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水設計
Ⅰ 北京各個區風水
北京的北方山脈很多是上風上水最好的地方。東西也還不錯,南方一般不太好。
Ⅱ 北京的風水建築有那些!
現代建築來在設計時講風水的源很少了,但是一些設計所延續的思路都是和風水有關系的,咱們的四合院就是和風水有關的,北京四合院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風水理論,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
但是如你說的西直門的波浪形建築。和天安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不太講究風水了,你要是想找的話,我更推薦你去研究一下古建築,古時候的人迷信。
Ⅲ 北京紫禁城風水如何布局
為了壓制元朝,明紫禁城在元皇宮延春閣上堆土形成了煤山(今景山公園)。該山是全城的制高點,正好位於全城的中軸線上,紫禁城修建了護城河,形成了金水環繞的格局。人為地為紫禁城製造出了背山環水的風水格局。
就星象而言,北京處於東北方,是北斗星在大地的投影。北斗星是天上的中心,北京自然也就是天下的中心,因而紫禁城按照中軸線嚴格地規劃宮殿。其中奉天殿(今太和殿)處於正中,比其他宮殿高,是天子舉行大典、接受朝賀的地方;而華蓋殿(今中和殿)、謹身殿(今保和殿)及後寢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都處於軸線上。紫禁城內的其他宮殿則左右東西地對稱排列:外為朝廷之所,文華殿居左,武英殿居右;後是安寢之宮,端本宮(即太子宮寢)居東,後宮局西
中國人講究一脈相承,故宮的龍脈起自昆侖山,昆侖山接連天上的元氣,就似氣上通天,那故宮就具有了天上的元氣。元氣是宇宙生命之源,它是一切存在物生命過程的能量。有了元氣就有生氣,那麼北京城即故宮就會充滿生氣,成為萬代永固的基業。在明清時代諸多的典籍中,許多學者都在論證北京城即故宮的山脈的走向與昆侖山相連,實際上就是在論證中國人對於宇宙的認識和所形成的宇宙哲學思想:氣是萬物之源,亦是萬物之本。
中國古代都市規劃建設是以整體平面布局、建築群巧妙聯接、組合為特徵著稱於世的。連接組合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明朗、對稱。其指導思想就是風水地理的陰、陽協調與對稱平衡。《周禮·考工記》所提出的 「九經、九緯」 就是以中主軸為對稱軸。 「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布局也是陰陽對稱觀念的反映。對稱就意味著調合。以北京為例,南有天壇,北有地壇;東有月壇,西有日壇;左有太廟,右有社稷壇。太廟為陰,祭祀祖先。社稷壇為陽,祭祀土地、穀物稷神。對稱的中心點,就是風水穴。在風水觀念看來,陰陽極是互相對立的一個事物的兩極,它們互相依存,不可缺少,陰、陽調合在城市的平面布局上所反映出來的,就是對稱、明朗。
故宮中軸線上的建築有永定門——箭樓——正陽門——端門——午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坤寧門——天一門——銀安殿——承光門——順貞門——神武門——景山門——萬春亭——壽皇門——壽皇殿——地安門——鼓樓、鍾樓。建築軸線十五里,是世界之最,也體現出依照洛書的方位常數十五之數建造的依據。以中軸線為標准分左分右,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理念,而且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更出現了現在建築知識里所謂的「對稱美」。
Ⅳ 北京風水怎麼解釋
元大都城是我國13世紀精心設計、工程浩大的都城,宮城和皇城都在大都的中軸線上,體現了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圖為元朝大都城復原圖。(資料圖片)
中國悠久的歷史,眾多的民族,數千年來幾十個朝代和政權的更替,產生了豐富多彩的都城文化。都城是一國之中樞,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自古以來,中國的都城以「設險以守其國」為目的,以「易守難攻」為建城的基本原則。同時,都城的選址規劃和建設都受到堪輿學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現存的古都如北京、南京、洛陽、西安、開封、杭州等都深深刻上傳統文化的烙印,成為東方都城文化的象徵。
