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文化
A. 文化設計是什麼
「文化設計」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就是在設計過程中,調動一種或多種文化元素或文化符號,進行提煉、完善,並通過解構、重組等藝術手法來完成思想或情感初衷的設計。該理念是由王戰強先生於2008年2月首次提出並積極倡導的。文化設計有別於傳統概念下的藝術設計,對於設計本身是一個深度促進和改善,對於文化和設計兩個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如果能夠很好的完善和推動文化設計理念,那麼,無論是設計者、觀眾的審美心理和文化理念還是設計作品的整體價值,其升華和拔越都將有個完美的體現。
「文化設計」在其表現范圍內,同樣受著各種制約,主要是文化的差異、藝術手法的多樣、審美心理的不同,但其本質的體現是作品本身文化性的傾訴。文化設計的本體意向是藉助設計手段達到傳播文化,這樣它不論在任何方面可供選擇的空間都是極其廣大的。例如,在取材方面,任何能夠體現文化特色並且能夠應用到設計這一領域的題材都可以採用,選好題材後可以在不失其本真文化體現上對其提煉、完善,或解構重組。在表現手法上,基本上遵循藝術法則和商業宣傳目的,只要能夠體現作品的文化性就可以了。 文化設計,在其表現方式上,是多種多樣的,完全沒有強制的選擇和分類,一般設計的表現方式對於它來說也照樣適用。比如環境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動畫設計等,只要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主觀、自覺的在作品中選擇了文化元素或表達了文化傾訴都屬於文化設計,文化設計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對於設計推動文化的較高體認。
文化設計的作用
「文化設計」的進入,使設計有了一個新的改觀,在關於設計的一連串鏈接中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從作品本身來說,加深了作品內涵,提升了作品價值。一般設計當然也有著一定的內涵和價值,但設計作品有了一定的文化投入,勢必會使作品有了一定的文化信號堆積,變得厚實、凝重起來。
其次,就文化本體意義來說,「文化設計」提煉並總結了文化元素,而且,推廣、加深了文化效應。文化的概念是形而上的,是不易把握的,但文化元素是具備可視性或可感知的,比如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剪紙藝術、木雕藝術、糖人藝術等藝術形式,無不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元素進入設計,會經設計固有的表現形式重新解構、組合,由普通的文化元素轉化為構成設計作品的重要設計元素和設計符號。這本身就是一個由審視到選擇、由提煉到完善、由對比到總結的理論判斷過程。對於文化的宣傳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內在的、自發的,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拓展性和宣傳效應。另一種是外在的、人為強加的,比如文學作品、藝術鑒賞等都具有文化普及的作用,而「文化設計」作為一種可視化藝術表現形式,其直觀、簡潔、實用的功能對文化的宣傳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力。
再次,從觀眾方面來說,一件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設計作品,不但能夠給其美的藝術享受,還能從心底感受的文化的魅力,對文化進行又一次的了解和深化,從客觀角度來說,一件具有文化傾訴的作品不僅能夠提升作品本身的價值和意義,也會在和觀眾默默對視中刺激觀眾的藝術審美水平,催化觀眾的文化悅納,從而在整體上對觀眾的藝術感知和文化感應起到一個升華作用。
對於設計者,文化設計也在一定意義上起著積極的作用。將作品從重視商業目的和藝術表現手法轉移到一文化傾訴為主、以商業服務為輔的層面上去,本身就體現出了設計者文化心理的成熟和完善。
一件藝術作品的最大魅力是文化的體現,一件作品的成功必然是無數件類似作品的積疊,然後產生一種整體性的效應,而這件作品有對產生這種效應做出了積極有效的價值投入。文化設計能夠加深作品的影響和永恆性。影響不僅指作品本身因為底蘊、內涵的提升而造成的積極影響,也指通過文化元素的作用,刺激了觀眾心底的文化情結,從而對作品的強烈親近感和皈依感。這兩點一個是由內向外的能量釋放,另一個是由外向內的推舉、依附,兩者沒有前後、輕重,而是相輔相承、緊密相連的效應共同體。
人們普遍的審美心理是一種對現在美感創造的認同和對以往美感依附喪失後的失落或懷念。所以表現在人們普遍接受能夠給視覺沖擊或情感回歸的藝術作品。但這種「復古」並不是對已經失去的美感依附的皈依和崇拜,而是具有理性判斷的調度和選摘。有些文化元素或符號,它們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不必想著將它們喚醒,因為它們已經失去了整體性的依靠。但我們可以將它們復原成一個個真正的象徵性因素,投注到我們的時代。激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喚醒對生活的熱愛。
文化設計的意義
