歌唱的技藝,進一步綜合而成的戲曲。
宋雜劇已經出現了「末泥」「副凈」「副末」的分工。「末泥」是戲的主角;「副凈」是挨打的;「副末」是打渾的角色,專管逗樂。還可添一人,名為「裝孤」(裝官),還有「裝旦」。
宋雜劇有強烈的人民性與戰斗性,以滑稽戲的形式出現,針對當時的社會矛盾,盡情揭露,批評非常尖銳。對封建王
朝統治的不合理現象以及官吏的腐敗無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對人民生活的困苦有所反映。
宋雜劇分為兩大類:滑稽戲和歌舞戲雜劇。
(2)南戲的形成。在金人人侵、宋室南渡之際,汁梁的雜劇分為以燕京為中心的北戲和以臨安為中心的南戲。南戲是以浙、閩里巷歌謠歌唱民間小戲為基礎,吸收北來的宋雜劇表演故事的形式和民間的說唱伎藝,以表演故事情節為主,亦稱「戲文」。期間出現了四大南戲 《荊釵記》、《拜月亭記》、《白兔記》、《殺狗記》。其中《拜月亭記》被簇稱為南戲的最高成果,後人評論它是我國古典戲曲中一枝永不凋謝的花朵。
南戲的形成,不但確立了我國戲劇的獨特的藝術形式,而且它把各種表現手段(如大麴、諸宮調、歌舞、滑稽戲等要素,並在演出結構和塑造人物方面受宋雜劇、平話、說唱藝術和傀儡戲的影響)綜合在一起開創了我國戲曲舞台藝術獨有的表現原則與表現方式。
第一,南戲已經有了時間與空間的靈活性,即歌舞藝術的虛擬表演。演員扮演人物外,沒有固定的舞台裝置,無論是打坐官邸、古廟,還是爬山越嶺、長途跋涉,都由人物自述或表演來表現。俗稱「唱一段慢板五更天,走一個圓場百十里」,時間、空間不固定。同時,劇本上有了「分場」結構。大場、小場交錯,低潮場與高潮場、悲苦場與歡樂場、緊張場與輕松場、簡場與繁場等有機結合,有了所謂轉場、圓場、過場等形式。
第二,南戲初步形成綜合性藝術,歌、舞、白成為劇本的三要素。宋雜劇是一人主唱,南戲則是各角色都可以唱。唱又分為獨唱、接唱、同唱、合唱等多種形式。介與白都很重要。
第三,各種藝術手段運用的程式性,如定場引子、詩、自報家門、劇本的結構、場次的安排、曲調的連綴、念白與唱詞的格律、行當的劃分,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第四,行當,宋雜劇已有副凈、副末兩個主要行當。兩個角色都善於滑稽表演,所謂「副凈發喬」「副末打渾」。到南戲里則有了生、旦、外、貼、凈、丑、末等七個角色。生、旦二行當的形成是南戲發展的新成就,生、旦概括生活中男女兩種性別的主要人物,副凈·副末保留其插科打渾的特色。
南戲的發展尚不完善,分場過於瑣碎,多次重復交代人物身份等。
第五,南戲的演出很少有布景,演出條件十分簡陋。
第六,南戲的化妝,對旦角已有濃妝、淡妝,打扮已經十分濃艷。臉譜已經初步出現。丑角畫「烏嘴」、「白鹿」。
南戲在元統一後,又受崑山腔一的影響,唱法進一步豐富。在劇本結構上,也開始確立了分場的形式,各角色都能充分發揮作用,表演也加強了 舞蹈性,運用曲牌比較靈活自由。
(3)元雜劇。蒙古族建立元朝後,南北戲大規模交流,形成元雜劇。
元雜劇的代表劇目有:關漢卿的《竇娥冤》《望江亭》《單刀會》《玉鏡台》;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石君寶的《秋胡戲妻));康進之的《李逵負荊》。
至此,中國戲曲走向成熟。
以後,又經過了明清時代的傳奇、崑曲和京劇的形成,使中國戲曲走向了巔峰。
❹ 急要中國戲曲學院logo!!!!!謝謝啦!