按照古代堪輿學的觀點,都城的規劃建設原則與一般的「陽宅」理論基本相同,但都城基址還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一是地方要大。堪輿學認為,都城基址必須選擇大環境,要求地大、山大、「明堂」大、水的彎曲大,只有容量足夠大,才能修建龐大的都城。
二是都城要選址在「龍脈」的集結處。所謂「龍脈」,是指「山龍」和「水龍」。山為陰,水為陽,古人認為,都城形勢「山停水聚,半陰半陽,方成太極」。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幾大古都均建在「龍脈」集結、「半陰半陽」的基地上。
北京於金代成為全國政治中心
從本星期開始,《和諧人居》將走進中國各大名城古都,逐一介紹其選址和規劃建設的特色,下面先談談北京的大環境。
北京有3000多年的歷史。早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就封堯的後代於此,當時叫薊丘,西周末成為燕國的國都。遼代以北京為陪都,稱燕京或南京。金代於1153年遷都北京,改名為中都,從此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北京為大都,以「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為原則建設北京,奠定了北京城的規模。明初定都應天(南京),明成祖時遷都北京,於1404年開始了北京城的改建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建皇宮紫禁城,新建的宮殿都在中軸線上。清代仍以北京為都城,並增建了不少建築,使北京城的規模更加龐大。
北京地勢北依山險南控平原
北京之所以自古以來成為軍事重鎮和軍事中心,這與其獨特的地理形勢有關,它地處華北平原與西北蒙古高原、東北遼松平原之間,西北是燕山山脈,西南是太行山脈,南面是華北平原,東面是渤海灣。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環抱渤海灣,成為拱衛北京的屏障。這種北依山險,南控平原的形勢,受到歷代先哲的重視。
唐代地理學家楊益認為:「燕山最高,象天市,蓋北干之正結。其龍發昆侖之中脈,綿亘數千里……以地理之法論之,其龍勢之長,垣局之美,干龍大盡,山水大會,……最合法度。」宋代大學者朱熹也認為:「冀都是天地間好個大風水。山脈從雲中發來,前面黃河環繞,泰山聳左為龍,華山聳右為虎,嵩山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南五嶺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過於冀都。」
據《元史》記載,蒙古貴族巴圖魯曾勸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他對忽必烈說:「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大臣劉秉忠也主張定都北京,忽必烈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於1264年定都北京。
明初,明成祖朱棣在趕走明惠宗後,他不願意到南京去當皇帝,於是遷都北京。為迎合皇帝的旨意,群臣又對北京的形勢作了一番論證。《明實錄·太宗實錄》記載群臣上疏:「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
北京城土地肥沃藏風聚氣
近代學者也認為,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人們稱之為「北京灣」,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面海,腹地遼闊,形勢雄偉。在山川襟帶之間,北京城溫潤豐饒,土地肥沃,藏風聚氣,符合堪輿學的要求,是利於生態平衡和人類發展的最佳格局。
Ⅳ 北京風水格局解析:帝都風水好不好
皇宮所在地,群英聚集之地,皇帝還有御用風水師,你說好不?
