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情感
Ⅰ 人物形象設計中的設計形態和設計情感
你的這個問題在西方管理科學中歸為CIS形象體系設計,是審美情趣的表達內展示效應問題。
人物形象設計容應取決於其所在地區的主流文化。比如要設計一位西方紳士或摩登女郎,則其體態、服飾、相貌、言行等構成必須與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趨同。明星、政治人物往往是主流文化的代言人,而社會地位低下者,必然成為粗俗形象的代言人。
人物形象設計要取得畫龍點睛神似的效果,就是要放大其個性、狠狠作秀,東一眉毛、西一嘴巴地符合其個性化,則形態與情感才能打動人、感動人,才能立功立德立言而不朽。
設計師本身的設計風格當然也很重要,是彰顯自身品牌的重要因素。這取決於設計師的學養與生活體驗。人物形象設計必然會帶上設計師本人的意識烙印,善用之也成優勢。
Ⅱ 如何理解設計情感
情感中最好少有設計成分,當然 真誠最重要。
Ⅲ 產品設計情感的表達要素有哪些
香奈兒所出的香水每款都有它所特有的版型、所表達的情愫,想法什麼的。
再例如以純這個品牌。主要走清純干凈的總路線。這是以純特有的路線風格。讓人覺得所有版型復雜顏色深系的衣服中也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純白色以簡單為主的品牌。
產品設計這種東西,我認為主要是要抓住特有、特別,以及耳目一新這三個詞。
不論顏色設計風格還是其他什麼的。
不需要走在潮流前線。但是必不可少的是讓人有一種心靈上的震撼和親切感。
例如。老人喜歡傳統的風格。但是那些過於復雜的裝飾團卻會讓人覺得有些心煩。從老人的心裡想法著手,用皮油紙包裝的肥皂上印一些簡潔美觀的傳統圖案就可以。
年輕人的話。分為兩種去考慮就好。我認為現在的【主流】似乎是以誇張為主。所以,我覺得偶爾出一些清新簡潔看起來美觀大方的淡素色視頻、服飾反倒會在那些復雜的服飾中脫穎而出。
總之,我認為設計最主要的,就是抓住現在人們的想法和內心。然後逐個攻破的一種商業手段。充外型上波的他人的好感,就要先從所有人心底真正呼籲的方向和路線去走。
總之,就是這樣。如果我解釋的不是很明白的話,那麼很抱歉。我並不是讀這個專業的,所以也只能給LZ提一些小建議而已。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對的話,可以試著和我討論一下……
Ⅳ 什麼是視覺設計的情感因素
能讓看到的人產生特定的情感就是。比如母子的畫面就會讓人產生特定的情感因素。
Ⅳ 藝術設計中情感的作用和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藝術學里所闡述的是「審美情感的特徵」和「藝術的情感特徵」,注意「的」位置,兩題答案都有,你自己選對你有用的。例子自己舉吧,那又不費腦子。
藝術的情感特徵:
首先: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一切文學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中,始終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
其次:在藝術形象特別是典型形象中,無不滲透著和凝聚著創作主體真摯的情感。在整個審美認識、審美創造以至審美欣賞的過程中,情感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審美情感也是藝術區別於哲學或科學的標志。
再次:情感不僅在藝術創作中,而且在藝術欣賞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最後,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構成因素,沒有沒的感受與感動之情,則不成其為美感。在審美活動中,在藝術中,情感與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沒有情感的藝術是說教,沒有思想的藝術是說夢。
審美情感的特徵:
審美情感不是生活中一般的情感,不是純心理或純生理的反應,而是伴隨著審美認識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其基礎是審美認識。在藝術欣賞中,欣賞著的審美情感往往是伴隨著他對作品的審美認識和審美理解而產生的,而認識與理解愈深刻,他的美感也就愈強烈。
Ⅵ 什麼是情感設計
UX / UI設計師使用這種設計方法來設計創意界面,以觸發用戶的積極情感響應。產品產生的情感可能會極大地影響用戶對產品的看法。
情感在人類理解和學習世界的潛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積極的經歷會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和喜好,而消極的經歷會保護我們避免重復犯錯。情感設計對網站或應用程序的設計有很大的影響,它可以幫助用戶獲得更好,更令人愉悅的用戶體驗。
情感設計的三個層次
唐·諾曼(Don Norman)定義了情感設計的三個層次,這些層次在很大程度上相互聯系,並且對設計產生很大影響。情感設計的三個級別如下:
1.內在設計(visceral design)
當用戶遇到產品時,內在設計是一種潛意識的反應。通常,它通過外觀和感覺以及感官參與來處理美麗和卓越的品質。用戶對內在設計立即做出強烈反應。對內在設計的反應是通過對體驗的初步感官掃描引起的。良好的內在設計使用戶感到高興和興奮。
Ⅶ 設計情感的第三個層次在於形式的象徵意義舉例
什麼是情感設計?
