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設計大賽
Ⅰ 第二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
一共分為八大知識類型,七百多題,我有答案,總不能叫我一個字一個字的碼給你吧...
Ⅱ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怎麼樣
簡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坐落於美麗的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是中國最南端唯一的一所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三亞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單位共建的全日制應用型公辦普通本科省屬高校,是海南省中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搖籃和知識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基地。 學校創辦於1954年,現有三亞、五指山兩個校區,校園總佔地面積2100餘畝。現有總建築面積53.2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2666.41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722.07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48.05萬冊,電子圖書48.44萬冊(冊),自購及共享各類資料庫32個,自建資料庫5個。 學校有12個二級學院,1個旅遊管理專業碩士(MTA)點,52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涵蓋了文、理、工、管、法、史、農、教、藝等9個學科門類。學校已有海洋科學等18個涉海類專業(方向),確定了海洋人文歷史、海洋旅遊、海洋管理、海洋食品、海洋信息、海洋生物生態與環境等六大重點建設的學科方向和領域。擁有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特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產業化基地1個,省級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5個,院士工作站2個。此外還有科技部、教育部批準的三亞國家大學科技園,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重點研究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區域學中方研究中心,教育部馬來西亞研究中心,人事部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院校,海南旅遊協同創新中心,海南國際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海南省兩岸少數民族研究院,南海文明研究基地,海南文學研究基地,海南熱帶雨林畫院等。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旅遊、民族、生態為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格局。 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84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410多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600多人,雙聘院士2人。教師隊伍中既有國務院特貼專家、省優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省515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也有來自企業、科研院所的雙師型教師。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20人,本科生14100多人、專科生2900多人,留學生100多人。學校確立了「服務需求,心智為本,通專結合,德能並舉,知行合一,創新自立,勇於擔當」的人才培養理念,突出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幾年來,學生獲得國家級獎勵361項、省級獎勵969項,其中在全國組織的「挑戰杯」、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導游大賽、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學科競賽中表現出色,獲得國家級一等獎31個、二等獎86個。 學校依託三亞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區位優勢,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化交流合作優勢日益彰顯。學校先後與五大洲和港、澳、台共63個國家及地區的127所高校、教育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近年來,學校組織承辦國際論壇、國際研討會20餘場,接待和參加國際國內合作交流會議200多次。 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428項,省部級以上項目13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5項,省級重大科技項目4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項。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豐碩,其中《黎族通史》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實現了海南省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學校先後獲得「海南省產學研結合十大傑出院校」、「海南省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先進院校」、海南省「十三五」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單位和海南省「十三五」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等榮譽稱號。