Ⅵ 故宮是誰做的風水設計
公元1267--1283年,歷時16年,建成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大都。設計者是偉大的水力學版家郭守敬和他的老師劉秉忠權,這兩個人既精通天文、地利、也精通歷算和水利,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精通易學。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之後,他問劉秉忠何處可以建都?劉秉忠說元上都建都國運祚 短,燕京建都則國祚遠。劉秉忠曾經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這就是元王朝由來。
我們現在看到的北京故宮是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改建(如上圖),其中最根本也就是最關鍵的改建,是將大都城的北城牆 向南縮進了五華里,同時將大內皇城(明紫禁城)也相應南移。這個改變讓明北京城和元大都城相比,在風水上發生了改變,使城市的立即點即中心點發生了改變。
Ⅶ 整個北京城的風水格局 話說北京城是個風水寶地。請問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你買本周易吧 那上邊都有 還能學到新知識。
Ⅷ 北京的風水如何
我沒研究過風水,隨便說說:
古代帝王講究「面南背北」登基坐殿,要求的是背(內北邊)靠著山,面(南容面)向著大河和平原。北京的北面是燕山山脈,南面是永定河,又面向著華北平原,正是帝王建都之地。
遼、金、元三朝建都北京一方面是風水原因,另一方面因為這些王朝都是北方游牧少數民族建立的,統治者為了有效統治中原漢民,但又距離北方草原近,所以選擇了北京這個中原地區的邊界建都。
明朝永樂帝遷都北京有三個原因:第一,風水原因,北京是塊福地,山水相依;第二,北京是永樂帝做燕王時的大本營,有群眾基礎;第三,天子守國門,明朝初期元朝殘余勢力經常在北京附近出沒,皇帝建都於此有助於有效防衛。
清朝定都北京是為了向漢民宣揚思想,證明清朝是明朝合理合法的繼承者,況且距離東北很近。
事實上北京也確實是塊「福地」:從來沒有經歷過大的自然災害,地震、旱災、澇災、蝗災都沒有大規模襲擊過北京。來自西北的強冷空氣也能被阻止在太行山、燕山以北;南方的台風也從未越過山東。
Ⅸ 北京四合院風水有什麼講究
北京城四合院風水最講求的是大門,所謂一門定吉昌。四合院大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重要標志。陽宅三要:「門、主房、灶」及六事:「門、路、灶、井、坑、廁」,門為第一要素。風水學家認為:「大門吉,則合宅皆吉矣。總門吉,則此一棟皆吉矣。房門吉,則室內皆吉矣。」所謂「大門者,合宅之外大門也。宜安於本命之四吉方上,不可安於本命之四凶方上。又須合來龍坐山之吉方,以開大門。又宜迎來水之吉方,以立大門。三者俱全,則得福備」。按照「游年八宅法」的理論,可以將陽宅按九宮格劃分,並用後天八卦按方位標定。其中生氣、延年、天乙(醫)、伏位四個方位為吉方,利於安置大門;同時,如能配合山脈來龍或河流來水的吉方,使得三吉俱備以立大門。風水講氣,宅門為氣進出之口,故大門如何設置、處理非常重要。風水學上,以門的前方有明堂(即空場)為吉,以開中門為首選,如前方無明堂,則以開左方門為吉,左方位為青龍位,青龍為吉,而右方屬白虎,一般以白虎為劣。
北京四合院的大門都在東南角(前左角),稱為青龍門。風水學稱這種布局為坎宅巽門,最吉利。風水術最忌後牆,不宜開中門,因為恐怕泄氣。故此,北京四合院後門無一開在後牆中部者。風水是一種精神支配力量,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力量。由於宗法與風水威懾作用,人們懼怕一種外來的力量。《周易》:「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禮記》:「百眾以畏,萬民以服。」害怕了,所以就信服了。住在風水勘查過的四合院中,人們心理很滿足,很踏實,違背風水,人們就惶恐不安。
四合院中另外化解外煞的設置。《陽宅十書》對宅內不吉利的描述:「宅法多端,無一可略。宅內房屋,如龜頭、雁尾、披孝之類,一有所犯,輒應凶災。」 B31 意即宅內房屋如果犯上了「龜頭」、「雁尾」等形相,就會有凶災降臨。從審美的心理出發,「龜頭」、「雁尾」這一類形相缺乏方正氣象,故堪輿家不免要判它為不吉之相了。如風水中房屋主人的命卦與宅卦不合或四合院位置不理想,則用玄關或影壁、屏風來化煞。四合院一門大門之處的空間叫玄關,玄關最大的風水作用是用來化解街道直沖大門的「煞氣」。比如,大門正對大路、轉角等均視為不利,設玄關就可以改變「外氣」的方向,趨吉避凶。同時,玄關又起到了遮掩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北京城裡由設計者按《周禮》規劃而成,宮城、中軸、里坊、胡同均嚴格規劃,依法而行。但同時也受《周易》之說的思想控制,內含大量風水因素。而四合院則是受封建等級制度和風水因素的控制設計出來。在現實生活中,《周禮》和《周易》是相互貫穿,同時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