情感設計是指以人與物的情感交流為目的的創作行為活動。設計師通過設專計手法,對產品的屬顏色、材質、外觀、點、線、面等元素進行整合,使產品可以通過聲音、形態、喻意、外觀形象等各方面影響人的聽覺、視覺、觸覺從而產生聯想,達到人與物的心靈溝通從而產生共鳴的表達方式[1] 。
也就是說情感設計能讓產品帶有情感,能與人心靈溝通,產生共鳴。
拉近人與物的關系,讓我們無論何時,身邊都有一個知心朋友,
Ⅷ 結合設計實踐分析設計情感的特點
《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學設計與說明[教學內容]五年級上冊第63~64頁例1、例2及相應的「練一練」,練習十一第1~3題。[教材簡析]本節課教學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例1以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為素材,讓學生研究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啟發學生用列表的法有序地一一列舉長方形的長和寬,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後回顧反思解決這個問題所用的策略。再安排學生計算每種情況下長方形的面積,從而發現規律。例2以訂閱提供的三種雜志為素材,讓學生先分類再運用列舉的策略探究有多少中不同的訂閱方法,並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之後反思列舉式應該注意的問題。「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第1~3題安排學生在提供的情境中練習運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有條理的分析數量關系,並獲得問題的答案。2、溝通「一一列舉」和「列表」兩種策略的聯系,通過列表,幫助學生養成有序列舉的習慣。3、在學生感受這一策略的特點和價值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4、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策略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策略的價值,並使學生能主動運用策略解決問題。[教學難點]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策略帶來的好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教學過程](一)感受情境,喚醒記憶1.以「寶貝向前沖」為情境,引出3道不同年級的數學題。(1)把7個蘋果分成2堆,有哪幾種分法?(2)有3個木偶娃娃和2頂帽子,最多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3)用小數點和2、3、4最多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小數?2.引導學生找這3道題的解法的共同特點,並想一想在解題時要注意什麼。(要注意有序性,做到不重復、不遺漏。)3.揭題。【用學生已會解決的不同層次的3個實際問題為教學引子,喚醒學生關於有序的經驗,並在反思解題的共同特點和注意點時,讓學生感知本課教學的重點——有序思考。這樣的設計旨在梳理分散在各個年級的與一一列舉有關的內容。】(二)整理信息,感悟策略教學例l:王大叔用18根l米長的柵欄圍一個長方形羊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1.整理信息。提問:從題目中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2.這題要求的是什麼?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想到用18根小棒擺一擺,或者畫18根等長的線段表示出來。談話:你們想到的擺小棒、畫圖的法當然是可以的,不過我們現在手中沒有小棒,畫圖要一幅一幅地畫又很麻煩,況且我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應該學會把圖裝在心中,用其他的法來表達自己的思考。3.出示表格。小組先動手圍一圍,再將不同的圍法填入表格長方形的長/米長方形的寬/米長方形的周長/米長方形的面積/平方米4.匯報結果。交流所填表格,並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重復和遺漏的現象。5.整理表格。讓學生結合具體的無序的表格談談怎樣使之有序。6.探尋規律。引導學生結合有序排列的表格,探尋表格中隱含的數學規律,得出:①周長不變。不管怎樣圍,周長都是18米。②長、寬和面積都在變。長由8米變到5米,寬由1米變到4米,相應的面積由8平方米變到20平方米。③長與寬的差越小,長方形的面積就越大。④從充分利用資源的角度考慮,應選擇面積最大的圍法。7.回顧反思:引導學生回顧幫王大叔解決圍羊圈問題的過程,思考有哪些收獲、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教師歸納;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能列出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策略;有序思考不僅能保證列舉時不重復、不遺漏,還有助於發現規律。【本環節旨在促進學生用表格進行一一列舉,並藉助表格理解基本的數量關系、發現數量的變化趨勢。