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logo
A. 中國七大節日圖標代表的意義都是什麼
2011年2月24日,七大中華傳統節日logo、主題形象和原創詩詞試用發布會在重慶希爾頓酒店召開,重慶市文廣局副局長李廷勇、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金堅范、重慶豬八戒網CEO朱明躍、重慶天友乳業集團總經理邱太明出席了本次發布會,並當場揭示了七大傳統節日試推行LOGO,這七個LOGO均由豬八戒網會員設計。
元宵節 每個選出來的作品都是幾經推敲,優中選優得來的,每個作品都蘊含了與其節日相匹配的內涵文化、習俗等。比如元宵節,時逢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正月十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人們把它稱為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湯圓)、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本次選出的這個元宵節的標識,整體一個孩童的形態,給人以深動活潑的感覺,其中又包含了元宵節的最有代表性的實物湯圓。紅紅的色調、嬉戲的孩童、軟糯香甜的湯圓,整個元宵節的氛圍一下就完整的展示在人們眼前,非常有代表性。
清明節 同是綠色,清明節LOGO的綠色與這個就有明顯的的區別。清明時在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嫩芽的新綠融入在LOGO中很好的表現的萬物復甦,一片欣欣然的景象。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標識中兩個簡易的人形一人執香跪拜,一人執帚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充分的詮釋了清明節祭祀祖先的意義。
端午節同樣以節日的代表性食物為元素融入到LOGO中的還有端午節,標識整體展現了我國端午節兩大必不可少的,最有代表性的節日元素「粽子」和「賽龍舟」在裡面,龍舟的尾部延長,把端午二字囊括其中,加強了標識的整體感。整體的顏色搭配上也很恰當,「粽子」用的兩種不同綠色的搭配也間接映射到端午節的另外兩件有代表性的物體,菖蒲和艾葉,也點名了端午的時節。
七夕節 七夕節的標識由「七夕」二字巧妙變形而成,將中華有五千年歷史的印章、書法與牛郎織女結合,巧妙幻化成天水連漢水、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的瞬間。標識整體簡潔大方,意境完整,主題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紅色與白色的搭配為整個LOGO加分不少。
中秋節標識雖有暖色調的加入,但整體看上去比較素凈,沒有那麼跳躍,這正符合中秋節的時令特點。中秋節名字的由來與它的時令關系匪淺,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作品以嫦娥逐月為設計元素還原了中秋賞月、拜月望嫦娥的民間活動,整體飄逸、簡潔大方,圓的造型諭示中秋月圓人團圓的美好場景。 重陽節 以時令命名的節日還有重陽節。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選出來的重陽節LOGO的設計者,他很好的抓住了重陽節的這幾個特點,用雙九與菊花作為元素,結合中國古老的毛筆元素,淋漓盡致的體現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節日文化,表達了歡慶又幸福圓滿的生活景象。 春節 春節,就是中國農歷的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春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在正月初一這一天。很多老百姓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准備年節器具張燈結綵你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春節是我國節日氛圍最為濃厚,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這次7大傳統節日形象的徵集結果中,春節的LOGO的評選也是評委們耗時最多的一個,經過作者的都次修改,才有的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個標識。作品用色大膽,紅色詮釋了節日熱鬧的氛圍,也預示人們的生活紅紅火火,紅色的燈籠稍稍傾斜,燈籠穗子輕輕飄逸,給人一種春風拂面的體驗。綠色是春天裡生機勃勃的顏色預示,綠色的「春」字跨出了圓圓的燈籠,有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感覺。讓人一看家就有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生活美滿紅火、欣欣向榮的的感覺。
B. 央視牛年春晚logo亮相,對此你怎麼看
春節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比較開心的一個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當中我們能夠全家坐在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所以說這也是一件比較幸福的事情。然而在春節晚會上面肯定就會有一些logo,這一些logo也是代表著今年的屬相。在熱點上就有央視牛年春晚logo亮相這一件事情,網友們對於這一件事情都比較關注,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對於央視牛年春晚logo亮相這件事情來說,我的看法就是以下所說的這一些。
C. 求中國六大傳統節日標志和說明
中國六大傳統節日
1.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2.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3.清明節 (農歷三月初八)
4.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
5.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6.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
春節
春節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
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D. 下面是傳統節日春節的形象標志
標志是由中國大紅燈籠和「春」字巧妙結合而成。(2分)大紅燈籠蘊含中國專墨跡風屬格韻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象徵,寓意吉祥、喜慶,用來祝願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2分)整個標志簡明、大方、個性鮮明、易於識別。恭賀新禧,新年快樂。(1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能力。從徽標的構成來看該標志由中國大紅燈籠和「春」字結合而成,從標志的名稱是「春節」,把這些要素結合起來分析,組織語言,不難得出答案。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技巧點撥】圖文轉換的題型主要以下幾種:描述內容,擬標題,品寓意。首先仔細觀察畫面,了解畫面的組成部分:中國大紅燈籠和「春」字,最後展開想像,按照要求(結合構圖要素,解讀設計的精妙之處),並結合生活,由表及裡,由畫面到生活,進行思考,描寫出場景。
E. 我們國家的節日LOGO還有那些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