0.0
❺ 京劇形成標志是什麼
京劇形成的標志是「四大徽班進京」。徽班進京,與流行北京的京腔、秦腔、崑腔、漢調等劇種相融合,誕生了京劇。京劇的歷史就是從徽班進京開始算起的。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給乾隆祝壽,從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班」,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劇逐漸衰落,昆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成為徽班進京的開始,以後又有很多徽班進京。在這些人的整合發展上,創造出了京劇這個劇種。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京劇曾一度於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摧殘,當時文革發起人毛澤東打著「破四舊、立四新」的大旗,以鏟除舊文化之名對京劇演藝工作者加以迫害,紅衛兵將京劇演藝工作者貼上「反動派」的標簽並將之批鬥(另見電影《霸王別姬》);在毛澤東時代結束後,於文革中倖存下來的京劇演藝工作者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重建了京劇文化。
1950年代,大批國內難民南下香港,並帶著京劇到香港,於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開辦京劇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1970年後,京劇班(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
❻ 中國古代戲曲的起源,標明其形成的標志
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原始社會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版的。
(一)先秦—權—戲曲的萌芽期。《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五)清朝——京劇形成。乾隆慶生是徽班進京,道光時期徽漢合流,京劇形成,同治光緒年間京劇成熟,晚清京劇走向全國,民國時期京劇走向世界,成為國粹。
❼ 戲曲藝術形成的標志是
【元雜劇】是中國戲曲形成的標志。
元雜劇集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回蹈於一體,有答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角色配合。尤其要提一下的是南戲,發源於浙江一帶,現在已經失傳了,可以認為是元雜劇最成熟的體現.崑曲和京劇那還是很後來的事兒.
❽ 我國戲曲藝術成熟的標志() A. 元雜劇 B. 元曲 C. 散曲 D. 京劇
我國戲曲藝術成熟的標志是元雜劇.元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熔於一爐,是比較成熟的戲劇形式.元雜劇奠定了中國戲曲由詩歌、音樂、舞蹈結合的藝術特色,標志著我國戲曲藝術的成熟.
故選A.
❾ 戲曲服裝傳統藝術形式的四個顯著標志是什麼
肥袖,(可當口袋用。)
勉襟,(左壓右,寬邊系扣。)
身長,(大多過膝。)
肥大。(絕沒有瘦身衣服,肥大為主要標志。)
❿ 菊花為戲曲的標志,誰知道菊花為什麼會成為戲曲的標志
相傳南宋高宗時,內宮有位菊夫人,能歌善舞,深諳音律,宮中稱她為「菊部頭」。這專在南屬宋,周密所著的《齊東野語》一書中,曾有記載:「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宮中號為菊部頭。」t』,思陵」即宋高宗。 元代詩人宋無也寫有「宣索當年鞠部頭」的詩句,並自注:「宋思陵時,有鞠夫人善歌舞,為仙韶院第一,又稱鞠部頭。」古字「菊」、「鞠」通用,所以「菊部頭」亦作「鞠部頭」 (「部頭」是指一部的為首者,在周密的另一著作《武林舊事》中也有記載)。後世把戲班或戲曲界泛稱「菊部」,即源出於此。 後來,由「菊部」又引伸出「菊壇」、「菊台」、「菊苑」、「菊界」等叫法,菊花便作為了代表戲曲的標志。許多記述戲曲界事物的書籍,書名也常用「菊」或「菊部」字樣,如《燕塵菊影錄》、《鞠部叢譚》、《菊部群英》、 《菊部閑評》、《菊部明值選勝錄》、《菊部史料叢編》、《菊台集秀錄》等。 有些戲劇家從事戲劇工作以後,也把「菊」字用在自己的名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