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logo
⑴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有哪些
不是心理健康的標志就是經常活潑可愛。每天笑容滿面。這樣的孩子就是心理健康的。
⑵ 幼兒身心健康的標志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兒童的身心正處於迅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心理健康的特徵是與他們的身心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下面談到的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是「理想」的標志,每個兒童都可能有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標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養兒童應努力達到的目標。 (一)智力發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 是兒童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 為大家所公認的是,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維力為核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等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 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情緒穩定,情緒反應適度 情緒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內心體驗。它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又是心理活動賴以進行的背景。 良好的情緒,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活動的協調性,表示人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平衡狀態。 心理健康的兒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樂觀。當心裡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時,能合理地宣洩不良的情緒。 (三)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⑶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標志
學前兒童健康的標志: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⑷ 少年兒童健康的標志是什麼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⑸ 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是什麼
童時期是培養心來理健康素自質的重要時期,心理衛生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是指兒童整個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的相互協調、適度發展、相對穩定,並與客觀環境相適應的狀態。兒童的心理健康表現在6個方面:一是智能發育正常,智力商數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兒童)都屬於此列;二是有積極樂觀的情緒,熱愛學習和工...
⑹ 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是什麼
一個健康的人,不僅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如何理解兒童的心理?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是什麼?這是家長必須了解的。下面就這些問題作一些闡述。
對於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衛生專家共同研究,他們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育正常,喜學愛問,情感豐富,情緒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具體說來,他們在生活、學習、勞動以及與人相處等方面,應有如下表現:
1.情緒基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
2.求知慾較強。喜歡提問題並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於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託的事。
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願意為集體和所能及的好事。
4.誠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承認錯誤。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膽怯等。
幼兒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
對兒童來說,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備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呢?歸納起來,主要是:充分的撫愛、充實的生活、平穩的環境、藝術的陶治、健康的軀體等幾方面。
充分的撫愛
充分的撫愛包含著體貼、關心、愛護、依賴等,它能帶給兒童滿足與溫暖,使兒童體會到生活充滿幸福與光明,從而心情愉快、積極向上,並且會深切真摯地去愛別人。愛是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動力。母愛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教師的愛對兒童一生的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適當的母愛與師愛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負面的影響。母愛不適當主要表現在溺愛上,對兒童一味遷就,缺乏嚴格要求,結果造成孩子驕橫成性,散漫無羈,對父母及其他人漠不關心。教師對兒童愛得不夠,往往是由於責任心不強,為對兒童冷淡或表示討厭,或表現為偏愛資質聰明、容貌出眾的兒童,嫌棄冷淡資質愚笨、容貌不佳的兒童,常使受寵兒童張揚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教師不僅要充分地愛孩子,也應該正確地愛孩子,對每一個孩子都應一視同仁。
充實的生活
兒童生活的內容應該是豐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學習、勞動,有適當的游戲、娛樂。有的家長忙於工作,對兒童除了在吃穿上給予滿足外,對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關心;有的家長望子成才心切,過多安排孩子學習,致使孩子精神緊張,興趣偏狹,生活能力差,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在部分幼兒園和小學里,教師只關心兒童讀書,不關心兒童個性發展,安排上缺乏游戲、娛樂,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無味,從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平穩的環境
平衡的環境是指的家庭、順利學習的環境、必要的物質生活。比較平穩少曲折的環境,對兒童的心理沖擊比較小,兒童容易適應,而不致於產生心理不健康。反之,處於逆境中的兒童,往往會缺乏教育引導,而在心理上受不住沖擊,出現反常心理。美國霍爾姆等人曾對5000餘人進行社會生活對心理疾病的影響的調查研究,發現生活變動量大會出現較高心理發病率。例如,父母吵鬧、離婚,教師責罵、體罰,由於貧困而受飢餓或失學等,都會促使兒童發生心理變態,產生緊張、焦慮、悲傷、恐懼、消極、自卑等心理。不過,處在逆境中的兒童,如果能加以正確引導,給予精神或物質的支持,培養他們以比較強的意志、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挫折,那麼兒童還是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的,甚至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藝術的陶治
藝術的陶冶促使兒童的人格獲得健全、和諧的發展。音樂是形象化的具體刺激,兒童容易接受。創造和選擇適合兒童特點的音樂來陶治兒童,根據需要經常給兒童聽歡樂、明快或安靜、溫和或堅定、有力的音樂,使兒童形成活潑、愉快、穩定、勇敢的性格。美術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藝術。美術的具體形象性是最受兒童喜愛的,用以陶冶兒童情操、發展兒童智能有顯著的效果。兒童可以在看看畫畫玩玩中發展智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色彩能影響人的情緒:紅色使人情緒亢奮,黃色使人喜悅,藍色使人心胸開闊,灰色使我沉悶、憂郁。在兒童常處的環境中應少用灰、黑色。兒童文學也是兒童十分喜愛的藝術形式。它那引人入勝的內容、優美動聽的語言,不僅使兒童增長知識、明辨是非、發展語言,還能培養他們對文學的興趣。經常向兒童講故事、念詩歌是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健康的軀體