「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一月一日: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會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陽,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線。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歷1月1日,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元旦節。我國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說清明前兩天]。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之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於是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人們起火燒飯,以寒食表示悼念。後來便形成了在寒食這天寒食、掃墓的風俗。)
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
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農歷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陰歷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我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後有婦女於此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所謂乞巧,即在月光下對著織女星用綵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准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九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制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F. 春節對聯logo圖片
這個可以 嗎?
G. 春節的結束是春天的標志英文
The end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sign of spring.
春節的結束是春天的標志
H. 春節有什麼標志性物品,至少10個。急!
鞭炮,對聯,餃子,窗花,壓歲錢,新衣,中國結,大紅燈籠,福字,年糕,糖果,年畫
I. 百度春節的logo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沒有代碼
提取方法:
1、新建目錄:「dragon」,再在裡面新建目錄「img」,
2、分別下載下面文件到「img」裡面
http://www..com/cache/dragon/js/dragon2012.js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body2.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body2v.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foot2.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foot2v.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head2.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head2v.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logo_1.gif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logo_2.gif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plume2.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plume2v.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tail2.png
http://www..com/cache/dragon/img/tail2v.png
3、用記事本在「dragon2012.js」文件中查找「http://www..com/cache/dragon/」,刪除保存。
4、在「dragon」目錄下新建一個文本文件,用記事本打開,復制下面代碼保存後更名為「index.htm」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c.org/TR/1999/REC-html401-19991224/loose.dtd">
<!-- saved from url=(0011)http://www.xxx.com/ -->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zh-cn">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
<TITLE>龍年大發</TITLE>
<STYLE>
#m {
MARGIN: 0px auto; WIDTH: 680px
}
HTML {
OVERFLOW-Y: auto
}
BODY {
BACKGROUND: #fff; FONT: 12px arial;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TOP: 0px; LIST-STYLE-TYPE: none; POSITION: relative
}
P {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TOP: 0px; LIST-STYLE-TYPE: none
}
FORM {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TOP: 0px; LIST-STYLE-TYPE: none; POSITION: relative
}
TD {
TEXT-ALIGN: left
}
IMG {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
A {
COLOR: #00c
}
A:active {
COLOR: #f60
}
</STYLE>
<BODY>
<div id=m></div>
<p></p>
<DIV id=m>
<P id=lg><IMG height=129 src="img/logo_1.gif" width=270 useMap=#mp>
<MAP name=mp>
<AREA onmousedown="return ns_c({'fm':'behs','tab':'bdlogo'})" title=歡迎光臨! shape=RECT target=_blank coords=22,17,252,110
href="http://www..com">
</MAP>
</P>
<SCRIPT src="img/dragon2012.js"></SCRIPT>
</DIV>
</BODY></HTML>
祝你新年快你!
J. 有哪些代表春節的符號或吉祥物
應該是大紅顏色的對聯的顯得十分喜慶,現在過年貼對聯基本上都非常常見,外國人也會貼對聯,對聯就是一個過年的象徵了,因為看見他才會想起過年的樣子,小時候特別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