首先,擴大設計視野,加大取材廣度,豐富設計手法,優化設計發展。設計需要創意,需要創新,但任何一種創新都需要有一定的廣度和厚度的後備支撐。文化設計的提出,從根本上,可以擴大設計視野,這不僅僅是設計師的眼界和胸襟,更是對設計本身的一種有力的擴充。因為文化的指向是多元的,所以文化元素或文化符號進入設計本身就是對設計素材的一次有效填充和拓展,設計師可以選擇傳統文化元素利用現代設計手法創作,也可以選擇當前流行的文化元素用傳統設計手法創作,文化元素的進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設計手法的一種催逼,要求著設計手法的變化和創新。文化設計能夠調動如此多的設計層面,那麼可以說,它從根本上優化了設計行業的發展,也對文化本身起到了推動作用。
其次,推動民族文化,彰顯民族氣韻,體現民族特色。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每一個國家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社會經濟都不盡相同,從而出現了不同國家的民族風格,而正是因為這些區別才構成斑斕的世界大家庭,是區分的標識,也是深刻的文化烙印。設計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將具體的事物、事件、場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使人們在看到設計作品的同時,自然而然產生聯想,從而產生對作品和作品目的的認同感。縱觀現代設計史,許多著名的有創意的設計無不在簡潔、明了的形式美中蘊含著一個企業、團體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的內質。文化設計正是這一時代精神和趨勢下的必然產物,它使設計作品充分容納文化元素和文化底蘊,從而對本土文化進行深度的挖掘,這樣就使作品具有相當強烈的民族文化色彩。設計界時下流行一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件設計作品只有具有如此強烈的民族性才能進行一次有力的突破和升華,所以,「文化設計」理念影響下的設計作品在未來的時間里必將起到推動民族文化,彰顯民族氣韻,體現民族特色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再次,美化觀眾「心理視覺環境」,提升觀眾藝術審美和文化感知。在當前經濟佔領主導地位的時代,一些設計作品已經越來越媚俗、越來越雜亂,著重強調商業目的,不同程度的忽略了作品本身的藝術性和文化性,觀眾的審美范圍也被這樣的作品所禁錮,陷入低迷的審美閱讀階段。文化設計的重要性就是從根本上扭轉或改善這樣的狀況,進行美化觀眾的「心理視覺環境」,只有從根本上改變作品的形勢和內涵,才能真正提升觀眾的藝術審美和文化感知,才能在宏觀上對民族的精神復興起到推動作用。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B. 什麼是設計文化
設計文化(Design Culture) 設計文化是一種廣義文化,包括物質技術、社會規范和觀念精神等。 根據現代學科回門類的劃分,可以歸答納出 產品設計 涉及到的文化領域, 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領域的知識。
希望採納
C. 設計文化具有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潘魯生:各位剛剛參加完在泰山舉辦的「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第三屆學術會議,大家提出了很有建樹的學術觀點,其實民間文化與當代的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都是在研究和反映在文化環境下的生活方式。請葉濤介紹一下這次青年論壇的有關信息,或許對設計藝術界的同仁有所借鑒與幫助。
葉 濤:這次參加會議的有四十人左右,很多高校也都加入了。主要的高校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台灣輔仁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也加入本次論壇。會議就與會人員提交的論文及與論文相關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如劉宗迪先生的《伏羲女媧兄妹婚故事的源流》、《大話<山海經>》、車錫倫先生的《東岳泰山女神——泰山老奶奶》等,同時就與泰山文化有關的其他問題也進行了探討。
潘魯生:我想會議的討論一定非常精彩。今天到訪的各位都是民間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這次能到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指導工作我們感到十分榮幸。很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希望各位專家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和我們的學科建設提些意見和建議。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工藝美術院校。在學科設置上,我們的思路還是比較明確的,省級重點學科是設計藝術學、藝術學,定位在國家級的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學科,我們選擇了民藝學,這是因為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學都沒有把「民藝學」列入二級或三級學科,但從現實學科布局來講又需要,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們有信心把這一塊做好,有關民藝學的資料、實物、文獻都很多,但更多的是從民俗學這個角度來做,側重民間工藝的很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需要我們把民族精髓的東西,包括設計方法、設計觀念挖掘出來,完善這個學科。由中國古老的生活方式所積淀下來的種種設計觀念是很值得研究的,特別是如何結合當下的設計,體現本土特色和民族的設計語匯。我們想把這個領域作為今後的重點研究方向,在這方面請各位專家給我們提些建議,肯定會對我們今後的學科建設有很大的幫助。www.dolcn.com
