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2 10:41:01

㈠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比例教案

比和比例
比的意義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師的講解及學生的觀察、思考、討論、自學等活動,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各部分名稱,理解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2.通過學生舉例說明什麼是比,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3.通過教學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初步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談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2.舉例說明:如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
提問: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一些什麼問題?怎麼解答?
學生可能提出:(1)長比寬多幾分米? (2)寬比長少幾分米? (3)長是寬的幾倍? (4)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二、探究新知
1.講解:長是寬的1 倍,我們又可以把它們之間的關系說成長和寬的比是3比2;寬是長的 ,我們又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2比3.
2.反饋練習.
課件出示:
(1)蘋果有4個,梨有5個.(蘋果的個數是梨的 ;梨的個數是蘋果的 ;蘋果和梨個數的比是4比5;梨和蘋果個數的比是5比4.)
(2)舞蹈興趣小組有女生9人,男生4人.(女生的人數是男生的2 倍;男生的人數是女生的 ;女生和男生的人數比是9比4;男生和女生的人數比是4比9.)
3.教師講述.
剛剛我們比較了兩個同類的量.不僅兩個同類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類的兩個量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如已知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可以求出什麼問題?(汽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怎麼求?(100÷2=50千米.)
4.教師講解.
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可以用速度即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來表示,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即路程和時間的比是100比2.
5.學生舉例.
請舉一個可以用比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關系的例子.盡可能讓學生多舉例子.(諸如4小時做32個零件,做的零件個數與所用時間的比是32比4;排球有8個,足球有15,排球與足球個數的比是8比15,足球與排球個數的比是15比8等.)先讓同桌同學互相說,再指名說.
6.觀察、比較、思考、討論.
什麼情況下,兩個數的關系可以用比來表示?
分小組匯報、可能學生的語言敘述不到位,但只要說出大意就行.多請小組代表發言.
7.指導學生看書.
8.自學.
關於比,你還想知道一些什麼?
9.匯報.
通過自學,你還知道了什麼?完成板書:
3∶2=3÷2=1
比 前項 比號(∶) 後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10.思考.
(1)關於「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時也可能是整數」,你怎樣理解?(比值是一個數,既然是數,就可以是分數,也可以是小數或整數.)
(2)比的後項為什麼不能為0?
(3)足球比賽中的0∶0和我們今天學的知識有什麼不同?
11.讓學生互相說說通過自學,你又明白了什麼,然後指名回答,完成下表:
比 前項 比號(∶) 後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12.質疑問難.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還想知道些什麼?
13.師生共同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後反思
比的意義實際是兩數的相除關系,教學時引導學生從研究兩數的關系入手,通過典型例子的獨立解答和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明確兩數相除即兩個數的比,使學生把比的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然後,通過學生的觀察、自學、思考、回憶、討論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稱及比和分數、除法的關系,加強知識間的聯系;並且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要注重比和除法之間的聯系。

以上只是其中一節,文件太大,請提供郵箱,我再發過來。

㈡ 六年級比例的意義教案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內容《比例的意義》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求比值和比的應用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掌握比例的意義,對學生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和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應用,乃至在初中繼續學習有關正、反比例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1、本班現有學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額大,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將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這一學時的內容分成了兩課時,本節課主要學習比例的意義。
3、本節課我准備從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協作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各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探索比例的意義的過程,並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會組比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愉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比例的意義。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3、能根據一個比例寫幾個不同的比例。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