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建築設計
❶ 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建築設計它們各自的設計理念是什麼(7分)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聯系,為什麼(8分)
結構是一個由種種轉換規律組成的體系。 結構有以下三種特徵: 1. 整體性,是結構中各部分按照一定規則組合構成的整體,各成分在結構中的 安排是有機的聯系,而不是獨立成分的混和。
2. 轉換性,即結構中的各部分可按照一定規則相互替換而不改變結構本身。
3. 自律性,即組成結構的各部分皆相互制約,互為條件不受外部影響,以保證結構作為整體的存在。 結構主義旨在追求恆久不變的原則,李維史陀認為二元對立即為他所追尋的人類思考之永久不變的方式。 揭示事物的正反兩面,重視事物與其他周遭事物的關聯,也啟發了部分之於全體,猶如全體之於部分的「整合」觀念。
§ 結構主義建築
二次世界大戰後,CIAM的瓦解與TEAM10的興起,以及戰後價值觀急速改變與遽增的需求量,尋求有彈性的新秩序已不容等待。 結構主義於此時所引發的建築觀,重點在於啟發了「集體形式」的概念,對戰後現代建築的發展有絕對的影響。 在這結構主義建築觀中,以荷蘭建築師范艾克(Aldo Van Eyck)和其學生赫曼‧赫茲柏格(Hermann Herzberger)為結構主義建築的主要代表人物。
結構主義建築所指的結構,意指事物的整體關系,即背後操縱全局的系統與法則,換句話說,即許多空間單元的個體建立出一個完整空間系統的建築。 荷蘭結構主義的作品在本質上是一種細胞式的組織,除了可辨識的空間單元之重復使用外,它們的建築可說像詩一般而非散文式的。 (王振源,1987) 結構主義所引發的集體形式為個體與群體間的結合,凝聚力量主要有三:
1.變與常:以不變的人性為基礎而確立不變的架構,以容許成長與改變的彈性。 變與常亦為西方思維的因果律所忽視的。
2.中介觀:使沖突的兩端調和一致,並借著中介得以彼此交替、相互作用,回歸原始的雙生現象
3.場所感:用以取代時空觀,場所與情境構成了存在的條件,使人於空間中產生互動與情感交流。
解構,即反結構,其特點為反中心性、反二元對立與反權威性。 達里達以「在場」的解除為思維起點,以書寫的沉默之非現在性替代語言中心主義的聲音之現在性,來質疑一般對於真理與知識的觀念。 再以語言為突破口,對傳統形而上學領域與固有的確定性和語言結構進行顛覆,提出了文字學相對於邏各斯中心主義,並切斷了以往西方認為語言系統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的既有關系,以及語言表達思想的有效性,認為所有的形式皆無法准確的表意且無唯一的意義。 達里達將批判矛頭直指西方文化傳統中所有解釋語言、文學與哲學等明確、封閉的體系。
解構作用即出現於建築中,它是一種方法,而非只是哲學宣言。 德希達指出:「解構並不是要建築師去拆卸建好的東西,而是針對建造的技術本身與建築隱喻的權威性做進一步地調查,以便建構自己的建築修辭,因此解構並不像其表面的字義,也不是建造技術的相反程序。」
德希達的解構應用在建築上,是一種建築的思想,建築不應該只提供住所、庇護所功能,認為要質疑建築的傳統標准,並且將建築自功能性、美學性與居住性的霸權統治中解放出來。 解構主義以設計可以不對歷史蹤跡的記憶場所做出反應的共時性觀點強調理性和隨機性的對立統一。 它也不只是建築師的活動,或是建築模樣上的功夫,而是觀看建築以及在建築空間內活動的人,以各種不同方式體驗空間的行為。 解構建築在形體上普遍呈現以下特徵:
1. 呈現狀似「解構」狀態,總體形象散亂破碎,拆散建築元素之間的系統關系,製造建材間的矛盾性與沖突性。 在形狀、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處理享有極度自由,脫離了古典的軸線與秩序;
2. 動態形體,傾倒、扭轉、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動勢或不安定效果,有別於一般穩重肅立的建築形體。
整體而言,解構建築在於打破傳統依結構原理所建立的視覺經驗的制式規則
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之間是一種既延續又斷裂的關系,前者主要表現在語言論、形式研究、跨學科研究等方面,後者則主要表現在它們不同的哲學基礎、研究方法及邏輯等方面.
