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後蓋設計
① 畢業設計手機後殼注塑模具設計和手機後可注塑模流分析哪個更簡單
建議你選擇前者模具設計,這個藉助ug軟體的注塑模模塊輕松搞定。
② 手機後蓋塑料膜設計方法
1:選擇比較適復合自己的貼膜(圖案啊之類的制)
2:小心粘貼,沒有氣泡,挑揀用平的軟的橡膠推具推出氣泡.
3:挑把鋒利的小刀(考慮手術刀,美工刀等)沿著凹槽切割,馬上小心用火烤好,防止粘上贓東西.
OK了講解完畢
③ 我想了解一下手機外殼結構設計和生產工藝
你的問題可真大,如果講詳細的話那可要很長的時間了。
先簡單和你講吧,內手機容金屬手機外殼一般也有壓鑄的,也有沖壓的,例如鎂合金,鈦合金,主要是壓鑄生產的,像不銹鋼,鋁合金一般就用的沖壓製程。
拔模角度一般情況下都必須要做的,要不然出不了模。
後處理工藝那就很多了。最常見的為烤漆,電鍍,真空鍍,陽極 移印 等等。
塑料手機外殼呢的生產工藝:就是注塑成型,處理工藝也基本是這些,當然還有其它熱熔,超聲波等。
④ 為什麼大多數安卓手機電池後蓋都是硬掰開設計
沒事,都是安卓系統的機器,耗電量非常大,這樣能有效的保護電池。
如果你是智能機器就最好配塊電池,我現在用的品勝電池,價格很便宜,有一年質保
順便給你說一下。
⑤ 手機電池後蓋與B殼的Z方向上設計間隙為多少
感謝!我的理解是:建3Dmaster時就把此間隙留好,至於大面與專側面的間隙後面做結構確屬定。A,B分模面的間隙為0,電池蓋分模面與B殼間隙為0.05,電池蓋與上面的後蓋間隙為0.1(有的要拆後蓋,一般還是B殼)。後面做結構留下面的間隙:電池蓋大面與B殼Z向0.1(0.15),行程方向留0.1(0.15)由於我也看到有幾款手機的外觀建模沒有留間隙,間隙全部為0,所以我對我的理解有點疑慮,請指教!
⑥ 手機後蓋有designedbyfidinchina什麼意思
designed by fidin china
通過fidin中國設計來
designed 英[dɪ'zaɪnd] 美[dɪ'zaɪnd]
adj. 有計源劃的,原意的;
v. 設計; 設計,繪制( design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 計劃; 企圖;
[網路] 設計的; 設計好的; 精心設計;
[例句]He designed this machine.
他設計了這台機器。
[其他] 形近詞: unsigned assigned cosigned
⑦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採用透明後殼設計了
幾乎在一夜之間,手機的透明後殼已經逐漸成為了手機圈子中的一種潮流,最早在2017年的時候,HTC U11+就最先採用這種透明後殼的設計,之後因為廣受好評,這種設計被逐漸推廣了起來。不光是HTC,還有小米等其他廠家,也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起這種後殼了。
不光如此,透明後殼在保留了無線充電功能的前提之下,同時還能通過一些小細節方面的改動,為手機增加了個性鮮明的標簽,使得自家手機看起來與眾不同。小米這次的小米8手機,就是出於這一原因,所以選擇了透明後殼的設計。
透明後殼不僅成本低,受到消費者們的喜歡,而且對於手機的營銷有二次宣傳的功效。這樣一本萬利的事情,自然就會有很多人去做。所以,很自然地,透明後殼就會形成今日的潮流。
⑧ 手機後蓋的鏡面式設計與三段式設計比起來,誰更好
各有各的好處,雙面玻璃機身看起來漂亮,機身一體化較好,但是容易沾染指紋,也容易摔碎,金屬三段式設計質感比較好,金屬機身也比較耐用,但是信號不好
⑨ 一加手機2的後蓋設計有什麼特點嗎
一加手機2有五種個性後蓋
⑩ 觸屏手機外殼結構設計
我給你個手機外殼的設計標准資料,我有整套3D項目圖紙,大致流程是這樣的:內
1:根據主板及功能,容及結構設計綜合評估ID設計可行性。
2:結構設計
3:結構手板製作打樣,主裝整機,發現問題進行分析並修改(就是完善3D圖紙,為以後開模做准備)
4:項目結構評估,評估合適就開模
5:一系列的修模,該結構,主裝,修模,改結構,主板,,一直達到整機主裝沒有問題,功能都齊全。
可要給分哈,謝謝。