教學時要突顯有序思考,可分四個層次:第一層,整理信息。為了防止學生囫圇吞棗地理解題意,可先讓學生讀題後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認識基本的數量關系。第二層,無序列舉。可故意將表格多設計幾行,設置陷阱,「誘使」學生出現重復或遺漏的情況,還可在學生匯報時有意展示有重復、遺漏現象的表格,讓學生意識到無序會導致遺漏或重復,引發學生的思考。第三層,有序列舉。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讓學生認識到列舉時要有條理、有序,體驗有序的重要性,增強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第四層,反思提升。在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思、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教學例2:訂閱下面的雜志最少訂閱1種,最多訂閱3種,有多少種不同的訂閱方法?訂閱方法只訂1本訂2本訂3本《科學世界》《七彩語文》《數學樂園》1.學生獨立整理信息,理解「最少訂閱1種,最多訂閱3種」的意思。2.引導學生按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的步驟列出所有可能的訂閱情況,重點交流訂閱2種的可能情況,突出有序思考。3.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不列表,還可以怎樣列舉所有可能的訂閱情況」,並嘗試用字母、數字、符號或其他形式表示這3種雜志,列出所有可能的訂閱情況。4.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方法簡便,並說說理由。【本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靈活選用策略的能力。讓學生探索不列表時怎樣列舉所有可能的訂閱情況,能促使學生多視角、多形式地解決問題,有效預防學生把解決具體問題作為學習目標,或片面地將一一列舉策略理解為通過表格列舉的策略,提高他們靈活選用策略的能力。】(三)解決問題,鞏固策略1.獨立完成教材第64頁「練一練」:「一張靶紙共3圈,投中內圈得10環,投中中圈得8環,投中外圈得6環。小華投中2次,可能得到多少環?」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並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指導。展示列舉方法不同的學生的答案(可能得到的環數有:20環、18環、16環、14環、12環),共同評議。2.獨立思考:把「小華投中2次」改為「小華投了2次」,結果怎樣?3.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一一列舉策略,具體是如何應用的。【本環節旨在讓學生獨立應用一一列舉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內化一一列舉策略。】四、總結提問:這節課你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什麼?可以用哪些方式列舉?列舉時要注意什麼?
Ⅸ 情感化設計和情感體驗設計有何區別
一、《情感化設計》
作者:(美)諾曼著,付秋芳,程進三譯
ISBN:10位[]
13位[9787121009402]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日期:2005-5-1
定價:¥36.00元
內容:
本書以獨特細膩、輕松詼諧的筆法,以本能、行為和反思這三個設計的不同維度為基礎,闡述了情感在設計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將情感效果融入產品的設計中,可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設計工作人員的問題——物品的可用性與美感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好用的東西一般都是難看的。
二、《產品體驗設計中的情感體驗研究與應用》
介紹:
體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後,人類經濟生活發展的第四個階段,脫胎於體驗經濟的體驗設計也走上了歷史的舞台。產品是經濟的基石,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它不再滿足於物質層面上的使用要求,而開始關注非物質層面上的情感需求與心理體驗。因此,在物質功能以外,產品更應該是使用者與設計者、與周圍環境、與社會情感交流的信息載體。情感因素已成為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設計越向越高層次發展就越注重人的情感需求,即通過設計實現產品與人們心靈和精神的溝通與交流,更加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本文以體驗經濟、體驗設計為出發點,結合「體驗」和「情感」的本質和內涵,從三個層次詳細闡述了產品設計中的情感體驗及其表達途徑。提出了基於情感體驗的產品設計的原則、方法,並總結設計流程,用於指導設計實踐。
。。。。。。
因是復印件,出版單位不詳,一般應該有專業書店買的,你找找看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