施愛東:我曾在廣告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結合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談一下。前幾年靳埭強的作品為什麼可以在國際上獲獎?還有這幾年在設計界很有影響的王受之等先生,他們為什麼能夠拿到國際上的獎項?他們憑什麼與世界知名設計師競爭?我覺得他們在做設計時有一個突出的優勢,就是他們的設計作品包含著中國的元素,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在裡面。我們看到一些中國和韓國畢業生的作品,如果不標注學生國籍的話,我很難分辨出哪些是中國學生的作品,哪些是韓國的。這就說明一個問題,這些學生的作品沒有體現出各自文化的特徵。DOLCN.com
潘魯生:是的,現在社會的確存在幾個大的文化走向—— 「西化」和所謂的「現代化」、「全球化」問題,學生受這些東西的影響很大,當然這與年輕人喜歡追求時尚有關系。我也有這種感覺,就是當不同國家的學生作品放在一起時,我們自己的特點在哪兒?設計最終落實在視覺語言上,視覺語言的表現要靠知識的積累、文化的積淀和藝術的表現,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很多設計作品僅從創意或造型上來看很完美,我們不能說它不好,但是缺乏自己的特色,或者說缺乏具有原創性語言的表現。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設計應該與生活息息相關並引領生活。
施愛東:關於設計與生活的關系,讓我想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都知道鐵路上鋪設的枕木,它的排列方式是經過科學計算的,包括它的大小和承重能力等等,但是這個間距的設置卻剛好是人邁出一步的距離,所以總有人在鐵路上行走,這樣就經常發生事故。後來把枕木的間距設計成一步半,人在上面走起來就不那麼舒服了,這樣就避免了事故的發生。這就是個很巧妙的設計,設計裡面除了我們常說的美觀、大方,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實用功能。
潘魯生:對,「以人為本」應該是設計的最終原則,這正應驗了田自秉 先生的觀點:設計應該「經濟、實用、美觀」。實用這點對於設計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消費者更看重設計的實用性。比如剛剛我們在民藝博物館看到的那把燒水用的水壺,是日照兩城文化演化而來的黑陶。看似簡單的一把壺,外形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當我們把水壺反過來的時候,可以看到壺底被設計為凹進去的,這樣做的目的是攏火,水開的就比較快,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節約柴火。老百姓從來不知道何謂「節約型設計」,但民間的「設計師」們關注生活,早在沒有「工業設計」概念的時候,就已經在生活中使用了自己設計的「節約型產品」。這些優秀的設計恰恰來自於我們所忽視的「民間」。而且,我們越是深入的了解民間文化,就越能體會到它的博大和深厚。我們會在民間發現許多巧妙的設計,它的巧妙之處有很多確實是現代人所想像不到的。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積淀了太多優秀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值得我們深入挖掘並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去。將中國傳統的、民間的文化作為我們設計靈感的源泉,一定會產生更多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包含中國元素的現代設計。
D. 設計文化的介紹
設計文化是一種廣義文化,包括物質技術、社會規范和觀念精神等。根據現代學科門類的劃分,可以歸納出產品設計涉及到的文化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領域的知識。
E. 設計藝術的文化內涵
有誰聽過對名畫《蒙娜麗莎》這樣的評價:「萊奧納多·達·芬奇是發現真切的肉感與皮膚的顫動的第一人。」這是傅雷的觀點。
以「真切的肉感與皮膚的顫動」來說明蒙娜麗莎那神秘微笑的構成,這真的讓人震動,忽然像明白了,中西方美術作品中關於女人以及她們身體的描繪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肉體」的態度。
即使是被傅雷認為更重「輪廓」的波提切得,在他的代表作木板畫《春》中,人們看到的仍是骨肉豐潤的女神,波提切利確實用了純熟巧妙的線條勾勒她們身體的每一處起伏,但是,畫家並不放棄使用陰影的渲摯和逼真的肉色,在不論畫家技巧高低的前提下,人們必須承認,波提切利使人們看到了是比《蒙娜麗莎》更醒目的女人的肉體。
