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的設計者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的主要設計者是誰
曾聯松
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的紅色象徵革命,上面的五顆五角星象徵著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而星的顏色用黃色則象徵在紅土地上顯示出的光明。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上海解放後,他從《解放日報》上看到徵集國旗圖案的通知,以《東方紅》
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詞為靈感,設計出新中國的象徵----五星紅旗。
Ⅱ 中國國旗設計者是誰
曾聯松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聯松設計。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的紅色象徵革命,上面的五顆五角星象徵著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而星的顏色用黃色則象徵在紅土地上顯示出的光明。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上海解放後,他從《解放日報》上看到徵集國旗圖案的通知,以《東方紅》 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詞為靈感,設計出新中國的象徵----五星紅旗。
Ⅲ 中國國旗是誰設計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曾聯松是一名來自浙江瑞安的普通民眾。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二、國旗的含義:
國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星呈黃色,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五顆五角星互相聯綴、疏密相間,象徵中國人民大團結。每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中心點,表示人民對黨的向心之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
Ⅳ 中國國旗是誰設計的
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專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屬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曾聯松由此成為五星紅旗設計者。
(4)國旗的設計者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
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他的故事。
Ⅳ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呢﹖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當曾老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曾聯松反復閱讀,認真思索,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應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的驕傲。他想自己雖然不是專業畫家,但有美術愛好的基礎,決定投身到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設計工作中去。
1949年秋季,政協收到國旗應征圖案3012幅。從中篩選了38幅作候選圖案,並編輯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發給政協與會人員閱評。其中有一幅大星嵌鐮刀斧頭五星紅旗,正是曾聯松的作品。政協特地在北京飯店設立國旗圖案臨時選閱室,將候選旗幟陳列展覽。
曾老設計的紅旗引人注目。首先被田漢、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為惟一中選的國旗。由田漢送呈毛澤東主席審閱。毛主席同意選為國旗,但建議刪去「鐮刀斧頭」,成為一幅純潔亮麗的五星紅旗;交由政協會議討論。毛主席說:五星紅旗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在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為長方形,紅色的旗幟象徵著革命。左上方綴有5顆黃色的五角星,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在大星之右,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5)國旗的設計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外交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對各自管轄范圍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國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業製作。
第五條 下列場所或者機構所在地,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一)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機場、港口、火車站和其他邊境口岸,邊防海防哨所。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原來被稱為紅地五星旗,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的曾聯松設計的。
Ⅶ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一、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二、五星紅旗的設計經歷及曾聯松簡介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自身的故事。
Ⅷ 我國國旗的設計者是不是曾連松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中文名
曾聯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浙江瑞安
出生日期
1917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
1999年10月19日
職 業
第五、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畢業院校
中央大學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誰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曾聯松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瑞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9)國旗的設計者擴展閱讀:
1949年4月,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佔領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巢穴——南京,掛在偽總統府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落在了地下。同時,一個象徵新中國主權和尊嚴的標志——國旗,已在黨和革命人民的心底開始描繪。
1949年6月15日,全國政協會議籌備會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該會所擔負的籌備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國的國旗這項重要任務,並指定由籌備會的第六小組負責。
這個小組的成員有16人,他們是:馬敘倫、葉劍英、張瀾、郭沫若、陳嘉庚、馬寅初、蔡暢、李立三、張奚若、廖承志、田漢、鄭振鐸、歐陽予倩、翦伯贊、錢三強、沈雁冰。
7月4日,第六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這次會議決定:登報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設立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和國歌詞譜評選委員會。評選工作除由小組成員分別參加外,還聘請了徐悲鴻、梁思成、艾青等專家參加。
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等報刊刊登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
徵求國旗圖案的消息迅速地向全國、向海外傳開。許多人在工余時間,攤開稿紙,開始了設計工作。他們精心設計、繪制出一幅又一幅各具特色的圖案,標上詳細的說明,寄到了北京。他們把設計繪制國旗圖案作為一件光榮、崇高的事情,以傾注自己對新中國無限熱愛的心意。
有一位當年曾沖殺在戰場上的戰士,在一篇文章里詳盡記敘了人民解放軍戰士怎樣在陣地、在戰壕里討論應征國旗圖案的情景:我們利用戰斗空隙,就在陣地上、戰壕里,在槍炮聲中討論了這三幅圖樣(應征國旗圖樣),討論會開得非常熱烈。
大家不光對國旗圖樣各抒己見,還談了不少激動人心的感想。有的戰士無比興奮地說:徵求國旗圖樣的意見,說明新中國很快就要成立了,等新中國成立那天,我要握著槍戴上立功獎章,在國旗下庄嚴地照一張像。
不少老戰士還用豐富的想像力,描繪著新中國成立後的美好前景,憧憬著未來的共產主義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