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秉承「明德、博學、勵志、篤行」的校訓,以海興校,彰顯「海洋性」、「應用性」的辦學特色,努力建設成為一所立足海南、服務南海、面向東盟的國際化、開放性、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熱帶海洋大學,為服務海洋強國戰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五指山的青翠挺拔,凝聚著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堅毅頑強;三亞灣的蔚藍澎湃,孕育著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遠大理想。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將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誠攬天下英才,廣招天下學子,願與您一起用信念支撐行動,用辛勤耕耘理想!與您一起憧憬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的美好明天,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 誠摯地歡迎莘莘學子報考中國最南端的公辦本科高等學府——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注冊資本:97887.42萬人民幣
Ⅲ 第三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是國家級的比賽嗎
這個沒接觸過,不清楚
Ⅳ 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 能保研嗎
還要看你其他方面,比如績點,其他證書
Ⅳ 全國大中學生第六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含金量高么
大中學生。。。。看上去就不靠譜。不過還是主要看主辦單位,主辦單位靠譜這個才靠譜。
Ⅵ 全國大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多少人參加
大中學生。。。。看上去就不靠譜。不過還是主要看主單位,主單位靠譜這個才靠譜。
Ⅶ 你學校的校服都是怎麼樣的
最開始我小學有個禮服,白襯衫加一個小背心,還有一個西裝的外套,男孩褲子,男孩是黑色的裙子,我挺喜歡的,後來校服變了我只知道我小學(到現在)起碼變了4次校服
Ⅷ 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的競賽章程
第一條 為了落實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由工信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以及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高校等共同組織「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活動。
第二條 活動宗旨:崇尚科學、實踐求知、銳意創新、面向海洋、服務國防。活動目的:引導高校學生樹立開拓創新、刻苦鑽研、勇於實踐、團結協作的精神,促進高校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第三條 活動內容:海洋航行器設計,海洋裝備與海洋結構物創意設計,航海模型設計與製作,模型比賽及其它相關內容。 第四條 設立「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組委會)。組委會由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內科研、生產、設計、教育、管理等主要單位負責人和專家組成,是活動的最高領導機構。組委會設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
組委會下設裁判委員會和秘書處。
組委會掛靠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組委會秘書處掛靠西北工業大學。
第五條 組委會職責
1、批准競賽的章程和規則,確定承辦單位、競賽內容等;
2、審議批准競賽工作計劃及其他有關事項;
3、審查、確定競賽成績及裁決競賽過程中出現的爭議;
4、籌集競賽所需經費,審議活動經費收支報告;
5、研究決定其他重要事項。
第六條 組委會採用民主集中制的議事原則,確需採用表決方式決定的事項,須超過與會委員2/3同意,方可通過。
第七條 裁判委員會
裁判委員會主要由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科研、生產、設計、教育等單位的專家組成,其職責:
1、制定參賽作品的評審細則和模型比賽的裁判規則提交組委會批准,並執行;
2、審查評定參賽作品的科學原理、技術水平和知識產權權屬等;
3、對參賽作品和競賽結果進行評判,確定參賽作品成績、名次和獲獎等級;
4、負責參賽作品、參賽人員和參賽過程的異議處理,處理結果提交組委會備案。無法處理的異議交由組委會裁決。
第八條 組委會秘書處
組委會秘書處是辦事機構,主要由活動主辦和承辦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組成,其職責:
1、落實組委會決定的事項,制定競賽工作計劃;
2、受理參賽申請,對參賽者及參賽作品進行形式審查;
3、落實競賽場地、器材、工作人員、志願者、後勤服務等事宜;
4、負責活動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傳遞和發布活動信息;
5、負責參賽作品的公示,活動的宣傳報道;
6、其他事項。
第九條 活動每年舉辦1次,決賽時間定於暑期進行。
第十條 活動承辦單位可輪流。擬承辦下年度賽事的單位,應在本年度競賽開始前向組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內容包括承辦條件、競賽主題、競賽規程、競賽時間、競賽地點以及經費籌集等。經組委會審議通過,並於本年度頒獎大會上公布。 第十一條 參賽人員資格:凡在活動當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在校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職碩士、博士研究生)均可申報參賽。