結構主義起源於法國。霍克斯(TerenceHawkcs)認為"結構主義基本上是關於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這一思維方式中,"事物的真正本質不在於事物本身,而在於我們在各種事物之間感覺到的那種關系。"[即世界是由各種關系而不是由事物構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種因素的本質就其本身而言是沒有意義的,它的意義事實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間關系所決定。總之,任何實體或經驗的完整意義除非它被結合到結構中去,否則便不能被人們感覺到。"[4]因此,結構主義追求的最終目標是永恆的結構:個人的行為、感覺和姿態都納入其中,並由此得到它們的最終的本質。結構主義哲學所說的結構指的是「事物系統的諸要素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組織方式、或聯結方式」。結構主義強調相對的穩定性、有序性和確定性。方法論:強調整體性。結構主義堅持只有通過存在於部分之間的關系才能適當地解釋整體和部分。結構主義方法的本質和首要原則在於,它力圖研究聯結和結合諸要素的關系的復雜網路,而不是研究一個整體的諸要素。
解構主義及解構主義者就是打破現有的單元化的秩序,然後再創造更為合理的秩序。解構的概念針對的是理論上的專制,意味著一種對某種結構進行解構以使其骨架顯現出來的方式。解構看重的是差異和重復,而不是對立和矛盾。因此,德里達用的是deconstruction(解構),而不是destruction(摧毀)。解構主義是反對權威,反對對理性的崇拜,反對二元對抗的狹隘思維,認為既然差異無處不在 。方法論:解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個文本中的二元對立(比如說,男性與女性、同性戀與異性戀),並且呈現出這兩個對立的面向事實上是流動與不可能完全分離的,而非兩個嚴格劃分開來的類別。而這個的通常結論就是,這些分類實際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絕對的形式存在著的。
❷ 故宮的設計者是誰
故宮的設計者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北京故宮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蒯祥是中國明代建築匠師。生於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於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蘇吳縣魚帆村人(今屬江蘇蘇州) 。
世襲工匠之職,蒯祥的父親蒯富,有高超的技藝,被明王朝選入京師,當了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隨父學藝,蒯富告老還鄉後,兒子已在木工技藝和營造設計上成名,並繼承父業,出任「木工首」,後任工部侍郎。
曾參加或主持多項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負責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宮(1417)、皇宮前三殿、長陵(1413)、獻陵(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裕陵(1464)等。
(2)艾克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北京故宮的建築造型: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
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內廷之後是宮後苑 。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3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宮累計接待觀眾達到1億人次。2019年起,故宮將試行分時段售票 。2018年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築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 2018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建院93周年,故宮北院區項目正式啟動。
❸ 德國艾克告訴你新家裝修一定要貼牆布的12個理由!!!
「德國艾克」告訴你一定要貼牆布,好處有很多
牆布就像是家居牆面的禮服/時裝,賦予家生動活潑的表情。尤其是個性化和高品質的裝修,牆布在質感、裝飾效果和實用性上,都有著內牆塗料難以達到的效果。選用不同的牆布,可以讓家洋溢不同的感覺,巧妙的空間搭配,完美地展示愛家情懷,我就那麼任性了,我的家一定要貼牆布!
1、貼牆布可以使房間看起來大一些 用白底的牆布,選用冷色如綠、藍、淡紫的牆布;小花、小圖案或者大格花但有很多白底的圖案,讓房間看起來更溫馨。
2、貼牆布可以使天花板顯得高一些 用直條紋、或一種有向上支撐感覺的設計;天花板用淡色底的牆布;用花而 且有「V」型或者「U」型的綠色陪襯,使人有向上發展的感覺使天花板顯得高。
3、貼牆布可以也使天花板低一些 牆布一直貼到天花板,用深色或鮮明的顏色作底的牆布及橫條紋效果的牆布都可以也使天花板看上去低一些。
4、貼牆布可以使房間顯得寬一些 用橫紋或有橫紋效果的牆布;用深色的牆布貼在窄的一面,用淺色的貼在寬的一面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深淺不同的纖維織品也有相同的效果。
5、貼牆布可以使分段的牆有整體感 用小的圖案或沒有圖案的牆布使分段的牆有整體感。
6、貼牆布可以掩蓋建築物或礙眼的物體 用沒有圖案、不用對齊的牆布或纖維製品;綠色、灰色及棕色可幫助掩蓋礙眼的物體。
7、貼牆布可以搭配傢具及其他的裝飾品 用牆布的圖案或形態來搭配房間里的裝飾品。
8、貼牆布可以把房間的主題表現出來 用故事性或有主題的牆布來表現,例如用山水等自然風光圖案的牆布貼在休閑的房間。
9、貼牆布可以使在相鄰的房間產生整體感 用配襯性或協調性的牆布,幾乎所有形態、圖案都有配襯性的類型,同時也有與腰帶一起搭配。這種在新式的家庭愈來愈多。
10、貼牆布可以使大禮堂看起來完整些 用大的圖案、或鮮艷明亮的顏色。
11、貼牆布可以營造出正式而高雅的情調 用屬於「傳統正式」類的牆布;用紅色及淡紫色。
12、貼牆布可以讓你的居室更環保生活更健康 現在很多牆布具有如吸附甲醛、吸音隔音、保溫隔熱、低碳節能、防霉透氣、色澤穩定等等功能,這些牆布不僅有很好的藝術表達性,關鍵是都有極強的物理性能,是普通裝修牆材難以達到的。此時如果消費者不了解特有的功能也是一件無形的損失,花同樣的價格卻能獲得更多優點。尤其是強調綠色環保健康家居的今天,健康環保的牆布更應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