健康的軀體是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軀體的健康同先天的條件有關,然而後天的保護和鍛煉亦十分得要。要使兒童的人格獲得健全的發展,就必須同時使兒童有健康的身體。
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條件外,促使兒童心理健康的條件還有很多我,如經常與同伴交往,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父母的直接影響等,這些都應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視。
⑺ 衡量學前兒童健康的標志是什麼
生長發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學前兒童健康狀況的標志。 兒童新陳代謝的特點是同化版作用大於異化作權用,表現為機體的生長發育。能反映兒童生長發育的常用形態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臂圍等;生理指標有脈搏、血壓、肺活量等;運動素質指標有運動速度、耐力、肌力、協調力、靈活性等;心理指標有智商、社會尚數等。 患病率是指在一個時間點上患某種疾病的人數佔全體人數的百分率。 死亡率是指某年死亡人數與同年總人數的比率。
⑻ 學前兒童心裡健康標志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身體不健康會帶來許多心理疾患;反過來,心理問題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釀成多種疾病,就象有人說的「身體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精神的健康」,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口號是「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新《綱要》中所提出的「正確的健康觀念」,不僅指幼兒身體的健康,而且還包括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健康是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有機統一。「正確的健康觀」強調一種健康的整體,這種健康觀是與國際社會對健康的新認識相一致的。
新《綱要》明確把心理健康納入到幼兒健康范疇,科學揭示了幼兒健康的內涵,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
一般地說,幼兒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幾個標志:
(1)動作發展正常
動作發展與腦的形態及功能的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軀體大動作和手指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處於正常范圍是幼兒心理健康的基本條件。
(2)認知發展正常
認知發展正常是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因為正常的認知水平是兒童生活與學習以及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幼兒期是認知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應盡量避免腦損傷或不適宜的環境刺激,防止幼兒不健康的心理。
(3)情緒健康,情緒反應適度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心體驗,它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又是心理活動賴以進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緒狀態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協調性,亦表示個體的身心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
幼兒的情緒具有很大的沖動性和易變性,也比較外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情緒過程的自我調節有所加強,表現為情緒的沖動性日益減少,穩定性逐漸提高,內隱性增強。心理健康的兒童對待環境中的各種刺激能表現出適度的反應,並能合理地疏泄消極的情緒。
(4)樂於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與人交往是人類的天性。由於生活圈子較小,幼兒的人際關系相對簡單,主要是家人、老師和同伴。他們有人際交往的意願,但缺乏主動交往的策略,交往的技能較差,但他們也希望通過交往了解別人,同時獲得他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幼兒的交往活動能夠反映他們心理健康的狀況,幼兒之間的交往活動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徑。幼兒與別人的人際關系失調會導致各類問題的產生。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兒童樂於與人交往,善於理解別人,接受別人,也容易被人別人理解和接受;善於與別人合作和共享,尊重別人的意見,以慷慨和寬容的態度待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或對人斤斤計較,不能寬容;或對人漠不關心,無同情心;或沉默寡言,性情孤僻;或不能與人合作,甚至侵犯別人等等。
(5)行為統一和協調
心理學家認為:健全的人格就是統一的人格。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思維逐漸變得條理化,有意注意的時間逐漸增加,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日趨合理,對客觀事物的態度漸趨穩定。心理健康的兒童,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能基本處於和諧的統一之中;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注意力不能集中,興趣時常轉移,思維混亂,語言支離破碎,行為經常出現前後矛盾的現象,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很差。
(6)性格特徵良好
性格是個性最核心,最本質的表現,它反映在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之中。幼兒的性格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心理健康的兒童,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謙虛,慷慨,合作和誠實等性格特徵,對自己,對別人和對現實環境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比較符合社會規范;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與別人和現實環境會經常處於不協調的狀態,表現為冷漠,自卑,懶惰,孤僻,膽怯,執拗,依賴和吝嗇等不良的性格特徵。
(7)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
幼兒心理的不健康往往是以各種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如吮吸手指、遺尿、口吃、多動等。心理健康的幼兒應沒有嚴重的或復雜的心理衛生問題。
二、幼兒心理健康的具體表現
(1)智力發育正常,有觀察興趣,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肯動腦筋,對具體,形象,直觀的內容能理解;想像豐富,好奇心強。
(2)願意上幼兒園,基本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心情愉快,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不因一點兒小事就發脾氣。
(4)需要時能獨處,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5)喜歡與同伴在一起,樂於與小朋友交往,游戲時基本能遵守游戲規則。
(6)自我意識初步發展,能根據成人的引導,知道自己的某些優缺點, 能對自己的行為作簡單的評價,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東西。
(7)面對班上小朋友講話時,不感到緊張,膽怯,在新環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過分地拘束害怕。
⑼ 幼兒心裡健康標志是什麼
你好,幼兒的心理健康有幾個特徵,包括充滿好奇心,與人親近,表達情感,與人同感,樂於表達,接受變化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