第十二條 參賽作品申報:參賽作品必須是比賽當年7月1日前完成的作品。申報參賽的作品可以個人作品、集體作品和單位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為學生,且不得超過二人;凡作品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的作者必須均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者集體作品,均按參賽隊伍中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類進行評審。
第十三條 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設計與製作兩類。其中,設計類作品須提供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等;製作類須提供作品實物;其他競技類比賽按競賽規程實行。
第十四條 申報參賽作品所在單位需對本單位參賽作品進行原創性與保密審核書面證明材料,否則不予評獎。
第十五條 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推薦,經由申報者所在單位學籍管理、教務或科研管理部門審核確認。
第十六條 參賽作品必須未獲得過國內同級別競賽獎勵。曾經獲獎,但已經實質性改進並再創新的作品,經資格審查同意、公示後無異議方可參賽。 第十七條 「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競賽一般每年3月份開始受理申報,7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現場比賽。
第十八條 參加競賽應由各單位組織進行申報,提交的作品首先由秘書處進行形式審查;通過形式審查的作品,採用通訊方式由裁判委員會成員進行預評審。
第十九條 裁判委員對預評審通過的作品進行現場評審,對於方案設計類的項目必要時可對參賽人員進行問詢,處理各種質疑,提出參評作品的獲獎等級建議。
第二十條 對於可進行實物或模型航行的作品須按照規則在決賽現場進行實航比賽,根據成績確定實航或功能演示的獲獎名次,該成績為此類作品獲獎等級的重要指標。 第二十一條 在大賽期間,組委會選擇有特點的作品進行展覽,包括學術論文、實物或模型。
第二十二條 承辦單位在決賽期間,可組織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動。經組委會批准可適時舉辦單項展示賽或邀請賽等,豐富競賽的活動。
第二十三條 大賽組委會在決賽後期,舉辦成果轉讓活動,參賽作品均可參加。參賽作品成果轉讓與否不作為加分因素。
第二十四條 參賽作品的成果產權及利益分配由學校和作者協商確定。組委會可根據需求,結集出版獲獎作品介紹及裁判委員會評語。
第二十五條 承辦單位可在競賽期間,開展以海洋科技為主題的科普宣傳活動,通過座談、講座、多媒體宣傳等方式增強大學生的海洋知識。 第二十六條 活動設獎級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等級獎分別約占進入決賽各類作品總數的10%、20%、30%。對所有獲獎作品及競賽項目頒發證書及相應物質獎勵。
第二十七條 參加決賽的作品、競賽項目,確認資格有效的,由組委會向作者頒發證書,作者排序以報名表為准。
第二十八條 競賽設立優秀組織獎,獎勵在競賽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
第二十九條 對通過初評的參賽作品在指定網站上公示(公示期一個月)。在現場比賽前收到實名異議時,組委會秘書處負責調查和異議處理,處理結果報組委會批准。
組委會保護異議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在符合競賽宗旨前提下,組委會可聯合社會有關方面設立、評選專項獎。 第三十一條 活動的經費籌集和支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競賽結束後,承辦單位須向組委會提交活動經費收支報告。
第三十二條 參加決賽的作品,作者所在單位應向大賽組委會交納報名費。報名費主要用於競賽活動支出,其使用情況接受組委會的監督和檢查。
第三十三條 組委會按照國家有關法律,嚴格保守參賽作品中涉及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活動的所有信息必須經大賽組委會授權,方可在媒體及推薦網站上發布。凡涉及參賽作品屬於團隊個體行為的相關報道,自行把握參賽作品中技術及商業內容的披露程度。
第三十四條 組委會根據情況設立「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網站(前期可由承辦單位或指定單位臨時設立),發布有關信息,展示獲獎作品,宣傳科普知識。
第三十五條 組委會將根據競賽活動開展情況逐步完善、制定各項工作制度,使競賽活動的各項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並盡可能與國家開展類似競賽活動相銜接,為參與競賽活動的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第三十六條 本章程自大賽組委會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並負責解釋。
Ⅸ 貴州旅遊最佳路線
D1 抵達貴陽
抵達貴陽,自行入住酒店。
酒店:貴陽凱恩斯酒店 四星或同級
Ⅹ 印象大連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印象·大連文化創意設計大賽2012年正式啟動,為首屆全市范圍內學術權威型賽事專。主辦方為大連屬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大連市輕工業聯合會、大連市平面設計協會;由大連市群眾藝術館、大連市美術家協會、大連各大藝術院校協辦;大連市海舟華藝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一、大賽宗旨--魅力、文明、復甦;主題--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二、作品的徵集對象為大連各類藝術設計公司、廣告設計機構及藝術工作室、大連市內各高校藝術設計學院等單位和個人。
三、參賽作品要求:以《印象·大連》為主題,參賽作品共分城市形象、企業品牌、產品設計、海洋文化四大篇章。
印象·大連作為大連文化品牌項目,每年將舉行一次,其賽事影響力將以大連為起點逐步涵括遼寧,覆蓋東北,為大連設計行業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