有理由相信傅雷作出如斯判斷只是相對比較,在中國的美術作品當中,線條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表現工具,即便是感性的女人也只有憑單調的勾劃來展示。
在以豐腴為美的唐朝,代表人物楊玉環在《長恨歌》中被形容為「溫泉水滑洗凝脂」,可見其肉感懾人。但從當時的名畫《簪花仕女圖》中,可以看到,美人們固然有滿月般的面龐、圓潤的下齶、肥白的前胸,但就看不出層次感而難以激發更深的想像力,盛唐之後的歷朝歷代,非人性的理學像繩索一樣把女人勒得越來越緊,女人是不允許有慾望的,長得稍微豐滿一些恐怕都會遭到道學家的譴責,於是從仕女圖中看到的是更為乾枯的線條和平板的面容。
是讓女人長「肉」還是連「肉」也不許長?美術作品中的形象其實在微妙地表達男人是否自信。因為人們常常這樣評價男人的能力:男人以征服世界來證明自己,女人則以征服男人來證明自己,這個兩性的世界本來已經有了完美的分工。
比如,女性裸體畫在西方美術作品中很常見,男人表明的至少是一種欣賞的態度,並將之堂而皇之地發展成為藝術,女人也不以展示為恥,反而很樂意讓自己的身體流芳百世;而女性裸體畫在中國除了作為秘密相傳的《藏春圖》之類,在正大光明的美術作品中則非常鮮見。直至民國年間,曾是風塵女子。自學成才的潘玉良,自畫裸體幾乎遭到了男性社會的封殺,改變不了世界的男人往往以壓制女人為榮。
中西方關於女性身體的認識差異使好萊塢在描述中國傳統故事——木蘭從軍時不可避免地與東方視角產生了不小的沖突。中國仕女中的女人總是長著一個大得弱智般的腦袋,那身子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的,如弱柳扶風,多半垂著眼。日本藝伎的形象就是這類仕女圖的再現,她們小心翼翼地頂看烏雲般的發髻,白白的肉身被華麗的衣飾壓著,眉眼都淡沒了,只有唇是櫻桃似的一點紅著,留著等別人嘬,表明其玩物的身份大過其他,而在好萊塢動畫片《花木蘭》那個眼神忽閃、神采飛揚的女子絕非源自中國,她從來不肯低眉俯首,單看那協調的體形和飽滿的身軀,你就知道既不能小瞧她的智商,也不能禁箍她的情慾
F. 設計文化的文化功能
文化情調是文化設計最直觀的要素,但是同時也是最表層的要素。如果像時下專某些所謂的「羅馬風格」屬的商場設計那樣,以為只要弄幾個裸體洋人來看門,就可以增加「文化色彩」吸引顧客,那就失之膚淺,大謬不然了。事實上文化設計更為重要的是產品的文化功能。任何產品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是一定的文化產物,因此不但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而且有文化功能。這種功能在某些產品中也許會體現的很明顯,但在多數工業產品中也許會體現得很隱秘。比如按鍵,它實際上滿足了一種「輕輕一按就能實現自己願望」的文化需求。
文化設計要求設計師對此有一種自覺的意識,在進行設計時,首先考慮產品的文化功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特異。比如「服」與「飾」其文化功能本來意義上便正好相反,服裝的功能主要是遮蔽、遮羞、蔽體、禦寒、防曬等:裝飾的功能則主要是顯示,顯示魅力和財力,權力或武力等。如何將這兩種正好相反的功能集為一體,使之相得益彩,便正是現代服裝設計的文化學課題。又比如住宅,它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滿足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文化心理:「我想有個家」。如何把住宅設計的更像個「家」而不是雜訊充斥於其間的誇闊斗室的場所,也正是我國目前室內設計所考慮的問題。
G. 設計文化的文化心理
一定產抄品的文化功能總是對應著一定文化心理。文化心理和文化功能一樣,有的表現的很明顯(如穆斯林喜愛新月形、禁忌豬和類似豬的熊貓,法國人厭惡會聯想到納粹軍人的墨綠色等)有得則表現的很隱秘,是一種必須通過分析才能認識的「文化無意識」。比如冰箱之所以多半是白色和豆綠色,則因為前者意味著潔凈,後都意味著生命。如果把冰箱設計成藍色,便很可怕。因為世界上絕對沒有藍色的食品,只有葯物和化學品才有可能是藍色的,它會給人以一種「吃錯葯」的感覺。如果設計成黑色,則會有一種墳墓里取食物的感覺了,要知道任何產品的造型和色彩,都會對人產生一種心理暗示作用。因此設計師們不可不考慮文化心理的問題。
H. 設計文化的文化情調
文化情調是文化設計中最為感性直觀的要素,因為任何情調總是體現於一定的形式,而形回式又最能直觀地將此答類產品與他類產品區別開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甚至許多消費者之所以購買此類產品而不購買他類產品,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情調考慮。這一類在民用產品服裝、傢具等銷售中體現尤為突出。比如中國消費者之中愛牛仔褲以及一些帶「洋味」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的產品起一個「洋名」,或在產品及其包裝上打出「MADE IN CHINA',的英文字樣,用意也在於此。因此,當設計師們試圖用注人文化要素的辦法來改進設計時,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文化情調。比如,使用蠟染或扎染面料來設計時裝,使之富於濃郁文化情調;又比如,用古色古香的陶杯、瓷瓶、銅爵、木盒、竹筒等來做貴州茅台和陝西西鳳酒的包裝,使之富於濃郁的古代文化情調等。顯然,這種是增加產品文化魅力的最為便捷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它有可能是設計進人文化設計的一個切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